关于问题俄乌反复在乌东来回拉锯有多大意义吗,不等于白白消耗实力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亓官仁】的最佳回答:
不可否认俄乌两国都想打赢,乌克兰不止是想要保卫自己的领土,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顿巴斯战争的流血牺牲唤来西国家的深度介入,因此也就有了前赴后继的战斗。
俄罗斯的真实目地并不是想要乌东这块地盘,而是想要利用亲俄的顿巴斯地区构筑阻挡北约东扩的战略缓冲地,利用敌人的土地和人民打击倒向西方的乌克兰政府军。
这么做的好处是无论北約挟持的乌克兰人多么猖狂,战火也只是在乌克兰的土地上燃烧,把北约东扩带来的风险降到了最低,损失最大的是乌克兰人,俄罗斯的损失远比乌克兰少。
形成拉锯战这在战争中十分常见,当遇到有准备的进攻时其中一方很可能后撤,并不一定是无力再战,而是为了避其锋芒,在运动中寻找战机,一进一退大有章法。地盘是死的人却是不可复制的,保存了实力就是保存了胜利,双方一往一复中都在寻找歼灭对方有生力量的时机,很少出现亚速钢铁厂那种守不住退不出的困境。
当己方短期里内天无弹药粮草补给,外无救兵驰援情况出现时,都会在敌人合围前跳出重重包围,让疲惫之师杀出绝地,才有机会重创和歼灭来犯之敌,这一点在红军长征中我军就频繁使用,四渡赤水中让蒋介石完全摸不清红军的战略意图,当敌人麻痹大意时我军才突然跳出重围挥师北上。
乌军和俄军都有高人在指挥,自然会根据战况不时来调整部队的进攻和后撤。乌军只要拖住俄军就有机会等来北约援军,而俄军只要周旋在顿巴斯地区,就等于把北约东扩的危机终止在乌克兰境内,不要小看俄乌在东乌克兰的拉锯战正是这不温不火的战术,让乌克兰拉来了四十多国的援助,而俄罗斯则凭一己之力在乌东大熔炉中不断消耗着西方国家的金钱。
【2】、来自网友【话匣子聊天】的最佳回答:
现在反复拉锯战的巴赫穆特,对交战双方都没有太大战略意义,俄乌在这个地区死磕,更多的是政治意义,也就是任何一方在这里退却,都会被国内视为是软弱的表现,所以双方就只能在这个狭小的战区反复拉锯战了。
肯定的说,双方确实都是在拉锯战中消耗兵力,但消耗与消耗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一边损失 1 个人,另一边却要损失 10 个人(具体比例未知),这个消耗比例对其中一方就很不友好了。现在还看不出来俄乌那一边坚持不下去了,但至少可以从媒体上流出的许多细节上,尝试着得出一个俄乌那一边损失更大的结论来,但并不是说损失大的一方会首先败下阵来。
俄罗斯在巴赫穆特的炮战中,目前每天只能发射二三千枚炮弹,炮火密度已经远远逊色于当初刚刚攻略顿巴斯地区的每天五六万枚炮弹了。很显然,海马斯火箭炮对俄罗斯后勤线的威胁是立了大功,同时美国交付的每月上百枚神剑高精度炮弹也是俄罗斯前线装备的噩梦,在无人机无孔不入的目标指示下,天晓得每个月有多少俄罗斯的高价值目标会被神剑炮弹敲掉。
很显然,至少在炮火方面,现在是乌克兰占据绝对上风。俄罗斯能够对抗的,就是源源不断将苏联时期准备打三战的老旧重装备运送到前线,让乌克兰不得不消耗手上的高精度弹药。一门拖拽式火炮,哪怕是上世纪 50 年代的装备,也是值得消耗掉一枚神剑高精度炮弹的。而俄罗斯方面有多到数不清的拖拽火炮,你乌克兰的神剑炮弹毕竟每个月都是有数的,打了这个目标,就打不成另一个目标了。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乌克兰方面的武器技术水平更高,但俄罗斯方面的武器数量更多。现在如果说拼消耗,就是乌克兰的高技术弹药与俄罗斯数倍于乌克兰装备的消耗竞争了,看谁首先撑不下去。
在这种战争态势下,我是坚决不相信乌克兰的损失会比俄罗斯更大。但问题是,俄罗斯人多啊,当年苏联遗留下来的老旧装备数量多到数不清啊。所以仅仅是在一个巴赫穆特局部战场上集中这些老旧装备来拼消耗,俄罗斯一样是打得不落下风。俄罗斯不怕乌克兰一个月击毁上百辆装甲车或者上百门火炮,因为俄罗斯可以从后方随随便便就凑出来足够多的重装备填补上损失。然后乌克兰军人就会神经崩溃地面对,无论被击毁了多少重装备,但重装备数量永远都不会减少的俄罗斯军队。你说乌克兰军人此时是多煎熬的心情吧。
也就是说,在这场巴赫穆特拉锯战中,俄罗斯必然损失远远大过乌克兰,但俄罗斯损失得起,有足够多的“瓦格纳”佣兵和源源不断补充到前线的重装备,哪怕是一比十的代价(具体比例未知),俄罗斯也是付得起。但在这种消耗战中,乌克兰虽然伤亡肯定远远小于俄方,却也必须用“伤亡惨重”来形容损失了。
此时的拼消耗,就真成了意志的比拼。但此时,因为巴赫穆特拉锯战的政治意义,双方就只能咬牙坚持下去了。
如果说破局,就要看双方会不会在其他地方打开局面了。比如乌克兰在国外训练的 3 万精兵归国,在另一个战场发起反击,此时战争的热点就转移到了另一个地点。毫无战略价值的巴赫穆特战场也就降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