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机构改革后,部分单位或将成为“历史”,体制内的你有危机感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3 02:14:00 4次浏览

关于问题机构改革后,部分单位或将成为“历史”,体制内的你有危机感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南都小吏】的最佳回答:

为什么会有危机感?危从何来?危机的意思是有危险、祸害的时刻,是给测试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一刻,是人生、团体、社会发展的转折点,生死攸关、利益转移的刹那时机。

不管是成为历史,还是照亮现实,往大的方面说,机构改革,是党和国家自我革命、自我优化的进步需要,通过机构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机构职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应对国际形势的需要。往小的方面看,体制内的在编人员,不管是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机构改革都影响不了分毫。

笔者理解,题主提到的危机感,一方面是指体制内个人从事的工作或许面临兼并、取消,再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单位面临成为“历史”的同时,个人的编制会受到影响被收回、工作会丢失,面临下岗失业再择业的问题。

不管是哪一种危机,其实都是杞人忧天。国家机构改革大大小小十几次,机构越来越少、编制越来越少、职能越来越精,每一次都会面临因为机构合并重组、或者撤销转隶的问题。国家对此政策都是一致的,涉及机构精简也好、人员转隶也罢,都会设置有过渡期便于消化。即便单位成为了历史,其实个人也没怎么吃亏,无非是单位换个名字,行政规格略有变动,个人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即便之前从事的工作面临取消,在过渡期内也会有一套妥善安置的政策,不会因为国家的机构改革,故意降低人员的工资待遇。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机构改革是国家层面的,不是个人或者群体可以逆转和左右的,也不会因为个人或者群体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作为体制内的普通一员,安分守己、干好本职,才是当下应该做的。

万物在生长,时代在发展,这一次的机构改革也绝不是终点。以后,随着社会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肯定还会调整机构设置,可增可减都是发展需要、形势需要,但不管怎么改,涉及国家核心命脉的单位会保留、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单位会保留,涉及重大民生事项的单位会保留、涉及民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单位会保留等等。在这些单位工作,或者未来想去这些单位工作的人才应该有一定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恰恰是因为这些单位被保留,个人必须拥有本领的恐慌感,学习的饥荒干,否则无法胜任新形势下的工作,无法为上级决策层提供第一手有用信息。

想做一名盛世太平官的思想已经 out 了,社会发展到现在,对体制内的干部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不管自身单位涉不涉及改革,保持危机感都是必须的。否则,当制度真正严格落实、枷锁套在脖子上时,那时的危机就只剩下危险了。

【2】、来自网友【洒脱百灵鸟 qH】的最佳回答:

我是体制内的,之前看了二中全会的通报,我很是担心。现在看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终于放心了。

虽说体制内机构改革,不会让你下岗。体制内除非你犯法了,被判刑了,那才下岗,其他的,处分的,都会有一份保障。

但是,机构改革了,位置怎么样那就难说了。体制内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忙闲不均的现象的。

我在党办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加班,上班办事都跑步。

后来我到政协办,人们都说我轻松了。到了那里一看,完了,和党办差不多,相对轻松一点点,压力没有那么大。凡是在办公室的,都不会轻松到哪里去。

后来我到方志办,很多人祝贺我,认为我终于可以安全落地了。谁知道,我感觉在方志办比在党办、政协办更烧脑!一大堆的专业术语,一大堆的工作,关键是,在党办、政协办有人干事,有钱干事,在方志办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还整天要求完成任务,否则就追究责任。

方志办每年要写一本年鉴,二十年要写一本地方志,每年都要为市里、省里提供大量的资料。只有 5 个人,主任 1 个,副主任 1 个,办公室主任 1 个,财务人员 1 个,一个驻村,就没有工作人员了。大家只能加班。

心累。

晚年,我逃回精英培训机构。精英培训机构有 23 个人,领导一正四副,每年培训两期,分春季和秋季,每期培训 3 天。基本上都是领导上课和外聘,因为上课有课酬。

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打印材料,分封装袋,负责签到。就没事可干了。

23 个人,每天大家就聊天,领导左边大还是右边大,大家都知道。

在这样的单位,最怕的就是改革了,撤了我们的单位,把我们塞到方志办党办去,那就麻烦了。

所以,虽然说我不会下岗失业,但是还是很担心,就是怕失去舒服的工作环境。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