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俄系坦克为什么不会殉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兵器知识谱】的最佳回答:
俄系坦克为什么不会殉爆?答案是因为俄系坦克弹药藏得足够深,不容易被击中,所以不会殉爆,或者说不容易殉爆。
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科普关于坦克防范殉爆的知识。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坦克的设计风格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种为西方的高大型设计流派,另一种是俄系(在过去称为“苏系”)的低矮型设计。
西方坦克采用高大型设计风格的原因是使用大功率发动机,并且采用人工装填弹药,需要 4 人车组,需要更多空间来安装大型发动机和容纳 4 个座舱。
俄系坦克采用低矮型设计风格的原因是配备低功率发动机,并且采用了自动装弹机技术,车组成员只需要 3 人,大量节约了坦克内部空间。
下图为前苏联科研人员正在测试坦克自动装弹机系统,它正在从弹仓内扬起一发 105mm 炮弹。该系统配备于世界上第一款主战坦克——T-64 主战坦克,自动装弹机技术的实用化大大减轻了坦克乘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坦克整车高度。
低矮型设计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降低了车体的整体迎弹面,使坦克更容易隐藏和伪装,降低来袭火力的命中率,相信这也是俄系坦克不会或者不易发生殉爆的原因之一。
以最经典的俄制 T-72 主战坦克为例,当火炮向前时,车长达到了 9.45 米,车高却只有 2.19 米(不计车顶机枪),火线更是只有 1.6 米,高度只相当于一辆中型 SUV 汽车,是典型的低矮型设计。
俄系坦克一贯沿用自动装弹机技术,为了使自动装弹机运行更流畅,它的安装位置在炮塔底部,即炮长与车长中间。
这就意味着自动装弹机的扬弹机以及选弹器必须安装在装弹机构的底部,而弹仓就别无选择地设计在了车体底部,贴近底盘的位置。
弹仓隐藏得如此之深,任何企图击中它的方法都是徒劳的,这就是俄系坦克不会或者不易发生殉爆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检修维护中的俄式坦克自动装弹机转盘式弹仓,它安装在坦克车体底部,很难被击中。
当然,除了俄系坦克自身的设计原因以外,还存在着反坦克弹药的原因。
比如说反坦克炮,由于直瞄火炮的命中率是非常低的,即便保持了命中,也很难准确的击中位于车体底部的弹仓。
反坦克导弹同样如此,由于俄系坦克的正面装甲非常厚重,导弹并不能保证能够击穿,而侧面火线又太低,导弹不易命中。
因此现代先进反坦克导弹大多采用“攻顶”模式,直接攻击装甲最薄弱的坦克顶部,当导弹的穿甲射流击穿坦克顶部时,射流被内部机构阻挡,同样很难击中位于车体底部的弹仓。
所以不管采用哪种反坦克方法,不管使用哪种反坦克武器,想要击中俄系坦克并导致殉爆,都是很难做到的。
下图为俄罗斯陆军装备的 T-90 主战坦克,俄式坦克的总体特征就是整车低矮,远距离上很难直瞄命中。
相比之下,西方高大型设计风格的坦克就比较容易发生殉爆了,比如说美制 M1A2、英制“挑战者 2”、德制豹 2、法制“勒克莱尔”这 4 种主战坦克。
它们的车高普遍在 2.4~2.5 米,仅 1500 匹马力的大功率发动机占据了车体内部 30%~33%的空间,所以弹仓只能设计在炮塔内,这就是西方坦克的炮塔都特别巨大的原因。
炮塔内设置弹仓的问题在于过高的位置更容易中弹,并且炮塔的装甲只有正面较厚,而位于炮塔尾部的位置是十分薄弱的,一发火箭弹就能击穿。
相较之下,西方高大型设计风格的坦克更容易中弹殉爆,但是殉爆后一般不会炸毁车体,这是因为西方坦克的炮塔设计了反向开启的泄爆门。
弹仓一旦发生殉爆,爆炸能量在推开泄爆门瞬间得到释放,最大限度保障车体以及人员安全,这是西方坦克的优点。
在这个问题上,俄系坦克可就致命了,万一发生殉爆,弹仓没有泄爆的地方,只能将人员连同炮塔一起炸出去,这就是俄系坦克一旦殉爆就发生掀炮塔的原因。
下图为殉爆后炮塔飞离车体的德制豹 2A7 主战坦克,这是现代重型反坦克导弹的杰作,比如国产红箭 10 反坦克导弹,只要是被这类导弹命中,俄系坦克也会被掀炮塔。
【2】、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10,581 条回答
实际上,苏制或者俄制坦克是最会殉爆的坦克。
二战中,各国坦克都一样,一旦被击中很容易殉爆。
当时美制坦克,甚至比苏制坦克更容易起火殉爆!
美国二战主力 M4 谢尔曼,有两个搞笑的外号,美国大兵把它叫做郎森打火机,英国大兵把它叫做汤米烤肉炉。
为什么叫做郎森打火机?因为当时美国郎森打火机有个著名的广告词: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这是美国坦克兵讽刺 M4 谢尔曼坦克一旦被击中,就会立即起火,进而殉爆弹药。
那么,为什么英国人叫做汤米烤肉炉?
美国人把英国佬叫做“汤米”,汤米烤肉炉也就是英国大兵专用烤肉炉的意思。
英国坦克兵也讽刺 M4 谢尔曼很容易着火殉爆,把士兵变成烤肉。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开始慢慢的改变坦克设计,开始注重保护坦克兵。
原因很复杂,一是苏联装甲部队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美军坦克必须一对多,需要尽量提高防御力;二是美军意识到坦克兵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熟练的坦克手需要大量的训练和实战。坦克被击毁了,在流水线上花费几天可以制造出来,但培养优秀坦克兵是需要一两年甚至更多时间,需要好好保护;三是坦克只要不烧毁、殉爆,就有很大概率修复继续使用。这对于数量本来就占劣势的美军坦克,相当的重要。
所以,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美军新一代 M1 主战坦克就非常重视保护坦克兵,使用了很多方法包括整体设计防止殉爆。
但是,苏军就没有这方面的太多考虑。
苏联的装甲战略就是数量换质量,强调以性能较差的坦克集团冲垮北约的防御。
在苏军看来,坦克兵同坦克一样是战争消耗品,没有必要过分保护。
坦克的设计核心是歼灭敌人,一定的损失是必须承担的。
所以,苏联历代坦克设计中,没有太多考虑保护坦克兵。
我们看看苏军最有名的 T72 主战坦克,在格鲁吉亚、叙利亚、伊拉克、车臣等战场,经常看到 T72 被击中后殉爆,坦克被炸的四分五裂。尤其是坦克的炮塔,经常被炸飞十几米甚至几十米,被戏称为 T72 的脱帽礼。
显然,在这种殉爆中,T72 坦克兵根本不可能存活,甚至死无全尸。
如果说,这是被敌人什么现代化反坦克武器击中,还好说。
然而车臣战争中,T72 往往是被车臣人用轻型火箭筒,从顶部或者侧面击中。照常理来说,即便被破甲火箭弹击中,大不了坦克受损,并不应该出现殉爆。然而往往一发下去,整个坦克都炸飞了。
T72 减少了一个坦克乘员,采用了车体弹舱式自动装弹机,弹药架就在车体下方。坦克手就是坐在这些炮弹上面,并没有隔舱。虽然这样的设计在自动装填方面效率很高,却非常危险。
本来火箭弹的聚能破甲射流,射穿坦克装甲后就没什么威力了,最多是将坦克击伤。
但射流一旦击中这些弹药,就会引爆弹药导致爆炸。而这些炮弹还直接聚拢在一起,一炸就全部炸掉,威力非常惊人,直接将坦克车底炸毁,杀死所有成员。
T72 炮塔重达 12 吨 ,如果被炸飞到空中几十米高度,坦克兵恐怕连火化都省了,可以直接入盒。
对于 T72 的这个问题,后来俄罗斯也意识到了,在阿玛塔坦克中做了重新设计:3 名驾乘人员均被布置在一个独立的装甲密封舱内,这个密封舱与弹药舱及燃油舱之间也是分隔独立的。
而且后续的改进型 T90F,也改造为把备用弹药放在了坦克尾仓,并且设置斜压板,能够有效减少殉爆的发生。
这从侧面证明,俄罗斯认为之前苏联那种轻视坦克兵生命,将坦克和坦克兵作为消耗品的思维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