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你第一次正式出游是去哪里?多大年龄?感觉怎么样?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自由飞舞的芦花】的最佳回答:
我第一次正式出游是去都江堰游二王庙旅游
那是我小学四年级的春季,算来应该是 83 年的春天,学校在每个班选人去参加春游,一个班几个人不记得了,印象中大概有四十多个人,一个大巴车。那个时候从没出过远门,更沒旅游过,再加之是选上的,心情非常激活,一晚上都沒怎么睡好,生怕自己错过时间[偷笑]。终于捱到预定的时间,我记得清清楚楚,我妈给我煮了一个鸡蛋,嘱咐我在路上吃,然后把我送到邻居那,邻居那时是我们学校的代课老师,她也要去旅游,然后就跟着邻居向学校走去。天还没亮,又没电筒,就沿着依稀可见的灰色的路摸黑走到学校[捂脸]。那时也不感觉累,我想应该是兴奋的成分更多吧[偷笑]
其实现在来看,都江堰离我们家不远,那时还没改名还叫灌县,两个县还交界,现在开车就 50 分钟左右就到了,可那时却要走很久,在那个只靠自行车或走路的年代,都江堰都是很远的地方了[大笑]。
在都江堰怎么游玩的已不记得了,只是有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当时从离堆公园到二王庙,要过索桥。那是我从没看到的那么宽的河,岷江河里的水滔滔不绝地流向远方,水流湍急,多看几眼都觉得害怕????,更别说还要经过架在上面的摇摇晃晃的索桥,那时的桥面铺板间还有缝隙,不像现在铺得很密。
刚上桥的时候有人在两端开始摇,桥晃得更厉害,不敢走了,站在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进害怕掉进湍急的河流,那么高掉下去人还有命啊,退别人都走了自己一个人留下也不行啊还远离家乡,于是就只有牵着我邻居的衣裳角角走[捂脸],走到中间摇得厉害的时候伸手抓两边的缆绳,谁知手立马粘满黄油,那个尴尬????真的无法形容[呲牙]
后来终于心惊胆战地走完索桥,只记得手心全是汗,背心也出汗。后面的行程记不住了,可是过索桥的那一段真的是记忆深刻,后来讲给孩子听,自己都觉得很是丢人,哪像现在的孩子,父母有机会就会带娃出游,见多识广。
亲爱的友友们,你们的第一次出游是怎样的,欢迎交流。
【2】、来自网友【点亮神州】的最佳回答:
4 岁我就率团出游,一出手就是著名 5A 景区,牛吧?
对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探索世界是一件困难的事。更何况,我出生在一个三县交界的闭塞农村。
不过,聊起我的第一次旅游经历,那可有的说了。
我第一次出游,就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
那年我 4 岁。龙门石窟那两个响亮的名头,当时还不存在。旅游景区分级,大约是从 2007 年开始的;而龙门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是在 2000 年。
因为我叔叔在洛阳打拼(可算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出农村的个体户),我在洛阳算是有个落脚地,也因此才有机会领着父母来洛阳游玩。
这样的经历很难得。其实,往后的二十年里,因为学习、工作太忙的缘故,我都没能再抽出时间领父母出去游玩。最近一次带父母出游,目的地还是洛阳——四月中旬去洛阳看牡丹。
那天早上,我带着我爸、我妈、两个堂叔、若干个表姐、数量不详的堂哥,一行人浩浩荡荡杀向早餐摊。河南嘛,特色早餐有什么大家都知道吧?我不爱喝胡辣汤,但是为了照顾大家的情绪,还是让老板给大家盛了胡辣汤。领大家出来玩嘛,我得有点领队风范,不能失了体统。
不过,大家没吃几口,班车就来了。那个年代,坐车不方便,一旦错过一趟班车,下一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我当机立断,又跳又叫,敦促大家赶快上车。大家便慌慌张张地起身去赶车,把没吃几口的饭丢在长桌上。我还清晰地记得,卖胡辣汤的老板在后面大喊:“那你们的汤我可倒了啊?!”我爸边跑边说:“倒了吧!”
就这样,班车带着我们来到了景区。身为领队,像买票之类的小事,我就没有参与。我当时满脑子都是“天上有几颗星星?”“孙猴子到底能不能打过杨戬?”这样了宇宙难题。
看着那些跨越千年的苍桑石刻,我竟内心毫无波澜,平静如水,只是觉得没意思。站在山上的护栏边,我望着山下如蚂蚁般渺小的游人,我发出了无人能回答的灵魂一问:为什么下面的人看起来这么小?
游玩过程乏善可陈,就不多说了。
然后,我就领着大家回去了;再然后,我又回到了阔别三天的家乡。
这就是我高中以前,最远的一次旅行。虽然珍贵,但这个景区并没有给我留下多少印象,可见其景色实在一般。
三十年后,我才得以故地重游。这一次,随从就没有那么多了,事事都只能亲力亲为。买门票也是我亲自去办的,一人 100。
虽说上次旅游印象不深,但还是感觉有了一些变化。早前景区没有小交通,但游人是直接在山边直接开始游览的;现在游客中心设在桥北,要坐小交通才能进去。能说明什么?景区游客量增加了,规模大了,赚钱方式也更多了。
回家没几天,景区门票就从 100 降到了 80。想着竟然一只从未谋面的、香嫩可口的大烧鸡就这么飞走了,我又不禁发出了灵魂一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