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清朝为何没有杀掉太平天国降将韦俊?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9 10:54:39 4次浏览

关于问题清朝为何没有杀掉太平天国降将韦俊?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岩岩说史】的最佳回答:

曾国藩痛恨韦俊,想杀了他,却做不到。除了曾国藩,清朝没人想杀韦俊,况且韦俊对清朝的伤害并不深,还是“招降”太平军将领的一面旗帜。

一、韦俊在太平天国的地位,及其投降缘由

1851 年,钦差大臣赛尚阿、提督向荣,率 6 万兵马进入广西,镇压太平军。向荣给咸丰上奏折:“洪秀全,实无其人”,当地的“匪首”是韦昌辉,透露出了太平天国在创业之初的基本情况。

洪秀全“实无其人”,韦昌辉是“匪首”,弟弟韦俊则是“匪首死党”,向荣为何得到这个结论呢?都知道,晚清时期,向荣绝对是清朝少有的主帅,若非他病逝江浙,围攻南京的重任也不会轮到曾国藩。

向荣并非“不知军情”,而是韦昌辉、韦俊为代表“韦家军”在太平天国中的影响实在太大了。金田起义,为何选择在金田,而不是紫金山?主要是为了利用韦家的资源。

韦昌辉家族,金田地区的“土豪”,财力雄厚,是太平天国的最大赞助商。金田起义所需要的武器、粮饷、弹药,都是韦家来搞定。拜上帝教从 3 千人,一年时间不到扩大到 3 万人,离不开韦昌辉财力的支持。

太平天国实行“圣库制度”,将士不能私藏钱财,一律充入“圣库”,其中韦昌辉投入的资金占据百分六十以上。杨秀清、萧朝贵、秦日刚,连生活都是问题,没钱捐给“圣库”,可知韦家的重要性。

财力雄厚之外,韦昌辉、韦俊还带来 2 千兵马,人数是金田起义的十分之一,这很了不起。再则,韦昌辉、韦俊兄弟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帅才。李秀成评价“具有见机灵变之才”。

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北王韦昌辉负责城池防御,且控制水师。太平天国西征,韦昌辉是最佳主帅,只是杨秀清为了限制诸侯王,韦昌辉两次准备出征时又被叫回来。

韦俊攻防兼备,杨秀清不让韦昌辉挂帅,却派韦俊率兵增援南昌,协助“国舅”赖汉英作战。赖汉英退兵后,韦俊夺取湖口、九江、半壁山、田家镇,第二次攻取汉阳,抵达武昌郊外。

杨秀清为了夺取淮北,从湖北调兵,武昌暂时躲过一劫。1854 年,韦俊第二次夺取武昌,后返回南京参战,与向荣在孝陵卫死磕。1854 年夏,太平军在湘潭战败,湘军夺取武昌。1855 年,韦俊再次反攻,夺取武昌,牵制胡林翼兵团。

太平天国最厉害的“国宗”,非韦俊莫属,两次夺取武昌,并控制这座号称九省通衢的要塞,英王陈玉成也是他一手栽培出来的。从战略地位上看,武昌仅次于南京,是清朝、太平天国争夺的焦点,韦俊坐镇这里,可知他的重要性。

1856 年,天京事变爆发,一切都变了。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三人之间的联盟不靠谱。“天父”杨秀清死后,洪秀全担心拜上帝教信仰崩溃,没有出来公布圣旨,承认事变合法性;石达开在湖北洪山,坐山观虎斗,没有践行盟约的协议。

一顿操作下来,韦昌辉反而成了杀害“天父”杨秀清的凶手。韦昌辉发怒,为了保命,天京事变扩大化,协议中“只杀兄弟三人,其余皆不得多杀”的约定无法遵守,2 万余人死于内斗。

韦俊坐镇武昌,没有卷入“天京事变”,他独自面对湘军主力,却从不退宿,还屡次拒绝投降。但是,韦昌辉滥杀无辜,韦俊处境很被动,太平天国将士都把仇恨发泄到“韦家军”身上。

洪秀全坐视武昌受围攻,没有派兵增援,韦俊放弃城池后,反而追究他战败的责任,要杀了他。李秀成苦苦哀求,洪秀全才饶过韦俊,但还是处处为难他。

洪秀全派杨辅清(杨秀清弟弟)去安徽,辖区与韦俊的池州靠近。杨辅清为了得到池州,经常跟韦俊起摩擦,即便杨辅清在广德被清军包围时,韦俊救了他一命。

杨辅清气量小,韦俊不想内斗,率兵投奔李秀成。谁知,陈玉成、杨辅清派兵拦截,挑起“和州兵变”,韦俊走到了绝路。一怒之下,韦俊投降胡林翼,在安庆之战中让陈玉成吃尽了苦头。

二、曾国藩痛恨韦俊,想杀了他,却做不到

1859 年,韦俊派人联络湘军,准备投降清朝。韦俊投降,咸丰都不敢相信,这么重要的人物,居然投降了。韦俊投降原因很简单,就是洪秀全、陈玉成、杨辅清等欺人太甚,不给他一条活路。

看到韦俊送来的书信,曾国藩不想接受,还说他是“诈降”,想乘此机会突袭湘军,不得不防。曾国藩还打算乘着韦俊穷途末路,将他一举消灭,斩草除根。

曾国藩不想接受韦俊,并非担心“诈降”,而是他痛恨韦俊。所有人都能理解韦俊的“难处”,曾国藩除外,他对罗泽南之死耿耿于怀。

1856 年,韦俊在武昌城下打死罗泽南,这对曾国藩是巨大打击。罗泽南,不但是曾国藩的铁哥们,也是他创建湘军时的左膀右臂,是湘军的“灵魂人物”。

曾国藩创办湘军,塔齐布、罗泽南率领陆军,是战斗主力。彭玉麟、杨载福率领水师,协助陆军战斗。包括李续宾、蒋益澧在内,湘军绝大多数将领,都是罗泽南的学生。

韦俊干掉罗泽南,曾国藩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一位优秀统帅。再则,罗泽南被干掉的时候,曾国藩在南昌被石达开包围,处境万分危急,他还想靠罗泽南来解围。

困守南昌,曾国藩胆战心惊,时刻准备“殉清朝”,罗泽南是他的希望。罗泽南阵亡武昌,湖北湘军自顾不暇,无法增援江西。此时,若非石达开率兵返回南京参加摧毁“江南大营”之战,曾国藩估计就完了,

曾国藩想杀了韦俊,却做不到,因为他没有实权。湘军,是独立于八旗、绿营之外的武装力量,并非朝廷的兵马,而是“军阀”,咸丰皇帝并不放心。曾国藩只是一个“团练首领”,没得到总督、巡抚等地方要职,左右不了局势。

咸丰倚重的“红人”,就是军事、理财、经济、作战样样精通的胡林翼,他担任湖北巡抚,也是湘军的实际主帅。1857 年,曾国藩赌气回家丁忧时,胡林翼实际接管全部兵马,是中流砥柱,支撑危局。

胡林翼能力强,心胸宽广。汉阳城下,胡林翼差点被韦俊打死,却能原谅他。胡林翼接受韦俊,派杨载福去迎接他,曾国藩不满意,却也无可奈何。

韦俊投降后,为清朝立下战功,但为人低调,跟曾国荃、鲍超关系很好。如此一来,胡林翼病逝后,曾国藩就算想找韦俊麻烦,也没有理由。况且,过了这么长时间,曾国藩还杀韦俊,未免气量太小,为人所不齿,他也不敢这么做。

三、韦俊对清朝的伤害并不深,他还是一面“旗帜”,有利用价值

纵观韦俊投降之后,除了曾国藩对他有怨恨,其他人对韦俊还很欢迎,咸丰也从没想过要杀了他。究其原因,韦俊对清朝的伤害并不深,且具有利用价值。

投降了清朝,依然会被凌迟处死的太平军将领众多,韦俊则躲过一劫。效力太平天国时,韦俊战功显赫,但主要是跟湘军作战,而不是八旗、绿营,况且他从未有斩杀过清朝总督、巡抚封疆大吏的“事迹”。

对清朝而言,湘军就是“炮灰”,最好让他们跟太平军相互死磕,两败俱伤,然后八旗、绿营杀入南京,摘取胜利果实。韦俊攻打湘军,打死了罗泽南,对曾国藩而言是巨大损失,对清朝则未必。

罗泽南死后,李续宾接管所部,隶属胡林翼,而不是曾国藩。胡林翼,虽说也是湘军主帅,但他是以在职官员身份练兵,而且跟肃顺等满人重臣关系很好。在咸丰的眼中,胡林翼就是自己人,要不也不会栽培他。

没有给八旗、绿营带来巨大伤害,清朝自然可以容得下韦俊。再则,韦俊可以树立一个榜样,作为一面“旗帜”,吸引更多的太平军将领投降。

1857 年,石达开率兵外出单干,洪秀全重新建立“五军主将”制,韦俊是其中之一。此时,韦俊的军队最多,能力也是最强,如此高级的将领投降清朝,对太平天国的打击是可想而知。

拜上帝教信仰的需要,洪秀全是“天父”的二儿子、冯云山是三儿子、萧朝贵是女婿、杨秀清是四儿子、韦昌辉是五儿子、石达开是六儿子。韦俊,北王韦昌辉的弟弟,自然也是“天父”的儿子。

洪秀全:“天国之人,皆为兄弟姐妹,都是天父子民。”对于清朝,洪秀全称之为妖魔,是需要除掉的对象。韦俊投降,是“天父子女投降妖魔”,这对拜上帝教是个巨大打击,咸丰就看中了他这一点。

韦俊投降,咸丰不为难他,得以善终。韦俊投降,开启了太平军高级将领投降清朝的先例。此后,程学启、苏州八大将、童容海、蔡元隆、古隆贤、骆国忠、钱桂仁、何安泰、黄十四、丁汝昌、黄少春等将领紧随其后,清朝赚得盆满钵满。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2】、来自网友【西岭散人】的最佳回答:

韦俊是北王韦昌辉之弟,他投降清朝完全是被逼的,不同于哥哥韦昌辉野心勃勃目无天王,韦俊对天国忠心耿耿,但在北王被杀后,天国不能容韦俊,他因而无奈投降清朝,而清朝之所以没有杀韦俊,其实是有几个原因的。

韦俊,能打敢拼的太平天国名将

(剧照:太平天国重要将领韦俊)

韦俊是太平天国重要将领,他的哥哥是著名的“首义五王”之一的北王韦昌辉。金田起义,家境殷实的韦昌辉、韦俊兄弟跟随洪秀全参加了起义,韦俊虽然是地主豪绅家出生,却是一身的打仗本事,在太平天国从草创到定都天京及天国鼎盛时期,韦俊都是身先士卒,能打敢拼,在许多重要的战役中都立下了显赫的战功。

金田起义之后,韦俊参加了第一次攻克武汉之战,武汉攻下后,太平天国形势一片大好。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别组织了西征和北伐,而韦俊,便在 1855 年随太平军西征军复入武昌,武昌攻下后韦俊任武昌守将一年有余。武昌是长江中下游重镇,为控遏江北江南之要地,清廷为夺回武昌,命湘军悍将胡林冀、罗泽南率湘军水陆并进发起强攻。面对来势汹汹的湘军,韦俊严加防守,频频主动出击,先是在汉阳奓山大败胡林冀部,后又在武昌东大门外将罗泽南击毙。清廷见强攻武昌起不了什么作用,便采取长围之计试图通过断绝武昌粮饷来困死韦俊所部。韦俊不辱使命,死守武昌不弃,两军所频繁交战而伤亡惨重,但韦俊却始终力保武昌不失。

太平天国建立后,韦俊先后跟随燕王秦日纲、翼王石达开西征,参加了攻打武昌、岳州、田家镇等战役,每战必身先士卒,为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悍将。难能可贵的是,韦俊对太平天国非常忠心,天京事变韦俊的哥哥北王韦昌辉因为株连太多,杀光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的家人,且在大权在握后嚣张跋扈目无天王,天王洪秀全下秘旨令翼王石达开回京勤王,韦昌辉一家满门被诛,当时韦俊镇守武昌,闻此噩耗,并没有变节投降清廷,而是死守武昌,面对清军的诱降言辞拒绝。

天京事变,韦昌辉被杀,祸及自身,韦俊无奈降清

(剧照:北王韦昌辉诛杨,因杀戮太过,最后也被杀)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短短的几个月,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满门被诛,甚至连翼王石达开的家人也横遭不幸,一时之间天京城内散发着浓浓的血腥味。而韦俊当时在哪儿?此时的韦俊正独守武昌,弹尽援绝下他急需翼王来援,可是翼王得天王密诏回京平乱,可想而知韦俊在当时和他那些早已饥饿不堪的将士是凭着多大的信念才能守住武昌。

当哥哥韦昌辉被诛杀的消息传至武昌的时候,韦俊的心情是复杂的,他需要承受双倍痛苦,一是自家丧亲之痛,自哥哥韦昌辉和父亲以下北王府的族亲几乎全部被杀,二是被北王所杀之人的家属无端仇恨,特别是杨秀清之弟杨辅清等人简直是对韦俊切齿痛恨。另外,因为韦昌辉确实在天京多有不法,连天王洪秀全都不放在眼里,这也使得韦俊作为韦昌辉之弟,他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株连被杀。

曾国藩正是看到韦俊困守武昌,又逢天京事变哥哥被杀,几乎是陷入了绝境,才命胡林冀写信射入城中劝降,但遭到了韦俊的言辞拒绝。在如此困境下韦俊依然能坚定信念死守武昌,其价值不言而喻、然而,身在天京的天王洪秀全,是一直对韦昌辉的嚣张跋扈威胁王权耿耿于怀,韦昌辉虽死,可是镇守长江重镇武昌的韦俊却仍不能不防,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洪秀全不发一兵一卒,坐视武昌失守,想以此治韦俊守城不力之罪,幸亏李秀成拼死力保才得免。

(剧照:深陷绝境的韦俊)

武昌之危算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可是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失守武昌,天王命韦俊救援和州立功赎罪,这又是一大关卡。因为杨秀清之弟杨辅清也在和州一带,杨辅清因为哥哥杨秀清及东王府满门两万多人被韦昌辉杀害,一直对韦俊心怀怨恨,如今韦俊要来和州,在复仇 的心理作用下杨辅清公然寻衅于他,韦俊自知和州待不得,决定渡江投靠李秀成,谁料陈玉成得天王密旨,封江阻拦韦俊过江。

此时的韦俊内心是无比煎熬的,天京事变他是无辜的,因为他从未参与过诛杨,可是因为哥哥韦昌辉在诛杨后大权在握威胁到了天王,使得韦昌辉被杀后,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旧部已经很难容下他。留下,必然处处为难他,而且自己还有性命之忧。卸甲归林也不现实,他是太平天国的右军主将,清军很多人都知道他,即便归隐山林躲的了一时也躲不了一世。思来想去,要么降清,要么自杀,可是自杀是最不值得的做法,想想自己为太平天国出生入死,到死都得不到追认,估计连死后荣誉都没有,这么个死法也未免太不值了。

武昌失守,实际上韦俊已经失去了立身之地,如今救援和州要面对杨辅清的挑衅,想过江避祸却又遭到陈玉成的重兵阻拦,兔子急了都还咬人呢,在内外交困,陷入绝境下,降清实乃韦俊不得已而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事实上,把人逼入绝境而不得不作出艰难抉择的在太平天国何止韦俊一人。天京事变后,天王洪秀全表面请翼王石达开回朝理政,可同时又安排他的两个庸碌无能的哥哥为安王、福王与翼王同理朝政,企图分石达开之权。翼王出走,实出无奈,与这两个庸才同理朝政,简直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而太平天国后期的肱骨大将忠王李秀成,同样长期受到天王洪秀全的猜忌,忠王这个王号还是在李秀成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勉强封授的。李秀成在天王长期的猜忌下仍矢志不渝忠于天国,1864 年清军围攻天京,李秀成坚忍卓绝救援天京,把战马让给幼天王自己却被清军俘虏,要说投降,李秀成比韦俊更有理由投降,他的威信要比韦俊高的多,但他还是没有走上这一条路。

清廷不杀韦俊的理由

(无奈降清的韦俊,得到了清廷的优待)

实话实话,韦俊是忠于太平天国的,他的叛降就是被形势给逼的,然而,凡是降清的太平天国将领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像太平天国前期的北伐主将林凤祥、李开芳,北伐失败后被清廷俘虏,两人都誓死不降,但也遭到了凌迟处死的极刑。太平天国后期清军在攻打苏州府时,曾国藩还处死了杀害慕王谭绍光并开苏州城投降清朝的八个王。很难想象长期与清军为敌,击杀清兵清将无数的韦俊,在降清之后的结局会怎样。

令人意外的是,清廷竟然没有处死韦俊,而是任命他为参将,率军驻守池州,成为太平天国少有投降未死的降将。

韦俊是太平天国统治后期降清的第一人,而且他的地位很高,在太平天国将领体系里面,韦俊位居右军主将,他是最早一批参加金田起义的将领,在太平天国内部属于元老级的名将,韦俊虽未封王,但是以他的资历威望其实很早就可以封王,连秦日纲都能封燕王,韦俊为何封不得王?

韦俊是太平天国的右军主将,在天平天国的将领等级中级别是非常高的,韦俊也是向清朝投降的级别最高的太平天国将领,他投靠清政府这个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样一个长期与清军为敌的太平天国高级将领,清廷自然也有不少声音希望借其投降杀之。但是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湘军、淮军统帅却持不同看法,认为韦俊杀不得。

韦俊主动来降,清廷求之不得,在以武力镇压暂时无法消灭太平天国的情况下,突然来了一个韦俊求降,不正好可以以此大作文章。优待韦俊,正可以吸引其他更多的人前来投降,同时也能显示清朝统治者宽广博大的胸怀。把韦俊当成投降的正面例子,对他进行特别的优待,这对于瓦解太平天国内部显然是很有作用的,事实上,韦俊在得到清廷优待的同时,也确实有不少太平天国的高级将领秘密与清军联诺,据说,杀害慕王谭绍光的那八个王就是受了韦俊的影响而决意献苏州投降的。

韦俊的投降对太平天国来说就像“平地一声惊雷”,其所带来的打击和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清政府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也为了让韦俊给其他人做一个表率,他们选择优待韦俊,也不想随意杀他,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太平天国将领不和清政府作对转而归顺清廷,同时也是为了巩固社会秩序,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清政府最后没有对韦俊下杀手。

韦俊降清,身败名裂

(剧照:太平天国降清第一将韦俊)

韦俊降清,最震惊的莫过于天王洪秀全,因为他断然没有想到自己会把韦俊逼到这般地步。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拜上帝教在天国深入人心,太平天国立足南京占据长江以南大片土地以来,像韦俊这样的高级将领投降清朝的还是第一人,难怪洪秀全在得知韦俊降清后会大发雷霆,对韦家恶语相加。

韦俊降清,虽然是逼不得已,但不降必死无疑,降或还有条生路。然而,他虽然一生忠于天国,但是降清却始终成了他人生最大的污点,更何况,清廷为了证明他降清的决心,还命他出兵池州,以韦俊之能力,果然是收复池州,攻陷宁国府,清廷对他的军事能力更加刮目相看了。然而,在名誉至上的太平天国,韦俊降清依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这样不公的待遇不仅仅出现在韦俊一人身上,忠王李秀成被俘后在自己所书万言自白中就悲情的写到:“(天王)不念我等勤劳,反说我奸。我本铁胆忠心对主,因何信佞臣而言我奸!”若不是这种毫无理由的猜忌,韦俊又怎么会无奈降清?

韦俊降清,其负面影响是很大的,降清,得一时的荣华繁荣,但对于整个太平天国来说,韦俊的降清其负面影响之大,超过任何人。也因此,韦俊降清使得后世史学家对他的评价普遍不高。作为太平天国后期投降清朝的太平天国将领中的第一人,韦俊不能坚守底线,不管是私心还是公义,他的投降行为已经对太平天国的团结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降清的结果,自然是身败名裂。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