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你认为水浒传究竟想表达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榆木疙瘩牌慧根】的最佳回答:
雄性之美,强势生存。
一百单八个角色,逐次精彩出场,每个人都行为各异,经历曲折,光是写一百零八个故事就够让作者挠头的,却又每个都刻画的情节生动,性格丰满。
可能很多人不喜欢好汉们浑气十足,这里面有残忍的,有好色的,有贪财的,大多数都混不吝的,道德举止按现今社会评价都可谓十足实的坏蛋级表现。
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一副正气凛然,悲天悯人,以拯救天下苍生为自己人生第一目标的样子,你还觉得有意思吗?它的艺术价值又体现在哪个地方呢?
生逢乱世,又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在社会秩序混乱,信仰价值崩塌中,守护心中的所谓那盏”道德明灯”,修炼成一位圣人呢?
小说中的种种角色,处在表面升平但实际暗无天日的大背景下,官员贪赃枉法、颠倒黑白,何尝不是另一种荼毒小民、残害百姓的人血买卖,官有官途、贼有贼道,在官为贪官,民为刁民,兵为兵痞的混乱年代里,一个人命草菅如蝼蚁的时代里,一个个具体的人又有几何价值?生命形同世间尘灰遭受风摧雨浇的无可奈何,又岂是人性情怀爆棚的现代人能够穿越时空作一定论的。
施耐庵正是因为没有脱离时代与社会的真实,栩栩如生描绘出宋徽宗时期一个个人世凡尘间小民,经历种种人生变化后的命运曲折,才让观者进入了那个替天行道、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里。
所以说,《水浒传》正是因为其艺术成就突出,尤其是在金圣叹腰斩的前八十一回中体现出的较好文学表现价值,方使其超越《三侠五义》、《杨家将》等等相同时代背景下的作品水平,没有沦为评书艺人口中满嘴跑舌头的摆摊货,而是成为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大瑰宝!
【2】、来自网友【爱上记录君】的最佳回答:
这是整理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要谈《水浒传》的中心思想,就必须试图了解施耐庵的内心世界。
施耐庵大约生于 1296 年,是为崖山海战后 17 年。元灭金、宋后废止科考,直到延祐复科,造成隋朝立科以来最长的一次科举中断。施耐庵复科前 5 年入塾读书,复科第二年 19 岁时中秀才,29 岁中举人,35 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虽然学无惊人之处,但也不愧为孔门七十二贤施之常的后人。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但看施耐庵,骨子里是地地道道的儒家子弟。儒家不断,尊崇正统的思想不断,中国怎么会断?
仕元三年后,施耐庵弃官归家。正当义军四起。盐商张士诚造反,请出这位老进士当军师。施耐庵花甲之年了。攻城略地,好不爽快!可毕竟张士诚浑身散发着 low low 的土豪气,估计“不似人君”吧,也没能像韩家父子那样捏造个正统的身份。于是施耐庵早早退出。朱元璋灭张士诚,施耐庵为躲避朱的清算,终于隐居写书去了。
这本《水浒传》不过是借历史这颗钉子挂自己的抱负而已!书中豪气万丈气吞山河的好汉们,根本不是反宋的英雄,而是反元的义军。通览水浒传,宋江从来都没反过宋,他不断喝退反宋的主张,杀败君侧的奸佞,驱除入侵的异族,剿灭造反的同行。真正反宋的晁盖、王庆、田虎、方腊,宋江根本不屑于和这些人相提并论。将他们一个个剿灭干净后,宋江完成了“天命”,甘心受死。
从《水浒传》出来,宋江并不孤独。他是明知列国无人君还要拼老命传播仁义的孔子,他是明知蜀汉无机会还要六出祁山的诸葛亮,他是明知功亏一篑且性命不保却还是要回朝受戮的岳飞……这就是施耐庵的抱负,也是儒教治下的中国列代知识分子的抱负。
既然是天命,就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