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二战时日军在行军作战时,军帽两侧为何会有几块垂布?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霞光主妇】的最佳回答:
在电视剧或者是电影中经常能够发现,日本鬼子军帽后面有两片布,显得格外招眼,看上去也似乎有点滑稽。
有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蚊虫叮咬设置的。
因为军人打起仗来,战场上什么环境都有,比如在野外埋伏或是宿营,都会有很多蚊虫。那两块布,就是保护后颈不受蚊虫叮咬的。
还有人说,这是导演们故意设置,在日本人的军帽上设置两个屁股帘,是要让观众一目了然——友军还是敌军。
在日军帽子后头加上了两片布,这样也方便了观众,一看便知道这是哪一方的士兵。
那么,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实际上,日军的这种军帽设计由来已久,是他们军队中的一种传统,并非导演故意设置的。这两块看起来丑陋的布片,还有一个官方的称呼,叫做“军帽垂布”。
上世纪初,日本军方高层曾经决定取消这种奇怪的设计。到了日本全面侵华之前,日军派了军事顾问去他们的盟友德国那里取经,发现德军也有类似配置,又决定沿用以前的这种传统设计。
可不要轻视这两块布片,在实战之中,它确实能够发挥不小的作用。
一,可以防冻
早期的侵华日军是从我国的东北地区开始作恶的,那里的冬季气温很低,这两块布能对耳朵起到防冻伤的作用。如果到了炎热的夏季,这两块布,又可以起到防晒的作用,并且可以用来擦脸上的汗。
这种帽子真的有保护的作用,冬天能够保暖,夏天又能够防晒,还是挺实用的。
二,保护耳膜
在实战中,士兵的耳膜能够在两块布片的遮挡下和外界相对隔离开来。
众所周知,在战场上的枪炮声震耳欲聋,炮弹溅起的灰尘也能灌满士兵的耳鼻。帽子上有了布片,就能够避免炮声直接冲击耳膜,使士兵的耳膜不遭受到过度的伤害。同时,也阻挡了泥土的侵入。
三,防止蚊虫叮咬
在需要穿越丛林的时候,那两块布可以防止灌木丛刮伤脸颊和脖子上的皮肤。丛林中蚊虫很多,那两块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蚊虫的叮咬,预防皮肤被毒虫叮咬后的感染。
尤其是在执行伏击任务的时候,士兵一动不动趴在那里几个小时,很容易招惹蚊子。有了布片保护,可以减少因为蚊虫的干扰而暴露的风险。
所以说,别看日本鬼子帽子上两个布片好貌似很丑陋,在实战中,它的用途真不小呢!
后记
不只是日军,我军在抗战中帽子上也有类似的设计——八路军帽子上的两个扣子,便是拿来固定两块布的。
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因为经费有限,往往换季节不换帽子。到了夏天,我八路军战士就将两块布收起来,用扣子固定在帽子上。
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八路军帽子上有两个可以收放的帽耳,其主要作用和日本人的设计类似,也是用来御寒的。在天冷的时候,就将两个扣子解开,放下帽耳。
同时帽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出防护作用,隔绝战场上炮弹爆炸的噪音。因此在战场上的时候,八路军战士们也会解开扣子,放下帽耳。
尽管日本鬼子穷尽心思,设计各种各样的军事装备,可他们所进行的毕竟是一场不义之战,最终他们也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
感谢大家的阅读,文中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图片来自网络
【2】、来自网友【今古讲堂】的最佳回答:
日军的“屁帘儿”奇丑无比,却是天皇的“恩赐”,并避免了日军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其功能类似于猪八戒的招风耳。八路军的军帽有类似功能却非常美观!
日军的这种设计,并非日本的独创,具有独特的功能。甚至在中国军队的军帽上,也有类似功能的设计,但要美观许多。
下面我为您详细解释,日军为什么一定要用几块黄尿布,耷拉在帽子边上。
日军军帽垂布,是天皇的所谓“恩典”。
日军军帽两侧的垂布,设计非常奇葩。和三八式步枪一样,是二战日军的标配,通常被称为“帽垂”。
有一种说法,说是日本人怕被中国军队的大刀砍头,所以专门设计在军帽两边加帽垂,可以缓冲大刀欢杀的力量。这种说法绝对没有任何依据,因为凭借几片布片,根本无法抵御大刀劈砍的威力。
那么这几块奇丑无比的布片,最初是如何装备到日军部队中来的呢?
1874 年,日军侵占我国台湾省后,台湾的爱国军民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与入侵的日寇展开了殊死斗争,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持续数十年的顽强抵抗。
驻台日军在“清剿”抗日武装的同时,深受台湾蚊虫叮咬之苦。由于台湾属于偏热带性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变化快,蚊虫很多,给日军造成了许多非战斗性减员。
明治三十二年(1899 年)7 月,日本天皇为了表现自己体恤“臣民”,进一步开展侵略战争,颁布了所谓的“天皇敕令”,给台湾的日本驻军配发“军帽垂布”。
1900 年,日军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佩戴了这种有帽垂的军帽。
这种独特的设计,把整块布分成几块
,帽子上方有三个通气孔,后面有绳带。后来几经修改,1938 年 6 月,日军士兵配发陆军略帽,将“军帽垂布”随同发放,在帽子后下方有四块布片,耷拉在帽垂上,走起路来随风飘扬。
作用不大的功能和日本人奇怪的审美观。
这么做的作用主要有 4 点:
一是防止蚊虫叮咬。
在行军途中,可以自然飘动
,在日军作战的亚热带地区,气候湿热、蚊虫肆虐。这样就可以多少赶走一些蚊虫叮咬。
你要说这种设计效果有多大?当然不可能完全赶走蚊虫。对头颈部多少有一点保护作用。
二是便于空气流通。
这种设计,相当于猪八戒的招风耳,通过帽垂不停地摆动,也促进了空气流通,便于散热,在闷热的雨林天气作战,增加舒适性。
三是可以遮阳。
帽子上有了这种布片,多少也可以遮挡一些阳光。
四是应急作用。
战场上,在士兵受伤时,经常不能及时找到干净的布,用来包扎伤口。这种布片虽然卫生状况不佳,关键时刻也能扯下来应急,包扎一些不太严重的伤口,起到止血的作用。
日军在亚热带地区作战,尤其是在缅甸、英帕尔等丛林地区,由于蚊虫叮咬造成疾病而导致的非战斗减员很多。有了这种布片,有效降低了日军的非战斗减员。
有人估计,在整个二战期间,由于装备了这种布片,减少了日军大约 10 万人的非战斗减员。我认为这个统计并没有太多的依据。
照我看来,这种布片,不能否认它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所起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你想想看,行军途中,如果汗水、雨水把这些布片打湿,再加上天气闷热,这些潮湿的布片,贴在头颈部的皮肤上,能有多舒服?所以这种设计并不是很受欢迎。
日军的这种奇葩装备,除了实用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本人奇怪的审美观,他们认为这些布片迎风飘扬,比较拉风、“威风”。
在日本武士时代,日本武士就有一种称之为“阵笠”的装备。日本武士佩戴一种四周垂下布条的斗笠。这种布条主要功能是遮阳,同时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因此,日本人在设计之初,除了参考借鉴当时法国军队的设计,也借鉴了古代武士“阵笠”的设计风格。日本人认为:这种设计好看、威风,能够展示他们所谓“皇军”的“形象”。
并非日军首创。
头上用布匹包扎,在中国古代叫“帻”,唐朝以后称为“幞头”。中国古代打仗时,士兵们在头上,就经常会包扎着一些布匹,式样五花八门,古代士兵的头巾,包裹士兵整个头部,具有一定的防护功能,同时也能防止蚊虫叮咬,关键时刻可以用来包扎伤口。清朝李鸿章的北洋水兵,头顶上也裹着布片。
在军帽两侧加帽垂这种设计,法国人,德国人都曾经使用过,更不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
法军为了防止士兵被阳光暴晒,从而灼伤皮肤,特别设计在帽子的后面加装布片,主要目的是防晒和防止蚊虫叮咬。法军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强大的陆军部队。因此在明治时期,日本组建近代陆军,口号是“全面西化”,对部队的着装进行改革,仿效了法军的训练方法和服装样式。
与此设计类似的是德军的“德式山地帽”,国民革命军的军帽,就参考了这种设计。
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国民革命军得到了大量的德式装备。其中,德式山地帽的设计,也就被大量列装国军。
全面抗战开始后,驻陕北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之后根据国军统一编制序列,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也开始佩戴这种设计的军帽。
抗战初期,国民党向八路军和新四军发放“青天白日”帽徽。后来随着抗日战争进入中后期,国共双方频繁发生摩擦,国民党停止或者延迟发给八路军和新四军装备,也基本不再发放“青天白日”帽徽。因此,八路军帽子上一般不再有“青天白日”的帽徽,而只以两颗扣子作为代替。
而这两颗扣子是可以解开的。如果解开扣子,就可以把帽子两边挡耳朵的部分放下来,可以遮挡蚊虫叮咬、遮阳,天冷时,又可以护住耳朵御寒。这种设计比较美观。可放可收,非常人性化。
并非全部日军配备。
配发军帽垂布,主要是抗战时期的日本中国派遣军和日本南方军。其作战区域主要是
在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南方地区。在华北战场作战的日军,由于没有那么多蚊虫,所以很少配发。
而日本关东军,则基本没有配发这种装备。因为关东军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作战,气候相对寒冷,没有热带雨林,没有那么多的蚊虫叮咬,平时也很少有太阳暴晒,所以不需要有这种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