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清朝灭亡后,那些宫女去了哪里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小文观史】的最佳回答: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1924 年,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在他出宫之前,他将宫女们全部都给解散了。
宫女作为古代的女公务员,她们的服务对象是皇室贵族,飞上枝头变凤凰那是常有的事。然而,清朝灭亡后,宫女们却只能四处流散,她们嫁人无门,还受尽白眼。
如果您以为,宫女是穷苦百姓家的闺女,所以遣散后遭人轻视,那就错了。
事实上,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儿,连入选宫女的资格都没有。
清朝选宫女的程序,也叫作内务府上三旗选秀。
在每年的二月和八月,清朝都会从内务府各佐领所属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的包衣家庭选定适龄女子进宫。
宫女的适龄要求是 13 岁。只要身份和年龄符合,这些女子就会被造册,接受宫里的层层筛选。
选拔当日,她们以六人组成一排。每个人身上都挂着一块刻有名字的木牌。如果被选中,就会被唤出排,入选后当日便留在宫内,否则立即遣出。
既然是伺候皇室,宫女的选拔标准自然不能低。
首先是看脸,也就是当今说的看颜值。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是基本,容貌秀丽者更佳。
其次是看体格。宫女们进宫是伺候人的,没有强健的体格和麻利的手脚也是不予录用的。
如果前两项标准都符合,那么接下来就是比拼工作能力(刺绣、洒扫、茶艺、文笔等),以此来安排工作岗位。
据史料记载:“宫廷岁选秀女,凡选中者,入宫试以绣锦、执帚一切技艺,并观其仪行当否,有不合格者命出,以次递补,然后择其优者。”
这种严苛条件下选出来的宫女,虽比不上貌美优雅的大家闺秀,但是放在普通人家,那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良配女子。
然而,这些自身条件优秀,又在宫里见过“大世面”的女子,她们出宫后的遭遇,却是天差地别。
一:受人蔑视,无人敢娶。
毫不夸张地说,宫女们出宫后,连流浪汉也不愿意娶她们。
为何清朝宫女难嫁人?主要是她们身上沾染的习气和毛病,让人无法接受。
由于长年累月的辛劳工作,宫女们普遍身体不好。
她们从入宫开始,就会跟着一位资深宫女学规矩,这位宫女被统称为姑姑。
虽说都是宫女,但这位姑姑的权力却很大。她可以任意打罚这些新来的宫女。再加上宫中规矩森严,宫女的条条框框又多,她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小心。稍有不慎,姑姑就会在她们头上“赏赐”许多疙瘩。
宫中有很多“反人类”的规矩。比如说,宫女们睡觉时,严禁仰卧,必须蜷着腿,侧着身子入睡。如果哪位宫女睡姿不对,就会被巡逻的嬷嬷打醒,并责罚一顿。
当年在慈禧身边当差的宫女何荣儿就说过:“白天的差事还好伺候,一到夜晩,提心吊胆,我不知因为睡觉挨过多少次打,直到现在还是侧着身子睡,就是那时候打出来的。”
除了睡不好,她们还不能吃饱,甚至连上厕所都得憋着。
宫中要求宫女的身上不能有任何气味,包括饭菜鱼肉的味道,也成了主子们眼中的“邪味、脏味”。
因此,鱼、虾、韭菜、葱、蒜,宫女都不能进口。上厕所不能按需解决不说,就连打嗝放屁都得憋着。
如果打嗝或者出虚恭,被太后闻到不舒服的脏味儿,那叫是大不敬的罪,不仅丢了自己的差事,可能还会连累到管事的姑姑。
在这种约束之下,宫女们时刻提防约束自己,精神上高度紧张。
长此以往,宫女们普遍都患上了一种叫作“血郁”的职业病。
简单说来,“血郁”就是气虚血亏,月经不调等症状。
这个病的诱因有很多,主要还是因为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造成的。同时,饮食的不规律,也是诱因之一。
这个病症,对女人的正常生育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在传统思想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法生育的女子注定会被人嫌弃。
宫女出宫后无人敢娶,除了身体受损外,她们的名声也不好听。
正所谓“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宫女除去日常的杂务繁琐,其实剩下的时间,都是面对深宫里的漫漫寂寞。
人都有七情六欲,抛开宫女的身份,她们也是妙龄女性,内心同样渴望被人关怀。
但宫中多女人,除了唯一的九五之尊、高不可攀的皇帝,能与她们说说私话的,也就是太监这个群体了。
年轻的宫女和太监们,长期的工作接触下来,难免生出一些同病相怜的特殊情感。时间一久,部分宫女就私底下和太监走到一起,形成了一种对食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夫妻关系。
这种情况在宫廷内是不允许的,所以只能偷偷进行。一旦被发现,他们都将被驱逐出宫。
宫外的人对宫中不好的风气都早有耳闻,所以人们会对出宫的女子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认为宫女的生活作风有问题。
在宫外人看来,宫女的身体不能生育,名声也不好听。这样的女子娶回去,不仅污了门楣,还会成为别人的笑柄。所以,他们宁愿当光棍,也不愿娶宫女。
二:为人妾室,或卖身青楼。
既然享受不了明媒正娶,宫女要想嫁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别人的妾室。
当妾的日子可不好受,不仅要以色侍人,还要受尽侮辱。
在古代,妾室没有半点尊严,正妻可以随意打骂她们,甚至可以把她们卖给青楼。
妾室不仅干不过正妻,更不能指望着和正妻争宠。
在古代,“宠妾灭妻”是非常严重的罪名,是真的要打板子、进监狱的那种。
比起当妾室更可怜的,便是落入青楼。
很大一批出宫的女子,都是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别人拐骗进了青楼。
按照旧例,宫女出宫时,内务府要记录她们的档案信息,包括籍贯、家庭住址,以及出宫后的去处。基本上没有人敢打她们的主意。
轮到这最后一批宫女出宫时,大清都亡了,还有谁能关心她们的去处呢?
更何况,她们常年在宫中生活,缺乏对社会的敏感度和判断力,很容易被当作“无知少女”骗进青楼。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主动”卖身青楼的。这样的女子,基本上没有亲人,也没有积蓄,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只好沦落青楼,靠卖艺赔笑为生。
三、心高气傲,孤独终老。
宫女们出宫后,还有一种归宿,那就是自给自足,孤独终老。
这类女子心气高,她们在宫中见惯了荣华锦衣,心里大多有着“尔等终是凡人”的优越感。
所以,宫外的男人们,也很难入她们的“法眼”。
不过,光有一身傲气那也不行,还得有填饱肚子的资本。
宫女的资本,就是她们的积蓄。
在宫中当差是有工资的,很多宫女出宫之前都攒了不少积蓄。出宫后,她们不想再继续以前那种看人脸色,听人指使的憋屈日子,便干脆不嫁人,靠积蓄来养活自己。
还有的宫女,她们经历了社会两个阶级层面的碰撞,也失去了世俗欲望,干脆选择了出家,常伴青灯古佛。
不论哪种情况,何种选择,出宫后的宫女们都难得有美好结局。
就如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说的:
“清宫里一些“退休”的宫女,在出宫后,即便是嫁人,但日子过得并不好,甚至因为不能生育,受尽欺辱,活活被打死的都有。”
清朝的灭亡,给两千年来的宫女制度做了终结。对于那些被遣散的宫女来说,她们是不幸的。
她们的悲剧人生,来源于封建的时代。从一出生起,她们就别无选择。
她们在最美好的年纪入宫为奴,接受严格的训练和繁重的劳务,只是为了在波诡云谲的深宫中活下来。
如果不是大清灭亡,按照正常的宫女制度来说,在没有意外疾病的情况下,她们捱到大龄“退休”,早已过了芳华。
多年的劳役,摧残了她们的身体。世俗的眼光,阻隔了她们追求幸福的权力。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出宫,她们都是被孤立的可怜人。宫内不再需要她们,而宫外也不接纳她们,只剩下世俗的枷锁和通身的无奈。
【2】、来自网友【睿哲读书】的最佳回答:
1939 年,在清朝灭亡后的 27 年后,北京大学的一帮学生走访了沦落在民间的一位老宫女,揭开了宫女们不为人知的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
1924 年最后一批离开紫禁城的太监宫女
当时这个宫女住在景山东街里的中老胡同,离北大宿舍很近。北大中文系的学生沈义羚和同学们在听说这个宫女是以前伺候过西太后慈禧时,都很兴奋,便去走访这位老宫女。
几年后,沈义羚和她北大的同学金易(原名王锡璠)结为夫妻。金易因病做了肾摘除手术,沈义羚因为工作忙碌无暇照顾,便想到了找“帮工”。由于当时历史背景原因,找“帮工”会有政治问题,朋友便建议她请老宫女来帮忙。
就这样,老宫女与金易、沈义羚夫妻便有了长达几年的相处,闲时老宫女就会跟他们讲宫里的事,夫妻俩便将老宫女口述的这些事,写成了《宫女谈往录》。
老宫女是旗人,赫舍里氏,汉姓何,慈禧给她取名荣儿,伺候慈禧长达 8 年之久,专为慈禧太后敬烟。
何荣儿 13 岁通过选秀进入储秀宫当差,一开始做的是扫地、洗衣的粗活。
一天,领事的姑姑来找她,对她说:“现在有一个好差事,比扫地洗衣强多了,去不去?”
荣儿以为是自己做事认真,被管事姑姑看重,才会把好差事给自己,所以她连问都没问,连声说好。
可是当她到新差事的管教姑姑那里报道时,才知道这根本就是一个随时都会掉脑袋的差事——给慈禧老佛爷点烟。
你可能会想说点烟有什么难的?
在当时,点烟还真是一项技术活,点火用的工具是火折子,搓紧了容易灭,搓松了容易蹿火掉火星,还会冒烟,要是火星掉到慈禧身上或呛到慈禧,那可不是要掉脑袋吗?
荣儿刚入宫时,就亲眼见到一个宫女,因为把火星溅到慈禧身上,直接被拖出去乱棍打死。
但说它是个好差事,也确实是,毕竟在慈禧跟前干活,干得好就会像李莲英那样成为慈禧身边的红人,赏赐不断。
而管事姑姑之所以将这“好差事”给了何荣儿,并不是因为她做事认真或者聪明,而是因为她是左撇子。
没办法,差事派下来了,不干也得干。幸好,还有时间训练。
管教姑姑严厉告诫道:“就是烫死也不能掉火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训练双手的“承烫能力”和“防抖能力”。
训练的时候,需要在右手手心托一杯滚烫的开水,并保持纹丝不动,左手还要能随意取东西。
正是靠着这苦练的本事,荣儿才得以常年在慈禧跟前点烟。
在荣儿 18 岁时,慈禧却将她赐婚给一个叫刘祥的老太监。
但将荣儿嫁给刘太监这件事,不是慈禧的主意,不过是有人利用慈禧的权威促成了这件婚事,慈禧只是做个顺水人情,通过“赐婚”将一场晦暗的婚事变成了一件体面的婚事。
真正谋划这桩婚事的,是荣儿的父亲和李莲英两人。
通常人家,如果不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有谁会将女儿嫁给一个太监呢?
荣儿是旗人,按她的话说:“我们旗下人,生下来就有口粮,由宗人府发给,这是皇上给的恩典。”
说明,荣儿的家庭还没有穷到需要葬送女儿一生的幸福,来换取口粮。
主要的原因,还是和当时的大部分旗人一样,生下来不用干活也有口粮,便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加上荣儿的父亲还吸食鸦片,宗人府的口粮自然不够他挥霍,便去找李莲英。
刘祥虽说是李莲英的干儿子,但还是比荣儿大十好几岁,李莲英怕荣儿不答应,便向慈禧请求赐婚。
关于这件事,荣儿对李莲英是十分怨恨的,她说:
他可以算我的恩人,也可以算我的仇人,在宫里七八年,不管人前人后,总是维护我,使我十分感激。但最后,老太后指婚,把我赏给刘太监,无疑是他的主意,让我人不人鬼不鬼地活在世上,也是他造的孽。
结婚时是很风光的,慈禧以主婚人的身份,陪送了八副抬儿作嫁妆,珍宝衣物,一应俱全。
不过,在嫁给刘太监一年后,慈禧因为心里有愧,又将荣儿叫回了宫中。
1912 年 2 月 12 日溥仪退位,虽然清朝已经灭亡,但当时的民国政府允许他继续居住在紫禁城里,每年承诺给 400 万两的费用,仍然由太监宫女们伺候,只是不允许再招收太监宫女。
1923 年,由于时局动荡,民国政府已经无法履行承诺按时发放岁用,为了节省开支,清宗室决定“裁员”,遣散一批上了年纪的宫女,每人给 100 块大洋自行谋出路。
荣儿当时已经 30 多岁了,自然是要出宫的。
由于荣儿当差时,慈禧很是满意,她也成为慈禧的贴身宫女之一,赏赐自然是不少的,加上每个月攒下的俸银、出宫时的 100 大洋遣散费。出宫后,照理日子也能过得很不错的,为何后来会落魄到去当“帮工”呢?
按照荣儿的在北京景山东街中老胡同的房东太太所说,荣儿刚从宫里出来时,光手上戴的就够一家生活了,更不用说她箱子里、包袱里积攒下来的赏赐。一出来就买了三间房子,自己和家人住一间,另外两间用来吃房租,“光吃瓦片就够了”。
可是家底再厚,也抵不住家里有个败家的,而且还是止一个,是三个,她父亲和两个弟弟,按房东太太的话讲,这父子三人“游手好闲,提笼架鸟”,她父亲还抽鸦片,日子出项大进项小。家里的积蓄花完,就开始卖房,房子卖了便没了进项,穷得更快。
房子卖掉后没了住处,只得租在亲戚家,与两个单身弟弟住在一个不足 10 平米的单间(父亲已经过世),此时的荣儿已经 50 多岁,还要做针线活贴补两个 40 多岁的弟弟。
房东太太对此很是惋惜,说当初她出宫,要是寻个合适的人家,就能享一辈子福,也不至落至如此境地。
金易夫妻也曾经问过荣儿这个问题,虽然她之前被赐婚给刘太监,但刘太监早就抽大烟死了,她出宫时 30 来岁,又有钱,要再找个人嫁也不是难事。
荣儿是这么说的:
他们活着,我对得起他们,他们死后,我也要对得起他们。
这里的他们是指慈禧,还有她的“丈夫”。这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唯有一死报君王的思想,紧紧地缠绕在她的身上,既是我们所说的“奴性”,却也是她为人的道德。
看似是慈禧赐婚,将老宫女荣儿推入一个万劫不复的火坑里,但假如没有这一场“赐婚”,老宫女荣儿真的能如房东太太所说的“寻个合适的从家,就能享一辈子福”吗?
并不见得!
荣儿在金易家帮工了很多年,照顾好金易先生的病后,又照顾他们的孩子,直到孩子上了小学才离开他们家,当时她已经 70 岁了。金易一家极力挽留她,说要为她养老送终。她却摇摇头,说要去恩济庄看老刘(老太监刘祥)。
恩济庄是埋太监的地方,是当年雍正帝御赐的,总共有 4 顷 60 多亩地,除掉墓地和香火地以及 35 间房外,剩下的地用来给太监们收租。
清朝灭亡后,大部分太监都到了恩济庄。虽然有田租,但毕竟有那么多的太监呢,僧多粥少,从宫里带出来的钱财总会有花光的时候。
像清末大太监小德张那样出宫后建了数栋豪宅,又娶了 4 任老婆,日子过得优哉游哉的终究是少数,毕竟不是谁都是大太监,能贪那么多钱,溥仪在《我的前半生》就说道:隆裕太后的总管太监小德张,“贵敌王侯,富比天子”是人尽皆知的。
宫女们也一样,当然也有出宫后携带巨款嫁得好人家,但是少之又少。就像不是穷到家里揭不开锅或者是流落青楼的女子,哪会有人嫁给太监一样,不是家里太穷娶不起老婆,一般人家也是不会娶出宫的宫女的。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年纪太大,要找到合适的对象不容易
清朝女子入宫时间一般是 13-15 岁,出宫时间是 25 岁。大清灭亡时,虽然还有些宫女不满 25 岁,但这波宫女并没有出宫,毕竟在宫里吃的是皇粮,每个月还有 4-20 两不等的月例,还有主子的赏赐等。
一个月工资抵得过普通百姓家一年的收入了,出宫后哪里去找这样高收入的工作呢?而且当时的社会,给女性提供的就业机会本身就非常少。
到 1924 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化,这波宫女也都已经超过 25 岁了。
25 岁在当时,那可是妥妥的大龄剩女, 年龄相仿的男子早已婚配。宫女们的择偶范围就只剩下娶不到老婆的,这样的男子要么就是家里太穷要么就是身体有缺陷,或者是去当有钱人家的小妾。
无论是嫁哪一种,结局都好不到哪里去。不是白白的钱拿去给别人用,就是受尽屈辱,还不如单身。
2、身份敏感,男人不敢娶,宫女也不愿嫁
宫女在民间流传下的刻板印象,被认为是“皇帝的女人”,导致宫女受到了很多的非议。著名的权臣和珅,就曾娶了一名被遣散出宫的宫女,成为为嘉庆扳倒他的罪状之一,因为娶的是“皇帝的女人”。
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就讲到一个事。溥仪小的时候,很调皮,成天闹腾个不停,太监为了能让他安分点,晚上好好睡觉,就强迫宫女每天晚上和小溥仪“玩耍”。后来溥仪失去生育能力,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件事。
即使没有和皇帝发生关系,“对食”也是清宫的一大风气,老宫女荣儿虽然是慈禧赐婚的,但其实也是“对食”,他们根本就无法有夫妻之实。
因此宫女出宫后,难免就会被人用有色眼镜看待,婚配之路自然也就没那么顺利了。毕竟当时社会对女人的“贞洁”还是看得比较重的,大部分人家都会想娶身份清白的女子。
不过,即使男人不在意“贞洁”,宫女也不愿嫁。
虽然宫女在皇宫的地位不高,但因为清朝是满人统治,和前朝从民间选宫女不同,清朝能进宫当宫女吃皇粮的,都必须是八旗子弟。
满人统治时,自然是认为他们的民族要比汉人高贵得多了,能与他们婚配的,也应该是八旗子弟。但当时八旗早就没落了,她们能选择婚配的范围就更窄了。
3、疾病缠身,影响生育能力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讲到,不少宫女都患有“血郁症”,导致身体羸弱,气虚短缺,需要长期吃药,更重要的是,一旦得了“血郁症”,基本上就丧失了生育能力。
这是因为宫女大多是十几岁时进宫,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却要干粗活重活,吃饭时间也不固定,工作时间很长,有的宫女要站一整天都不能动,更重要的是精神压力大,一个做不好惹主子不高兴就要受罚,仗刑是常有的事。
老宫女荣儿在《宫女谈访录》中也讲到宫女们的工作强度。荣儿伺候慈禧八年,从没有吃过一次饱饭,这是为了避免吃太饱在主子面前打嗝或者放 P。
晚上伺候慈禧睡觉时,只能在离她 2 米的地方坐在地上打个盹,要随时观察记录慈禧晚上睡得好不好,呼吸正不正常,一个晚上翻几个,起来上几次厕所。总之,比照顾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还要辛苦。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生育是一个女人最重要的使命,男人娶妻最重要的也是传宗接代,即使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也不会娶一个生不出孩子的女人。
既然嫁不出去,那么宫女出宫后也就只剩下这么几个去处了:
1、和父母兄弟住一起,成为家里的提款机
大部分宫女出宫时,身价都是不菲的,娘家人自然是很愿意让她与他们住在一起,但多数也都是将她们当成提款机,就像荣儿这样的。
就像荣儿所说,作为旗人,他们生下来就有皇帝赏赐的口粮,即使啥都不用做,也不会饿肚子。这样的恩赐得益于与努尔啥赤、皇太极们打下江山的先祖们。
但自古以来就有“富不过三代”的定律,大到一个朝代,小到一个家庭,第一代艰苦奋斗,第二代奢侈享受,第三代家财败空。
大清之所以会灭亡,也是因为这样的规律,因着这些恩赐,八旗子弟多数成了无所事事,只会提笼架鸟的纨绔子弟。
其结局就是像荣儿这样,钱都被家里人败光了,最后只能靠宫里的手艺,比如缝补或者给人洗衣服贴补家用。
可以说,荣儿出宫后的生活,正是不少宫女背后的真实写照,这样的结局也不算太差。只是到了晚年,无儿无女,无人养老送终,多少有些凄凉。
2、寄身寺庙,了此残生
还有不少宫女,会选择去尼姑庵。这些宫女大多数是因为家中已无父母兄弟,或者父母兄弟容不下她,又嫁不出去,只能选择将钱捐给寺庙,成为寺庙中的一员,下半生与青灯古佛相伴。
3、堕入风尘
还有的宫女积蓄不多,家中无父母兄弟,又不想去当尼姑的,就会选择堕入风尘。但随着社会发展,青楼也被取缔了。
除了上面三种去处外,也不乏有幸运的,她们出宫后虽然没有嫁人,却也有兄弟的孩子孝敬,自己也有机会出去工作,比如去一些大户人家教导小姐们相关礼仪规制。
但是这样的机会非常非常的少,因为清朝灭亡后,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结束了,没有什么大户人家需要再教导这种旧式礼仪了。
不管哪种出路,都是非常悲惨的,他们把自己最花样的年华和青春给了皇权,最终也只是沦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