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王安石弟兄七人,谁最优秀,谁的成就最高?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3 16:44:18 3次浏览

关于问题王安石弟兄七人,谁最优秀,谁的成就最高?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清山雅舍】的最佳回答:

北宋名臣王安石,家中弟兄七人,依次是:

王安仁①、王安道②、

王安石③、王安国④、

王安世⑤、王安上⑥、王安礼⑦。

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有两任妻子,原配徐氏早亡,生有长子和次子,继妻吴氏生有王安石等五子。

下面咱们就一一介绍,看看王家到底几多俊杰。

王安仁①:学完行高,桃李天下

王安仁,字常甫,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王益原配徐氏所生,是王安石的异母长兄。

他自幼好学,七岁时便已勤奋读书,自律严谨,不苟言笑。他在家读书二十年,直到庆历中期,宋仁宗赐给州县书籍,令各地置办学堂,学名远播的王安仁广受追捧,江淮之地的学子争相拜他为师。(庆历:1041 年-1048 年)

王安仁以《诗》《书》《礼》《易》《春秋》教授弟子,甚至有千里之外的学子慕名前来听讲。在此期间,受王安仁教诲,成材成器的学子数不胜数。

△北宋江南西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 年),王安仁科举高中,为冯京榜进士。

这里解释一下为何叫冯京榜,因为这届科举以冯京为状元。值得一提的是,冯京是所谓的“三元及第”,也就是乡试、会试、殿试都拿了第一,分别是解元、会元、状元,而且他也是宋朝最后一位连中三元的考生。

高中之后,王安仁以进士的身份授官宣州司户(今安徽宣城),也就是管当地民事户籍的官,到了三月份,又调任江宁府盐院转运使(今江苏南京),主管江宁盐政的转运和监察,都是颇有实权的职司,可见其颇受朝廷重用。

可惜在任上干了没多久,王安仁当月就病逝了,七月安葬在江宁。

王安仁的生平记录虽然不多,但是我们足可以看到,他是一位好学博识、行高德劭的学者,同时他也培养了许多弟子,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唯一有些可惜的是,王安仁在成为进士、任官不久后便病逝了,因而在官场上没能施展太多抱负。

他的生年不详,但可以根据其兄弟生年推测,他享年至少应为 35 岁。

王安道②:司法参军,天不假年

王安道(1017-1051),字仁甫,生母是王益原配徐氏,王安石的异母次兄。

入仕后,授官衡州军司法参军(今湖南衡阳),也就是衡州主管律法刑罚的官员。

皇祐三年(1051 年),王安道病逝,时年 35 岁。

王安石的两位异母兄长寿数较短,在皇祐年间相继去世,也就是说当王安石 31 岁时,作为家中老三的他,已经是实际上的老大了。

王安石③:北宋顶流王荆公,变法名臣拗相公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生母是王益的继妻吴氏,后来王安石还娶了舅舅家的表妹吴琼。

王安石自幼聪慧,酷爱读书,能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堪称天生高才。

稍微长大后,他跟随父亲王益宦游各地,增长世事见闻,体验民间疾苦,文章变得越发高远深邃,旁征博引,字里行间透着移风易俗之志。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 年),17 岁的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章结识了曾巩,曾巩将他推荐给自己的老师欧阳修,得到了这位大文豪的盛赞。顺便一提,这一年另一位大文豪苏轼才出生。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 年),王安石赴开封赶考,高中进士,年仅 22 岁。

从隋炀帝开始,科举便以明经和进士为主要科目,到了唐代进士的地位逐渐超过了明经,这是因为进士比明经难上许多,录取人数往往只有明经的十分之一,因而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可见考进士的难度。像王安石、苏轼这些二十岁出头就考中进士的人,那都不是一般的人才。

原本主考官已经给王安石列为第一名。但殿试上,王安石的应试赋中引用了“孺子其朋”这句话,此句出自《尚书》,本是周公教导侄子周成王“要和群臣如友人般处好关系”,用在此处有教宋仁宗做事的嫌疑,因而惹得宋仁宗不快,把王安石的名次与第四名对调,就这样王安石错失了状元。

此事和苏轼颇有相似之处,苏轼本来也是第一的文章,最后因为意外事件被排到了第二,不过两人的水平摆在那里,堪称“无冕之状元”。

考中进士后,王安石授官扬州签判,也就是州里负责文书事务的官。任满后,他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也就是放弃留京做清贵的官,毅然要求去地方上执政,这里能初窥王安石淡泊名利,心系天下的志向。而后来的苏轼就参加了京试,最后考出了百年不遇的好成绩,入职馆阁,名动一时。

之后,王安石历任鄞 yín 县知县(今浙江)、舒州通判(今安徽)、常州知州(今江苏)等职,任上均勤政爱民,政绩斐然,受到朝中重臣的诸多赞誉,甚至想要越级提拔王安石,但被王安石坚定拒绝。王安石不慕名利,始终把扭转大宋颓势为终极目标,积极地在地方的治政过程中开展尝试。

△王安石(右)与苏轼剧照

1058 年,38 岁的王安石进京述职,向仁宗皇帝上书请求变法。他主张对旧法进行全面改革,以革除积弊,扭转颓势,并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贪图安逸、逃避改革、最终亡国的事实为例,来强调变法的急迫性。可惜王安石大费周章地陈述万言,但仁宗顾虑重重,依然没有采纳他的主张。

这样的结果令王安石很失望,因而之后朝廷多次委以重任,王安石均固辞不受。这其实完全可以理解,王安石眼见朝廷存在诸多弊端,却无法改动分毫,倒还不如回家清净,免得看着郁闷。

仁宗死后,英宗在位的四年,也曾多次征召王安石,但对于没有革新精神的君主,王安石依旧不想伺候,屡屡托词拒绝。

总之,淡泊名利的王安石当官不为权,也不为财,只为了革除旧弊、振兴国家,所以皇帝不批准改革,他干脆连官都懒得当了。

直到神宗继位,情况出现了变化。宋神宗是一位抱负宏大的皇帝,心中渴望扭转大宋颓势,这与王安石的政治理念一拍即合,因而王安石得到了神宗的器重。

熙宁二年(1069 年),49 岁的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得以参与执政议事,同时由他主持的变法正式启动,史称“熙宁变法”。

△王安石剧照

熙宁三年(1070 年),王安石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所谓的宰相。

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大展拳脚。他推行的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等,总的目标只有一个——富国强兵。

简单解释一下,财政方面的新法中,均输法是要解决粮食转运脱节的问题,新法通过灵活的采购制度从而降低粮食转运成本;青苗法是官府代替民间放贷,从而降低高利贷盘剥并起到帮助百姓渡过难关的作用;市易法是官府通过平价买卖,来保证物价稳定,抑制大商人对市场物价的控制;免役法是以钱代役,交了免役税就可以不用服劳役;方田均税法是要重新丈量土地,抑制广泛存在的偷逃田税的行为;农田水利法是鼓励兴修水利、耕种土地。

财政方面的新法确实令朝廷增收显著,但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多出来的收入是从何而来,本质上都是从官僚地主阶层那里抠出来的,而官僚地主阶层吃了亏,自然不肯罢休,一方面发动朝堂上的保守派攻击新政,另一方面则变本加厉地剥削平民,使得新政难以发挥好的效果,最后也就农田水利法使田里产出增加,令百姓有所受益。

军事方面的新法中,将兵法是把禁军的厢、军、营、都四级编制,改为将、部、队三级编制,从而精简军队职级,合并淘汰,增强战斗力。大家有时看宋史常有“某地方第一将正将某某某”的说法,感觉好像是指“当地最厉害的武将”,其实不是,这是新法推行后,军队中的新编制,是指第一将的一把手;保甲法说白了就是成了民兵组织,闲时军训,定期巡逻,维持治安,从而节省军事开支;保马法就是委托民间代养马匹,养马户可以减免赋税。

军事方面的新法要比财政方面的效果显著,在王安石的整治下,宋军战斗力明显提高,扭转了西北战事屡战屡败的局面。熙宁六年(1073 年),在王安石的全局统筹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洮 táo 、岷 mín 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收服羌族三十万帐。这是北宋军事史上的空前大捷,也是两宋时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作战时,开疆拓土、大获全胜的唯一战例。在此过程中,还培养出了王韶、章楶 jié等一众杰出将领,并建立起进攻西夏的有利战线,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局势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使造就了如此大的功绩,王安石的变法也以失败告终,毕竟新法的整体效果不佳,这也意味着大宋君臣的自救行动失败。而因变法产生的内耗,使得大宋变得更加混乱虚弱,这也是王安石历来遭人诟病的原因。

△熙河开边,收复汉唐旧土

纵观历史上的变法,比如魏国的李悝(kuī)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明朝的张居正变法等,它就像是鲤鱼跃龙门,跃过去便能成龙,魏国、秦国都因为变法成功而称霸一时,但跃不过去且耗尽了气力摔下来,那就是加倍的虚弱。

尽管王安石的初衷是好的,所做所想更是一心为公,但变法失败他也确实责无旁贷,这方面的批评并非刻意贬低他,要知道一个国家的改革不是一家一户、一城一地的改革,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毫不为过,在给全国造成巨大的震荡之后,改革却没有完成,这会极大的损耗国家元气。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主要归结为两方面原因,一个是保守派的阻力极大,一个是新法本身存在严重缺陷。

保守派,也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在每一次变法时都会出来阻挠,这其实很正常,毕竟变法往往会断了他们的财路,不阻挠那才叫稀奇。但不管是李悝、商鞅还是张居正都顶着压力成功了,虽然后来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保守派的反扑,但改革的成果大部分是保住了。

而同样是有皇帝的全力支持,王安石却没能成功变法,坚定不移的他并不是单纯地输给了保守派,他更多地是输给了自己,因为他的新法从设计到实施都存在着巨大缺陷,而且执拗的王安石听不进去他人的改良意见,刚愎自用,从而使改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就连天下百姓都不支持他,保守派更是以此不断攻击新政,所以王安石的变法最后变成了“无根之木”,难有立足之地。

就拿青苗法举例,原本是想通过官方放贷,缓解民间高利贷对百姓的盘剥,同时在灾年还能对百姓起到救济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好经全被唱歪了,官府为了完成业绩指标,强行令百姓借贷,而且原本定的二分利息,也在官吏的层层加息下,达到了六分利甚至七分利,搞得许多百姓无力还贷,从而家破人亡。而地方官原本都盼着风调雨顺,博一个丰收殷实的好政绩,但新法推行后,一到丰年都发愁,因为丰年百姓都不借“青苗钱”,业绩指标完不成,王安石那可是很严厉的。于是好好的年景,竟也出现了强迫百姓借高利贷的祸事,真可谓是仁政变苛政。如此新法,百姓岂能不对王安石恨之入骨?所以反对王安石的何止是保守派,其实是全天下的百姓都在反对他。

以小见大,王安石新法的缺陷,主要在于脱离实际和执行失真上,一方面新法存在漏洞且不能灵活调整,另一方面没有健全的干部团队去忠实地执行新法,反而趁机榨取民财。

由于变法负面效应太强,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 年)一度罢相,过了一年后(1075 年)虽然复相,但他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少,除了政敌司马光等人不说,就连他的老师欧阳修、好友曾巩等人都反对他的新法,再加上新党内部产生严重分裂,变法实际上已经无法继续推进。

在这样的形势下,王安石心力交瘁,屡次上书请辞。熙宁九年(1076 年),王安石的长子王雱 pāng 病故,王安石极度悲痛,正式辞去宰相之职,外调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

次年(1077 年),改任集禧观使,封舒国公。(集禧观原名会灵观,是汴京供奉三山五岳神灵的道观。集禧观使是宫观官名,是宋代用来安置老病大臣及高级冗官的所在,只领俸禄没有职司。)

元丰二年(1079 年),再次被任命为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因而世称“王荆公”。(左仆射本是尚书省的长官,宋初时仅为虚衔。观文殿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官员,无职司,由曾经担任过宰相的官员担任,以示尊宠。)

王安石隐退后,宋神宗亲自下场继续主持变法,但终归未能如愿,史称“元丰改制”。

元丰八年(1085 年),满腔抱负的宋神宗抱憾去世,宋哲宗继位,改元元祐,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高太后一直以来都是强硬的保守派,终于等到自己掌权了,立即起用司马光,以“以母改子”的名义,全面废除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哲宗为了安抚王安石,加拜王安石为司空。

元祐元年(1086 年),目睹新法被废的王安石,在钟山忧郁离世,享年 66 岁,获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 年),宋哲宗亲政,支持新政的章惇执政,王安石得以配享神宗庙庭,谥号“文”,算是对王安石一生不懈努力的最高评价。

其实不仅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在文学上王安石也是颇有成就。做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文、诗、词都有着大家的造诣。尤其是诗,王安石含蓄沉练、意境深远的诗风自成一派,世称“王荆公体”。

王安世⑤:当涂主簿,英年早逝

王安世,字不详,是王安石的同母二弟,家中排行第五。他的生年不详,但通过其他兄弟的生年,可以推测他应该生于 1029 年到 1033 年之间。

他曾在太平州当涂县担任过主簿,可惜英年早逝,去世于仁宗嘉祐四年(1059 年),只活了二十多岁。

王安上⑥:东宫属官,兼管度支

王安上,字纯甫,是王安石的同母三弟,家中排行第六,生卒年不详。

神宗熙宁八年(1075 年),为右赞善大夫(东宫属官)、权发遣度支判官,权三司使。(在宋代,度支使与户部使、盐铁使,总领全国财赋,合称三司使,度支使名下设有副使、判官等,负责国家的财政预算和会计核算。)

熙宁十年(1077 年),权发遣江南东路提点刑狱,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提刑官,相当于现在的法官兼监察官。

元丰三年(1080 年),王安上因事被罢官,剥夺一切职务。

晚年,王安上负责管勾江宁府的集禧观。还记得前面讲的王安石的集禧观使吗?王安上晚年正是负责管理这个宫观。

王安国④:临川三王之贤士,磊落博识王校理

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是王安石的同母大弟,家中排行第四。之所以放在后面说,那是因为王安国④与弟弟王安礼⑦、侄子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赞誉。

王安国与王安石类似,自幼聪颖,文采超群,13 岁时便写出惊艳文坛的诗作《题滕王阁》。

他发奋读书,诗文词赋尤为擅长,虽然多次参加科举,但因仕籍纠葛,加上不愿借助兄长王安石的关系,因而空有进士之才,却屡考不中,连欧阳修都感到惋惜。

王安国不但文采出众,而且侍亲极孝,广结善缘,是远近闻名的贤士。

熙宁元年(1068 年),在韩琦的举荐下,经神宗召试,赐进士及第,任西京国子监教授,时年业已 41 岁。

对于王安石的变法,王安国表示不理解,认为新派的人敛财的方式太激进了。神宗也因为他这样的态度,而感到不悦,对他未予以重用,只授予崇文院校 jiào 书,也就是从事文字书籍编纂整理工作,后改为著作佐郎秘阁校 jiào 理,世称王校理。

后来随着王安国对新法的认识逐渐加深,他也开始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并且看不惯新派的骨干吕惠卿和曾布。这也使得吕惠卿怀恨在心,趁着王安石罢相的间隙,搞了一桩冤假错案,诬陷王安国为反对新派的乱党,革职放归乡里。其实吕惠卿整王安国,也是想借机打击王安石,让王安石不能回朝,这样吕惠卿就可以独揽大权。

熙宁七年(1074 年),朝廷决定重新起用王安国,可惜王安国不幸病逝,时年 47 岁。

王安国的名头没有王安石、苏轼等一众顶流显赫,但他也算是一代文豪,诗、词、文皆很擅长,留下的三类作品十分丰富。据曾巩的《王平甫文集序》记载,王安国逝世后,他的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共 100 卷,可惜这些诗文现今大多已经佚失。同时曾巩在序中还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

王安礼⑦:临川三王之能臣,严法明断王魏公

王安礼(1034-1095 年),字和甫,是王安石的同母四弟,家中排行第七,比王安石小 13 岁。

他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 年)考中进士,进入当时在河东路的北宋名臣唐介幕府。

宋神宗继位后,他历任崇文院校书郎、润州知州、湖州知州,同时修订《起居注》、知制诰。

对于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礼持反对态度,曾上书神宗中止新法。

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诬陷下狱,性命垂危,一时无人敢救。唯有王安礼从容面君,仗义执言,对神宗谏言道:自古有气量的君主,都不因言加罪于臣子,如今苏轼一旦因为文字狱而受刑,恐怕后人都要说陛下不能容才。神宗本就不想深究此案,王安礼进谏后便从轻发落了苏轼,可以说王安礼对营救苏轼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王安礼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任开封知府时,勤于任事,执法严明,善于断案,到职不过三个月,就把经年累积的大批案件审理完毕,这份才能广受朝野内外赞誉,神宗也给予他官升一级的特别嘉奖。

元丰四年(1081 年),拜尚书右丞,再迁左丞,也就相当于副相,参与执政议事。

元丰七年(1084 年),因为多次劝阻神宗对西夏进攻,最终被御史弹劾,以端明院学士的身份外放知江宁府。后来对夏战事果然惨败,神宗也因此遭受沉重打击,一命呜呼,可见王安礼眼光之精准。

哲宗元祐中期,加王安礼为资政院学士,先后知扬州、青州、蔡州、舒州、永兴军等地。

绍圣二年(1095)任太原知府,在任上病逝,享年 62 岁,死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魏国公,因而世称“王魏公”。

文学上,身为临川三王之一,王安礼的造诣自然差不了,他尤其擅长文词,著有《王魏公集》20 卷,可惜到了明朝中叶后佚失了,只有部分篇章收录于《四库全书》等古籍中。

结语:书香深厚,皆成良材

现如今,大多数人只知王安石,却不知王氏书香深厚,七兄弟皆成良材。

要说最优秀、成就最高的,仁、道、石、国、世、上、礼七人中,不论政治成就还是文学成就,皆以“王荆公”王安石③为首;

其次应该是临川三王的“王魏公”王安礼⑦和“王校理”王安国④;

再次应该是学完行高的王安仁①和东宫属官王安上⑥;

最后是司法参军王安道②和英年早逝的王安世⑤。

别看都是亲兄弟,但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却是没有,反对的倒是不少。所以别看王安石最优秀、成就最高,但同时他也是最孤寂、最苦涩的那一个。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原创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在此感谢。

【2】来自网友【想当公务员】的最佳回答:

在王安石七兄弟中,老大王安仁,字常甫;老二王安道,字仁甫;老三王安石,字介甫;老四王安国,字平甫;老五王安世,字已查不到了;老六王安上,字纯甫;老七王安礼,字和甫。

在这七个人里面就有四个考上了进士,王安石是第一个考上的,而且这七个人里面毫无疑问是王安石王安石的成就最高,没有比王安石更优秀的了。理由是:只有王安石做到了宰相,也只有王安石成为了“唐宋八大家”。

其他人虽然也都很有成就,但是显然都没有达到王安石的高度。

【3】来自网友【愚氏】的最佳回答:

当然是王安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