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我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标,低生育率下的教师何去何从?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嫩黄瓜作文】的最佳回答:
人口出生率低,生源下降,导致学校减少、教师岗位减少,这是大趋势和一般规律。但,未来十年里,对目前在职教师影响不大,对想要“挤进来”当老师的大学生们影响不小。
这不光是因为《劳动法》和《教师法》对现有教职工的保护,更是形势变化所致。
一是学校和班级设置走势有变。
遭遇生源不足,率先倒下的会是竞争更激烈的民办学校,而公办学校会“挺”得更长久,赢得宝贵的过渡期。
而且,优质服务、小班化教学是未来公办教育的必由之路,班额设置会降低标准。比如,如果初中 50 人/班调标为 35 人/班之后,同样是 30 个班,原先需要 1500 名学生,现在 1050 人就行了。有了班级,就需要相匹配的老师来教。
总之,对于公办学校有编制的老师们来说,生源下降带来的影响远小于民办学校的老师们。
二是编制调整具有迟滞性。
学生减少,教师编制会相应削减。不过,编制管理部门人少、面广、事多,很难及时跟进核定编制。一般情况下,三年核编一次,编制一定管三年(如果是 5 年核一次,就可以一定管 5 年)。
也就是说,学生数下降后最多 3 年、最少 1 年,教师编制才会相应削减,也就给教师“腾岗”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至于核定编制的关键标准,即教职工与学生比例,未来还有降低的空间和可能——比如,县镇初中,现在要求 16 名学生配 1 名教职工,未来 14 名学生即配 1 名教职工,是有可能的。如果定编标准降一点,教师岗位会更宽松。
三是现有教师迎来“退休潮”,空出岗位可以“冲抵”削减的编制。
1962—1973 年,中国每年出生的人口都在 2500 万上下(其中 1963 年最高,出生 3000 万;除 1967 年不足 2600 万之外,1964—197 年中其余年份,每年出生均超过 2700 万人)。这意味着,从 2022 年开始,十年里,平均每年将有 2000 万人退休。
这其中,义务段 1064 万专任教师队伍中,1960 年代生人占比不小;高中和高校中,占比更高,有的学校里高达 30%——对于他们来说,未来十年内,有现有教职工中 30%人数将会腾出岗位。
总之,对于大多数公办学校来说,随着编制教师总数会越来越少,空编越来越少,在职教师年龄老化加剧、新招录教师空间压缩,是大概率事件。
综上所述:
未来十年里,学生数、学校数呈减少趋势,但“已上车”的现有教师只要不违法违纪、老老实实教书育人,是不必担心“掉饭碗”的。
受到影响较大的有三类:
一是现有教职工中的非教学人员,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未来可能在聘任中落聘待岗。
二是一些农村地区,出生人口下降叠加迁居外地,常住人口大降,导致学校快速撤并,老师富余情况会超过大中城市,地方政府保障教师工资难度加大。
三是教师招聘人数少,大学生挤进“门”来的竞争性会更强,新一代的教师门槛可能提高——不过,执政者应该会统筹考虑大学生就业和教育事业的后继有人,在教师招聘数量上打破“缺一补一”的硬性要求,给予一定的指标优待。
【2】、来自网友【至道影视】的最佳回答:
随着出生率的降低,本次人口高峰已过去,随之而来的是学校的合并和大量剩余教师的问题,我讲三点。
一是有大批的六十后教师,年老体衰,眼花耳背,己不适应一线的教学任务,可安排学校的一些非教学工作,如各种功能室的管理,日常的教务工作,也可让提前退休。
二是七 0 后教师,年龄也五十以后,可以安排较少的教学工作,主要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和娱乐等工作,以适合新课改的要求。
三是对于年轻的教师应该把他们放在重要教学工作中,他们的精力冲足热情扬益,容易被学生接受。
从建国之初的政治挂帅的教育,到现在的智力教育为主的教学,我们失去的太多了,培养了很多有智无德之人,他们取得了高学历不想着为国争光为家出力,一心为享受,为金钱到了外国一去不回,反而帮助外国科研,反过来制约打击我们,真的可悲。
大批六十后也该退休了,也会空出教育岗位,让年轻有为的教师有一个良好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