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同样是农民起义军入城,为什么朱元璋站住了脚李自成却站不住?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陈圣钢】的最佳回答:
朱元璋能站住脚大致有以下原因:
1.知人善用,善于听取谋士及大臣的意见,如听取刘基(刘伯温)等人的意见;
2.身正较廉洁,生活朴素,反腐反贪,深受百姓欢迎;
3.典章、法律明确,治吏有方。
所以,朱元璋打下江山后,能够站稳脚。
李自成不能站住脚的原因也有三:
1.生活奢侈,骄傲自大;
2.未设立典章、法规,难以治吏;
3.小农意识局限,难以治国平天下。
所以,李自成只做了 43 天皇帝,被迫逃窜。
【2】来自网友【文化茶缘 7v7e】的最佳回答:
得民者昌,失民者亡,不得民心,组织结构及用人不当,军心不稳,纪律不严,没有战斗力,固不能得天下。
【3】来自网友【红尘西风】的最佳回答:
朱元璋多精明啊,知人善用,手下谋士名将一大堆,李自成手下缺帅才,连他自己都始终是个草莽英雄,眼光短浅。
【4】来自网友【名利不如闲 86380201】的最佳回答:
只有一个奥妙,就是八股取士。
明朝以礼教治国,它的治国理想是长治久安永不进步。为达到这个目的,朱元璋改革了科举制度。
唐朝科举考得是诗歌散文,取那个才华横溢的人。宋朝科举考的是策论,取那个有思想有抱负的人。明朝科举不考这些个,说白了它根本就不想录取人才,就是为了推行礼教。
朱元璋发明了一种标准化考试,文体是固定的,一文分八股,第一股写什么、第二股写什么都是规定死的,不许自由发挥。作文题目来自朱熹的《四书》,这四本书篇幅很小,作弊的举子可以在一件内衣上用蝇头小楷全都写下。作文的要求是“代圣人立言”,也就是全面正确深入的反应朱熹的观点。任何不符合朱熹理论的看法都不给分。
这个考试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禁止思想创新,同时也禁止一切其它因素干扰录取。
因为考试方法的标准化,阅卷官员能够做手脚的余地基本上就没有了,这个考试是中国历史上最公平的考试。它真正做到了任何人,无论出身如何,无论背景怎样,都可以各凭本事参加,平等竞争。所以它对底层知识分子的吸引力无比巨大,天下读书人全都被陷进这个巨大的圈套当中了。
全中国的读书人都在一起几十年如一日的读一本一件内衣篇幅就可以写下的著作,不许创新、不许质疑,谁读得好谁就能有出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朱元璋要的不是登上天子堂的那几个人才,而是对千千万万田舍郎的洗脑和控制。
这种控制,就是万恶的封建礼教的核心。推广礼教,束缚人性,就是明朝八股取士的根本目标。
结果可以说非常成功。
唐朝宋朝的农民起义,包括元末朱元璋参与的红巾起义,都有大量的知识分子参与。他们在旧体制里没有出路,愿意投身新体制追求革命。朱元璋自己没有多少文化,但他手下人才济济,有大量的治国之才。
李自成就不行了。整个明清两朝造反的人文化水平都特别低,底层知识分子参与的极少。明朝朝政腐败,老百姓民不聊生,李自成有的是不怕死的勇士,但没有足够的治国人才辅助。
所以他有本事打烂一个旧世界,却没本事建立一个新王朝。
【5】来自网友【鸿哥 iouyh 福小铺】的最佳回答:
很显然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说明什么,朱元璋是厚积薄发,再以雷霆之势拿下天下,根基十分扎实。
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之类的口号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李自成的吃大户性质,尽管惠及百姓,但没有章程,只是一股劲的打土豪,瓜分土豪的财产,没有生产和治理啊,毕竟不纳粮,自然就不存在管理,任由百姓自个治理自个,甚至可以说是无政府状态,因此根基显得毫无根基,所以被冠以流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因此,有根基的势力自然经得起风雨,没有根基的当然承受不起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