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感觉自己有强迫症怎么处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心理咨询师李国栋】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
首先明确两个概念:强迫症状和强迫症。强迫症状是描述心里有矛盾冲突的两个想法,通常自己知道不必做的事但无法控制去做的冲动,否则就焦虑不安。例如洗手和不洗手,自己知道不用洗手了但还是反复洗,否则就焦虑不安。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几乎人人都可能出现轻度的强迫症状,尤其在某些压力情景下出现,很多会计,会有多检查账目的习惯。强迫症则是以强迫思维、强迫动作等症状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障碍。有强迫症状不一定是强迫症,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强迫症的标签。如果是经过心理医生或者精神科医生诊断的强迫症,就需要正规心理治疗。有些心理冲突可以经由自己的主动调适或者他人劝解帮助得以解决,但到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的程度,就必须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才能解决。
如果仅仅是有强迫症状,心理冲突不强烈,持续的时间也不是很久,对生活影响不大,这种情况下,可以:
1.提醒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太在意,多重复几个动作,多一两个仪式也是可以接受的。很多人都会有点这样那样的小状况。不要因为在意这个问题增加心理压力。
2.不必刻意纠正或训练行为。轻度的强迫症状是焦虑的表现,洗手或数数等行为背后是焦虑冲突,可以做一些放松练习和自我接纳的练习。
3.正向认识和解释强迫的心理,例如,强迫症状是一个让自己提高自我认识的机会。
4.如果心理冲突有向严重发展,及时咨询心理医生。
【2】、来自网友【于飞心理】的最佳回答:
强迫症的症状和治疗 – 于飞
强迫症主要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反复的思虑是不是、会不会、对不对、有没有或为什么;强迫行为是反复的回避、控制、求证、检查和确认。强迫症的背后主要是焦虑和恐惧,也就是各种各样的担心和害怕,比如担心发错、失败、生病、发疯、死亡或被他人忽视、拒绝、否定、贬低和排斥,反复思虑或检查就是为了回避风险和痛苦。强迫症背后也有压抑的情感,如委屈、愤怒和攻击性,有的强迫症状就是在反应内心的情感,如担心自己会失控,伤害自己或他人,再比如怕脏。怕脏强迫症其实就是内心里有对他人的不满和排斥无法直接表达,从而转化为被污染的恐惧而回避和隔离。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和强迫症状对抗是没有意义的,反而越对抗越严重,很多人就在对抗中强迫了十几年。我们要看到强迫症状背后的情感即期望、不满和担忧,强迫症患者一般有强烈而急迫的期望无法实现,对自己、他人和生活现状有强烈的不满和怨恨,也有对未来生活的过度担忧。通过降低对自己的期待,延迟满足需求,表达自己内心里压抑的情感,认识、理解和接纳自己、他人、生活现状与社会环境,对未来保持开放和乐观的态度,就能够减轻压抑和焦虑感,从而减轻强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