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宋朝连北京和大同都没统治过,为什么认为是大一统王朝?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21:20:17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宋朝连北京和大同都没统治过,为什么认为是大一统王朝?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西岭散人】的最佳回答:

宋朝,这里指的是北宋,因为南宋只是偏安一隅的南方政权。北宋,根本算不上是大统一王朝,因为与北宋同时期共存的政权真不少,包括辽、金、西夏、大理,这几个政权都是北宋势力所未触及的,这又何谈大统一?


北宋的开国之君太祖武皇帝赵匡胤,原是后周世宗麾下殿前都检点,这是一个三品武官,赵匡胤与世宗柴荣关系极好,作为五代最英明神武的皇帝,后周世宗在位虽短短五年(954 至 959 年),但足可谓称之为是五代十国第一明君。他东慑辽国,南征南唐,据有南唐淮南 14 州,至使南唐中宗李昇自去帝号称国主,一时世宗之名威震天下,但不幸的是,世宗天命国祚不长,在他最后一次北伐辽国时死于北伐途中,留下年轻的符皇后和年仅四岁的皇太子柴宗训,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给了其他实权者有机可乘,赵匡胤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机缘巧合,在陈桥被士兵强行扶上正位,一行人反戈回京,大周变成大宋,改朝换代竟然毫无血雨腥风,平静的不能再平静。

被他人拥立成为皇帝的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之初就要面对周边强手林立虎视眈眈的不利局面,他的周边是众多地方割据势力,北边还有强大的辽国,所以,赵匡胤一开始就执行了先南后北的国策,先逐一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再回头对付北汉和辽国,由此前前后后花费了 18 年时间(960 年至 978 年),经过太祖,太宗两代皇帝的努力,先后消灭了南唐,南汉,南平,后蜀,吴越,北汉诸国,大致上统一了南方,北宋在宋真宗,宋仁宗时期进入鼎盛时期。

但北宋始终没有完成大一统,原因有四点,其一,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幽云十六州被后晋太祖石敬塘割让给辽国,宋太宗几次北征都不得,辽国这个强敌反倒成为北宋的心腹大患,其二,北宋中后期西北党项族异军突起成为北宋西北边防的又一大患,其三:南方的大理国虽臣服与宋,但大理一如方外之国一希规制完全与中原皇帝无异。四:北宋与西域的关系被西夏隔断,无法互通往来,所以就更没有机会控制西北了。

两宋三百余年,不仅无法完成大统一,反倒经常挨打自身难保,公元 1126 年金朝大举南侵,东京沦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两代皇帝被金朝虏走,北宋灭亡,北宋亡后康王赵构南渡长江在建康建制称帝延续宋朝,是为南宋,江北及黄河流域之地尽为金朝所占,宋朝力量大大削弱,面积一再收缩,从此处处挨打,时时卑膝求和,统一天下已然是遥遥无期,痴人说梦罢了。


北宋虽然不是大统一王朝,但可以算是一个统一王朝,因为他继承了中原王朝大部分的地盘。所以,北宋得以被列入二十四史,与隋唐并列,只不过北宋在历朝历代,不仅地盘较小,而且综合国力并不强,甚至连西夏这样的西北小国都搞不定,强唐弱宋 ,一比较就高下立判。

【2】、来自网友【狄飞惊】的最佳回答:

学界对宋朝算不算大一统王朝,尚有争议。

如果仅从版图角度,宋朝显然不算大一统王朝

一个政权算不算大一统,秦朝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秦朝以前,我国还没有中央集权的政权,版图界限比较模糊。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政权,为后世推崇,所谓:

“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李斯

北宋疆域图

既然秦朝被认为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后来的政权是否大一统王朝,就得跟秦朝比较。

汉、晋(西晋)、隋、唐、元、明、清,这几个政权毫无争议,疆域都超过秦朝,也都是中央集权的统一政权,从形式和实质上都符合大一统王朝的特征。

相比而言,宋朝(北宋)就差点意思了。

宋承五代,系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夺后周而建。

宋朝建立后,前两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还是比较有进取心的。

赵匡胤在位期间,先后灭了荆南、武周、后蜀、南唐、南汉等割据政权,奠定了宋朝版图。

赵光义即位后,再接再厉,又灭了北汉、吴越、彰泉,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剩下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连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都未能收复的幽云十六州(柴荣收复了其中二州)。

幽云十六州,是以幽州(今北京)、云州(今大同)为核心的北方十六个州的统称,是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孝敬给辽太宗耶律德光的,换来的是自己的皇位,还有“干儿子”的身份。

幽云十六州分布在河北、山西两省的北部边境,个个都是战略要地,属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的最前线,被契丹人掌握在手里,中原政权的国防压力可想而知。

正因为幽云十六州如此重要,赵光义还想趁热打铁,一举光复,建立不世之功,可他先后组织两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一次在高粱河,一次在岐沟关,都以惨败告终,自此不言兵事,放弃了武力攻取。

幽云十六州

此后继位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怂,宋朝的版图扩张就到此为止了。

非但如此,西南还有大理;宋真宗时,西北的党项人又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边境一带活跃起来,他们不服宋朝,称王称霸,宋朝多次兴兵进讨,双方互有胜负,默认了党项的半独立地位。

宋仁宗的时候,党项人更猖獗了,李元昊直接称帝建国,建立西夏,宋朝不服,双方开战,结果宋朝三战三败,虽说最后双方签订和议,但西夏成了名符其实的独立王国,宋朝又被砍去一条胳膊。

宋朝版图最盛的时候,却是著名昏君宋徽宗在位期间。

这位艺术皇帝继承了宋哲宗打下的基础,先是在西北攻城略地,开拓了不少地盘;后来又与金国达成“海上之盟”,联合攻辽,很不光彩地靠着盟友,取得了梦寐以求的幽云十六州。

可惜幽云十六州还没捂热,金宋交恶,很快又被金国占了。

这样算下来,即便是版图鼎盛时,宋朝也抵不上秦朝,更遑论汉唐明清。尤其现在的年轻人,特别痴迷于版图疆域,喜欢鼓吹“XX 帝国”,宋朝在他们眼里当然没资格称“大一统王朝”。

北宋疆域图(宋徽宗宣和五年)

可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宋朝又是大一统王朝成员。

其实,从“大一统”概念的内涵来看,并非单纯是指版图大小。

“大一统”最早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唐人颜师古对“一统”进行了详细解释:

“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此言诸侯皆系统天子,不得自专也。”疏曰:“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汉书·王吉传》如此称:

“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由此可见,“大一统”不是简单的地域概念,不是单指版图疆域大小,重点在于所谓“万物之统归于一”——各地方隶属一个中央,臣服一个帝王,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高度集中,比如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郡县制;比如汉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上,各地方都向一个中央政权缴纳赋税。

政治上,各地方实行统一建制,官员都由中央选拔委派。

军事上,各地方不许拥有军队,全国军队隶属一个中央指挥。

思想、文化上,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拥有比较一致的文化认同。

——上述因素,即便有民族、地域之间的习俗差别,但整个政权在大范围上是整齐划一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宋朝显然高度符合“大一统”概念。

宋朝上承秦汉隋唐,下启宋元明清,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拥有完善的制度、辉煌的成就,它不是割裂独立的,而是与唐朝一脉相承,又对后来的明朝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影响至今。

更重要的是,宋朝享国日久,前后长达 320 年,既是汉人政权,更是华夏文明巅峰,一向被认为是华夏正统,比元、清这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在“大一统政权”资格上更加“名正言顺”,反而是晋(西晋)这个短命王朝,尽管版图完胜宋(北宋),影响力却被宋朝完爆。

《清明上河图》

总而言之,宋朝,尽管宋朝版图最小,军功不振,但说起大一统王朝,人们还是习惯性地将宋与汉、晋(西晋)、隋、唐、元、明、清相提并论。即便从版图疆域上,把宋朝排除在“大一统王朝”之外,宋朝也是当之无愧的“正统王朝”,甚至是最具代表性的“正统王朝”。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