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中原文化是指洛阳周边区域,还是西安周边区域?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7 23:17:40 2次浏览

关于问题中原文化是指洛阳周边区域,还是西安周边区域?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名利不如闲 86380201】的最佳回答:

这个网上陕西人和河南人简直是世仇,天天吵天天吵。以我这个北京蛮夷看来呢,你们吵得没什么道理。

河南被称为中原,那是东周以后的事情。春秋时期,中原就是周天子旁边,郑国为首一群人争来争去的。后来打南边来了个蛮子,问“九鼎有多重”,从此有了“问鼎中原”这个词。那时的“中原”当然是指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地区。

可是,周天子哪来的?祖上不是从陕西关中迁过去的吗?先有西周后有东周啊。西周天子身为陕西人,把祖宗丢在陕西跑河南去了。说到底,河南之所以牛还是陕西人带来的。以前陕西才是“中原”,崤山以东统称“山东”,都是落后地区。

后来,周天子叫新一代的陕西霸主给灭了,那人叫秦始皇。秦朝祖上在甘肃放马,能收周天子龙兴之地的关中,是因为蛮夷把周天子赶跑了。有人说秦人是蛮夷后代。其实呢,秦国的老祖先是纣王手下的大臣,也就是《封神演义》里那个太师闻仲。你看电视剧里反派最有英雄气概的就是他了吧?因为他的后代子孙长脸。

换句话说,秦朝的祖上是正经八百的河南人。祖上的江山被陕西人抢走了,把他们发配去的甘肃。然后人家又打回来了,把周天子的陕西老家也给占领了。

统一了中国的陕西人其实是河南人的后代。

怎么听起来这么乱啊?因为那时候就这么大块地有人。商纣王是河南鹤壁人,他祖上呢?反正从盘庚以下都是河南人,因为住在安阳殷墟。安阳其实文化上更接近直隶而非洛阳(明朝东厂锦衣卫为啥拜岳飞啊?因为他们都是直隶人。黄河以北算不上真正的“河南”)。现在有人说郑州商城是汤建都的地方,但是《史记》明明说商朝的祖先是山东人,在河南也属于外来户。

夏朝是山西人,或者是河南人搬家到山西去的。华夏指的是仰韶文化,河南有仰韶村,陕西有半坡村,这俩都是仰韶文化代表遗址,大家都是亲戚,不用争了。

就算争赢了又能怎么样?我们北京自古就是蛮夷,齐桓公“尊王攘夷”攘的就是我。到今天北京还不是当你们这些华夏正统的首都?你敢说我们代表不了中国?[呲牙][呲牙][呲牙]

【2】、来自网友【青陽帝君】的最佳回答:

洛阳周边,

地理文化上的“中原”,

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嵩洛之地为核心,以华山(或潼关)为其西界,向东则包含鲁西(泰山以西)地区,向北包含晋南、河北南部,向南则囊括宛(南阳)、申(信阳)及淮河以北的苏皖北部

;至于西安所在关中,地理划分属

西北地区

,地域上为

三秦之地

,文化上则属

三秦文化

不属于中原地区,亦不属于中原文化

中原地区及中原文化:

中原,又称

中土、中州、华夏

,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的“中原”指今天的

河南省

;广义上的“中原”则包括

河南省大部,苏皖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

等在内的

黄河中下游地区

;若词意扩大或当与外族对应时,

中原又泛指整个北方地区或中国

《中国通史》:“

原来古代所谓中原之地,不过自泰岱以西,华岳以东,太行以南,淮汉以北,为今河南、山东的大部分,河北、山西的小部分。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的母体和主干。

中原文化以河南为核心,以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

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

;中原地区在古代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历史上

先后有 20 多个朝代,300 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

,分别是

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

,此外还有

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虞城、淮阳、新郑

等古都;以及山东的

曲阜

,河北的

邯郸

,山西的

临汾

等。

自中华文明肇始到唐宋之时,中原地区一直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

。中原地区以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长期居于正统主流地位,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中原地区的演变:

中原,

先秦之时被称为“中国”,秦汉后逐渐形成地理文化概念

;历史上,

河东(晋南)、河内(安阳周边)、河南(洛阳、嵩山地区)、山东定陶(陶丘)

都有“天下之中”的说法,

这四地中间就是早期“中国(中原)”的大致范围

《史记·货殖列传》:

昔唐人都河东(平阳),殷人都河内(安阳),周人都河南(洛阳),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

,建国各数百千岁。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范蠡)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闲行以去,止于陶(定陶),以为此天下之中

,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

《战国策·秦策》:“

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

,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

《史记》:“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此处指鲁国

《春秋繁露》:“

先卒四五年,中国内乖,齐、晋、鲁、卫之兵分守

,大国袭小。诸夏再会陈仪(今山东聊城),齐不肯往。

吴在其南,而二君杀,中国在其北,而齐卫杀其君。

宋《容斋随笔·周世中国地》:

成周之世,中国之地最狭,以今地里考之,吴、越、楚、蜀、闽皆为蛮;淮地为群舒;秦为戎。

河北真定、

中山之境,乃鲜虞、肥、鼓国。河东之境,有赤狄

、甲氏、留吁、铎辰、潞国。洛阳为王城,而有杨拒、泉皋、蛮氏、陆军、伊雒之戎。京东有菜、牟、介、莒、皆夷也。杞都雍丘,今汴之属邑,亦用夷礼。邾近于鲁,亦曰夷。

其中国者,独晋、卫、齐、鲁、宋、郑、陈、许而已,通不过数十州,盖于天下特五分之一耳。

先秦时,

关中所在为雍州“西土”,不属于“中国(中原)”范围

史记·秦本纪》

: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

,夷翟遇之。

齐太公世家》:是时周室

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

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

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

陕西及关中地区历史沿革

陕西及关中地理划分上属于

西北地区

,地域上属于

三秦之地

,文化上则属于

三秦文化

三秦之地:

三秦是指秦朝灭亡后,项羽三分过去的秦国之地,故称三秦;到了近代,

三秦泛指陕西所辖的关中、陕北、陕南地区

三秦文化:

三秦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农为本的农业文明,即注重实用的功利主义、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习俗。

三秦文化的形成与这一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人文背景及历史上的行政区划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这样一片广袤的土地上产生出具有一致性的地域文化。

历史沿革:

陕西及关中在地理上

与甘肃同处西北(清朝之前为一家,历史上多以关陇、陕甘或陕甘宁称之)

,二者在

方言、生活习惯、饮食、风俗

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早期

九州划分

,陕西及关中以西所在为

雍州“西土”,部分属于梁州

商周之时,

周人所在同样以“西土”之人自居

,先秦至后世典籍这类记载有很多。

如《书·泰誓中》:“

王乃徇师而誓曰:‘呜呼!西土有众,咸听朕言。’

” 孔传:“

武王

在西,故称西土。”《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於晋曰:‘

我自夏 以后稷,魏、駘、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吾何迩封之有?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

’” 杜预 注:“

在夏世以后稷功,受此五国为西土之长。

《文选·班固〈西都赋〉序》:“

西土耆老,咸怀怨思。

” 李善 注:“

长安在西,故曰西土。

”另周朝典籍《尚书》、《逸周书》中也时常提及“西土”,如:

牧誓

》:“

逖矣,西土之人!

《大诰》:“

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

《康诰》:“

以修我西土。

酒诰

》:“

封!我西土荣徂邦君御事小子。

《康王之诰》:“

惟周文武诞受羑若,克恤西土。

《商誓解》:“

肆商先誓王维厥故,斯用显我西土。

”、“

西土疾勤,其斯有何重?

《度邑解》:“

日夜劳来定我于西土。

孔传解释为“

武王在西,故称西土

”,

这里的“西土”不仅是一个方位词,还带有一种地域群体意识

天下肇分九州,“关中”为雍州之地,雍州又为西土,故以“西土”代指周部族所居故地

两汉之后到隋唐,陕西

关中地区常与陇右并称“关陇”

,历史上

关陇集团

非常有名;

如《

后汉书》

令汉帝释

关陇

之忧,专精东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

使西州

豪杰咸居心于山东,发闲使,招携贰,则五分而有其四。

三国志

》:

若维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

栎阳

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

关陇

,传檄四郡,此我之所恶也。

君有争臣,大夫有专利之义;专不为非也。焉知救兵不到

关陇

哉?

《秦书》曰:符坚时,

关陇

百姓丰乐。民歌之曰:长安大街,两边种槐,下走朱轮,上有鸾栖。

又《赠吴筠诗》曰:秋风度

关陇

,楚客奏归音,飒飒避霜叶,离离出塞禽。

隋书

》:周(北周)太祖发迹

关陇

,躬安戎狄,群臣请功成之乐,式遵周旧,依三材而命管,承六典而挥文。

隋唐《群书治要》:江统字应元,

陈留人也。除华阴令

,时

关陇

屡为氐、羌所扰,牧守沦没,黎庶涂炭。

全唐诗

》:

空馀

关陇

恨,因此代相思。

溪月明

关陇

,戎云聚塞垣。

坐闻

关陇

外,无复引弓儿。

宋史

》:

张浚承制以吴玠为陕西诸都统制。时关陇六尽陷

止余阶、成、岷、凤、洮五郡、凤翔之和尚原、陇州之方山原

。粘罕既得陕西地,悉与伪齐。

关陇地区:

关:

今陕西关中地区

。陇:

今甘肃乌鞘岭以东

,宝鸡以西地区以及宁夏全境,因为在陇山(也叫

六盘山

)周围而称为陇,甘肃也因此简称陇。

关中和甘肃、宁夏合称为关陇地区,广义的关陇地区还包括陕北、山西西部、内蒙南部地区。

因历史学家

陈寅恪

表述 “关陇集团”而成名,关陇集团以“出则为将、入则为相”文武兼备的人才集团建立隋朝、唐朝而成名。

两宋之后到明清、民国,

包含关中在内的陕西常与甘肃(包括宁夏)并称“陕甘(或陕甘宁)”

地理上同属于西北

大明两京十三省

清朝总督巡抚辖区图

到了近代,

陕西在地理划分上依旧属于西北地区

,现在当地还有许多以西北命名的企业单位,如:

西北电力、西北建设集团、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等等。

建国时中国六大行政区域划分

中国七大地理区域划分

西北地区,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

。行政区划上的西北地区包括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和内蒙古最西部

,自然区划上的西北地区指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大地区

另关中与中原关系,古人已有论述。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二卷》:

秦苻坚之兴,秦王猛之功也。虽取洛阳、平关东,以据中原之地

,然肥水既败之后,遂分裂于慕容垂,姚苌之徒而不可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建都部总论二》:

后哀帝时,大司马桓温欲经略中原,以河南初平,将移都洛阳

。朝廷畏温,不敢为异。而北土萧条,人情疑惧,虽知之,莫敢先谏。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建都部汇考三·北魏》:(孝文帝)乃独谓澄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意以为何如

。澄曰:

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僭号部汇考十五》:

洪将死,谓健曰:

所以未入关者,言中州可指时而定。今见困竖子,中原非汝兄弟所能办

关中形胜,吾亡后便可鼓行而西

。言终而死,年六十六。健僭位,伪谥惠武帝。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职方总部艺文》:

关中之地,北控河朔,南挈荆楚,东面足以临中原,四塞以为固,天府之国者也。

中原以四达之郊,坐九围之冲。春秋之盟会聚于此,列国之战争聚于此,鸿沟之画界,刘项之遗迹也。官渡之相持,袁曹之已事也。雍丘之镇,滑台之争,南北视为胜负焉。虽守则险要之无凭,而战则搏击之最便者。

《宋史》:于元符封域之表,迄于重和,既立靖夏、制、羌三城。虽夏人浸衰,而民力亦弊,

西事甫定,北事旋起,中原板荡,故府沦没。高宗仓皇渡江,驻跸吴会,中原、陕右尽入于金

。东画长淮西,割商秦之半,以散关为界,其所存者,两浙、两淮、东西、湖南北属、福建、广东、西十五路而已,建国江左。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第 120 卷》:《春明梦馀录》:

其后,既定中原,复以汴梁为北京,以临濠为中都

逮平陕西,欲置都关中,后以西北重地,非自将不可,议建都于燕,以鲍频力谏而止

《刘壮肃公奏议·卷一》:

其守潼关李成先一军,论目前地势贼情,似可调归北路。潼关尚有马德昭六营,堪资扼守。如当紧急,臣必随时派兵策应,以保中原门户。

河南抚臣李鹤年久镇中州,素关大局,应请饬下李鹤年,仍将李成先一军调回北地,照旧归宋庆统领节制,以厚兵力。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十九》:

洪武元年,从达取中原,克汴梁,守御河南。冯胜取陕州,请益兵守潼关。

达曰:「无如兴者。」遂调守之。

潼关,三秦门户

,时哈麻图据奉元,李思齐、张思道等与为犄角,日窥伺欲东向。

《清史列传选·左宗棠》:

初意南人用之西北非宜,祗可多挑营官、哨长之才。入秦后,将陜、甘见存兵勇分别汰留

,而匀拨胆技稍优弁勇充当亲兵护哨,编列成营,以倡其勇敢之气;庶臣粮可资节省,陜、甘饥军渐有位置。

以地形论,中原为重,关陇为轻;以平贼论,剿捻宜急,剿回宜缓;以用兵次第论,欲靖西陲,先清腹地

潼关,来自于百科:

潼关县是陕西的东大门,是

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

,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

进出三秦之锁钥

,所以成为

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

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