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怎么破马其顿方阵?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9 02:51:51 3次浏览

关于问题怎么破马其顿方阵?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秉烛读春秋】的最佳回答:

首先为亲们科普一下什么是马其顿方阵?只有了解了其中的奥秘,才能有办法破之。

这好比穆桂英得到降龙木之后,“天门阵”很快也就破了;三国时,诸葛亮的老丈人了解“八卦阵”的秘密,他能轻松把困在阵中东吴大都督陆逊从生门领出去。

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马其顿方阵是古希腊重步兵的一种作战阵法,它的特点和优势就是能有条不紊作战,士兵可以一抵十(见下图)

在荷马时代(前 1100~前 800 年,对应我国的周朝时期),双方开战都是一窝蜂的互砍厮杀,场面很混乱,无从指挥、作战效率很低。

另外由于青铜器和铠甲的出现,这些东西被武装到了士兵身上,防御能力提高了,但笨重限制了单兵的活动,灵活性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古希腊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想出一个办法,假如把单兵排列在一起过,士兵之间就能够起到相互保护和共同进攻的目的,然后安排骑兵保护好两翼和后翼,这岂不是一个攻无不克的阵法吗?

经过演练,公元前七世纪,令罗马军队闻风丧胆的马其顿方阵就此。诞生了。

马其顿方阵中的士兵都携带长矛和盾牌,长矛长度在 14 到 18 英尺(1 英尺=0.3048 米)14 英尺相当于 4.3 米。

常规阵法是每 64 名士兵为一排,第一排的士兵一般都是半蹲着,将长矛对准前方。第二排的士兵则是讲长矛搭在第一排士兵的肩上(见下图)

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于第二排的士兵将迅速填补上,与此类推。如此看来头一排或边上的是最危险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一般有经验丰富的士兵站位。

马其顿方阵能否大显神威,靠的就是士兵之间的相互配合,齐头并进,不能临阵逃跑,对于临阵逃跑的士兵基本是就地砍死,旁边的骑兵有保护和监督的作用。

“方阵”刚开始时发挥了惊天地泣鬼的作用,毕竟是一个新的作战方式,杀敌效果相当显著,它能战胜数倍于己的敌人。

随着敌人对方阵的深入了解,破阵的方法也就出现了。

我们来看方阵有那些漏洞?

“方阵”在整齐统一指挥上无懈可击,士兵也不敢轻易逃跑。当时前进的方阵就像一具超级坦克,无坚不摧。但是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那就是笨重不灵活。

假如换做我破阵,我命令士兵不要和“方阵”正面交战,避其锋芒。方阵前排都是近 5 米的长矛,硬碰硬无异找死。

首先不要理会方阵,第一目标是消灭方阵的护翼骑兵,这好比是消灭航空母舰的护航和补给,航空母舰威力巨大,没有保护和弹药等于一尊废铁。同理,方阵失去了护翼骑兵等于任人宰割的羔羊。

方阵护翼骑兵被我消灭后,下令第二梯队士兵手持宝剑和盾牌杀入阵中心,越往里杀越安全。

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方阵士兵手持长矛无法转身。此时“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的说法发生了逆转,宝剑发挥了它的灵动性,笨重的长矛反倒成了累赘。(见下图)

亲们脑补一下《三国演义》中,赵子龙手持宝剑在曹营杀的七进七出的场景。

假如我能用上诸葛亮发明的连弩,破方阵易如反掌,免去了士兵持短刃的肉搏战,埋伏一支强弩军,等方阵进入埋伏圈,万弩齐发,方阵士兵再不逃跑身上就成了马蜂窝。

事实上,当弓箭出现后,威力无比的“马其顿方阵”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文/秉烛读春秋

【2】、来自网友【军机处留级大学士】的最佳回答:

马其顿方阵被证明是古代最好的防御编队之一,这要归功于它细长的长矛(从亚历山大统治时期的 5 米长到公元前 274 年的 7.5 米长),而且它的队形非常紧凑。长矛可以让方阵将敌人挡在攻击范围之外,不知疲倦毫不费力地击退对方部队的冲锋,以无与伦比的效率打破骑兵和步兵的每次正面进攻,同时几乎没有伤亡。方阵可以用他们长矛的青铜尖来阻挡最强大的敌人冲锋(大部分是骑兵的,但有时战车和大象),而且马其顿方阵以正面攻击几乎不可战胜而闻名。

马其顿方阵是坚守阵地的理想部队,因为只要他们保持良好的凝聚力,他们就能把对手击退,让他们在几乎无限长的时间内保持在攻击范围之外。在公元前 198 年罗马军团的塞萨利围攻战中,马其顿方阵被证明在冲锋时几乎是不可渗透的,即使是由训练有素的罗马士兵也是如此。罗马人在突破城墙后设法闯入了这座城市,但随后面临着马其顿征方阵的密集队形。罗马人试图进入长矛中间,但最终被前排士兵牵制住了,他们用短剑与闯入方阵的古罗马军队短兵相接。

马其顿方阵从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到希腊、现代土耳其、埃及、叙利亚和波斯,一直到西印度边境,统治了欧洲、北非和亚洲战场大约两个世纪,从公元前 358 年创建到公元前 2000 年,马其顿方阵一直保持着完全不被任何非马其顿军队打败的地位。

但是马其顿方阵的形成也有它的缺点。虽然马其顿方阵从正面冲锋时几乎是不可战胜的,但其后方和侧翼非常薄弱,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装甲和盾牌非常轻,在近战战斗中提供的保护非常低。像这样的轻装部队保护方阵的侧翼,不太可能防止危险的敌人包围行动。 在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和他的帝国的崩溃后,导致了第一次相同训练和武装方阵之间的战斗。

两个马其顿方阵之间的交战只取决于交战部队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被证明是非常漫长、犹豫不决和致命的。作战往往会延长,以获得相对方阵的优势,从而引发军备竞赛,这只会限制方阵的耐力和武器本身的抵抗力。亚历山大死后的五十年里,长矛的长度增加了一半,在公元前 274 年的埃德塞围攻战达到了 7.5 米。步兵的盔甲和盾牌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重,因为他们的敌人不再是重装步兵或波斯轻步兵,而是其他马其顿方阵,他们可以用同样长的长矛攻击他们。这种新装备在战斗中非常不舒服。但是由于当时对机动性和灵活性的需求不再是一个问题,因为整个已知的世界都在使用越来越重的马其顿式步兵,所以方阵放弃了机动性和对抗更灵活部队的效能,以提高方阵作战的效率。

马其顿方阵成为问题的时间越长,士兵的机动性现在由于武器过长而受到极大限制。后来的方阵不得不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战斗,因为它不能像过去那样反应迅速。与早期马其顿方阵不同,马其顿方阵在东部恶劣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作战,人数远远超过对手,但总是获胜,而后来的方阵现在凝聚力非常脆弱。较重的方阵面临着亚历山大方阵从未经历过的问题,这只能用他们的装备太重而无法正常战斗来解释。经过长时间的训练,5 米长的沙里沙看起来轻巧,但是 7.5 米长的长矛,不管士兵们准备得多充分,都不能轻易使用。

方阵不能像过去那样自由机动,他们的速度大大降低,为了保持整齐的队形,他们必须在完全平坦的战场上战斗。如果战斗的地形不平坦,方阵的队形非常容易崩溃。在罗马军团中向后撤退之后,方阵不得不在罗马军队后面泥泞的山坡上追击撤退的罗马步兵。方阵被他们过长的长矛弄得杂乱无章,组织变得混乱,最后被他们更灵活的对手屠杀了。这样的问题似乎从未在亚历山大的方阵中发生过(格兰尼克斯战役,海因斯佩斯河之战)在战斗中保持良好的秩序,例如在梯队中采用危险的队形(高加米拉战役),后来的方阵被证明几乎无法掉头。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