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太平天国投降清朝的著名将领,谁的结局最令人唏嘘?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辽宁资深球迷二代】的最佳回答:
程学启和郜永宽,两个人都是太平天国的叛徒,并且还在叛变的过程中上演了自相残杀,尽管一个是杀人者,一个是被杀者,但二人都是标准的难兄难弟!
因为杀人者最后还是给被杀者陪葬去了!
程学启,安徽人,太平天国势力扩充到安徽时,其加入了太平军,由于其勇猛好斗,到 1860 年安庆保卫战开始时,程学启是守卫安庆城的一名太平军营官,手下虽只有数百人,但都是清一色的敢死之士。更值得注意的是,后来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也是他的一名手下,不过此时的身份只是程学启麾下的一名小兵。
虽然程学启的级别不高,但他却颇受安庆守将、太平军将领叶芸来的重视,多年前他甚至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程学启,在他看来,自己的妹夫不但是一名悍将,也绝对是太平天国的忠诚之士。只是叶芸来万万没有想到,这小子居然叛变了!
湘军围攻安庆没多久,程学启为求活路,他直接带领手下官兵强行打开城门并向城外的湘军投降,由于跑的匆忙,他甚至将自己的妻子孩子也一并丢在安庆城内。收到消息后的叶芸来恼羞成怒,也迁怒于自己的妹妹疑似知情不报,他一怒之下将自己的妹妹和外甥全部杀死,以此报复程学启的叛变。
这番血腥的杀戮也导致二人的关系彻底破裂,为了报复自己的妻儿被杀,程学启也向曾国藩献上了穴地攻城之计。1861 年 9 月 5 日,湘军通过挖掘地道的形式炸开安庆城城墙,程学启和手下作为先锋部队带头冲进城内,进城后的清军随后进行了长达三天的血腥杀戮,叶芸来以下 16000 多太平天国官兵被杀,城内除上万年轻女子外,城内百姓几乎全遭屠戮。
靠着出卖太平天国和安庆城内数以万计的军民生命,程学启终于为自己换来了前程,安庆战役结束后,程学启晋升参将,两年之后的 1863 年 12 月,当李鸿章率领淮军进攻苏州的时候,程学启已经是手握 3000 多兵马的总兵。
也在这个时候,苏州城内有一封密信悄悄的交到了李鸿章的手中,信的主人就是太平军的纳王郜永宽,这位 1854 年就加入太平军,时年仅 27 岁的太平军王爷向淮军传送了一个秘密请求——他与城内的其他七位太平军将领想率军归降。
由于守卫苏州的太平军号称有 20 万之众,即便剔除掉绝大多数的乌合之众,城内装备精良的太平军精锐部队至少也有万人以上,因为郜永宽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投降后,他们可以裁撤大部分太平军,但他们手中有一万精锐,希望李鸿章方面能够给予收编,并且授予他们总兵身份。考虑到城内的太平军实力雄厚,一心想减轻伤亡甚至最好和平接收苏州城的李鸿章自然就痛痛快快的答应了要求。
考虑到手下的程学启也曾经是一员降将,李鸿章也毫不犹豫的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让他负责与郜永宽进行有关投降的联络事宜。而为了让城内的这些太平军放心的放下武器,程学启在秘密谈判时,更在现场诅咒发誓,甚至折箭启誓,他将以个人信誉保证李鸿章一定会答应郜永宽等人的请求,也一定会保证所有归降太平军的生命安全,倘若违背了承诺,程学启自愿惨遭横死。
看到这位叛徒老前辈能有如此态度,郜永宽等人自然深信不疑,很快就于当月杀害了城内坚持抗击清军的暮王谭绍光,并带着他的头颅向李鸿章投降。
当郜永宽这八个人拎着谭绍光的人头进入李鸿章的大营时,他们可谓是神采飞扬,因为按照程学启的约定,李鸿章在大营内一定会现场对他们颁发委任状,他们摇身一变,就会成为清军的总兵将军,考虑到他们的手上拥兵一万精锐,程学启也不过只有 3000 士兵,当他们投靠到李鸿章的阵营中时,他们的地位甚至会高过程学启之上,前途将是一片的光明。
但郜永宽等人提前欣喜若狂的时候,他们似乎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两年前的程学启用叛徒的身份和老婆孩子的生命才换来这样一个前程,眼下郜永宽虽然当了叛徒,可他自己并没有损失什么,现在想靠叛变投降去爬到程学启的头上,程学启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事实上,此前的秘密谈判,当程学启返回淮军大营时,他已经向李鸿章提出了另外一个想法:招降的时候直接动手,将这些投降的太平军叛将全部杀死,然后再入城杀掉群龙无首的太平军降兵,淮军就可以以最低的伤亡拿下富硕的苏州。
至于自己诅咒发誓的问题,程学启表示这根本就不叫事,反正这只是个人发誓,也没捎带上李鸿章,只要李鸿章的名誉不受损,程学启的名声受损又如何?眼看自己的手下替自己背了锅,耍弄言而无信还能给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那李鸿章自然也笑嘻嘻的同意了这个方案。
紧接着,轰动一时的苏州杀降事件就发生了,进入淮军大营的郜永宽等八个叛徒被乱刀砍死,城内投降的数万太平军被杀。李鸿章坐收了战果,程学启为他背了黑锅,言而无信的负面效应是一点也没摊到李鸿章的身上,毕竟李鸿章之前没参与谈判,也没发过誓,你也不能怨人家不讲信用!
而程学启言而无信的行为虽然让他臭名昭著,但他也丝毫没有后悔过,毕竟他成功的帮助李鸿章夺下了一座重要城池,还替统帅承担了一切。相信接下来的战局,自己也一定会饱受李鸿章的重用,只不过程学启在这个环节也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有些时候,自己发过的誓有可能也会成为事实。
就在苏州战役结束后没多久,淮军在进攻嘉兴的过程中,正在战场第一线指挥的程学启突然被一枚不知从什么方向射来的子弹命中头部,随后当场倒地死亡。或许老天爷在这一刻成全了他,自己强调违反承诺会遭遇横死,自己最后还真的莫名其妙的死了。
更悲催的是,尽管清廷对程学启的阵亡给予了一系列的褒奖,甚至还授予了他三等男爵的身份。但由于程学启的孩子早已被杀,这个爵位根本世袭无门,不得已,清廷只能找来老程家的一个亲戚,并将这个爵位授给他,估计已经到了鬼门关的程学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会哭笑不得,话说自己家亲戚也没绝了后代,更没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战场上立下过寸功,可这个爵位怎么就便宜到人家身上了?
【2】、来自网友【兰台】的最佳回答:
老规矩,先说答案:最令人唏嘘的太平天国降将当属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亲弟,韦志俊。
可能很多人认为李秀成结局令人唏嘘,但是我觉得所谓令人唏嘘是本人有很高的起点,自己也很有能力,而且这个能力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但是就是出不了头,最后泯然于历史长河里,这样的人,这样的结局才能叫唏嘘。
忠王李秀成结局当然很惨,但是属于在历史上发过光发过热,作为普通一兵一步步走上了历史舞台中央,最后还有一个悲剧性的落幕,这种人,无论如何也说不上“唏嘘”。
而韦志俊则不一样,他有一个很高的起点。
他是北王韦昌辉的亲弟弟,当李秀成还是普通一兵的时候,他已经是“国宗”,职同丞相
了。当太平天国才进入南京的时候,丞相这个职务已经算是一个高级职务了。
而他也用自己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靠哥哥的天国二代,他本人在军事上也有相当的才能。
在咸丰四年正月正月十五日,韦志俊等大胜清军于湖北黄州,清朝的湖广总督吴文鎔投塘水自杀死。
之后与清军作战中,韦志俊有胜有败,但是在这年年末,他大败湖广总督杨霈于广济。
咸丰五年正月,韦志俊等攻克湖北兴国、通山、崇阳、通城、咸宁等县。
二月,攻克武昌。
八月,败新任湖北巡抚胡林翼于汉阳。
九月,再败胡军于蒲圻。
咸丰六年,镇守武汉的韦志俊屡与胡林翼、罗泽南进行战斗。
三月初二日,韦志俊部击中罗泽南左额,罗不久因伤重而死。
罗泽南是什么人?如果罗泽南不是被韦志俊重伤而死,那么历史上就不会有曾左李胡了,而是曾罗左李胡了。
可以说,如果不是天京事变发生,或者天京事变发生后韦昌辉不死,那么以韦志俊此时的军事素养和军事才能,以及他和韦昌辉的关系,韦志俊肯定能在太平天国历史上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只能说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历史的进程也很重要。
韦志俊就是一个被历史进程狠狠撞倒的人。
不过幸运的是,天京事变后没多久,石达开率部出走,尽管洪秀全猜忌韦志俊,但是也知道此时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时候,于是他被任命为太平天国的右军主将,这也是他在太平天国这边担任过的最高军职,他的同僚有前军主将陈玉成,后军主将李秀成,左军主将李世贤。顺便说一句,这些人里就他一个人没有封王。
但是洪秀全对韦志俊或者说韦家的猜忌并没有停止,洪秀全后来拉拢和韦志俊以及韦家有深仇的杨秀清的弟弟,杨辅清,任命杨辅清为中军主将,慢慢的韦志俊变得很消沉,用李秀成的话讲,“避逼林泉。”
最后,终于发展到洪秀全命令陈玉成部拦击韦志俊部的地步,到了这一步,韦志俊也只能率部投降清朝了。
咸丰九年十一月,韦志俊正式投降清朝,并且攻占了池州作为“反正”礼物,,降清后他的头衔是二品顶戴花翎。
他投降清朝后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战绩,但是也有打败过陈玉成的时候。
关于他的军事才能,曾国藩在给自己弟弟的信里有过高度评价:“韦志浚军,余本不甚以为然。自接弟十五、六日等信,言韦于用兵内行,又言其心地之好,余遂有意用韦为统领,独当一路。”
“如韦之为人,水师各营官赞之,祁门林令赞之,余俱未动心。至弟十六日信言韦力劝各大宪谋攻安庆,赞其心地之好,余遂动心用之。将用之,而弟此信乃说出韦之坏处。自去年以来,弟信亦未说过韦营半个坏字。”
不过由于他降将的身份,平定太平天国后,他的“志字营”是第一个被裁撤的,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撤韦志浚部,每营发饷二万,江七鄂三。”
光绪九年四月初二日,韦志俊病死于芜湖,终年 57 岁,葬于安徽宣城县孙家埠乡汪村。他最后的头衔应该是奏留广西补用副将。
有说韦志俊不愿意回老家是因为老家人看不起他,这是扯淡,当时太平天国已平,他一个二品大员回老家探亲,难道还有人敢讽刺他吗?我想他最后定居安徽一来是出于降将避嫌,二来,他后半段军事生涯一直在安徽以及周边,大概是对安徽也有一定的感情。
再说了,史料记载,他后人里住在广西桂平的也有不少。
注释:
《试析清廷分化太平军的策略──从韦志俊等人叛变谈起》,作者:薛瑞录,来源:《历史档案》1999 年第 2 期
《对韦昌辉集团的考察》,作者:贾熟村,来源:《学术论坛》2001 年第 4 期
《宣城发现有关太平天国的石碑和族谱》,作者:郭存孝 来源:《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 年第 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