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上校不如狗,少将满地走,国军军衔为何如此廉价?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度度狼 gg】的最佳回答:
也不要过分侮辱国民革命军的军衔体系,《潜伏》中余则成主任,奉命成功抓捕季伟民,还孝敬了站长一尊东晋刘豫的镇宅之宝,对,就是那座一尺多高的玉座金佛,才换来了中校军衔,也才有机会竞争天津站副站长的位置,前提还得是吴站长向南京方面提交晋升军衔的报告,用无价之宝换来的一颗“花”,你还能说它廉价吗?
实际上,那个委员长对军衔的过度泛滥也是深恶痛绝的,在黄埔军校时期,他曾经阐述过军队等级的特性: “阶级的意思就是和上楼的扶梯一样,一层一层数下去的,要这样才有上下之分,才有统系”。
到了 1933 年,鉴于黄埔生的军衔晋升过快,他也曾告诫说:“阶级的升迁,实在太容易,我们军官的程度,比起日本的军官至少要差十年”!因此只要条件允许,国民革命军的军衔授予和体系整理,都还算比较正规的。
比如 1935 年 4 月开始实行的“铨叙军衔”,就是为了统一全国军队的军官衔级,同时压缩过分膨胀的将军群体,比如陈诚等 93 名上将,在这次铨叙中即被降为“陆军中将”,那可是头号亲信呢。
至于读者普遍感觉的“上校不如狗,少将满地走”现象,其实均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这些时期,扩充实力、打赢对手、稳定军队成为蒋某人更迫切的任务,牺牲军衔体系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已然是必须的选项,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嘛。
第一个时期:北伐战争后期
从 1926 年 7 月起,只拥有八个军番号不过 10 万人枪的北伐军,正式打响北伐战争。而当时长江流域和北方诸省的军阀部队,杂七杂八总兵力在 100 万人左右,尽管北伐军的战斗力要高于北洋军,也确实消灭了不少北洋军阀主力部队,然而“归顺”和倒戈的数量其实更多。
到 1927 年夏季,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国民革命军的作战序列,已经从八个军猛增到 48 个军,也就是一瞬间扩大到六倍不止,这都是大肆“招降纳叛”的结果。而招降纳叛的背后,就是拼命的封官许愿,高级军官数量于是出现井喷。
这一时期由于还未实行铨叙军衔,基本也可视为“职务军衔”体系,当上军长就可以给上将或者中将、当上师长就可以给中将或者少将,以此类推下去,将校级军官数量成倍增长,确实比较廉价有点臭大街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授衔主体也很泛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冯系、阎系、桂系乃至于后来易帜的奉系(东北军),都有权给自己的军队军官授衔,而不需要报请最高军政当局同意。
既然随便授,那肯定不值钱,如果少帅给自己的马夫封个上校,也不是不可能的,马步芳的儿子,小小年纪就是上校,24 岁就当了中将军长。军队不统一、军制不统一,那么军衔系统一定乱套,于是才有了 1930 年的中原大战。
比如第 11 师中将师长陈诚,攻克济南当日即被蒋某人火线晋升为第 18 军“上将军长”,不用任何手续和程序,一纸电文全部搞定。
第二个时期:抗战爆发之前
军阀大混战时期,根据美国人的估算,国民革命军系统已有官兵 220 万人以上,其中有上将 124 人、中将 418 人、少将 1240 人、上校 3233 人、中校 4707 人、少校 13178 人、上尉 39736 人、中尉 37554 人、少尉 36284 人,确实是军官多如牛毛了。
因此蒋系在中原大战胜出以后,必然要着手整理混乱不堪的军衔体系,并且于 1931 年 4 月 13 日,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开始规范国民革命军的军衔授予标准,再以后成立了直属军事委员会的“铨叙厅”,全面推行铨叙军衔体系。
这一体系是从 1935 年 4 月起逐步实施的,铨叙厅会根据军官的资历、军龄、军职、战功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后,再由军事委员会公开给所有军官重新授予“铨叙军衔”,随之配套还有相应的薪金制度,企图把军官军衔纳入“正规化”。
应该说,从 1935 年到 1937 年,国民革命军的军官数量和军衔泛滥情况,还是有一定改善的,因为军令和军制已经完成统一,军衔授予权完全归于军委会铨叙厅,再加上有意压缩高级军官的群体规模,比如规定特级上将、一级二级上将、中将加上将总数在 60 人左右,军衔不那么滥了。
第三个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然而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再次打破了这个局面,原因很简单,中原大战之后的裁军,使全国军队的总数量只维持在 180 万人左右,而为了抵抗日本侵略,再次扩军成为必需。比如至 1944 年,根据军政部的统计,全国范围内实有军队员额已达 650 万人。
那么在军队规模的急速膨胀中,军官的任用和军衔的授予,如果再按部就班的话,显然是跟不上形势发展的,一些团长旅长,很快就被提拔为师长、军长甚至更高的职务,一个个和一次次再进行“铨叙”哪里来得及呢?
于是又恢复了职务军衔体系,也就是在军官职务晋升之后,同时任命一个相应的职务军衔,比如少将旅长、中将师长等等,而不再受“铨叙军衔”规则的限制,并且在抗战时期干脆停止了铨叙军衔的评定和晋升。
所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两套军衔体系并存,在“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以下,也就是从中将到少尉,完全根据所任职务佩挂职务军衔,一个军长挂的二颗星,到底是职务军衔还是铨叙军衔,从表面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除非查查这个人的档案。
于是在部队数量和番号急速增加的状态下,少将以下的军衔确实泛滥了,担任上校团长、副旅长、副师长、高级参谋,以及少将旅长、师长、副军长、高级参议职务的军官越来越多,还包括各类地方武装和游击武装,什么少将司令、上校支队长各种乱七八糟。
第四个时期:解放战争后期
抗战胜利以后,国民革命军不仅进行了军队的裁减,还裁撤了大批编余军官,这些军官一旦失去相应军职,等于被“打回原形”只能拥有铨叙军衔了,原来的中将军长,很可能只是个陆军上校,原来的少将师长,其实铨叙军衔只是陆军中校。
军衔一缩回去,连薪水都得执行原来的标准了,所以才有了一帮子编余高级军官“中山陵哭陵”的事件,闹得是满城风雨。然而这个现象是比较短暂的,随着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国民革命军的所谓裁军戞然而止,需要的军官越来越多,职务军衔该挂还是挂。
比如我们熟知的胡琏、张灵甫等黄埔四期生,他们都是在 1945 年才晋升的陆军少将(铨叙军衔),而黄埔六期的廖耀湘刚刚晋升陆军上校,但是他们却又都担任着军长(整编师长)的军职,所以在战争期间,根据实际需要仍然挂着中将职务军衔。
因此从 1947 年以后,国民革命军的军衔体系再度泛滥起来,在战场上职务军衔大行其道,铨叙军衔无人关注。不过在后方机关里,铨叙军衔仍然是主流,比如《潜伏》里面余则成晋升的中校,严格来说应该称为陆军中校军衔,否则的话,就可以先提官职,然后再晋升“中校副站长”的职务军衔了。
最乱套的是解放战争尾声阶段,为了部置所谓的游击战和拉拢地方武装,蒋政权疯狂招揽杂牌武装和土匪,同时再次进行大规模封官许愿,各种“司令”从将官到校官比比皆是,上校多如狗、少将满地走的形容虽然有些夸张,倒也是真实写照,当然,这个阶段时间很短,匪患一除也就烟消云散了。
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中将以上的军衔并未泛滥,包括胡宗南、汤恩伯这样的大员,在大陆期间也不过是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可以挂三颗星而已;另一方面,逃台之后军队确曾进行整理整编,军衔体系日趋正规,60 万人的军队员额,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少将和上校了。
【2】、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10,481 条回答。
并不是如此。
实际上,国民革命军的中央军,对于军衔是非常看重的,升职非常困难。
大家听说过胡琏吗?
胡琏后来是陆军一级上将,也是金门战役的关键人物。一般认为是胡琏一手打赢了金门战役,导致登陆的 9000 多解放军覆灭。
胡琏是根正苗红的黄埔四期生,是天子门生。
胡琏的仕途也比较顺利,身经百战后,在抗战的 1937 年起任第六十七师第一一九旅旅长、第十一师副师长,1944 年担任五大主力的 1 第十八军军长。
即便如此,在 1945 年 6 月 28 日,胡琏被授予少将军衔。
看看,胡链从 1926 年参加北伐担任见习排长开始,戎马差不多 20 年,还有诸如石牌保卫战这种著名胜仗,参加的会战不计其数,也不过混到一个少将。
到解放战争快要失败的 1948 年 9 月,他才晋为陆军中将,当时已经是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后来成为司令官。
胡链成为陆军二级上将,是 1957 年的事情。
通过胡链的晋升,我们可以看到国民政府中央军,对于军衔的升迁是非常严格的,也是很很不容易的。
如果胡链这种被毛泽东都认为极难对付的敌人,尚且混了 20 年才是一个少将,其他人可想而知。
所谓“上校不如狗,少将满地走”主要指的是,国民政府收编的游杂部队。
这种收编主要在三个时期,
第一是军阀混战时期。
为了拉拢军阀部队站在自己一边,蒋介石一般对他们大肆封官。
比如傻儿师长范绍增,本来被四川王刘湘免去其师长职务,名义上升为副军长,并没有兵权。
老蒋为了拉拢范绍增,直接任命他为第八十八军,中将军长。
搞笑的是,范绍增当时根本就是光杆司令,手下只有少数亲信。在蒋介石的帮助下,范绍增拉拢旧部,凑齐了 4 个团。大家也知道,一个军应该是 2 个师 4 个旅 8 个团。
范绍增这拼凑起来的 4 个团,也算是 1 个军了。
第二是抗战时期。
当时出现了大量打着抗日旗号的武装力量,有的是真抗日,有的是盘踞一方的土匪,有的则是墙头草,有的干脆是汉奸。
老蒋为了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这些游杂武装也大肆封官拉拢。
比如我们都知道《沙家浜》胡司令胡肇汉,本来是江湖人士,在上海做过警长。抗战开始以后,他回到老家阳澄湖拉杆子抗日。
胡肇汉起家只有几十个人,十几条枪,全盛时期也不过三四百人。
然而,蒋介石为了拉拢胡肇汉抗日,最低程度不去投靠日寇,封他为江苏省第三行政区军事特派员公署行动总队长兼三青团行动总队长,上校军衔。后来又要利用胡肇汉对付新四军,干脆将他提拔为少将,成为赫赫有名的胡司令。
胡肇汉这种人在抗战中是普遍现象,单单汤恩伯收编的就有十几万人。
这就是:抗战时期的所谓司令,比牛毛还多。
第三,解放战争初期。
当时日本刚投降,存在大量的伪军和地方武装力量甚至土匪。
这些武装的数量非常多,对于他们来说投靠蒋介石和八路军都差不多。
蒋介石为了拉拢他们,也大肆封官,甚至收买一些土匪。
《湘西剿匪记》中,大小土匪都有头衔,那个瞿二十四有四五千人,就是忠义救国军湘西总司令。魏彪有 600 多人,就是一个旅长。那个史云哲也只有三四百人,本来是个团长,后来为了拉拢他变成旅长。
表面上这些杂牌武装的军官军衔很高,其实含金量很低,同中央军是无法相比。
一旦局势稳定了,他们就会遭遇“三天一整,两天一编”,最终都失去兵权,留在军队吃吃闲饭,或者被迫退出军队成为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