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1935年红军长征期间选过7个根据地,为何最终选择了陕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9 19:50:50 2次浏览

关于问题1935 年红军长征期间选过 7 个根据地,为何最终选择了陕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想当公务员】的最佳回答:

说来也是一个巧合,当时中央红军长征经岷山、突破甘肃甘南门户腊子口,抵进了小镇哈达铺。在这座处于陇南宕昌县的普通小镇,毛主席意外的发现了一张旧报纸,从报纸中得知:在距此地西北方向的陕西北部,有刘志丹等人领导的红二十六军 5000 余人和六七个县域大小、十数万民众的苏区根据地存在而且非常活跃。同时该报还披露:徐海东等人领导的红二十五军 3000 余人已与红二十六军在陕北会合。从而主席下定了决心,去陕北会师。

一是因为当时全国革命处于低潮期,陕北苏区面积有二十三个县 100 多万人口,中央红军可以得到暂时的休养生息。

二是那地方周围都是东北军,西北军和晋军,离蒋介石的中央军很远,敌人各军阀内部之间勾心斗角,我军可以利用这些矛盾得到充分的缓冲期。

三是这里比较偏僻,有充分的战略缓冲地区和地形方面的天然屏障,进可攻退可守,人少地多的环境下也有利于自给自足发展生产。最后事实也证明了,这一选择是最正确的,从这里中国革命开始由低潮转向了高潮。

【2】、来自网友【红色历史文化故事】的最佳回答: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张丁材

1935 年红军长征期间选过 7 个根据地,为何最终选择了陕北?

答:经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得知:

红军长征,是 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

1934 年 10 月 10 日晚 6 点 12 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

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1936 年 10 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斗争。

1935 年红军长征期间选过湘西建新根据地、川黔边根据地、云贵川边区根据地、川西北根据地、川陕甘根据地和苏联建根据地这样 7 个根据地,为何最终选择了陕北?

我认为,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1、当时渭南一带有刘志丹的部队,陕北延安有谢子长的部队,这两支红军已经在当地建立起非常稳固的革命根据地。

2、因为南方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重点地区,红军到达甘肃后,应刘志丹同志和谢子长同志主动的联系,决定向国民党统治的薄弱地区进军。

3、陕中、陕北是国民党统治的薄弱地区,蒋介石政权在陕中、陕北不存在。

4、从地理环境来看,陕西关中平原以北地区,到处是沟壑纵横,连绵千里,易守难攻。

5、延安南靠西安,东靠北京,北方历来是中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得北方者得天下,北方战胜南方,这是历史规律。

6、1935 年 9 月 18 日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在这里,根据从当地找到的报纸上获悉的陕北红军和根据地仍然存在的情况,毛泽东提出到陕北去。

所以说,1935 年红军长征期间选过 7 个根据地,但最终选择了陕北。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