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什么三缸车就是没人买?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非专业车评】的最佳回答:
不能说搭载三缸发动机的汽车没人买,只是销量远不及四缸车。原因很简单,因为三缸机的卷土重来不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而仅仅是厂家针对排放、油耗规则所推出的应急产品。一款产品不符合市场的需求,那么它的销量就难以保证。
我们不妨去思考,这些年来很多汽车相关的配置、技术得到普及,依靠的是什么?依靠的是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比如说自动挡、涡轮增压、中控大屏幕、智能化车机系统等等。这些配置、技术的推出到普及是得到市场支撑的,也就是说大部分消费者会对上述技术感兴趣,所以这些配置、技术完成了平稳的普及过程。
同样存在一些配置、技术,它们的研发、普及并没有源于市场的支撑。也就是说消费者并不需要这些技术、配置,但在规则的约束之下不得已而产生并实装。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饱受诟病的启停功能,可以说 99.99%的消费者对这个功能都很反感。但厂家为了完成规则所要求的油耗,不得已引入了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三缸发动机也同样如此,这本就是个应对规则的产物。
如果价格一样,你会买三缸车么?
实际上笔者曾写过多次关于三缸发动机的内容,说三缸发动机好、被键盘喷。说三缸机不好,被车主喷。笔者就想问一句,如果价钱与四缸车一致,那些选择三缸车的朋友还会选择三缸车么?所以三缸车从来就不是广大车友、车企的首选,厂家推出三缸机是为了应付规则。广大车友选择三缸车是为了图便宜、求实惠,所以从这一点看三缸机的存在价值就远不及四缸。
很多朋友均认为厂家推出三缸是为了降低成本、多赚钱?其实这种思维就有点窄了,各位不妨看看各个品牌车子的价格,同款车配三缸的价格均比配四缸的更便宜。三缸机的出现并不是要取代四缸机,对于同款车而言在推出三缸版本后,4 缸版本没涨价、3 缸版本更便宜,减配并没有给厂家带来价值。没价值厂家做这种减配的意义是什么?况且成本无论多高都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有些问题如果脑子想不明白,用脚想就明白了。
厂家为什么要推出不讨喜的三缸机
汽车所用的三缸机本就不是新兴产物,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老夏利其实就用过三缸机,口碑很差,但那时期的消费者并不怎么挑剔。而三缸机的卷土重来源于 2012 年,产生的原因在于双积分等规则的限制。如上图所示 2012 年开始执行燃料消耗量指标的第三阶段,实际上从这个阶段开始很多汽车厂家开始逐渐吃不消了。而前两个阶段厂家应付得还算从容。
所以从 2012 年开始各个厂家陆续推出三缸发动机,不仅仅是应付当下,更多是应付未来的压力。比如从 2021 年开始执行五阶段、采用 wltc 循环 2022 要实现 5.5L。而第四阶段采用 nedc 循环,2020 年就要求平均油耗下降至 5L。这个规则下汽车的测试油耗低于 2020 年标准的 5L,上正分(分多可以卖)。测试油耗高于标准,记负分,负分具体多少由汽车销量决定。
燃油车
积分=(标准油耗-实际油耗)*销量
这个积分可以是正、也就以为负,车子足够省油,积分为正,卖掉积分就能换一大笔纯利润(特斯拉分霸,曾卖过积分)。如果为负且数值很大,那么就是一笔巨额罚款,负得越多、罚得越多。很多朋友不理解当年丰田卡罗拉 1.2T 卖得那么好,为啥还费力不讨好的推出 1.5L 3 缸?其实就是因为 1.2T 测试油耗不如 1.5L 那么低。
1.2T 卡罗拉工信部油耗 5.5L,2020 年销量达到 35 万辆,而 2020 年油耗限制是 nedc 循环下的 5.0L/百公里。知道这 35 万的销量带来多少负分么?(5.0-5.5)*350000=-17.5 万分左右。而 1.5L 的三缸机能把油耗降低至 5.1L 左右(工信部油耗),这样一来积分就可以从-17.5 万降低至-3.5 万分。任何一款车的销量都是有限的,在保留 4 缸的基础上推出价格更便宜的 3 缸车,就能起到分流消费的作用。
一部分准备买 4 缸卡罗拉的车友追求实惠而选择 3 缸,这样就实现了分流,也就能减少负积分,罚款也会减少。所以前些年很多车企推出 3 缸且保留 4 缸的用意即是如此,而并非很多人所想的是用 3 缸取代 4 缸。实际上大排量车从未被规则取代,6.6T 的大排量涡轮增压现在也买得到,关键是贵。包里银子充足多大排量都不事。当然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预算都充足,还是有图便宜选择三缸的,这样就等于给企业减压了。
新能源的崛起给了燃油车企新的选择
双积分是很有意思的规则,它既有温和的一面,也拥有狠辣的一面。温柔的是它并不限制企业卖大排量车,只要一个企业能拿到足够多的正积分,那么多大排量、多高油耗的车子随便卖(按一个企业总积分计算)。狠辣的是传统燃油车企很难通过燃油车赚到正积分,少负点都是奢望。这个规则的产生实际上就是在给新能源开道,因为当时卖一辆纯电汽车有 5 分的激励,卖一辆插电混给 2 分的激励(油混依然按照油车计算)。
但在 2012 年那会,燃油车企是不会把宝押到纯电汽车上的。也就是说那会传统燃油车企还没能对未来汽车市场的格局有明确的判断与理念。所以仅仅是通过 3 缸机去为 4 缸、6 缸等机型(内燃机)去续命,通过 3 缸机来形成内燃机最后的壁垒,但收益太低,卖一辆油车积分从-0.5 变成-0.1,何时是个头?规则逐渐严格,难不成未来在推出个双缸、单缸发动机?那时内燃机就真无退路了。
后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日渐成型、成熟,燃油车企也被迫开始调头,虽船大头难调但不得不调。因为卖一辆纯电积 5 正分,也就是说只要卖出一辆电车获得的积分可以拉平 10 辆 4 缸卡罗拉,50 辆 3 缸卡罗拉。这样一来燃油车企就可以通过电车来给燃油车续命,只要传统燃油车企想维持燃油车的基本盘,就得下力气去推动旗下电车销量。这样一来传统燃油车企也得主动或被动的进入新能源市场。
所以双积分策略是很高的一招,它既不会把燃油车全面封死,又能促进新能源汽车、插混的普及,是不是很高?这招之下那些曾很抗拒新能源汽车的燃油车企只能去开启纯电汽车的制造、量产,从而实现被动转型。所以最近几年来三缸机的存在意义已经降到微乎其微了,因为用电车给油车续命的方式收益更大,所以三缸机的短暂使命也算是完成了。
所以最近这几年来三缸机热度降低,受到的关注度降低沦为边缘化。简单点说就是夸三缸的变少了、黑三缸的也基本没有了,三缸机的存在感降低了,甚至一些车企还将三缸机车型重新配备 4 缸,比如新款的思域就全系 4 缸取消了 3 缸版本。至于消费者为什么不愿意买?因为 3 缸机的产生本身就不是出于市场需求,而是应付规则。这已经不符合市场的供给、需求关系了,所以除了追求实惠的部分车友外,绝大多数消费者不会选择三缸车型。
【2】、来自网友【天和 Auto】的最佳回答:
三缸车注定是“昙花一现”
前几年里,宝马、本田、丰田、福特、吉利等车企陆续推出了不少三缸车,于是顺其自然地出现了一批喜爱三缸车的司机;可是没过几年后这些司机都不太说话了,直到日产尼桑推出三缸的奇骏 1.5T 之后才重新引爆了话题圈,只是结果比较奇怪,奇骏的三缸机几乎是清一色的差评,至此三缸车即便还有一些在卖,但是也几乎没有存在感了。
为什么三缸车会被淘汰呢?
因为三缸机有无法解决的怠速共振的缺点,动力极限也都很低。
三缸机的三组气缸会以“1-2-3”或“1-3-2”的顺序交替点火做功,四冲程发动机有四个运行步骤。
分别为:
- 进气,活塞向下
- 压缩,活塞向上
- 做功,活塞向下
- 排气,活塞向下
活塞连接的是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的是发动机的曲轴,曲轴就是“动力输出轴”。
每组气缸都要进行“进压爆排”的四步骤操作,那么交替做功时的活塞和连杆的动作就会完全不一致;加之做功时的作用力还会通过连杆和曲轴直接作用于机体,发动机就会左摇右晃。
这是无法解决的问题,除非让左右两组气缸的动作完全一致,然而这也是只能一定程度地缓解而已;因为四缸发动机的左右和中间两组气缸在做功时就是动作一致的,但一次只有一组气缸做功的特点还是无法让机体平稳。所以四缸机也得用平衡轴才能实现稳定的运行,有些四缸机还会用到双平衡轴。
最终三缸机只能用减振效果好的发动机机脚来掩饰问题,机脚胶是有减振功能的, 可以缓冲发动机对车架的冲击;可是充满油液的橡胶块是会老化的,在三缸机的作用下会老化得更快,老化过程中的机脚胶会逐渐失去减振功能,最终会漏油而报废。总不能频繁地更换机脚吧,所以三缸车还是很难被接受的。
其次三缸机的动力极限都偏低,最大排量只是 1.5T,所以没有中高端车会用这种发动机;一种只能用于主流车和入门级车的机型,它的技术水平真的有多高吗?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
车企之所以会选择三缸发动机,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为了降低发动机的制造成本。
别看只是少了一组气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查一查价格,看一看一个火花塞要多少钱,一个高压线圈要多少钱,一个活塞和连杆要多少钱,一组进气排气门要多少钱;一个减少了一条进气歧管的总成能省多少钱,以及动力下降之后,整套系统适配的零部件标准同步降低又能省多少钱吧。
四缸机变三缸机能帮助车企省下一大笔开支,这比什么配置的减配都来得更有效。
然而现在的消费者对于车辆的品质要求很高,所以不论车企如何包装这种低端的发动机都无法使其成为主流。
编辑:天和 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 MCN 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