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都是统军人物,是如何区分官职大小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09:25:48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都是统军人物,是如何区分官职大小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耕读酱酒公社】的最佳回答:

总督,就相当于现在一些公司设置的大区总监,一般负责 2-3 个省的军政、民政、财政,但总督一般都有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这些加封的虚衔,以示身份尊贵,表示他们是中央直接派出的天子近臣,需要说明的是,总督一般不管所在区巡抚的人事任命。就好比一些公司,虽然在各省设置有分公司和总经理,但老板又把信得过的一些身边人,如部门长、模块负责人等,派出去当总监,让他们直接扛任务,督促地方各分公司按照总部指引开展工作完成指标。

巡抚,相当于以省为单位的分公司总经理,只管一个省的军政民政财政,受总督领导,但一般没有其他京官的加封,是纯粹的地方干部,干得好的可以升总督,成为老板倚重的身边人。之所以让总督不管巡抚的人事任命,就是让巡抚作为总督的一种权力制衡,不要彻底沦为总督的属员。

提督,提督相当于分公司下面的一种专职经理,专门管军的,一般分水师提督和陆路提督,清朝的时候提督一般是所在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也有特例,就是一个提督管着两个省的兵,吃两个省的财政,受两个省的巡抚领导。

总兵,在明朝时,是具体驻防某个地方,防备某类敌人,或者具体统帅某个兵种的军官,看具体需要,有的权力很大,有的权力一般般。在明朝的时候,总兵的品级、编制、属员都不固定的,出战的时候佩将军印,战毕归还将印。清朝的时候总兵成为常设官,受当地提督统辖,相当于具体负责某个小片区或者具体某个客户的小区域经理。

一般来说,比较这几个官的大小的话,总督>巡抚>提督>总兵。

【2】、来自网友【历史守望者】的最佳回答:

应该说总督、巡抚、提督和总兵并不全是统军武官,严格来说这四者里面只有提督和总兵是纯粹的武官,总督则是一省或几个省的军政长官,也算是有涉猎军队的官员,但是属于文官的范畴,巡抚一般是一个省的行政长官,是纯粹的文官。

讨论这个问题需要区分两个概念:品级和权力

官员的品级和权力应该要分开看待的,因为这两者之间不一定是正向对应的,也就是说品级高的官员职权未必一定比品级低的官员大,尤其是文官和武官对比的情况。

自唐宋以来,很多历史时期都是重文抑武的,武官的地位远不及文官,所以品级高的武官职权不如品级较低的文官的现象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在明清时期也不例外。

拥有总督、巡抚、提督、总兵这四个官职的朝代只有明清两代,而且明代的总督和巡抚制度并不是很完善,督抚只是朝廷临时委派到地方的官员,到了清代总督和巡抚才真正是固定的地方官员。

以清代的情况来分析下这四者的官职情况:

品级:提督≥总督≥总兵≥巡抚

权力:总督>巡抚>提督>总兵

清代的提督分为陆路提督、水师提督,当然还有个九门提督,他们都是从一品的高级武官,应该说品级已经很高了,几乎到了最高的品级。提督的职权主要是统领一两个省的陆军或水师,而且主要只负责辖区的军事。

清代的总督品级起步就是正二品,如果有加尚书或督察御史衔的为从一品。总督一般是一到三个省份的最高长官,是权力最大的地方官员。

清代的总兵品级是正二品,清代的总兵数量是固定的,70 名陆路总兵,13 名水师总兵,共 83 员。总兵也是驻守一方的武官,属于提督的下属,受提督统辖,可见总兵的职权肯定在提督之下。

清代的巡抚品级一般为从二品,有加侍郎等衔的为正二品。巡抚的职权类似如今的省长,是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权力次于总督,但也是封疆大吏的范畴。

虽然提督的品级和总督不相上下且在巡抚之上,但是在重文轻武的清代,提督的实际权力其实是在总督和巡抚之下的,理论上提督无权插手总督巡抚的事,但是在一定情况下总督和巡抚是可以节制提督的。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