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辛丑条约》中,要求杀掉 174 名大臣,清朝最后是怎么做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奕你一起成长】的最佳回答:
这我们中国的内务事情,还需要别的国家来发号施令,我们的国人的生死,竟然再听别人的。真是屈辱。只能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己强大,就能保家护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列强国家在打什么算盘?反正慈禧拿到这个名单的时候,心里是火冒三丈。
要知道,这上面的人,都是清政府的顶梁柱,无论除掉谁,都能让清朝伤筋动骨。生可是,慈禧再愤怒,她也无可奈何,又不能上去咬洋人两口。
办法都是由人想出来的,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慈禧集中众位大臣商讨,最后这些人冥思苦想,想出了一条应对之策:先应对洋人,将严惩名单上的人全部革职处置,等过一段时间,洋人的注意力没在这上面了,再将这些人官复原职。
这边好不容易想出了这个‘‘好法子‘‘,没想到洋人这边轻而易举就给破了。
这些洋人可不好忽悠,他们虽然没有长期生活在清朝,但对清政府当权者的一些手段却很清楚。所以清政府的这一计划,还没实施,就失败了。
为避免清政府再出‘‘鬼主意‘‘,洋人这边提出了意见:在义和团这件事情上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人物,如董福祥、毓贤等人,必须处死。
要杀这么多手握重权的大臣,这在慈禧看来,无疑是自断左膀右臂,不管杀谁,她都不忍心下手。
所以清朝这边绞尽脑汁,想要尽可能的保下名单上的人物。
之后李鸿章又以‘‘懿亲不加刑‘‘为理由,和洋人们再一次谈判,他表示:如果处决了载漪,这对清朝皇室是一种很大的打击,也会影响天下百姓对清政府的看法。经过了一番和谈之后,联军特许载漪免除死刑,以流放作为处罚。
但此后,洋人不再退步。
1901 年 2 月 8 日,列强国家步步紧逼,要求清政府尽快处理祸首,并在这些人执行死刑时,各国会派使臣监斩。
听闻这一个消息,慈禧勃然大怒,觉得这些洋人得寸进尺,故意为难她,她要求李鸿章和洋人再和谈,可是各国表示,不会再退步了,必须严惩!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慈禧纵使心中千万个不甘,她最终也只能向洋人低头,按照洋人的要求办事。
为了让这些人走得体面一点,清政府这边表示:希望给这些人留个全尸,让他们选择自尽。对此,各国使臣同意了,对他们来说,只要这些人死了就行,至于怎么死的,他们并不在意。
最终,142 名在列强名单中的‘‘祸首‘‘,有 3 人被处以死刑,有 11 人斩监候,有 8 人终身流放,有 33 人革职并永不录用,其余的人,革职、撤差等从轻处罚。
这些人的死亡、流放、革职等,意味着清政府彻底沦为了洋人的‘‘代言人‘‘,成了洋人操控的‘‘傀儡‘‘。
清政府在和洋人的这场交锋中,以失败的结局告终,这其实也寓意着清朝真的开始走向末路了,清朝统治的时代即将结束。
当然,从这一场和洋人的纷争中,我们也能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要想不被外人欺负,要想国家掌握自主权,不由别的国家操控、指手画脚,那么,我们就要牢记:落后要挨打!这句话。
【2】、来自网友【杨角风发作】的最佳回答:
其实最开始八国联军可不是要求清政府仅杀掉 174 名大臣,而是 175 名,排在首位的乃是慈禧太后。
一、
因为把慈禧太后排在了首位,等于太后跟这 174 名大臣一伙儿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导致慈禧老太太急了,老太太一急,那么不仅老太太一时死不了,那 174 名大臣也死不了。
所以这个问题,我就分成三个小问题来解答:
第一个小问题,那就是慈禧太后为什么能逃脱八国联军的制裁,让 175 人名单,变成了 174 人。
第二个小问题,那就是慈禧太后为什么最终又同意了列强的要求,这 174 个人的名单,最终清政府杀掉了几个?
第三个小问题,那就是被杀的这些人中,究竟谁才是让八国联军最恨的,最终结局如何?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好好捋一下整个庚子事变的时间线,看看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1900 年初,由于受够了洋人的欺压等种种原因,总之大清国内义和团运动愈演愈烈,当时的清政府有人在尽力镇压,有人呢在暗中支持,最终在支持派的引导下,义和团进了京。
到五月份的时候,由于清政府剿匪不力,于是各国列强们召开多次会议,最终根据当前的形势,决定向北京各使馆派兵,以保护各国使馆工作人员以及教民。
1900 年 6 月初,随着清廷的纵容,开始有大批的义和团团民涌入北京。随后在一些官员的指挥下,他们开始有组织地焚烧教堂,攻击教民和洋人,这导致西方列强们震怒。
6 月 10 日,英国海军元帅西摩尔率领 2000 多名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第二天就在廊坊跟清军和义和团打成一团。
6 月 16 日,联军的舰队开始进攻大沽口,慈禧太后见状,于是宣布要解散义和团,与此同时下令让李鸿章速速进京。
6 月 18 日,鉴于清军和义和团不是联军的对手,列强们给清廷下了一份最后通牒。荣禄将这份通牒拿给慈禧太后看,里面提到要求慈禧太后还政给光绪帝,太后怒了,转而又开始支持义和团了。
6 月 21 日,见联军步步紧逼,慈禧太后也急了,下达了向万国(十一国)宣战诏书,并下发给各地大员。
6 月 21 日-8 月 14 日,清军和义和团一直在跟联军作战,但战况并不理想。
8 月 14 日,北京城破,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促西逃。
二、
当然,在这些事情发生的同时,慈禧太后就已经考虑好了由谁来谈判了,所以刚才也提到了,在 6 月 16 日的时候,她就在招李鸿章进京了。只不过当时想的是让他来维持局面,等后来,就变成让他去跟联军谈判了。
1900 年 6 月 16 日,在广东的李鸿章接到慈禧太后的旨意,让他火速进京,但当时的李鸿章是这样回复的:
“沽口禁商船,沿途拳匪布满。兄奉召,竟无路可达。”
到 6 月 25 日,慈禧太后都宣战好几天了,李鸿章才收到盛宣怀转发来的宣战诏书,他回答是: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到 7 月份,形势更严重了,慈禧太后多次催促李鸿章北上,在 7 月 8 日,甚至都恢复了他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务,此时的他应该到上海了。
7 月 23 日,慈禧太后已经急了,要求滞留上海的李鸿章速速进京:
“叠次电谕李鸿章兼程来京,迄今并无启程确期电奏,该督受恩深重,尤非诸大臣可比,岂能坐视大局艰危于不顾耶。著接奉此旨后,无论水陆,即刻起程。”
终于到了 9 月 30 日,李鸿章到达天津。
10 月 11 日,李鸿章到达北京,开始跟联军代表们谈判。
三、
当老态龙钟的李鸿章到达京城时,整个北京城已经被列强瓜分,而且他们提出的议和条件也非常明确:
“先惩办祸首,再谈议和。”
这份名单可就太有意思了,不仅慈禧太后荣登榜首,还有几位重量级大臣也在上面。比如此时仍然手握重兵的董福祥,还有死死抵住追杀太后联军的山西巡抚毓贤。还有徐桐、刚毅、端郡王载漪、庄亲王载勋等等一系列掌握大权的大臣。
这个要求,李鸿章当然不同意啦,别说他了,就连得到消息的张之洞,也在上海跟英国人讲:
“我中国以孝治天下,臣民共戴两宫无稍异视,不特臣民尊敬皇太后亦如英人之尊其后。”
甚至说出,如果列强们非要惩治慈禧太后,那么必然招致全中国的不满,到时候各国在华利益就得不到保证,你们自己掂量着来。
当然,慈禧太后得知这个名单之后,她有多愤怒,不用我多讲了。但愤怒归愤怒,毕竟实力在那里摆着,她又没办法对付洋人,再加上本身对名单上的满族大臣不满,索性玩了一出借刀杀人。
之所以提到慈禧太后对端郡王载漪、庄亲王载勋等人不满,这件事还得追溯到戊戌政变时。
四、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之后,将光绪帝软禁了起来,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罢黜皇帝的想法,原因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件事便是某些顽固派大臣的控告,荣禄就不讲了,他是坚定站在慈禧太后这边的。其中的内务府大臣立山,他曾被慈禧太后派往天津跟荣禄密谋,商量怎么对付光绪帝。
他回来之后,跪请慈禧太后训政,但慈禧太后一开始并没有答应,于是他诬告光绪帝:
“上派太监往各使馆,请去西后!”
第二件事,则是光绪帝召见了伊藤博文,这让那些守旧官员大为不满,毕竟甲午战争才刚刚过去两三年时间。
本来变法是自己人在变,就算是过分,好歹都是国人,出发点都是为了大清。但光绪帝召见了伊藤博文,等于变法力量中加入了外国势力。这让慈禧太后警惕万分,一旦维新派中增加了大量外国人,那时候再干涉就会引发列强不满,也会让慈禧太后更加难以施展手脚。
第三件事,则是维新派误信谣言,误信慈禧太后将在秋天天津阅兵时,废掉光绪帝。
实际上去天津阅兵是荣禄的主意,主要是为了逗太后高兴,当时众臣争论的焦点也是太后和皇上坐火车去天津是否合适。
而慈禧太后是非常想去的:
“太后则甚以为乐,谓己从未坐过火车,今初次乘坐,视为有趣之事。”
五、
光绪帝却不愿意让太后去,认为太后去不妥,这让慈禧太后愤怒了。于是维新派就认为慈禧太后将在天津废掉光绪帝,才有了谭嗣同去见袁世凯之事。
维新派都传遍了慈禧太后将要废掉光绪帝,慈禧太后必然也会听到风声,再加上维新派的一系列动作,最终惹恼了慈禧太后。
由此可知,真正引发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重新训政的原因中,有两条是跟国外势力相关的,或者说,是她自己认为相关的。
那么慈禧太后到底想不想废掉光绪帝呢?
如果单纯地从慈禧太后的一系列行为中看,她确实是有这种想法的:
圈禁光绪帝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试探一下西方列强的态度,于是慈禧太后宣布光绪帝病了,并以皇上的名义召天下名医来给光绪帝看病。
但看病讲究望闻问切,给光绪帝看病却是慈禧太后在讲光绪帝的病情。医生摸脉也是虚按在光绪帝手上,根本看不了病,开方子也只能开一些调养身体的上去。
后面的医生去了,也基本都是同样的结局,这时候慈禧太后将要废掉光绪帝的传闻,就已经路人皆知了。
一方面对内宣传光绪帝病了,要看病,另一方面却对外国公使讲光绪帝身体健康,不用看病,于是引起了各国公使的关注。其中法国公使态度坚决,要派人去看看光绪帝到底病没病:
“现在各国会商,要验看大皇帝的病症,本人奉本国政府的电令,非看不可!”
虽然慈禧太后一肚子不满意,也抱怨大清皇帝病了,跟你法国人有什么关系,但迫于形势,还是答应了。
六、
那么西方列强为什么反对废掉光绪帝呢?
有好几种原因,首先就是观念问题,就类似于现在他们仍然不理解中国。很多在西方人看来根深蒂固的观念,放到大清,就不一样了,价值观不认同:
在欧洲各国,哪里有太后这么一个职位,国王还活着,他才是掌权者。而且他们认为,妻子比母亲重要,可以妻以夫贵,不能母以子贵。他们能理解大清的一夫多妻,却不能理解太后权力比皇帝大,竟然能废掉皇帝?
而且光绪帝并没有干什么错事,说他不孝?说他执政有问题?说他要政变?说不过去啊,本来大清国就是光绪帝的,他自己反自己?
其次,更换光绪帝不符合西方列强的利益:
光绪帝不管怎么说,也是变法维新派,有向西方靠拢的想法,慈禧太后确是守旧派。他们也清楚,在西方势力繁杂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把大清变成殖民地。维护一个完整的大清,有利于他们做生意,赚钱,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主要目的就是逼着大清跟他们做生意。
光绪帝如果被废,一方面大清可能会陷入内斗,另一方面,换一个皇上,或者还是慈禧太后当政。都会给西方列强跟大清经商制造不必要的麻烦,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再有便是维新派的游说了,毕竟这之前维新变法轰轰烈烈,他们跟西方列强沟通较多。他们会想方设法告诉这些列强们,光绪帝的新政将非常有利于你们,毕竟变法的过程就是不断在咨询你们的。
而如果废掉光绪帝,你们想想以后即将当权的那些人,跟他们打交道容易,还是跟我们容易?
七、
那么光绪帝为什么最终没能被废掉呢?
刚才提到了,西方列强反对是一方面,国内反对是另一方面:
此时的清廷已经不是过去的清廷了,当年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清廷给各地方大员下放了很多权力。后来八国联军来的时候,东南互保就是各地大员抱团对抗朝廷的展现。
这些掌握着军政大权的巡抚、总督,不仅有各自的税收来源,还掌握着军队,清廷的任何政策颁布,必然要得到他们的同意。
所以,当时慈禧太后要废黜光绪帝的消息传到各地大员耳中后,他们基本都是反对的。比如当时地方三巨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原直隶总督李鸿章均反对。
实际上,对于慈禧太后自身来讲,废掉光绪帝,对她同样不利:
光绪帝一天还在,她就能一天控制朝政,圈禁光绪帝其中一条原因,也是在宗族势力的压力之下进行的。
她重新训政的时候,也只说光绪帝错了,至于错哪了,她并不说,就是怕被宗族势力抓到把柄,一心要废掉光绪帝。
迫于压力,也是为了安抚他们,慈禧太后决定立端王载漪子溥儁为大阿哥,造成一种即将让光绪帝传位的假象,其实这也是慈禧太后对付端王载漪等人的一个手段。
八、
而真正在宣传慈禧太后将要废掉光绪帝消息的人,恰恰就是端王载漪一伙,他们希望朝政变乱,越乱越好。同时他们也向各国公使发文求助,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显然,最终各国激怒了端王。
义和团运动越演越烈,清廷从一开始的围剿改成招抚,这其中就是被端王一伙利用了,因为仇恨洋人,才利用义和团给清廷施压,给洋人施压。
实际上立端王载漪子溥儁为大阿哥之事,也引发了朝廷上下的不满。比如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就明确通电朝廷,明确表态支持光绪帝:
“力疾临御,勿存退位之思……”
而且,他们还通告各省:
“如朝廷不理,则请我诸工商通行罢市集议。”
当时一起签名的有 1231 人,可都是政商界大佬,这将会影响到西方列强的利益,这也是西方列强干涉的原因之一。
后来八国联军来了,端王势力几乎消亡殆尽,从西安回来后,端王载漪纵容义和团,获罪祖宗,大阿哥溥儁也因此被废掉了。
九、
所以说,慈禧太后宣布对十一国宣战,很有可能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端王集团,而联军制定了制裁名单,如果没有慈禧太后,以及其他自己人,只有端王集团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太后权衡再三,让李鸿章给洋人这个一个处理方案:
“欲求救急了事之法,惟有仰恳圣明立断,先将统率拳匪之庄亲王载勋、协办大学士刚毅、右翼总兵载澜、左翼总兵英年及庇纵拳匪之端郡王载漪,查办不实之刑部尚书赵舒翘等先行分别革职撤差,听候惩办。明降谕旨归罪于该王大臣等以谢天下,以昭圣德。”
当然,清廷干这种明降暗升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比如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也是被剥夺了职务,到后来还是升回去了。
所以,对于这条建议,联军是不同意的,随后他们又要求清廷追加两个人,一个是董福祥,一个是毓贤。
刚才也提到了,董福祥可是手握重兵的,且在陕甘地区声望很高,要是将他处置了,后果可想而知。所以,面对联军的要求,慈禧太后坚决不同意,对于端王集团来讲,她想到的也仅仅是处置,并不是杀头,不然宗亲这一块也没法控制。
所以,本着“懿亲不加刑”的原则载漪,也逃过了一死,改为了流放,但在朝中的权势肯定没了。
当然争论到最后,慈禧太后妥协了,这份名单中的人物,尤其被列强列为罪魁祸首的赵舒翘、毓贤、启秀等都被杀掉了,但慈禧太后要求保留他们全尸。
这里我们要单独提一下毓贤,因为用洋人的话讲:
“其他人可以活命,但是山西巡抚毓贤必须死!”
为啥他必须得死呢?
十、
毓贤,字佐臣,从他的字里面其实就能看出,他的志愿是辅佐朝廷,成为肱股之臣。
他并没有通过科举进入官场,而是捐了个监生,所谓监生其实并不是官,而是能获得进国子监读书的资格,或者叫候选官员。在苦等十年之后,他才等来了实缺,也就是曹州知府。
从此之后,毓贤就正式进入了官场,但这个人很特立独行:
作为一名汉军旗的人,他既没有向洋务派大臣李鸿章或张之洞等靠拢,也没有向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等靠拢,更没有向顽固派的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等靠拢,是名副其实的“裸官”。
当然,他能官至山西巡抚,凭借单枪匹马万万不行,自然也有他的伯乐,也就是慈禧太后!
而他之所以能入慈禧太后的法眼,完全在于他的为官之道,其中最让他引以为傲的,也是他自己经常提起的便是“三不主义”:
“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
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引申出来,就是讲他要做一个清官!
下面我们就好好讲讲他的“三不主义”,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
十一、
清官,有好几层含义,一种是指清廉,也叫清贫,是一个穷官。二种是指清明,也就是明白事理,看问题比较透彻。
前者的清官叫廉官,对应的是赃官,后者的清官才叫清官,对应的是昏官。
最早的清官指的就是后者的清官,只不过后来人们把清廉当成了清官的必要条件,从而延伸出只要是廉官,那么他就是清官。
从这个意义上讲,毓贤确实是清官,不过是前者的清官(廉官)。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毓贤的清官名号,究竟是怎么炼成的?
在中国古代有句话,叫:
“自古清官皆酷吏!”
毓贤要想当清官,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非常难!
第一关就是钱关,作为一名知府,上下级关系要打点,底下人也要吃饭,所有的钱都在你的俸禄中出,根本就不够。即使大清在雍正帝时期搞了个清廉银制度,虽有好转,但也是捉襟见肘。
第二关是政绩,不能讲我没钱我就不办事了,荒废政绩,那你这个清官算什么清官,再说也做不长啊?所以,必须要拿出点政绩来,拿政绩有很多种方法,搞建设,搞投资是一种,但这些都需要钱,没有足够的底气是争不来拨款的。
毓贤要想做清官,还能在官场上活下去,甚至高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当酷吏!
十二、
我们看《汉书·酷吏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酷吏几乎都是廉官(清官)。
也就是说,他们要想在仕途上站稳脚跟,走正常的路线行不通,只有丧失了基本人性和人之常情,也就是当酷吏,才能成就他们的清官事业。
所以,毓贤要想在官场脱颖而出,又不能靠金钱去疏通关系,他能想到的一个办法,那就是当酷吏。
由于当时的曹州盗贼流行,他一上任就大力打击,并发明了很多严酷的刑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站木笼”:
所谓站木笼,就是制造一种木笼,木笼上端是枷,可以卡住嫌犯的脖子,让嫌犯悬在空中,脚下再垫上几块砖,让人似踏非踏。而笼子内呢,又遍布着铁钉,嫌犯稍一动弹就扎得鲜血淋漓,痛不欲生。
近代小说家许指严曾经见过毓贤给嫌犯行刑的场景,他还听到毓贤对人讲:
“我到任两个月,战死三百七十多人,可是盗风仍未灭绝,曹州人真强硬!”
就这样,他在曹州任上,三个月就杀了 2000 人,不仅收获了老百姓赐予的“屠夫”称号,还收获了朝廷给予的“善治盗”嘉奖:
“光绪十四年,署曹州,善治盗,不惮斩戮。”
就这样,凭借着“善治盗”的称号,毓贤一路高升,做到了山东巡抚!
十三、
也正是在山东巡抚任上,他开始放飞了自我,不再一味的镇压起义,反而大肆扶持义和拳,对抗洋人和教堂。
也是毓贤多次给朝廷上书,力陈义和拳的好处,并首先提出“化私会为公举,改拳勇为民团”的主张。
不仅如此,他甚至对外宣称:
“义和团魁首有二:一为鉴帅(前山东巡抚李秉衡),其一即我是也。”
结果,彻底惹恼了列强们,他们一致给清廷施压,要求严惩毓贤,并催促清廷马上镇压义和拳。
就这样,毓贤短暂的离开了官场,换上了袁世凯任山东巡抚,袁世凯一上任大肆剿杀义和拳民,一定程度上也迫使这些拳民跑到了天津,跑到了北京。
随着局势越来越复杂,慈禧见已经控制不住了义和团,于是听从端郡王,庄亲王建议,对义和团改剿为抚,同时将毓贤派到了山西当巡抚。
到了山西的毓贤更是变本加厉,彻底放飞了自我,短短几个月,整个山西被毓贤杀的教民和洋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就有万余名。
而他之所以能做出这么“优异”的成绩,归功于他的一项政策:
“凡获得中国教民、外国教士财产者,六成私分,四成上缴‘公费’。”
这就是他是酷吏的整个经过,也使得西方列强对他恨之入骨,攻陷北京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他死!
十四、
回到原来的问题,怎么看他只能称为酷吏,称不上清官啊,究竟是谁封他为清官呢?
就像前面我讲的那样,他是个“裸官”,除了慈禧太后,没有什么靠山,他这么作,必然引起了公愤。
外国列强自不必说,连朝廷大臣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也纷纷上书,要求严惩毓贤,甚至在李鸿章临终前,还大骂毓贤误国。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给了当地老百姓“清廉”的印象,实际上不止老百姓,在《清史稿》中也是记载他是个清官。
在八国联军已经入侵北京之后,远在山西的毓贤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觉得自身难保,于是就地遣散了这些拳民。但带头的大师兄不干啊,你让我们来我们就来,让我们走我们就走,我们岂不是很没面子,要我们走也行,得给钱啊?
于是毓贤说了这么句话:
“吾服官以来,清刚自矢,别无藏镪余财,可以为诸英豪壮行色。无已,吾惟有敝衣数箱,尔辈向质库取银,作川资何如?”
随后,他吩咐身边的下人:
“命从者出箱示之,皆破烂不堪衣着之物。”
至此,众人感慨,毓贤真的是一个清官啊,随后,义和团就地解散,各奔东西去了。
遣散了义和团,毓贤才带兵上路,去迎接慈禧太后去了,美名曰“进京勤王”。
十五、
在清末文学家刘鹗的《老残游记》中讲了这么句话:
“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显然,他也认为,毓贤是清官,这也导致了,当清廷下令要将毓贤处死的时候,逃散到此地的义和团民众,再次聚集起来,乃至万民请愿,请求赦免毓贤死刑。
甚至一些人开始思考如何劫法场之事,于是本来定于春节后行刑的,硬是提前到正月初二行了刑。
面对行刑者,毓贤也是豪气万丈,甚至把随身携带的一个金镯子脱下来,送给了行刑人,意思很明确,请给我一个痛快,千万不要用钝刀。
由于正值过年放假中,刽子手没上班,是临时找了个人行刑,这个人叫田拐子,毕竟生疏,一刀下去仅仅砍断了喉咙,气管并没断。
在一边观看的随行,上去就给补了一刀,正中心脏,这才让毓贤免于痛苦。
他死前也留下了遗书:
“皇上所命,臣下礼当遵行,予前杀人,今予被杀,夫妇何言?”
他还有一妻两妾,本来要一起殉葬的,因为还有些后事要料理,故活下来一妾,带着大家的骨灰回了老家……
后来,山西还有人给他建了祠堂祭祀,但不久后就被清廷派人拆掉了。
相对于李鸿章死后留给后人的几千万两银子,毓贤仅剩的一封遗书,真的算是一个清官了,而李鸿章跟毓贤究竟谁才是误国的人,只能留给后人评说了。
而毓贤留给我们的“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的三不主义,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他究竟想要什么呢?
其实除了这些中央大员之外,列强们还列出了 142 名地方官员名单,但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几个罪魁祸首已经被处死了,这些人也就法外开恩了,真正杀掉的没几个。
只是经历这么一件事,慈禧太后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权威,干掉了这么多有骨气,敢跟洋人对抗的大臣,也着实可恨。
当然,落后就会被揍,这条真理在当今世界还在循环上演着,大家要谨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