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胡惟庸真的要谋反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9 05:46:38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胡惟庸真的要谋反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一直奔跑的小楼】的最佳回答:

朱元璋为了废除上千年的丞相制度,这才韬光养晦,隐忍了胡惟庸七年。至于胡惟庸谋反,国史野史,一无可考,也许他心有所思罢了。

朱元璋建国之初,便仿照元朝制度,建立了御史台,后又改名都察院,而都察院的主要骨干就是都察御史,这些人不管具体事务,主要的工作就是提意见,所以也称言官。

自古以来就有言官的设置,而且历朝历代也有不杀言官的传统,这些人从不动粗,功夫全在嘴和奏章之上,而且骂人功夫极高,由于这些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所以即便是骂人也是引经据典,就算是用意恶毒却又言辞优美,如果书读的少,骂你还以为是夸你。这种骂人不带脏字的功夫,实在是厉害。

朱元璋建国之后,制定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生活的政策,使得社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朝廷内的大臣以地域区分,分成两派,开始了新的争斗。

这些派别实际就是同乡会,其中最人多势众的便是以李善长、郭兴、汤和、常遇春等人为代表,朱元璋的起家班底,会说淮西话的淮西集团,另外一派则是以刘基为首领的浙东集团。

淮西集团首领李善长自朱元璋起兵之后,一直跟随左右,鞍前马后,负责后勤保障和政务办理,如果把刘基比作张良的话,那李善长就是萧何。

大明建立后,朱元璋有感李善长功勋卓著,于是以其第一功臣之名,封其为韩国公,任命丞相,此人外表宽厚,却心胸狭窄。相比之下,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大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刘基却只封了个伯爵,并且俸禄还差下十几倍。

实际上,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之人,李善长多年以来一直幕后工作,不抢风头,只会埋头干活,加之同为老乡,自然对他放心。

反观刘基,不仅对事物的判断比朱元璋还要准确,而且还是一个外乡人,加之刘基深悟厚黑之学,且又懂权谋之策,此乃正是阴谋政变之所用,朱元璋不杀他已是不错,还谈何封赏。

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胆敢有专权者,必有敢分权者,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便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开始了争斗,而朱元璋似乎也很有兴趣,坐等一场好戏开始。

当时,刘基的官位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言官的首领,发现李善长亲信凤阳人李彬枉法,查清罪行后,准备处斩。此时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长连忙找刘基求情,不想被拒。

随后,老奸巨猾的李善长知道刘基深通天文之道,于是以“京城久不下雨,不应妄杀人”为由,将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在刘基身上。岂料,刘基答复“杀李彬,天必雨”,将李彬杀掉。

不想,刘基这次运气不佳,京城还是未下雨。待到朱元璋回来,李善长便煽动多人开始攻击刘基。朱元璋虽没为难刘基,但刘基知道京城再难容身,于是当年八月,辞官归乡。

刘基临走之时,将御史中丞之位交给他的死党,太原阳曲人杨宪,并指示其伺机而动,对付淮西集团。

杨宪上任之后,韬光养晦,积极扶植高见贤等人,并利用言官的力量,收集李善长的把柄,不断弹劾李善长无才无德,不能委以重任。

初时,朱元璋也明白杨宪弹劾的目的所在,并不为之所动,然时日一久,也就对李善长有了看法,面对对李善长的诸多指责,朱元璋于是重新招回刘基,委以重任。地位显赫的淮西集团全面被浙东集团打压。

眼见淮西集团落败,十分忧虑的李善长明白自己已是众矢之的,他要学刘基,找一个既要容易控制,又不能有太高威望的人,来为自己代言。

于是,李善长便看中了自己的同乡胡惟庸,但他万万没想到,正是这个选择不仅让自己踏上了不归之路,也让淮西集团彻底终结。

胡惟庸很早便追随朱元璋,但一直不得志,总是干一些知县幕僚之类的小官,属于那种自以为怀才不遇之人。

官复原职的刘基由于直言不讳,言语间少有沟通技巧,以至众多大臣开始上表奏疏,向朱元璋说其坏话。朱元璋本就是个生性多疑、善变之人,也就慢慢开始疏远刘基,不再信任。

1370 年洪武三年,朱元璋亲自下书给刘基,赐其归乡,而杨宪则由于少了刘基的帮助,很快便遭到淮西派的排挤,不久便被胡惟庸以“放肆为奸事”弹劾,之后被处斩。

成为丞相后的胡惟庸,仍不放过归乡的刘基,指使手下状告,理由居然是刘基占用了一块有王者之气的土地,修房盖屋。朱元璋再次下诏处罚刘基,停发其俸禄。

陷入绝望的刘基知道胡惟庸的目的并不在此,是要其性命,于是再次发动其聪明过人的智慧,返回了京城,因为他知道,只有在朱元璋眼皮底下,他的性命才有保障。

1375 年洪武八年,刘基感染风寒,胡惟庸奉朱元璋之命带御医前去探望。刘基照御医所开单子,抓药煎服,不久病重,不久便死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

胡惟庸与刘基有仇,众人皆知。刘基在朱元璋眼皮底下逍遥五年,就算胡惟庸想动手,也得考虑刘基的影响,最后刘基抱病去世,定然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至于后来,胡惟庸案发,医生供认,他是授胡惟庸之意毒死刘基,这也成为了胡惟庸罪状之一。

刘基一生足智多谋,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思维缜密,对形势判断准确,虽然本人不像民间传说那样会呼风唤雨,但他料事如神的本事已经和诸葛亮一样,作为智慧的化身为老百姓所铭记,他无愧于这一殊荣。

胡惟庸胜利了,他在朱元璋的帮助下彻底打败了浙东集团,并且除掉了天下第一谋士刘基,现在他大权在握,权倾一时,但他却不明白,他胜利的真正原因,不是他比刘基厉害,而是朱元璋站在他的一边。

朱元璋对于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斗争,心知肚明,他之所以不出来调解,是因为这两大集团无论谁胜谁负,自己才是最后的胜利者。无论是以胡惟庸为代表的淮西集团还是以刘基为代表的浙东集团,朱元璋要的是王位稳固,再无反叛忤逆之心。

朱元璋之所以选择胡惟庸,并不是因为他有过人的能力,恰恰相反,他才智平庸,主要是他对朱元璋的威胁最小,所以才让胡惟庸成为胜利者,然而愚蠢的胡惟庸怎么能看清这一点。

刘基死后,胡惟庸越发猖狂,贪污受贿,排除异己,甚至开始慢慢挑战朱元璋无上的权力,私自截留奏章、调动官员升降、私自处决犯人。

1373 年洪武六年,当胡惟庸挤走丞相汪广洋之后,开始独揽丞相大权达七年之久。

朱元璋对胡惟庸这些欺君犯上的行为,早就清清楚楚。朱元璋身为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物,自战火纷飞中奋勇而出,早已看清了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不易。

朱元璋又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就算是独断专行的李善长,还是足智多谋的刘基,都被他治的服服帖帖,而胡惟庸即无军功,又无政绩,能让他如此放肆,因为这就是朱元璋设下的一个局,这就是一个阴谋。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欲让其灭亡 先让其疯狂,就是这个阴谋开始的借口,但却不是结果。朱元璋甘愿忍受胡惟庸的专横,让这个跳梁小丑尽情表演七年之久,真正目标既不是胡惟庸,也是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而是这个目标实在过于强大,就是延续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

朱元璋登基之后,一直觉得丞相制度过于限制他的权力,他认为天下是自己打下,为何要有人和他分权,简直岂有此理。

但这个制度已存在千年之久,天下无论是大臣还是百姓都认为丞相乃必不可少,要废除丞相制度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而无德无才的胡惟庸的任意妄为,正好可以给朱元璋提供一个借口。

朱元璋默默的注视着胡惟庸,静静的等待,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随着胡惟庸不断的肆意妄为,朱元璋却不对他下手,这让胡惟庸有了种不祥预感,也对朱元璋开始慢慢畏惧,因为他太了解朱元璋,朱元璋绝不是会向任何人妥协的人。

思前想后,胡惟庸想到一个绝妙计策,那就是拉人下水。在胡惟庸看来,要想不被朱元璋打倒,必须得要有足够多的人同他组成同一阵营,法不责众也就是这个道理。

之后,胡惟庸找到合适对象,封官许愿、叩首结拜、糖衣炮弹,吉安侯陆仲亨、御史大夫陈宁、都督毛骧等一批朝中重臣相继成为了胡惟庸的眼线。

胡惟庸还不满足,开始拉拢李善长,因为李善长不仅德高望重、智勇双全,还有一个难得的宝物,那就是免死铁券,而且不是一张是两张。

胡惟庸拼命巴结李善长,自以为有了这个护身符,就算将来朱元璋清算,也能保全性命,面对这两张空头支票,充分说明胡惟庸和李善长二人政治水平低下,和朱元璋比起来那就是天壤之别。

当满朝文武都成了胡惟庸的同党,胡惟庸不知天高地厚,竟有了心怀异志,意图取朱元璋而代之之想。

朱元璋等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一次郊游,胡惟庸之子坠马身亡,胡惟庸一怒之下,未经吏部,便将车夫处死。此事传到朱元璋耳中,命胡惟庸详细解释。

胡惟庸一番托词之后,朱元璋表情沉默,清楚且平静的说出“杀人偿命”四字后,没看胡惟庸一眼,飘然而出。

呆若木鸡的胡惟庸按捺不住心中恐惧,全身颤抖,如同抽风一般。当初,胡惟庸与同党商议之时,觉得朱元璋似乎软弱无能,不堪一击,随着同党人数不断增加,胡惟庸感觉到自己的强大,加之同党吹捧,胡惟庸已经开始幻想自己已经取代了朱元璋,成为了帝国最高的统治者。

但当胡惟庸真正面对朱元璋时,他才感觉到朱元璋的可怕,自己的渺小,实在与之相差太远。此时的胡惟庸才明白,自己找错了对手,他跟朱元璋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但后悔已晚,因为这条路是他自己选择。

之后有很多说法,说胡惟庸意图谋反,而且家中刀枪林立,兵士众多,有人告发之后,朱元璋这才动手除掉了胡惟庸,但国史野史,一无可考,只属民间流传。

刀已经架在胡惟庸的脖子上了,何时砍下他的脑袋只是个时间问题,他并没有等太久。

眼见胡惟庸垮台,胡惟庸的死党御史中丞涂节迅速状告朱元璋,有的没的一大堆,说胡惟庸大肆结党营私、卖官卖爵,甚至私下勾结元军,准备谋反。

朱元璋等的就是这一刻,立刻处死了胡惟庸,并灭其三族,他同党中的重要成员也一并处死,随后下令彻查此事,如有牵连,一律处死。

名留青史的胡惟庸案就此拉开序幕。彻查之下,案件越来越大,案发后连查数年,处死者上万。

胡惟庸精心筹划的计划和淮西集团彻底被摧毁,事实上胡惟庸在朱元璋面前,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十分容易,而胡惟庸就像一个跳梁小丑,他一生中做出的最大工作,便是让上万人陪他共赴黄泉。

胡惟庸之死,正是朱元璋所需要的,他坐在龙椅之上,望着殿下和胡惟庸同朝为臣的大臣,知道他们一定心存恐惧。

胡惟庸死后仅一个月,朱元璋便撤销了延续上千年的职位丞相,取消了中书省的设置,如此规模之大的动作,朱元璋干得雷厉风行,干净利落。

不管怎样,朱元璋达到了他的目的,丞相这个令人讨厌的职位消失了,帝国的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虽然废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不过他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勤勉理政,彻夜不休的工作便可以了。

从此,上千年的丞相制度彻底被废除,大明王朝的君主专制开始空前加强。

【2】、来自网友【不省人史】的最佳回答:

朱元璋设了一个局,谁入局谁死。

他的这个局实际上得从李善长罢相之后开始说起,当时,朱元璋跑去试探刘伯温,说:“老李辞官了,我想让杨宪接手他的工作,老先生呀,你看怎么样?”

刘伯温素和杨宪交好,皇帝竟然问自己能不能让杨宪当宰相?皇帝这么喜欢猜忌,哪能说杨宪的好话?所以,老刘老老实实地评价了杨宪:“杨宪呀,我看不行,他这个人虽是宰相之材,可却无有宰相之气量。”

老朱有点意外老刘会这么说杨宪,既然老刘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所以想了想又问:“杨宪不行,那么汪广洋如何?”

老刘摇头:“汪广洋更不行,他心胸之狭隘甚于杨宪。”

老朱见老刘又否决了汪广洋,心中顿时又有了一个人选:“胡惟庸呢?”

老刘仍然摇头:“宰相是为帝王驾车之人,让胡惟庸为相,我怕他会弄断车架的车辕呀!”

老朱顿时气了,杨也不行,汪胡也不行,看来呀,只有老先生才能当咱的宰相了!

老刘急忙摇头,不行不行,我更不行,我又嫉恶如仇又懒于处理繁务,让我为相,恐怕只会辜负圣恩呀。

刘伯温跟了朱元璋这么多年了,他深知朱是一个怎样的人,朱恨不得将天下之权揽于一身,李善长之所以罢相,不也是惹恼了朱?

更何况,朱元璋动不动说刘伯温是“我的张良”,张良为刘邦打下江山后的结局,刘伯温可一清二楚,所以此时朱一说让他当宰相,他便知道这是朱在试探自己,所以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这事要换成了胡惟庸,恐怕老胡当场便会磕头谢恩说,好呀,好呀,我一定为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刘伯温却不会。

所以,刘伯温没有入朱元璋的局,一个名为“废相”的局。

朱元璋想废相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李善长仍在相位之时,他便已经感觉到了相权对皇权的诸多掣肘,再加上李善长擅权骄纵,所以他当时就想废了李善长。

为此,他还特意跑去和刘伯温商量,但是被刘伯温给劝住了:“李善长功勋卓著,颇有威望,又能调和诸将,你别冲动。”

朱元璋虽然没动李善长,但是废相的念头却越来越浓了。

李善长的辞官罢相,正好给了朱元璋一个设局的好机会,这个局可以说是一个必死之局,谁入局谁就得死。

朱元璋为什么要问刘伯温杨、汪、胡三人适不适合当宰相,难道他真不知道杨、汪、胡三人的为人?说白了,他是想让刘伯温入局,可是刘伯温实在太精明了,根本不上他的当,他能怎么办?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所以,刘伯温不是劝他不要用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吗?他偏偏要用!

朱元璋用的第一个人是杨宪,只不过,杨宪确实和刘伯温说的一样,心胸太狭隘,所以虽然几乎有了宰相的权力,却还没来得及坐上宰相的位置便已经被砍了头。

杨宪升任中书右丞之后,一边想取代李善长,一边又想打压汪广洋,他虽然成功地打压了汪,可却输给了李。

杨宪当不成宰相,废相的局也开不了,所以朱元璋的目光转向了汪广洋。

杨宪一死,朱元璋急忙一纸诏书将被贬到海南的汪广洋召回了南京,然后被迅速提为右丞相,也许是怕汪广洋重蹈杨宪的覆辙,所以这才急迫地让他当宰相吧。

刘伯温不是说汪广洋的心胸更狭隘吗?让汪广洋当宰相,还怕他不犯错?只要他犯了错,便可以治他的罪,然后顺势废相!

可是,朱元璋又失望了,汪广洋当宰相后却没有利用相权打压异己,反倒玩起了尸位素餐。

朱元璋怒了,不但罢了汪广洋的相,还贬他去了广东。

1373 年,汪广洋被罢右丞相一职,半年之后由胡惟庸接任,废相之局这才得以顺利进行。

胡惟庸能够顺利为相,也得亏了李善长的举荐,此时李虽不在相位,可却仍然能够影响到朱元璋的人事任免,由此也可见他的势力有多强了。

所以,胡惟庸方才为相,为了坐稳相位,他只能也得靠向李善长。

对于朱元璋而言,胡惟庸和李善长还是同一阵营,所以对胡惟庸下手也不能太早,但是他知道胡迟早和李分道扬镳,所以他只能等。

这一等,便是 4 年。

1377 年,此时胡惟庸已经稳坐相位,当了左丞相,但是缺一个资历相当的政敌,只有让他有这么一个政敌,他才会出手,才会露出破产,所以朱元璋又将汪广洋调回南京任右丞相。

不论汪广洋能力如何,只要他在右丞相为上,便是对胡的威胁,所以专权跋扈的胡肯定会出手打压汪。

所以,朱元璋只要坐看胡、汪相斗,他们越斗,破绽便会越多。

1379 年,朱元璋终于出手了。

这一年,御史中丞涂节突然同时举报胡惟庸和汪广洋,说刘伯温是胡惟庸毒死的,汪广洋知情不报。

让人怀疑的是,涂节原本被胡惟庸收买了,打算一起谋反,可是为什么却突然举报胡惟庸意图谋反呢?

所以,涂节可能是朱元璋故意推到胡惟庸身边的地雷。

胡惟庸一则确有一定的野望,二则受到了朱元璋的逼迫,此时为相多年的他已经积蓄了不小的势力,所以才决定铤而走险。

涂节的举报,正好给了朱元璋下手的机会,最后朱元璋不仅杀了胡惟庸,还得以借着胡惟庸案给顺势废除了丞相制度。

涂节可就倒霉了,举报完了胡惟庸,自己也没能幸免。

所以,胡惟庸当时宰相之后,朱元璋为了等一个对他下手的最佳时机,只能选择忍了,这一忍便是七年。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