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你对知识青年了解吗?跟他们接触过吗?有哪些难忘的事?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9 13:53:42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你对知识青年了解吗?跟他们接触过吗?有哪些难忘的事?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老艾旅游】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不知道你说的知识青年,是指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年轻人吗?如果是的话,老艾不但了解,也和他们接触过,因为我自己就是你说的那种“知识青年”,大家所说的“知青”。

说到让城市的年轻人到农村去务农,做农民,可以追溯到 50 年代,当时我们国家的工业落后,城市就业岗位紧缺,国家为了解决就业困难,动员部分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到广阔的农村去,居锻炼了人,又缓解就业压力。到 1968 年 12 月,毛主席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后,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

一直到 1978 年 10 月国家停止这项工作,据相关资料统计大约有两千万“知青”,他们所去的地方各不相同,有的到了北方的黑龙江、内蒙、甘肃、青海、新疆,有的到了大西北的贫困山区,也有的到了南方的云南,贵州,还有的到了中部的安徽、江西等。有人离家数千里,几年才能探一次家;也有人就在出生的城市附近农村,乘车只要几个小时就能到家。有去建设兵团的,有去农场的,也有到知青点的,更多的人是安排到生产队插队落户。

老艾(当时我还是小艾)是七十年代中期高中毕业,和同学一起身戴大红花,在鞭炮和锣鼓声中,来到江西省某县某乡某村的知青点,当地村民很热情的欢迎我们的到来。就这样,我们几十个同学,做梦式的一下子从城市户口变成农村户口,以前凭粮票到粮店买粮吃,现在用双手在田里种粮吃,过去去菜场买菜,现在在菜地拔菜,昨天我叫别人乡下人,今天别人叫我乡下人[捂脸]。我们当时经常说的口号是~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向贫下中农学习;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前面三条好说,要我们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简单~与他们同吃同劳动。第二条向贫下中农学习更简单~不懂就问,尊重他们。第三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也没问题~我们以前本来就是学生,本来就是让人教育的,现在不就是换一个地方,换一些老师,继续让人教育而已[捂脸]。可最难的是第四条,要我们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一辈子![流泪]

其实国家在那个时段一直通过企业招工,子弟顶替,入伍参军,保送上学等方式,不断让部分符合条件的知青回到城市。1979 年以后大量的知青开始陆陆续续回到城市,只有级少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回城。老艾我是 1977 年全国恢复高考的时候,抱着试试看,碰碰运气的想法,加入成千上万的高考队伍,哇塞!让我瞎猫碰上死耗子,居然收到入学通知,就这么让我一夜之间又由农村户口变回城市户口[捂脸]。

在知青点的酸甜苦辣,老艾我有一些已经淡忘了,甚至想不起来了,可有一些却记忆犹新,如果友友想听当年小艾的故事,且听老艾下回分解

[捂脸]照片是 2020 年 12 月份拍于南昌鲤鱼洲五星农场。

【2】、来自网友【吴海平 2021】的最佳回答:

据有关资料,仅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青就有 1600 余万人,加上 1963 年至 1965 年文革前上山下乡的知青,总人数更多。这么多的知青,

有的去了边疆建设兵团的,有的到农村插队落户;

所去的地方各不相同,有的到了北方的黑龙江、内蒙、新疆,有的到了大西北的贫困山区,有的到了南方的云南西双版纳,还有的到了中部的安徽、江西。有人离家数千里,只能几年探一次家;也有人就在出生的城市附近农村插队,回家乘汽车只要几个小时。

对上山下乡的认识和态度各不相同。有人不但自愿、争先报名,甚至写了决心书,甚至血书;但更多的人是随了大流,大势所趋,别人能去我也去;还有一部分坚决不肯上山下乡,誓死赖在城市当钉子户。

上山下乡出发时的场景不同。最早出发的几批都是积极自愿报名的,背着行李戴着大红花,火车站欢送的人群人山人海,一路上,打着红旗唱着战歌,人人情绪䀚扬奋发。最后的几批都是被硬逼着动员去的,一个个如同将赴屠场,火车一启动,车上车下一片哭声震耳。

在农村时的表现各不相同。有人积极参加劳动,不怕苦不怕累,很快与农民打成了一片,获得了农民的肯定与信任,更发挥知识与文化方面的优势,有人当上了赤脚医生、民办教师,有人组织农民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有人成了农业科技小组的骨干,甚至还有人被农民选举为生产队长,被上级提拔为大队党支部书记。

但也有人表现不佳。有人不是这儿痛就是那儿不舒服,找借口不出工,大白天赖在知青点的炕上睡大觉;有人吃不惯农村的伙食,三天两头偷跑到公社的小饭馆换口味;有人借口回老家探亲,一去就是大半年,赖在城里不肯回插队的农村;更有甚者,有人祸害农民,经常偷农民家的鸡、鸭打牙祭,甚至偷宰农民家的狗。

在返城的途径上也各有不同。有人是通过正常的招工、招干、参军、被推荐上大学等途径返城的;有人是搞到了疾病证明,借病退政策返城的;有人是家里的爹妈动用了人脉关系或花了钱设法返城的;有人是因为父母平反官复原职而得以返城的。甚至也有极少数女知青,是通过潜规则返城的。有很大一部分则是在八十年代知青大返城的政策下回到城市的。

可敬的是还有少数的知青坚守在农村、农场,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那块土地。

返城后的各自经历也不相同。有人自强不息,不断提升自己,最终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有人在商海中搏击,成了腰缠万贯的富豪;有人成了知名的学者、科技人才;有人出国成了华裔外国人。在那些成功者中,有人靠的是自己的不懈努力,有人靠的是家庭或家族提供的资源,有人靠的是运气和机遇,也有人靠的是不正当手段。

但大多数的返城知青都很快回归成普通人,从事着普通的职业,过着普通人的日子,经历着普通人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现在都过着普通退休老人的生活。也有部分知青返城后混得不如意,没抓住八十年代的机遇混个文凭,又遇上了九十年代的下岗失业,到处打工的日子经历过,摆地摊让城管撵着跑的日子也经历过,晚年没房子、没积蓄的也有不少。

对于自己当年上山下乡的那段经历,有人高调肯定,宣言青春无悔。当然,他们都是当年那些积极报名自愿下乡、返城后又混得还可以的人。

有人认为,上山下乡的这段经历,是自己宝贵的人生磨砺。当然,说这话的人通常是返城后混得不错的成功人士。

也有人控诉农村插队时的生活苦不堪言,上山下乡是自己一生不幸的开端。说这话的人通常是返城后混得不怎么样,晚年潦倒的人。

总之,当年的 1600 多万知青,有 1600 多万个故事,各自的思想观念不同,各自的人生际遇不同,各自的具体经历不同,各自晚年的境况不同。因此,如果真有人要接触、了解当年的知青,也会听到许多完全不同的答案。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