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央视网和共青团中央锐评「孔乙己文学」,请问你有什么看法?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少虞】的最佳回答:
我想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回答: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当时鲁迅先生写作《狂人日记》是为了批判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对人民的压迫。现在我们的新社会依旧充满了压迫,我们努力工作,换来的却是不公。教育,工作,医疗,交通,住房,这些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年轻人的肩膀上,资本家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我们的爷爷那辈,打了一辈子的仗,一代人吃了三代人苦,换来了到如今的和平生活;我们的父辈们,一辈子兢兢业业建设祖国服务人民,换来了我们如今可以去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我们要求的不多,有书读,有学上,有房住,有工作。
我们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我们身上背负着几代人的期许,现在你跟我说我没有资格去拥有这些,因为我们是孔乙己,不求上进,空有学问,不思上进,没有职业精神,只会抱怨,你了解我们的经济吗?你不跟我们一样吗?只不过你站在那里,自以为高高在上而俯视和批判我们。
为什么我们会反对这种说法,因为我们面对不公会反抗,会去争取我们应得的利益。换句话说,有人不愿意我们这些“孔乙己”觉醒自己的思想,想把我们变成孔乙己,因为他们才是真正吃人的人。
【2】、来自网友【大江蓝】的最佳回答:
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夹枪带棒”,导致央视网被误伤!
按理说,共青团中央公众号的评论员,主要做青年工作,应该最能与青年共情。不知何故,它在 3 月 16 日《脱不掉的长衫?我为什么不喜欢“孔乙己文学”》一文中,观点及语言却显得颇有些中二,像个楞头青。先看看从标题到正文,他用了多少个表意笃定的“不”“不得不”:
“……不能忽视小说中的一个真相:酿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文中写得明明白白——“好喝懒做”“总是偷”……”
“……不得不认清一个现实,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就业市场更是竞争激烈……”
“不能因找工作难而不愿踏入社会,因恐惧“内卷”而选择“躺平”。
“……不管干什么,都无贵贱之分,何谈……又何谈……”
纵观其文,貌似慷慨激昂,却说着陈词滥调;貌似语重心长,却俨然居高临下。不少人读了这篇文章,都感觉字里行间的“夹枪带棒”,难怪有网友愤怒地评论:我们需要指点,但不需要指指点点。
再看同日央视网的文章《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行文则亲切了许多,所表达的想法,相对有更多人能够接受。文中也更多从当代青年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析原委,比如:
“(青年)自我调侃只是自娱自乐,情绪宣泄,不是洪水猛兽,不必过于大惊小怪,上纲上线,更不要一味地站在高处批判。”
“如今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求职和生活中面临较大的压力,很不容易。“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是生活状态一种正常的情绪性反映。”
“一时的困难不等于一生的失败。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在央视网的评论中,还特别提到当下青年对就业环境的担忧,提出要“建立公平的就业环境,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一步。”反对不恰当的就业门槛,提出要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等。
以上对比,可明显看出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的评论,与央视网评论的差异。然而,在许多人眼里无论央视网,还是团中央微信公众号,都代表着官方,原本对就业的失意调侃,对现实的郁闷不满的火苗,在“官方”指指点点的刺激下,就更加熊熊燃烧起来了。
“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引来大量年轻人的感慨。“孔乙己文学”,说的是念了大学,却找不到心仪工作的困顿和苦闷。
“不懂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就是懂了之后劝,也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希望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的编辑部,要更好地了解当下青年,理解当下青年,真正与青年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