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正宗粤语为什么是阳江话?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一丝不苟梦想家 VD】的最佳回答:
首先,任何一种方言都无所谓正宗不正宗。为了方便了解某方言的特点,只能选其中一种次方言作为代表方言。其次,粤方言有很多次方言,每种次方言都有自己的特色。再次,粤方言根据其发展情况,有些较为保守存古,有些变化较快,层次较新。最后,阳江话属于老派粤方言,因为所处环境的影响,它受到外面影响小,变化速度较慢,自成体系。综上几点,阳江话无所谓粤方言的正宗。
【2】来自网友【任妍齐】的最佳回答:
五千年前的秦朝,阳江是华南各部首都—高凉郡,首领就是冼夫人。生活在广东地区原住民是俚族和僚族人。俚僚话就是最早的粤语。
后来秦统一全国,北方的汉人侵略,俚僚人跑去孤岛海南和广西壮族山区。但仍有部分留下来和北方中原汉话结合形成最早期的阳江话。
阳江话
,属
高阳片粤语
,通行于
阳江
大部分地区。阳江话的前身与
客语
类似,来自古老的
中原
,且阳江话同时融合了
古南越俚人
(原住民)的语言特点。这造成了阳江话基本无法与
客语
及其他
粤语
(包括
广州话
)之使用者互相通话的现状。但由于
阳江
地处粤语圈中,词汇上仍深受
广州话
的影响。
阳江话相比起
广州话
,保留了更多
旧粤语
的特征。
广州话
中自 1950 年代起已不再区分的
/s/
、
/ɕ/
仍能与今日之阳江话中
/ɬ/
、
/ʃ/
所对应(如“相”与“伤”);
广州话
中
/n/
与
/l/
不分的现象在阳江话中不存在(如“你”与“李”);
广州话
中
/ŋ/
与
零声母
交替的现象在阳江话中不存在(如“饿”与“澳”);一些已被
广州话
抛弃的词汇在
阳江
仍被日常所广泛使用(如旧粤语中表示蜘蛛的词汇“
蠄蟧
(Cantonese:
蠄蟧
)
”);
广州话
中里已没有浊辅音,但阳江话里仍然存在,但与
中古汉语
的
全浊声母
没有关系。
俚人
与
汉人
的语言逐渐融合。由于
汉人
众多、文明程度高,且处于本地经济的核心位置,
中原
语言成为了语言融合中的主导,而
俚人
的一些语言特点也被保留。现今
阳江城
内那些被命名为“那、洞、麻”的地方以及阳江话中存在的边擦音声母
/ɬ/
(此声母亦普遍存在于
壮语
、
黎语
之中)体现了
古南越俚人
之语言对阳江话的影响。
现代白话是来源广西梧州一带传入。几千年来珠三角的富裕影响深远,而且阳江周边全是白话圈包围着。阳江话也跟着变化,趋向现代白话习惯,最终形成现在的阳江话。但是仍保留有很多俚僚语词。可以说广东本土语词保留最多的语言。
而白话却来自中原,发迹于梧州开封一带,可以说是外来语在广东发扬光大。由于经济和政治中心地位,最终代表广东语言——粤语。
曾经的粤语俚僚语最后没落消失,只能在阳江话里找点影子。
【3】来自网友【敏锐沙滩 0N】的最佳回答:
正宗粤语是梧州话。
【4】来自网友【智勇双全火车 QW】的最佳回答:
我们要努力学习
【5】来自网友【友爱喜鹊 bA】的最佳回答:
因为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个笑话。阳光话也就在阳光市才算是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