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感觉古代封建王朝的寿命很难突破300年?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8 12:17:59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感觉古代封建王朝的寿命很难突破 300 年?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味哎儿】的最佳回答:

第一代帝王贫穷,推翻前王朝时,把那些控制财富者给灭了,财富均摊到更多的人身上,人们惑激新王朝,就听从新王朝的话了。

人群都听从某个人的话了,这个人就有了无上的权威了。

帝王的权威可罩着,帝王家族多久,就是一个王朝可存在多久的时间。王族说成是祖先功德,能延续多长时间。文人的文字表述成:王的气数,有多久。

以 20 年为一辈人算,100 年为 5 代人,200 年为 10 代人,300 年共 15 代人。

一对夫妻所生的孩子,每个孩子的血统,是夫的 0.5,妻的 0.5,组合成 1 个血统形式形成的。就是夫妻各一半血统组合一个孩子的血统。

从而,儿子长大生孩子,男方血统就由 0.5 再减半,仅有 0.25 了,母血统消失,被儿媳妇血统替代了。

这样,孙男的血统,仅有爷辈的 0.25 了。重孙辈再减一半就仅 0.125 了,玄孙再减一半就仅 0.0625 了,重玄孙仅 0.03125 了。

可见,5 代人时的血统仅剩 0.03125 了,10 代人仅 0.003125 了。

当第 10 代人时,第一代夫妻的血统,几乎不存在了,可忽视不计的。

没有血统关系的人,就不是同一个家族的人了。这时的承王位者,再用语言要这索那,不给杀头的威力已经消失了。就是王气已经消失了,祖先威力罩不住王族的人了。

这样王朝就衰败了。

特别的是,靠嘴皮子要这要那,不给杀头,就没人服气了。不服气,就打架,人众与王族打架,就是造反了。

实际上就是官二代.三代.四代,至十五代,都由一个家族传承继承,达 200 年.300 年,不能再持续下去了的体现。

因为二三百年以后的人,仅把二三百年前的事,当虚构的故事对待了,当代人不信那二三百年前时候的事是真实的了。

何况二三百年以后,王族仅会耍嘴皮子,不会打架了呢,从而形成王族气数尽的现象。

事实上坚持百年由一家人,统治一个国家,就很不错了,可二三百年坚持下来的王族很稀少的。

【2】、来自网友【四季文史】的最佳回答:

为什么感觉古代封建王朝的寿命很难突破 300 年?

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古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不完善,导致历朝历代 300 年“大限”很难逾越。

一、秦以来封建王朝制度的一个弊端。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封建君主制王朝历经了千年传承。纵观这些王朝的更迭,大概每两百年就会出现交替。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主要的因素是人,是人制定的制度与当时社会的契合程度。

众所周知,秦始皇郡县制实施后,土地大都集中在分封的诸侯手里,加上古代农民的小农思想,土地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一切。所以一旦失去土地的他们,就会揭竿而起,为生计可以不择手段,所以,某种程度上就加速了一个王朝的覆灭。

二、历史局限性导致封建王朝很难突破。

纵观古代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导致王朝更替的原因无外乎诸侯反叛、宦官专权、农民起义或者是天灾人祸等,但最主要的是农民起义、官逼民反。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一朝天子如果得不到百姓的拥护,那么灭亡是迟早的事情。相反,如果明君爱民如子,那么就会得到大家的爱戴,江山肯定也坐的更稳、更长久。

皇室在制定国家政治制度的时候,肯定也会考虑到老百姓的利益,但相对于三公九卿来说,老百姓的利益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无形中漠视百姓的做法,后果的严重性不言而喻。反观王公大臣和一些异姓王,他们有的世袭爵位,有的割据一方,他们的权力到最后甚至与皇室相互制衡,他们的经济来源靠什么,主要是对老百姓的横征暴敛。随着地方势力的不断扩大,老百姓温饱又得不到解决,所以很多时候,皇室在没有足够力量“削藩”的时候,态势就会进一步恶化,导致官民矛盾激发,加速中央集权土崩瓦解。

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

华夏文明五千年历史,每个朝代的覆灭与兴起,都有他们自身的历史特点。但总的来说,古代历史就是一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更替史册。

相对于唯一的宋朝 300 以上基业来说,大宋江山算是幸运的。当时大宋的商业发展蓬勃,不完全靠小农经济,所以这个朝代历时时间最长,而其他朝代都或许因为农业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上下矛盾激烈冲突,最终演变成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史。从这点上来说,发展多元化经济是何等的重要,在今天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点评、关注。)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