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文学艺术作品是引导教育观众,还是顺应迎合观众的喜好?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天淞子】的最佳回答:
文学艺术作品是引导教育观众,还是顺应迎合观众的喜好?
应该说这个问题还是很大、很宽泛的,在文学理论范围内,它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即文学与读者的关系。
简单谈一谈。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是多角度、多层面的,有点类似“上帝的视角”、“俯视的视角”——
一、文学作品是分层次的,有严肃文学的、纯文学的、阳春白雪的,也有通俗文学的、大众文学的、下里巴人的。这两类的文学作品,是居于两个层面的,在关于作品与读者关系的问题上,其理论研究和一般认识,都有极大区别,甚至可以说是两个文学领域的问题,它们有交集的部分,但总体上各有各的研究,也形成了各自的一整套理论体系。这两个层面、两个领域的文学作品,是不应该混淆在一起的。
比如头条回答上经常有人把莫言和金庸混在一起比较,这毫无意义,因为他们俩是处于两种文学创作层面,谁更优秀、谁的作品更优秀,其评判层面、读者群体、基本标准都是不同的,用严肃文学作品衡量标准去评判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不公平的,同样用通俗小说的评判标准去评判莫言的小说也是不公平的,“瞎七八搭”式的评判一部文学作品,能否博取读者的眼球是一码事,能否做到全面、准确、精深的分析与评判,则又是一码事了。
二、在严肃文学或者纯文学范畴内,有人是坚持创作者自我的,即不顺应读者、也不刻意引导教育读者——我写我想写的、我写我能够写的。因为严肃的或者说纯文学的创作,是高度依赖于创作者个人构思的,其作品的最后完稿之品质与风格,都与创作者个人的思想认识、阅历经历以及经验思维紧密相关,与创作者的三观紧密相关。一个严肃创作中的创作者,不能、也不应该去考虑作品艺术之外的含义、关系、内容,这样一个创作者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几乎可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绝大多数优秀的严肃文学作品,都出自“坚持自我认识、坚持唯艺术认识”的作家和诗人笔下。凡是抛弃“坚持自我认识、坚持唯艺术认识”创作理念的作家与诗人,奉行“引导教育观众”或者奉行“顺应迎合观众”的创作宗旨,其作品大都沦为平庸之作,极少优秀作品,它可能赢得了市场,但“艺术含量”大都不高。
我印象中,中国文学界在八、九十年代曾经有过关于主题先行还是后行的争论,即作家创作一部小说,是先有主题,还是后有主题,又即,构思一部小说时,是预先给小说确立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开始构思内容,还是说先开始构思内容、构思人物,在这个构思过程中,才逐渐形成一个主题?稍微极端的一点的说法是,创作者根本就不应该在构思时预设主题,无论开始还是过程中,作品的主题应该是在作品完稿后自然形成,或者交给读者去发掘。
这个问题,即主题先行还是后行的问题,其实正和这个“文学艺术作品是引导教育观众,还是顺应迎合观众的喜好”问题有一定的关联,因为提倡主题先行的,其实正是基于“文学作品应该引导教育观众”的前提,而“文学作品应该引导教育观众”这样的认识,它自然而然会衍生处一个“分支”认识,即“顺应迎合观众的喜好”的创作理念,也即迎合读者,创作者成了“为读者而写作”,而非为自我写作。
不过我记忆中,中国文学界当年的这个“主题先行后行”问题后来大体上是解决了,好像是取得了一个共识,即:文学作品不应该主题先行,主题先行的作品很难成为优秀作品,它其实是“遵命文学”的一个“后遗症”认识。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严肃文学界,无论“遵命文学”还是“主题先行”的文学创作理念,都已经被抛弃了,大概已经很少有优秀的作家诗人还在写“遵命文学”作品或者“主题先行”作品了。确切的说,九十年代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鉴于“遵命文学”和“文学作品引导教育观众”有很大的关系,当严肃文学界解决了“遵命文学”问题、“主题先行后行”问题,那么“文学艺术作品是引导教育观众”的问题,其实也等于解决了,即文学艺术创作不应该在主观上抱着“引导教育读者”的理念和宗旨,更不应该抱有“顺应迎合读者”的创作理念——文学与人的关系,是研究人,而不是教育人;文学与读者的关系,是提供美学体验、提供审美愉悦感受、呈现创作者的思想认识,而不是引导教育读者。读者也不需要、不应该抱着接受教育和引导的想法去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不是教科书,而是艺术品。
至于客观上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具有了引导教育读者的作用和价值、是否顺应迎合了读者的喜好,那又是另一码事了,不属于本话题范畴。
三、通俗文学或者说大众文学,则和严肃文学、纯文学不同,可以说“顺应迎合观众(读者)”的理念,是通俗文学的基本理念之一,“顺应迎合读者”是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的功利行为,而通俗文学属性里就渗透着这样的功利性。
先说明,“引导教育读者”这个概念,在文学创作理念中是绝对应该被抛弃的,即便在通俗文学作品层面,它仍然是文学作品,不是教科书,文学创作者是艺术创作者,不是教师,即便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其主要还是讲故事,而不是上课教学。文学创作和教师上课,是完全的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最重要的是,起码文学艺术创作者主观上不应该抱有这样的创作理念,我告诫你(文学创作者)一句,写你的东西去,别太自以为是,别把自己当老师、别把读者当学生。只有那些创作实力很烂的、但又极为自以为是的、又好哗众取宠的创作者,才会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主观上抱着“引导教育读者”这样的理念。犹如前一阵子那些“半瓶子醋”们一本正经靠“传授知识”赚钱的人,这类文学创作者绝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无论哪个层面的文学作品。
其次,“顺应迎合读者”虽然是通俗文学作品的主要功能之一,但也不应该一味的去顺应迎合读者,否则作为一个文学作品创作者,你 1、容易迷失在作家与读者关系的“陷阱”里不能自拔,你甚至迷失在取悦读者的死胡同里出不来了;2、容易失去对创作艺术的追求精神,你的写作技艺会越来越低下,最终你可能永远无法创作出高品质 的通俗文学作品。中国的网文创作现状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这么多年网文发展,论数量大概已经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了,却没有一部可以媲美、甚至接近金庸古龙最好的几部小说。
最后,从我作为一个创作者视角来回答你这个问题的话,那我的回答就是:不论我去写什么层面的文学艺术作品,我只想写我想写的,写我能写的。在构思创作通俗小说时,我会适当的去研究一下我的目标读者群体的喜好,不过我仍然以研究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艺实力为主要追求,力求写出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而未来我可能全力以赴去写一部纯文学层面的小说,那时候我就不会在乎读者怎么想的了,写自己的东西,不管别人想什么。
至于“引导教育观众(读者)”?我算哪根葱?你算哪根葱?
【2】、来自网友【1 蓝天 1】的最佳回答:
二者兼顾。
文学艺术客观上它是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但它是经过作者加工的,带有作者情感,体现作者艺术能力的,所以,文学艺术价值高,在于它既要源于生活,又能揭示某些本质,且本质反映事物规律,给读者和观众以正确的启示,比如社会发展方向、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真善美的熏陶、假丑恶的鞭挞等等,产生它的正面教育作用。反之,则是反面教育和影响。文艺的教育性是文艺的特点,是回避不了的事实。。
文艺作品是给人读给人看的,不能迎合观众(读者)喜好,这文艺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从广义上讲,从唯物史观角度讲,这个”迎合”的读者和观众应是人民大众。
但社会是多阶级多层次的,世界有国家有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同一国家也有不同人群。说到底,文学艺术是人创作的,又表现社会中的人和事,但又要有人看有人读。读者和观众喜好是必需的,教育性是客观的,如何完美统一,取决于作者世界观、创作目的及其创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