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历史上匈奴为什么很少杀被俘的汉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张生全精彩历史】的最佳回答:
匈奴在俘虏汉朝将领的时候,确实很少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们抓住了张骞,没有杀他,单于还把女儿嫁给他。这也导致张骞最后在匈奴老婆的帮助下逃脱,前往联系大月氏夹攻匈奴。可以说,匈奴厚待张骞,其实是“养虎为患”。 而且匈奴这样做,还不是一次两次,比如李陵、苏武这些人,抓起来后,都是很厚待的。
(匈奴的进攻)
那么,匈奴为什么总是很厚待汉将呢?
一、匈奴仰慕汉文化,对汉人贵族很尊重。
匈奴生活在严寒贫瘠的沙漠、戈壁地区,环境条件十分艰苦。而且,匈奴没有开化。因此,他们对汉文化其实是非常仰慕的,对汉人贵族也是很尊重的。
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他会说,既然匈奴仰慕汉文化,尊重汉人贵族,他们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南下侵略呢?其实,匈奴之所以要南下侵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他们生活在天寒地冻土地贫瘠的地区,他们缺少粮食,缺少布匹,他们也不能总是吃肉披羊皮啊,对汉人那种精美的食物和衣服也是很羡慕的。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会通过和汉人做生意获取这些东西。但是这会很受限制,没有直接抢劫来得快捷。而且,战争是匈奴人生活的一部分,与他们打猎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常常会采用抢劫的方式,解决他们生活的缺乏。
匈奴仰慕汉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们虽然不断和汉人作战,但是他们的单于又多次求娶汉人公主,以娶到汉人公主为荣耀。希望通过娶到汉人公主,不但能得到汉人的支持,而且能获得更多的财物。
当匈奴抓到汉人将领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的心理。所以也比较厚待汉将。
(求娶汉人公主)
二、匈奴希望厚待汉将,拉拢汉将投降。
如果在战场上,有非常多的汉将投降,对汉人的打击是比较大的。
而汉人皇帝当然是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所以汉武帝听说李陵投降后,虽然有司马迁等很多人为李陵辩护,认为李陵投降是假投降,目的是“将以有为”,也就是做内应。但是汉武帝还是不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毕竟这样的事情发生得越多,对汉军在意志上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所以,汉武帝毫不客气是诛灭了李陵全家,而且还因此对司马迁实施了腐刑。
其实,不光是匈奴人,汉人也经常这么做。汉景帝的时候,当时有五个匈奴将领投奔过来,汉景帝立刻决定封这五个匈奴将领为侯。因为这件事,宰相周亚夫还和汉景帝闹得很不愉快。周亚夫认为,这种投降变节的人是没有人格的,不应该封他们为侯。但是,汉景帝却认为,这是拉拢匈奴将领投降的很好的方法,不同意周亚夫的建议,坚决封侯。
(飞将军李陵)
三、匈奴与汉人同宗同源,匈奴希望获得认可。
匈奴族与汉族虽然非常敌对,但其实他们是同源的。司马迁在《史记》上也做了这样的记载。匈奴是夏朝灭亡以后,有一支王族逃到北方,在北方生活繁衍,从而发展起来的。
如果从中华民族的根脉来看的话,匈奴其实还是最接近于根脉的。毕竟他们是从“诸夏”延续而来的,而中原的汉朝则经过了多次的交融。正因为这一点,使得匈奴对自己和汉族有一种祖宗上的认同关系。有了这种认同关系,匈奴和汉朝就不是处于绝对的敌对之中。当他们俘获汉朝大将的时候,只要汉朝大将选择投降,就相当于兄弟言归于好一样,一般是不会轻易杀掉的。
(参考资料:《史记》)
【2】、来自网友【江湖小晓生】的最佳回答:
匈奴人看到汉朝将领,就两眼放光。抓了他们以后,不仅不杀,反而房子、车子、票子全都白送,甚至还送老婆和官职。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们留在匈奴做官。
好家伙,对待俘虏,居然有如此优厚的待遇,这不由得让人觉得,匈奴难道是个异常文明的民族吗?又或者说,匈奴很崇拜汉文化,想要从这些人身上学点文化?其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一、中行说早就为匈奴奠定了立国之本。
你要说匈奴人崇尚汉文化,这事儿并不假。但是这是在汉文帝以前的事情,那时候冒顿单于还活着,带领 40 万雄兵,曾经将汉高帝刘邦围在了白登山。
不过冒顿单于并没有伤害刘邦,还和刘邦成为了亲戚,因此刘邦把汉朝公主嫁到了匈奴。两家从此联姻了!这也开启了中原王朝的和亲制度。
想来也比较窝囊,不管是春秋五霸时期,还是战国七雄时期,那么点大的诸侯国,都没有采取过带有耻辱性的和亲政策,偏偏汉朝刚立国,就建立了这么一个窝囊的国策。
当然了,在统治者眼里,或者说,在很多事不关己者眼里,用一两个女人,换取两国和平,这买卖太划算了。可你让他们用自己家的女人来换取两国和平时,他们非得跟你拼命不可。
可以说,这段时间里,匈奴人在文化方面,是比较自卑的。他们更希望通过和亲,能够从汉朝带来更多文明的东西。
到了汉文帝时期,一个叫中行说的宦官,死活不肯陪嫁到匈奴去。并且恶狠狠地表示:如果你们非要让我去,我一定让匈奴人世世代代与汉朝结仇。
结果正如他所说,中行说是个天才,他到了匈奴以后,立马归顺了匈奴人,并且不断开始帮助匈奴人树立自己的民族自信心。
每个民族都有资格这么做,匈奴也不例外。
中行说曾经劝说匈奴人,不要太看重汉朝的华丽服饰和精美菜肴,这些东西只会让他们失去战斗力。反而匈奴人的粗茶淡饭、兽毛皮衣,才更有利于战斗力的发展。
中行说还将汉朝的记数方法传授给匈奴人,让匈奴人逐渐拥有了一定的算数能力。
此外,最关键的是,中行说还让老上单于以非常傲慢的口吻,回信给汉文帝。极力表现出,单于和皇帝平起平坐的地位。
我认为,类似中行说这样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他们痛恨汉朝抛弃了他们,所以开始疯狂报复汉朝。
从这个时候开始,其实匈奴人已经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他们甚至开始觉得,自己的民族才是最优秀的。这是人之常情,人对自我的认同速度,远远超过了对他人的认同速度。
二、匈奴极力希望营造出匈奴更好的假象。
你以为只有匈奴人抓到汉朝将领,才会给出这么多不错的待遇吗?其实汉朝抓了匈奴人,给出的待遇也不差。
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匈奴王子金日磾,他老爹被同伴给杀了,结果他们的部众就都投降了汉朝。金日磾作为匈奴王子,也就跟着来到了汉朝。
金日磾凭借自身努力,一路高升,直接成为了汉昭帝的辅政大臣,和霍光并列,就问你这待遇不比匈奴的什么王要强得多吗?
汉武帝招降的匈奴人,其实并不在少数,而且都给予了不错的待遇。此后的汉宣帝、汉光武帝等君主,也曾经招降了大量匈奴人,待遇都不错。
为啥他们要这么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就是要通过这种办法,向那些没有归降汉朝的匈奴人,传递一个信息:汉朝对匈奴人非常好,来了就有官可做。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匈奴人给汉族将领那么好的待遇,似乎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那时候匈奴人已经树立了民族自信心,他们不仅要自己相信这些,还希望汉朝人也相信这一点。为此匈奴人疯狂笼络汉朝将领,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这帮人认可匈奴的文化和环境。
而且,来了就有王爷可以做,这事儿谁不愿意干呢?匈奴人为了让更多汉朝将领归顺匈奴,自然就会给那些已经归降的人,非常高的待遇。
其他人一看,自己在汉朝混得不咋地,到了匈奴还能混个王爷干干,自然就会心甘情愿地跑到匈奴去了。说到底,这就是一场人才争夺战罢了。
三、策反对手,是证明对方集团差劲的最好手段。
如果你是一个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高管,你愿意跳槽到一个县城小作坊里做主管吗?可能正常人,都不会把这个信息录入自己的大脑,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道理就是这样,如果小作坊,有能力将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高管挖来做自己的主管,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要么这个高管疯了,要么就是这个小作坊有超越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看看汉匈之争中,匈奴给汉朝降将,开出那么高的价码这件事儿,似乎就比较清楚了。
当时匈奴人非常想证明自己超过了汉朝,但是又没有什么实际的指标。比如说 GDP 啊,人均收入等等。因此他们只能靠留住人才,来体现这一点。
只要大量的汉朝人才,从汉朝那边跳槽到匈奴这边,那是否就能证明这一点呢?道理很简单嘛!匈奴如果不好,为啥那么多将军都愿意去那边干活呢?
总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其实历史是一面做人的镜子,若干历史人物,用一生的实践,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过一生。在汉匈之争中,的确有不少人被匈奴的优厚待遇给吸引了,比如说李广的孙子李陵,就成了匈奴的王爷。
但是我们会发现,李陵此后就消失在历史当中了,因为他没脸再回到汉朝。当然了,汉武帝也太绝了,把李陵一家子都给宰了,有点儿凶残。
与此同时,还有张骞、常惠、苏武等人,在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时,始终坚贞不屈。哪怕被困十多年,依旧不改其志。所以说,这些人自然就成了汉朝这边的民族英雄了。时至今日,我们读到他们的人生历程,都会感动莫名。
从匈奴的角度来看,他们这么做一点儿错也没有,甚至是很明智的。这就好比老美那边,可以为若干优秀的科学家提供最先进的科研环境,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这也没错。
但是,我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是不是要问问自己,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作为一名中国人,是不是应该在生活富足的基础上,为国家,为同胞贡献自身的学识呢?
当然了,这不是道德绑架,每个人都有选择更优越生活的权力,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成为张骞、常惠、苏武那样的人了。
当年摩西为了拯救他的希伯来同胞,放弃了埃及王子的身份,不远万里,历经千难万险,带着希伯来同胞们回到了应许之地迦南。当年钱学森,分明可以拥有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可他宁可冒着被囚禁的风险,也要报效祖国。这样的人,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