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寿王李瑁本是皇子中最热的太子人选,为什么唐玄宗最后选了李亨?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7 20:17:45 5次浏览

关于问题寿王李瑁本是皇子中最热的太子人选,为什么唐玄宗最后选了李亨?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澹奕】的最佳回答:

唐玄宗从没有认为寿王李瑁是太子的唯一人选,对于李瑁这个儿子,玄宗内心的感情很复杂。

首先,李瑁非嫡也非长,李瑁的母亲是武惠妃,而武惠妃虽然盛宠却始终没有成为皇后。

唐玄宗对武惠妃非常宠爱,可是在李瑁之前,武惠妃生的孩子都夭折了,因此李瑁出生后被唐玄宗送去了宁王府抚养,也就是说,李瑁这个儿子,并不是玄宗从小养在身边的。

宁王夫妇对于李瑁非常疼爱,而长大之后,李隆基发现这个儿子的确还是挺不错的,因此将其接回宫中,册封为寿王,而李瑁的生母武惠妃,在后宫已是独宠。

李隆基的皇后王氏无所出,其长子李琮因为受伤无缘太子之位,而受封为太子的,一开始是赵丽妃所生的皇次子李瑛,这个李瑛,比排行十八的李瑁大了不少。

太子是国之根本,应该提早确立,而按照“无嫡立长”的原则,皇次子李瑛的排序,当然要远远优先于皇十八子李瑁,而且李瑛的母亲赵丽妃,在玄宗心目中也是挺得宠的。

可尴尬的是,赵丽妃出身寒微家世没落,而且在开元十四年就去世了。

如此一来,作为太子的李瑛就失去了依靠,而一直觊觎皇后与太子之位的武惠妃,就开始在后宫里兴风作浪,但是武惠妃出身武氏一族,前朝大臣非常反对玄宗立武惠妃为皇后。

对于大臣们的担心,玄宗当然非常清楚,因为武惠妃有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旦她成为皇后,那么作为太子的李瑛,还有其他非武惠妃所生的皇子,恐怕就很难保全了。

武惠妃屡屡陷害太子李瑛与其他的皇子,但都没有成功,直到开元二十五年,在宰相李林甫等人的帮助之下,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均被害,太子之位悬空。

可能做了亏心事,武惠妃夜不能寐一病不起,在同一年郁郁而终,而她的儿子寿王李瑁也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想要成为储君的可能性大大削弱。

更让李瑁郁闷的是,在失去武惠妃之后,他的父亲玄宗李隆基看中了他的王妃杨玉环。

在朝堂之上,对于太子的人选分成了两大派,李林甫等人拥立武惠妃所生的寿王李瑁,而高力士等人则拥立皇三子忠王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李瑁排行十八,李亨排行第三,虽然李亨的生母不如武惠妃得宠,但是李亨小时候是玄宗的正妻王皇后抚养的,而且从小就非常聪慧勤奋。

对于到底册立谁作为太子,玄宗也是非常头疼,史料记载玄宗为此犹豫了一整年,“常忽忽不乐寝膳为之减”,最终高力士称“推长而立,谁敢复争”,使得李亨成为太子人选。

从个人感情方面来说,唐玄宗对于李瑁那是爱屋及乌,因为对武惠妃的宠爱,所以对于李瑁的宠爱也是比较多的,但是李瑁身上有个很大的硬伤,还是其生母武惠妃。

武惠妃联合前朝的大臣害死了三个皇子,包括太子李瑛,这对李瑁就是致命伤。

相对来说,李亨的口碑就要好很多,而且李亨一直很优秀,在前朝的威望也要远远高于他的弟弟寿王李瑁,并且李亨年长,是当时皇子当中最年长的,这是怎么都改不掉的。

以李亨年长作为理由,将其册封为太子,谁也说不了什么,因为这是礼法,但如果册封李瑁的话那就有很多的漏洞,因为李瑁非嫡也非长,而且还有个非议很多的母亲武惠妃。

不仅如此,李隆基这个人虽然作为皇帝,但是他对于皇太子还是充满戒心的,李亨虽然在前朝很有威望,但并没有多么巨大的势力,完全被李隆基掌握在手里,李瑁则不一样。

李瑁从小长在宁王府,拥有宁王一脉的支持,不仅如此,李瑁的生母武惠妃出身的武氏一族虽然实力大不如前,但并非完全没落,武氏一族还是有人在朝堂的。

宰相李林甫等人对于李瑁的支持,也是李隆基非常担心的问题,武惠妃已经去世了,但李林甫等人仍旧如此支持李瑁,这其中的利益纠葛,也是李隆基需要防范的。

太子如果势力强大了,对于皇权的威胁也是很大的,李隆基很懂得这其中的道理。

至于杨玉环的问题,只能是影响李瑁最终没有被立储的一个小插曲,并非决定因素,不然李隆基也不会头疼了一整年,才最终放弃了李瑁选择李亨。

想来也是,如果李瑁成了太子,那杨贵妃与李隆基的处境,还真的不知道怎么说。

归根究底,李亨能够最终胜出打败李瑁成为储君,一来是因为李亨原本就排序靠前,二来因为李亨比起李瑁更让李隆基放心,三来因为武惠妃连累了李瑁。

【2】、来自网友【谈兵论战】的最佳回答:

很荣幸与大家探讨这一问题!

个人认为,李亨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成为皇储,主要原因:一是李瑁和李琮都有不能被立的“硬伤”;二是王皇后对李亨有养育之恩;三是李亨子嗣绵延,大儿子是唐玄宗的长孙;四是有“内相”高力士相助。

唐肃宗李亨生于 711 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三儿子,他的二哥,也就是前太子李瑛被废黜赐死,论长幼,李亨被立时上面还有个哥哥长子李琮。论母亲恩宠,李瑁的生母被封武贵妃、宠压后宫佳丽。论品德,李琮、李亨、李瑁皆有赞誉。论功劳,三子都没有引人称颂的建树。相比之下,李瑁是太子的最大热门,李琮次之,李亨似乎并不占什么优势。那么,李亨是如何斜刺里杀出成为“黑马”的呢?

①李瑁是成于武氏也败于武氏

有人说,如果不是武惠妃早死了两年,在李林甫的扶持下,李瑁当太子几乎是稳操胜券。但是,前太子李瑛死后,武惠妃尚在人世,唐玄宗迟迟不愿意再次立储是有原因的。

唐太宗对武惠妃一族不放心。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亲族,唐玄宗亲眼目睹了武氏家族残杀李唐宗室、代唐立周的过程,唐中宗的皇后和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是屡屡干预朝政,严重威胁到李唐的国脉。唐玄宗曾经考虑册立武惠妃为皇后,最后还是顾虑重重,打消了这个念头。

据《资治通鉴》213 卷记载,有朝臣曾提醒唐玄宗:武氏乃不戴天之仇,岂可以为国母!……且太子非惠妃所生,惠妃复自有子,若登宸极,太子必危!

李瑁牵扯到前太子李瑛之死中。唐太宗曾留下过“太子不道、藩王窥伺者,两弃之”的祖训,意思是如果太子无道,藩王想争太子之位,两个人都不要考虑。李林甫等人以为诬陷害死李瑛是一手好棋,但即使你诬陷别人的证据没被发现,这种环环相扣置人于死地的一番筹谋,目的是什么,唐玄宗心里怕早已如明镜。

②李琮面容被毁且没有子嗣

《新唐书·李林甫传》说,唐玄宗立储不选大儿子李琮的原因是,李琮曾经去打猎,被猴子给抓破了面颊,毁了容,司马光虽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但我觉得帝王的形象也是考虑立储的条件之一,除非他有其他绝对的优势,可以忽略这一点,但李琮并没有特别过人之处。当然了,唐玄宗不立他为太子,主要还是考虑李琮没有子嗣,只是收养了李瑛的儿子,这将对李琮之后的皇位继承问题,埋下诸多的隐患。

③李亨受唐玄宗结发妻子王皇后抚育,且子嗣绵延,未表露夺储之野心

李亨出生以后,有人占了一卦,卦象说生母杨妃不能养育这个孩子,于是唐玄宗就让王皇后来养,王皇后没有生养,就把李亨当成亲身的孩子抚养,疼爱有加。王皇后虽然后来被废黜了皇后位,但她毕竟是玄宗的结发妻子,在玄宗年轻的时候同他共患难过,还帮助丈夫铲除了韦后,更何况他的父亲王仁皎、哥哥王守一都对大唐有功,王守一还娶了唐玄宗的妹妹,他们和玄宗都有着很深的交情。

李瑁和李瑛的缺点,李亨都没有。李亨的生母杨妃去世得早,不存在女人干涉朝政的隐患,他也没有对储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至少在表面上),这让唐玄宗很放心,他见了太多的野心家了。更重要的是,李亨当时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子,这对重视血脉传承、国祚长久的皇室来说,是很大的一个亮点优势,他的大儿子还是唐玄宗的长孙。我们都知道康熙皇帝自幼教育乾隆的事情,这对于雍正继承大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李亨也是一样。

④高力士与李林甫之争客观上帮助了李亨

掌握着内廷中枢的高力士与手握外廷大权的李林甫向来水火不容,而李林甫支持的是寿王李瑁,为此还不惜冒险除掉前太子李瑛。高力士当然是不情愿的,如果李瑁当了皇帝,他将来还能有好果子吃吗?于是站出来反对李瑁继承太子。当然了,李亨在朝中并非无人,当过秘书丞、长安令的韦坚,时任赞善大夫的杜有邻,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都支持过李亨当太子,后来都得到了投桃相报,韦坚的妹妹、杜有邻的女儿都先后嫁给了李亨。

综上所述,李亨被立为太子并非偶然,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是他德行“仁孝”、不窥伺大位、子嗣众多,外因主要是对手的“硬伤”、养母的加分、大臣的助力。

以上是小兵一点浅显的看法,欢迎大家讨论!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