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如果李世民在三国时期他最像谁?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1 07:30:31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如果李世民在三国时期他最像谁?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天山月 3】的最佳回答:

就李世民建立的盛唐大业而言,三国人物中还真找不出一个与他相似的人来。三国的三个创始人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与李世民相比差距甚远,其他文臣武将就更是无法相比了。首先是李世民的抱负远大无人可及,时刻挂怀的是国家的安危,百姓的福祉。有与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情怀,虽然是贵为天子,但只要一提起国家兴亡的话题,即刻就能引起李世民的省悟之心,马上检点个人及皇族是否有奢侈行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李世民对王朝政治命运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规范着他作为君王的行为准则。因而能开创出“贞观之治”的盛大局面。

其次是李世民的用人之道的高明远胜三国诸人。他说:“用一个好人,可以引来一批好人,若用一个坏人,又可以引来一批坏人,”可见对用人有着非凡的见识。再者纳柬是自古以来君王的弱项,而.李世民却创造了前无古人,甚至是后无来者的先例。魏徵直言犯上,甚至有污辱性的语言对他,他却清醒地认识到魏徵刚正犯上是为国家和黎民。这种胸怀是历代君王少有的。

每论大唐,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多是靠象李世民这样有做为的好皇帝努力的结果,当然不止一代人。相比之下,三国的君主在英明的当量上与李世民不在一个层次。

【2】、来自网友【风去了无痕 D 论史谈兵】的最佳回答:

最像曹操。若非得要在三国找一个与李世民有相似之处的人物,非曹孟德莫属。

但要在群雄并立的“前三国时期”完成统一,那无疑难如登天。

原因嘛,敌我三方皆英雄辈出,各有千秋,谁也压不倒谁。就是秦皇汉武重生,也难统一。

从胸怀气魄、用兵,以家世门庭,来分析一下李世民与曹操的相似处。

首先二人神似。胸襟广阔,用人不疑,气魄无双。这一点,李世民颇有曹操之风。

李世民用人,有二事,收尽了天下英雄之心。

(1)曾把唐军杀了个丢盔弃甲的尉迟敬德,势穷来投。李世民就命令尉迟敬德披甲执兵,在帐内宿卫,顿时就让这位天下第一猛士生出了效死之志。

(2)魏征在太子建成处,屡出毒计,欲置秦王于死地。而李世民以“各为其主”而既往不咎,令魏征立即有了要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效忠之心。

这样的风格,与曹操十分神似!

曹魏五子良将,能力最突出的张辽、张郃、徐晃,皆为战场上与曹军交战过的降将,尤其张辽,在吕布麾下时,与曹军屡次大战,让曹操吃了不少苦头,而曹操对他们放手任用,深信不疑。

曹操破袁绍大营,缴获了众多许昌及曹军中诸人偷偷向袁绍暗通的私信。万没想到,强于曹军数倍的袁绍大军,竟然覆灭了,如今,这真要把那些“通敌者”吓得心胆俱裂的。

按律,这是轻则“诛满门”重则可“族诛”的大罪。

然而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是:

曹操下令:当众把这些信,统统装袋子里,一把火烧了。

并对众人说:我没看过这些信,也不想知道谁写过这些信。袁绍实力强我数倍,我自己也没把握胜他,何况他人!

本来也能办成一场上千颗人头落地的惊天大案,就让曹操一把火烧了。

由此,众人无不诚服!消息传出去,曹操如此既往不咎,冀州诸郡再也生不出死战之心,纷纷举城来降。

李世民与曹操,行军打仗用兵风格相似,这是本事相近。

李世民与曹操在用兵上有二个共同点:

一:

皆有钢铁般意志,不怕失败,敢冒险。打仗喜欢身先士卒,关键时,自已能作为统帅冲锋在前,又能在危险时亲自断后。

李世民的冒险精神。

秦王时期的李世民,每战皆一马当先,又屡屡遇险,战马死了六匹。

讨伐洛阳时,率轻骑前出,差点被单雄信所趁。

击窦建德时,与尉迟敬德等四骑前往夏军别寨诱敌。

先自报名号,射杀敌哨兵数人。

然后,敌军二三千骑出寨追击,李世民竟让二位卫士先走,自己却以大唐并列二把手、秦王之尊,身与尉迟敬德二骑断后。

二人或骑射,或纵马刺击,竟逼得敌数千骑兵无人敢争先前来,还由此出了一句,“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足可震烁千古的豪横之语。

曹操的勇猛。

史书上的曹操,是很勇猛的。

关东诸侯起兵共击董卓时,双方力量对比如下。

(1)关东诸侯合义兵,有步骑十数万大军,兵力大占优势。

但诸侯义军大多数为少量郡国兵为基础,招募壮勇组建的新兵,部伍训练整合尚未充分,战斗力偏弱。

(2)董卓的凉州军,被董卓兼并的并州军,及大汉北军,却是东汉帝国装备最精良、训练最充分,最精锐的边防军与中央常备军。

所以,董卓兵力略少于诸侯,但军队战斗力远胜之。

由是,诸侯畏惧董卓,皆不敢当先出击。

《三国志·武帝纪》:

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太祖曰:“举义兵以诛暴乱,大觽已合,诸君何疑?

唯独曹操这个愣头青,不怕董卓。独率本部人马孤军直向西进。

当他到达到荥阳汴水时,迎头撞上了董卓的大将徐荣,双方激战一日,在凉州铁骑猛击之下,尚未形成完整战斗力的曹军当终于崩溃。士卒死伤甚多,曹操本人也为流矢所中,所乘战马被创而毙,幸亏了从弟曹洪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曹操,曹操才得于从败军中脱险。

曹操独立统军第一仗,输得惨,却是虽败犹荣。

因为徐荣一看,连曹操这样的小部队,也敢当面前来力战一日,由此而对诸侯大军再不敢起轻视之意。

所以,曹操用孤军力战惨败,为畏敌不前的诸侯们,狠涨了一脸面。

《三国志》:(徐)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而身先士卒的习惯,一直贯穿在曹操的军旅生涯中,也让他屡屡遇险。

濮阳与吕布大战,

曹操亲率数千人马夜袭濮阳城郊敌军别寨,结果,激战至天明,刚刚破寨,便被来援的吕布大军三面包围,由是曹军陷入了昼夜连续的苦战之日中,险象环生。

官渡之战,亲率步骑五千袭乌巢。

与演义中一击而破乌巢不同,乌巢守御甚严,曹军屡攻不克,而袁绍军又来援。曹军即将腹背受敌,曹操麾众猛攻乌巢,并对左右说,敌人援军的锋刃没有触及我背脊前,不许再来相告。统帅誓死志,士卒自然奋勇争前,然后击破乌巢,促使了袁绍大军的总崩溃。

还有平西凉马超之战,亲自断后。

曹军渡河,曹操亲率百余虎士为大军断后。不过这次有些狼狈,马超万余步骑来袭,老曹最后坐小船弃众虎士而逃了。

狼狈了一次,但这并不妨碍曹操骨子里是个勇猛的人。

还有,

唐太宗李世民逐突厥,威震异域。

曹操征乌桓,一战解决北方边患。并命田豫、牵招分驻北彊,使鲜卑、乌桓未敢有异动。只是三国英雄风头太盛,掩盖了边将之功。

二:

李世民与曹操用兵,都能奇正相合,并善于使用骑兵突击,每每能在战斗中抓着敌军的破绽,然后出奇制胜,一击制敌。

李世民的骑兵突击。

李世民统军出征打仗,向来自己亲自掌握最精锐的千余骑兵,号称为“玄甲骑”。

唐军与敌军作战,每先用步军与敌列阵野战,然后骑兵迂回至战场侧翼待机,等到敌我两军激战正酣,敌人注意力全在正面战场上时,唐军骑兵就趁机从侧翼发动攻击。

而李世民倚仗自己出众的骑射武艺,总是能抓住战机,在最关键时,由自己亲自率领玄甲骑,猛攻敌军侧翼,往往一击就能凿穿敌军的军阵,然后分割歼灭,一役击溃敌军优势兵力。唐军靠这种娴熟的步骑协同作战运用,每以寡击众,常常取得全胜。

从霍邑破宋老生;平定西北薛仁杲;讨伐王世充;以主力围洛阳城、分三千五百骑打援,三千五百骑一役击灭窦建德十万大军。

如果说李世民的用兵如神,尤其骑兵运动战,先诱敌,把敌人调动起来,再找到敌人破绽一击制敌的战术已如火纯青,那么曹操就是最先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战术的祖师爷之一。

以曹操官渡大战前的“白马之战”中斩颜良、诛文丑的两场奇兵突袭战为例:

(1)斩颜良。

袁绍率十余万众过河,二路大军来攻曹操。

曹操由于兵少,便决定先吃掉敌军兵力较弱的一路。就是由颜良等率领,正围攻白马的袁军偏师。

于是,先佯动诱敌,作出欲渡河抄袁绍后路的态势。

正当袁绍在防备曹操渡河时,曹军突然兵锋一转,急行军奔袭白马。

曹军倍道兼程,行进至距颜良大军只十余里处,河北军斥侯方才察觉。

颜良闻报,大惊,急忙整顿队伍,亲自率领,仓促前来迎击曹军。

曹操趁敌措手不及,命张辽关羽为先锋,马不停蹄就发起攻击。

关羽万众之中,阵斩颜良。

袁军溃散,曹操便迁白马之民,以避袁绍军锋。

(2)诛文丑之战,

袁绍闻颜良战死,大怒,派大将文丑及刘备,率五六千骑兵急攻曹军。

五六千骑兵,在真实历史中,是个不得了的数字。

而曹操可用骑兵,只有六百余。

于是,曹军撤退,而文丑的骑兵紧紧追来,

曹操命令:

  • 把财帛等撒于敌军来袭方向沿途道傍。
  • 六百骑兵全体解鞍放马,蓄养马力。

不久后,文丑与刘备的五六千骑兵,先后而至。

因为河北骑兵,多有北地杂胡。虽然剽悍迅捷,但是纪律很差。一见道旁遍地财宝,哪还忍得住贪婪。

又以为自已兵多势众,曹军必定不敢来反攻。便纷纷驻马、争抢财物。

这样,行军阵列顿时一片混乱。文丑亦不能制止这种作死行为。

  • 古代打仗,一旦在敌前乱了阵列与队形,那就再形不成合力,也无法有效指挥,这非常要命的。

于是,曹操亲率早已备鞍待命六百骑兵出击。

而正在争抢财物的河北骑兵,猝遇突袭,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守反击。

战斗结果:

刘备败逃,文丑身陷于乱斗中,被曹军骑兵阵斩。

优秀的指挥员,不但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捕捉战机。还能在敌强我弱之下,主动创造战机,并抓住机会,一击制敌。

此役,堪称中国骑兵以少胜多的机动作战祖师爷级战例。因为曹操之前,史书上从未记载过这样的仗。

李世民与曹操,家世相似,皆为前朝勋贵子弟。

李世民。

为关陇军功贵族门阀子弟,西魏八柱国大将军李虎之后,历西魏、北周、隋,三朝勋贵。

曹操。

无论夏侯氏还是曹氏,都是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与曹参之后。

二人的家世、门庭,以及宗族实力,都是相近的。

而起兵之后,族中子弟名将辈出,同样也颇为相似。

(图来自网络)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