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清代处决罪犯为什么到菜市口?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季我努学社】的最佳回答: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桂强
老北京的胡同儿很多,胡同多自然街口也多,而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宣武门外的菜市口了。在很多的影视剧作中,我们常常听到堂官宣判:“拉倒菜市口斩首”,北京的菜市口也因此名声大振。
(菜市口刑场)
古代的刑法一般讲求的是“秋后问斩”,意思是被判处死刑的犯人,在每年的秋后被押解到菜市口处决。有身份的犯人享受有坐刑车的待遇,没有身份的罪犯只能带着脚铐被押赴刑场。到菜市口之后,犯人依次跪下,刽子手也依次站好准备行刑。一般要等到午时三刻才开始行刑,因为古人认为人死阴气太盛,故选在一日阳气最盛时行刑,方能压制。而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古人看来也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之时。犯人的头砍下来之后,挂在木桩上示众,来警示后人。
清代魂归于菜市口的名人有很多,前后咸丰末年的顾命大臣肃顺,后有戊戌六君子等人。那么为什么要在菜市口处决犯人呢?
(戊戌六君子)
我想这应该是为了更好的警示民众吧!每当菜市口处决罪犯,就像上演一幕大戏。中国人历来喜欢凑热闹,因此大凡执行死刑时,菜市口都会被围的水泄不通,大家都想来目睹一下别人被处死的过程。我们也能理解那时民众的心理,毕竟古时娱乐活动很少,难得有这么一场免费的大戏上演,猎奇心理严重的中国老百姓们又怎么会错过呢!但是从统治者的角度上看,正是有这么多百姓来围观,才能更好的教育民众。死刑犯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被统治者加以否定。在被押赴刑场之前死刑犯虽然罪大恶极,但是仅少数人知道,经过“菜市口舞台剧”的上演,他的罪行广为人知。在“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时代,名誉对一个人何等重要,尤其是重视盖棺评论的古人。因此死刑犯永远背负着恶名,遗臭万年,并且他的后人也总是被人指指点点,抬不起头来。在肉体上,不用多说,斩首对于死刑犯的痛苦还少一点,如果是千刀万剐,那么对于死刑犯来说是生不如死。旁观的百姓看到死刑犯临死前的呻吟,我想总会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吧!
(菜市口刑场)
1912 年,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菜市口也不再是处决罪犯的场所,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街和交通枢纽。
【2】、来自网友【维維】的最佳回答:
没有别的,就两个字“热闹”,能起到杀一儆百的震慑作用。人们常说的“推出午门斩首”,其实就是拉到菜市口砍头。文天祥、郑芝龙、肃顺、戊戌六君子等人,都是在菜市口被斩首的。
北京菜市口的历史比紫禁城还要久远,在一千多年前的辽代,菜市口区域是安东门外的郊野;到了后来的金朝,此处是施仁门里的丁字街;再到后来的元朝,菜市口所在的檀州街已是闹市之区,元末因战乱菜市口区域繁华不再。
到了明朝时期,菜市口成为京城最大的果蔬市场,沿街菜摊众多,人流不息;到明朝嘉靖年间,把菜市最集中的街口命名为菜市大街;清朝乾隆年间,菜市大街被正式命名为菜市口。而菜市口作为刑场来使用,还要追溯到清朝顺治年间。
在这之后的 200 多年间,菜市口地区一直生意兴隆、文化昌盛,此处的众多客栈茶楼云集,商铺酒肆林立,终日行人不断,热闹非凡。这一区域也成为当时京城三大商业中心之一。在此处斩首人犯再合适不过,既能起到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又能靠巨大的人流进行快速宣传。
菜市口之所以能名声大振,其主要原因就是被清朝选为行刑之地。在此之前的明朝行刑地是在西市(西四牌楼),清朝将其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据说当年每到冬至前夕就将被砍头的囚犯推入囚车,经过宣武门,来到菜市口,刽子手便手执鬼头刀将囚犯的头砍下来,挂在木桩子上示众。
当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掌握实权后,咸丰皇帝的顾命八大臣之一的肃顺,就是在菜市口被杀头的。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将谭嗣同、刘光弟等六君子也在菜市口砍头。一般在菜市口被砍头的犯人,死后尸体被人抬走,血迹用黄土垫盖。
据说谭嗣同在走向菜市口的路上,站在牢笼中从容自若,而监斩官就是当朝有名的军机大臣刚毅。谭嗣同在临刑前,突然向刚毅喊话,刚毅急忙叫人带走谭嗣同尽快行刑。相传菜市口作为刑场很邪气,不能与死囚说话。
其实在菜市口被杀的名人不只是清朝时期,据说在菜市口被刽子手的鬼头刀斩首的第一个名人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将文天祥。那时的北京城名称为大都,菜市口区域也不叫还不叫菜市口,此处是卖柴的地方,叫做柴市口。
几百年过去了,人们一提到菜市口,马上想到的就是砍头的刑场。辛亥革命后,菜市口的刑场被转移到它处,这一带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街和交通枢纽。菜市口作为刑场的历史结束了,但关于它的传说并没有结束。流传的刀伤药和裁缝铺的诸多传说,当然了这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些说笑而已。
综上所述,菜市口作为清朝的刑场,主要原因就是与紫禁城和刑部等地方的距离适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此处人流大,繁华热闹,这正是清政府所看重的,既能起到震慑群众的作用,又能达到尽快普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