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假如希特勒不打法国和英国,先对付苏联,那么他会不会得到英法美的支持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静夜史】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希特勒很聪明,但其他人不是傻子!
作为欧洲的十字路口,德国的地理位置相当不利,尤其是爆发世界性大战时,德国的位置注定了只能是两头受气。
所以自 1871 年德国走向统一,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破解两线作战的困局。
但是很不幸,两次世界大战,德国东西方向都是对手而且两个对手还结为盟友,德国几乎是毫无意外的成为被夹击的对象。
对于这一点,希特勒肯定是非常清楚的,如无意外,崛起的德国,将会受到来自西方的英法以及东方的苏联夹击,而最后走向失败。
所以希特勒必须想方设法让苏联和英法对立起来,起码一方为我所用。
不过英法和苏联谁都不是傻子,纳粹德国的威胁让他们不得不有所行动,英法的行动是推行绥靖政策,使劲儿将德国向苏联方向推,甚至牺牲德国东部的盟友也在所不惜。
而斯大林则不断向英法示好,企图联合英法将纳粹德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不过沉迷于绥靖政策无法自拔的英法两国,对于苏联的好意视而不见。毕竟他们的目标就是让德国攻打苏联,如果和苏联结好,就背离了他们的初衷。
此时的苏联,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几乎是所有国家、所有制度的死敌。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恨苏联,法西斯也痛恨苏联,苏联几乎成为世界的弃儿。
在仇视苏联这个问题上,英法和德国是有共同利益的。某种程度上说,纳粹德国的崛起就是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默许和支持的。
1929 年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深受打击,包括美德英法等世界主要国家。
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不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失灵,失业率飙升,社会陷入动荡。更导致了没有遭受经济危机冲击的苏联极力膨胀,苏联膨胀的方式就是疯狂向外输出革命,将红旗插满整个资本主义阵营。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全球政治舞台中心的欧洲成为抵御苏联的第一线。而此时的欧洲各国,在经济危机的寒冬中一蹶不振,尤其是德国,失业人口高达 800 万。魏玛共和国政府在经济危机中表现乏力,引起德国上下的普遍不满。
尖锐的社会矛盾使纳粹势力上台成为可能,希特勒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登上了德国总理的宝座。
而由于德国身处欧洲十字路口的位置,夹在苏联和西欧国家之间,在位置上非常适合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屏障,因此对于希特勒的上台英法等国并没有干涉,并且对于希特勒的发展壮大还进行了一系列支持,比如默许德国和奥地利合并,慕尼黑会议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等。
可以说英法等国的目标就是将希特勒的势力引向东欧和苏联决战。而希特勒也非常识趣的将共产主义视为最重要的敌人。1936 年,德国和日本意大利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
》
,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表明姿态。
但是希特勒深知,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手里。法西斯体制作为一种应急和过渡性质的体制,不可能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模式。这就意味着,一旦希特勒缓解了德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并向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将苏联打得奄奄一息,完成了历史使命,那么接下来希特勒面临的主要对手将会从苏联转向英法。
也就是说,无论希特勒能不能消灭苏联,只要能够保证苏德两国两败俱伤,英法等国就可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希特勒要想不死,就不能听从英法等国的安排,和苏联斗个你死我活。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小国的德国,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而这只能由苏联提供给他。因此进攻苏联是德国的既定目标,但不能是首要目标。
在斯大林遭到英法拒绝,心灰意冷之际,希特勒向斯大林抛出了橄榄枝。于是 1939 年 8 月 23 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协定
》
,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进行了明确划分。
希特勒此举完全出乎英法等国的预料。在英法等国以为抛弃了波兰这个盟友,希特勒下一步就要进攻苏联时,希特勒却突然调转枪口横扫西欧,打了英法等国一个措手不及。
应该说希特勒横扫西欧,进攻英国的做法,达到了出其不意,稳固后方的效果,为彻底消灭苏联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是希特勒低估了英国以及苏联的潜力,在希特勒疯狂进攻英国时,美国为英国送来的温暖;而在希特勒疯狂进攻苏联时,英国和美国都雪中送炭。
也就是说为了消灭膨胀的纳粹德国,昔日尖锐对立的苏联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结成同盟,德国再一次陷入两线作战的无解境地。
况且,无论德国先打苏联,还是先横扫西欧,膨胀的德国都打破了英国大陆均势的政策,因此英国和德国的对立是必然的。
而在确定希特勒横扫西欧后,德国已经成为苏联赤化欧洲的最大对手,所以斯大林为了在接下来的苏德战争中占据更多主动权,疯狂地向西拓展领土,使希特勒恼羞成怒,不得不选择先发制人,于 1941 年 6 月 22 日发动对苏联的闪击战。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无论希特勒先扫西欧还是先打苏联,希特勒最终的结局都是失败。不仅仅是因为法西斯体制的先天不足,更是因为膨胀的德国,本来就是苏联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巨大威胁,所以德国面临东西方向的联合绞杀似乎是历史的宿命。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2】、来自网友【世界镜像观察员】的最佳回答:
帝国主义国家想灭苏联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德国愿意当马前卒,三国肯定会支持,但是这个支持随时会被掐断!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第一个代表无产阶级的苏维埃政权正式成立。1918 年 3 月 3 日,刚成立的苏俄政府为了巩固政权,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苏俄割地赔款给德国后,就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是协约国的重要成员之一,他们未经允许就与德国签约停战,这让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协约国非常愤怒,英国、法国和美国不仅开始暗助俄国内部的白色复辟势力与苏维埃政府对抗,还派兵在俄国北方和远东港口附近进行袭扰。
苏俄的“红军之父”托洛茨基开始了他乘着装甲专列转战数十条战线的戎马生涯,他冒着枪林弹雨进入前线战壕进行指挥的精神感染了全体红军,红军历时五年不仅打败了英国、法国和美国支持的白军,还将三个国家派去袭扰俄国的干涉军赶跑。俄国内战结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正式成立,而自从苏联成立以后,他们的红色苏维埃思想就开始快速传播到西方各国,这使得西方的帝国主义国家们开始担心自家也会爆发革命,于是他们早在想除掉苏联。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以装甲部队快速奇袭了波兰,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波兰就被占领,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而不战。如果这个时候希特勒不打法国和英国,他先去打苏联的话,那么希特勒就可以向英国和法国解释攻击波兰是为了打苏联。英国和法国都不愿意打仗,希特勒牵强的理由会被他们接受,他们不仅不会干涉德国攻击苏联的行动,而且还会背后支持德国打苏联。德国打完波兰后,如果不攻击西欧国家,而是直接打苏联的话,那么希特勒肯定要征得英国、法国和美国的支持,否则他们肯定打不过苏联。
1939 年 8 月 23 日,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仅仅过了八天,德军奇袭波兰,而苏联跟上补刀,两国快速瓜分了波兰。苏联占领部分波兰土地后,把原来边境上的斯大林防线的重要装备全部拆卸到新边境,而新边境的莫洛托夫防线在 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时仍然没有修建完工,这也是德国能够快速突破苏联边境防线的一大原因。如果希特勒在打完波兰就直接攻击苏联的话,那么他应该是不会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因为这个条约引起了英法两国的极度不满,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直言这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两国多年外交政策的失败。
只要希特勒想要从英法两国得到资助,那么他就不会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没有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袭击波兰的时候,苏联不会跟上补刀,他们会在边境的斯大林防线内进入戒备状态。斯大林防线是沿着苏联边线建筑的防御工事,包括了遍布卡累利阿地峡到黑海沿线的许多加固要塞,每隔 50-150 公里就设置一个炮塔和机枪碉堡。苏联在坚固的斯大林防线内进行戒备的话,只要德军的机械部队不离开波兰境内,苏联红军肯定不敢放松警惕,那德军很难利用机械部队奇袭苏联。
德军强攻斯大林防线内做好准备的苏军,这肯定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如果德国没有得到英国、法国和美国的物资支持,那么他们战败的可能性极高。即便三国以物资支持德国,那么德国战败的可能性依然很高,自托洛茨基时代开始,苏联的“人海战术”就让欧洲各国非常忌惮。如果苏联反攻到德国边境的话,英国和法国肯定会出兵帮助德国,因为他们不会允许苏联扩张到西欧来。
如果德军破开斯大林防线,象苏德战争那样,攻下斯摩棱斯克和乌克兰基辅的话,英国、法国和美国会果断掐断对德国的资助,必要的时候英国和法国会出兵攻击德国本土,以逼苏联战场上的德军撤退。德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如果德国攻下乌克兰的基辅,那么他们就拥有了粮食基地,这对德国来说已经是一贴“大补药”,要是德国往前攻下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以及高加索地区的话,德国的石油问题也会被解决,那德国将成为欧洲第一大国,这将威胁到英国和法国,英国和法国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苏维埃政权受到欧洲的排挤,英国和法国早就想除掉苏联,德国去打苏联,英国和法国肯定会在背后提供资助。至于当时实行孤立主义的美国,德国进攻苏联不会影响到美国在欧洲的利益,美国不会切断与德国的正常军需贸易。如果德军在苏联长驱直入,那么英国、法国和美国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肯定会切断对德军的资助,以避免欧洲平衡被打破。
【我期待着你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