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对学生减负怎么看?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河洛草】的最佳回答:
鄙人认为在当今教育体制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学生减负的文件愿望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因此,导致越减负学生的学习时间越长,作业量越大,培训班越多之现象。一言一蔽之,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那么,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一、社会原因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异常丰富,优秀人才云集,而优质岗位有限,就业形势严峻。这就给孩子毕业后的就业造成很大压力。学生想获得优厚的待遇,找到满意的工作,没有良好的文化课成绩基本上不可能的,考不上好的大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每年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壮观场面。为了挤过独木桥,为了未来的幸福生活,学生学习怎能不拼尽全力,又怎会感受不到压力山大呢?
二、家庭原因
家长让孩子“上好学”的强烈愿望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异化成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不安和急功近利,“辅导班”成了一些家长的无奈选择。就以我们小区周围的门面房来说,服装店、饭店、商店纷纷关门,而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店)越办越多。
导致学生负担重的原因是啥?
第三、学校原因
教育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入,为满足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建设的需要,教师在大纲规定的学科课程外,还要开发各种实践课程、综合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于是大量的作业被延伸到了课外。学科之间、学段之间、教师之间缺少衔接整合,“动手实践、创意制作、社团活动、亲子合作”等新的作业形式与日俱增,叠加起来成为沉重的负担。
“路漫漫其修远兮”,要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光凭学校、教师根本无济于事。只要高考、中考指挥棒在,学生减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2】、来自网友【姚世龙】的最佳回答:
目前,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再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下我们一定要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原因,望读者不吝赐教。
1. 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端
教育是门科学,教学应该讲究技术和方式。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不正确的教学方式只能说是在摧残人、毁人和愚弄人,而不是在教育人。 用纸笔考试的方式不能及时测量出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其所谓的“成绩”对人身心发展状况的“反映”是片面的,甚至不是主要的。片面追求纸笔考试成绩的结果必然是急功近利、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合作、创新等长远发展能力为重点,而不应该以积累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重点。用纸笔考试的方式只能比较准确测量出学生在某一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而难以测量出上述各种能力。 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是在对知识的探究、质疑、批判、交流、反思和再发现的过程中实现的。如果以学生的纸笔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结果的主要或唯一标准,那学生的学习过程必然简化为以背诵和记忆知识为主,其它能力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此即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端。(可参阅头条号姚世龙文章:人会被知识的海洋“淹死”)
2. 学习负担过重的危害
一般来说,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指在接受教育时,在课业方面应达成的任务(主要指纸笔考试成绩)和因此承受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压力。负担过重不仅必然会导致肤浅,而且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学习的主动性。 由于中小学课程门类较多、较杂,教学方式又普遍陈旧——机械训练、简单重复、题海战术,至今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校外补课班更是如此)。 给学生适当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使其智慧潜能得到应有的滋养、生发,从而逐渐形成他们对世界的深刻、独到的感悟、体任、理解和把握。反之,过重的负担容易使孩子从小养成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毛病,不利于学生理智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不倦的探究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批判精神、怀疑精神的培养,不利于不唯书、不唯上,不轻信、不盲从的独立人格的形成。 所谓“超纲学习”和“超前学习”实际上就是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同伴中获得较高的纸笔考试成绩,略去了学习知识过程中应有的对知识的探究、质疑、批判、交流、反思和再发现的过程,以牺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长远发展能力和身心健康为代价,获得眼前选拔性纸笔考试所需要的较多较难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主要以死记硬背和强化训练为主,“动手做”和“动脑悟”的过程大大减少,主要是在考试的压力下被动学习,感觉到“负担”过重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3. 一定程度的自主快乐学习是必须的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合作学习则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在这三种学习方式中,探究学习是核心。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提出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最终促进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真正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而只有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得自主的尊严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育即生活(杜威语)。学习如果能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其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不断满足过程,是在主动的“玩中”、“做中”和“思中”去学,那即使在外人看来学的很累,学生心里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学习负担也会大大减轻。 因此,一定程度的快乐学习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应该是必须的。
从根本上来说,中小学生“减负”能否取得成效,有赖于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和制度的建立,有赖于依法治校理念的落实,有赖于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此,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