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汽车上哪些东西曾被当做笑柄,后来发现是真的厉害?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天和 Auto】的最佳回答:
曾经被当做笑柄、使用后发现再也离不开的汽车配置,真实体验有以下这么几种。
第一种为汽车 USB 接口,作为资深音乐爱好者(曾经从业)有一种偏执,听音乐要用 CD 扬声器必须高端,所以 U 口一度被业内人士理解为低端的代名词;然而在对音乐的理解逐渐深刻,小孩子在车上总要看动漫之后,终于发现车载 CD 和 DVD 机为什么被淘汰,一枚小小的 U 盘能装进去极其丰富的内容,汽车 U 口意义真的很大。
第二种是头枕显示器,在平板时代这项配置可能是古老的代名词,然而在经常带孩子驾车时能在前排控制后排同步播放内容,不会让驾驶分神还是很有意义的;使用头枕显示器不在于播放的内容是什么,有些时候只是共享同一内容增加交流的次数而已。
第三种
是车顶行李架或行李箱,这一配置对于大部分车主而言总会被当做装饰,然而是在两条基础杆上加上横杆,在横杆上装上行李框或者行李箱,自驾出行时会发现能够多携带几百升的物品,而且整车的气质会瞬间发生变化,这项配置还是很牛的。
第四种
是智能化配置,比如遥控驾驶,这项配置在汽车上出现后一度成为笑柄,被定义为是对老司机驾驶技术的侮辱;但是在下雨的时候看着别的车主淋的湿漉漉的跑进车内,燃油淡定的掏出遥控器把车遥控到面前,这种体验有一次就会发现科技与汽车的融合有多牛。
第五种是电动机,在燃油车时代对汽油机和柴油机都算熟悉而且很有感情,对于机械美感的理解已经僵化成为内燃式发动机的震动和声音,对电机的理解也一度认为是玩具车和低速车使用;但在使用过第一台有电机的插混汽车后,状态基本是曾经的理解被瞬间否定,能接受被否定的话会认为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不能接受则要默默承受打击继续用谎言哄骗自己了是。
汽车上的配置曾经认为无用但使用后非常有意义的有这么几项,不过以上五种还不是普遍不能被接受的类型,个人认为比较实用但是太多人不能接受的是【中置仪表盘】。
中置仪表的第一点优势是减少了正面可视范围盲区,其次稍微有些角度偏向驾驶员一侧的仪表盘方便观察,因汽车在中间车道或快车道行驶时需要观察的路况主要是左前方,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所以中置有角度的仪表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尺寸加大后显示的内容会更丰富,每一项显示的内容尺寸更大更便于观察,这是喜欢中置仪表盘的原因,对配置的颠覆性理解大致有这几项,供参考。
(上文由天和 Auto 撰写,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2】、来自网友【老侯解车】的最佳回答:
汽车上哪些东西曾被当做笑柄,后来发现是真的厉害?其实汽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被人当做一个笑柄。当时的世界是马车的天下,第一辆汽车发明出来后,噪音极大,故障率极高,经常在路上抛锚,不是车拉人,而是人推车,被世人笑话得不行,断言这又是一个“富尔顿的蠢物”,活不了几天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马车除了在旅游景点能看到,在其它地方都绝迹了,而汽车真正成了这个世界的主宰者。
汽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有无数里程碑式的发明创造。每一个新技术被发明应用的初期,都会由于不成熟、故障率高、不符合使用习惯等因素不被人接受。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后期的应用过程中,人们也会越来越发现新技术的好处,逐渐从抗拒到接受到喜爱,最后发现都离不开它了。下面我们就来说几个汽车上曾经被当做笑柄,后来发现是真的厉害的几个发明。
1、充气轮胎:在汽车发明之初,使用的车轮都是木制或者铁制的,后来又在上面包裹了一层橡胶。这样的车轮减振效果是极差的,汽车舒适性很差,也无法快速行驶。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约翰·邓录普制成了橡胶空心轮胎,随后托马斯又制造了带有气门开关的橡胶空心轮胎,充气轮胎就此诞生。但是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有限,这样的轮胎经常爆胎、漏气,并且还不耐磨,所以并不被人们接受,甚至一度沦为笑柄。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汽车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充气轮胎技术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汽车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可以说,如果没有充气轮胎,汽车是无法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的。
2、前置前驱结构:早期的汽车,基本都是后轮驱动的,这似乎也成了汽车的标准结构。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小部分的乘用车开始采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结构。这是一个破天荒的创举,在当时深受诟病,甚至有汽车大佬直接出手打压,并且大肆宣扬前轮驱动的缺点,一度让前置前驱发展举步维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前置前驱的好处,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逐渐成为乘用车的主流结构型式。现在市场上的乘用车 90%以上都是前置前驱的结构,甚至某些以后驱自居的豪车,也开始使用前置前驱的结构了。这仿佛应验了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溃缩吸能式车身结构:我相信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不能接受“溃缩吸能”这一观点。在汽车发展的初中期,人们都认为,汽车的外壳越结实,汽车就越安全,因此人们就把汽车的外壳做得坚硬无比。但是在实际的汽车碰撞事故中却发现,有时候车的损伤不大,但车内的人却受伤了,这就与汽车安全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背道而驰了。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汽车工程师开始研究汽车溃缩吸能技术,并在汽车上应用。但是这样的汽车在实际碰撞时,外观看起来非常惨烈,损坏部件严重。如果不看车里面的人,人们都认为这样的汽车安全更差了,因此都不接受这样的汽车,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但是随着汽车技术与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汽车安全的本质是保护人这一观点,汽车的损伤是次要的。而溃缩吸能式车身结构在保护车内乘员这方面是做得最好的。现在的汽车几乎全都是这种溃缩吸能式车身结构了,谁再说“车身越硬越安全”的话,就会被人笑话的。曾经的笑话,现在变成了真理,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吧!
4、塑料保险杠:我的一个朋友,直到有一天追尾了一辆奔驰,才知道汽车的保险杠原来是塑料做的,并且豪车的保险杠也是塑料的!这对于他来说,就是毁三观的存在。在他原来的观念里,汽车保险杠应该是钢制的,坚硬无比,这样才能起到保险的作用。但是事实却告诉他:所谓的保险杠就是薄薄的一层塑料壳子!为此他还郁闷了好几天。其实塑料保险杠的应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是溃缩吸能式车身结构的配套产品,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汽车对行人的伤害。但是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对这一变化都是不能接受的,认为把钢制的保险杠换成塑料的,就是在简配,降低成本,对汽车安全是不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安全法规益发规范,塑料保险杠的优势逐渐凸显,人们最终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并且发现这个改变大幅度的降低了行人的伤亡率,确实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