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如何理解海子在死前写的最后一篇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后坡羊】的最佳回答: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被广泛引用,代表理想生活、乐观处事的诗歌其实是在海子自杀前两个月写的。此前一周海子收到了他的初恋也是唯一爱恋的 B 女士的消息,B 即将前往美国定居。
两个月后的 1989 年 3 月 26 日,在山海关和龙家营之间的一段铁轨拐弯处,25 岁的海子站定,扶了扶眼镜,双手缓缓将衣服抚平,将背包放在轨道旁边,慢慢的躺下去。视线所及处,火车呼啸而至,海子的脑海里闪过他短暂的一生,定格在 B 女生的头发和红唇,”风吹起你的/头发/一张棕色的小网/撒满我的面颊/我一生也不想挣脱“,”两片抖动的小红帆/含在我的唇间“。
然而,此刻,火车带来冷冽的海风已经笼罩了海子瘦小的身躯,海子的手扶着冰冷的轨道,下面的铁轨和枕木组合在一起,仿佛是一架放倒的梯子,一架能通向天堂的梯子……..也许天堂的那一边,他能过他所向往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劈柴、喂马、周游世界”;他能住进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他能“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他自己的幸福”;他能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但是海子说的这一切都是要“从明天起”,为什么从明天起?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
因为这一切都是海子今天所没有到,都是他求而不得的,或者是得而复失的幸福。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热情的为陌生人祝福,愿他们在尘世间获得前程和爱情。而他自己的幸福呢?已经无法寄希望于尘世,他的幸福只能在其他地方寻找。
海子卧轨时,随身携带了《圣经》,也许正是他的最后希望。正如他的恢宏诗歌《太阳》中写到的“在天空和大地之间,天梯静静的支撑在中间……打柴人这一天/从人类的森林/砍来树木,找到天梯/然后,从天梯走向天堂。”
80 年代,是诗歌最后的黄金年代,那个年代文学青年可以直接拦住妹子搭讪:你喜欢文学吗?天才的海子生于这个年代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他年纪轻轻就以诗名传遍天下,并收获了 B 女士的爱情。可是在那个年代,整个神州大地正经历着数十年未有之变局,改革的风浪正激发着弄潮儿的热情,诗歌、摇滚风头正盛,但是当时的诗人可能并不如一个下海的个体户来的实惠。
海子来自农村,而他爱的 B 女士出身城市的富裕家庭,B 女士最初为海子的才情吸引,最终却因为家庭的差距和现实的原因而分离。海子对 B 女士倾注了巨大的情感,因为 B 女士为内蒙人,内蒙的湖泊称作“海子”,湖泊是晶莹、纯洁的,“海子”对 B 女生的感情也是纯洁的。
B 女生的离开,给海子带来沉重打击,海子对世界充满了不解和无奈。得知 B 女士要远赴美国,海子的内心崩塌了,写一首宏伟史诗的计划遭遇瓶颈,越来越离群索居的生活使他的心理灰暗,此时 B 女士的消息,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他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
海子的死,确是震惊了整个文坛,乃至整个知识分子阶层,同时也终结了 80 年代诗歌的黄金年代。据说他的北大校友俞敏洪,听说此事失声痛哭,一边惋惜自己“有丰富的情感,却没有优美的文笔”,一边却庆幸自己没有成为诗人,“因为我发现真正成为诗人的人最终都出事了”。
【2】、来自网友【小脚踩水】的最佳回答:
海海子在写下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的两个月在山海关卧轨身亡。
整首诗都是用洒脱奔放,温暖清澈的笔墨写出的。寄托着海子即对未来的向往,希望做一个无牵无挂幸福的人。诗中有一微小的暗喻,是「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那么,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幸福的人呢?拥有一点日常工作,能有大把时间探索未知世界,这就是属于幸福的终点了。乍看之下能够理解,但仔细拆解后,实则矛盾。喂马,劈柴两个是平凡的日子,是隐居的生活。但周游世界不是,那反而是一种去世界各地,浪迹天涯海角的凌云壮志。通过这首凄美的诗歌意象,感受到作者的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又诉说了自己难以释怀的矛盾心理,在节奏明快、奔放洒脱的诗词中
韵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这首诗歌简单,直率,大气又纯粹,但是却透露出对生活真谛的开示。简单的就是最美的。越是简单,就越难以企及,也越容易失去。没有繁冗儒节,直击灵魂。就像 1989 年初海子回乡后感慨:有些你熟悉的东西,一旦越过,就再也找不到了。因为在家乡,你已经成为了熟悉的陌生人!那种牵绊、那种不舍还有淡淡的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