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长达369年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是怎么回事?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8 02:14:00 5次浏览

关于问题长达 369 年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是怎么回事?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史晓生】的最佳回答:

正所谓水有源树有根,要弄清魏晋南北朝,还得从曹操咽气儿开始说起。

魏晋南北朝,虽说只有短短五个字,但是其跨越的时间,却长达三百多年,而其囊括的政权,则多达几十个。

并且,在这段时间里,有一大部分,是华夏最为黑暗和混乱的时刻。

那么,造成这多达数百年的混乱与黑暗,是如何形成的呢?另外,这魏晋南北朝中的魏晋,以及南北朝又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得从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咽气后说起。

曹魏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 216 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此时,曹操已位极人臣,虽无天子之名,但却有天子之实。

之后,其子曹丕,在司马懿、吴质等人的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胜利,最终在曹操病逝(公元 220 年)后继位为魏王。

而在曹丕继位不久,便逼迫汉献帝禅位,最终其登基称帝。

曹丕建立的政权,便是“魏晋南北朝”中的“魏”,后世也称作“曹魏”,由于其并未实现大一统,所以仅能算是一个割据政权。

曹魏政权建立后,曹丕为稳固统治,先后颁布了“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以及“群臣不得奏事太后”等一系列措施。

另外,曹丕还对藩王进行了严格的管控,比如时常变动其封地,收回其兵权和治权,还有行动也受到严密监视等。

他所做的这一切,均是吸取了西汉诸侯国作乱,以及东汉宦官干政、外戚强大的教训,其目的就是想避免这些问题,以便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严格来讲,曹丕这种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却引发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并且正是这个问题,才导致最终曹魏灭亡。

什么问题呢?就是宗亲势单力薄,以至于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

果不其然,在曹丕去世之后,随着外臣司马懿以及其家族的崛起,朝政大权便逐渐被其掌控,尤其是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一举击败曹魏宗室曹爽,彻底掌控了主动权和话语权。

自此,曹魏基本上就成了司马家族的“一言堂”。

到了甘露五年(公元 260 年),司马家族的权势进一步扩大,而当时的魏帝曹髦,由于不甘心受制于司马氏,因此决意亲自带兵对其讨伐。

但结果,曹髦被司马昭门人成济当街杀死。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家族距离天子仅差一步,终于在咸熙二年(公元 265 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迫魏帝曹奂禅位,自己登基称帝。

司马炎建立的政权,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西晋的建立,可以说是司马家族三代四人(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以及司马炎)共同“努力”的结果,原本是曹魏臣子的他们,通过极为无耻的方式,窃取了曹魏的江山。

更重要的是,司马昭当街弑杀皇帝,算是开启了一个“潘多拉魔盒”,而这也注定了其国祚不会长久。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西晋建立不久,混乱便如约而至。

西晋

司马炎登基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晋一统,并且前期的他励精图治,也开启了“太康之治”这样的良好局面。

原本,按照这个趋势,西晋将逐步进入盛世,但随着司马炎晚年时期的荒淫无度,以及在继承人方面的失策,让西晋开始一步步滑入深渊。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乱,在司马炎去世之后拉开了帷幕。

司马炎的继承人,是历史上著名的“低能儿”司马衷,那句“何不食肉糜”便是出自他之口,当然,如果仅仅是他一个人傻还没什么,关键是,他还有一个极其能“作”的老婆贾南风。

贾南风当了皇后之后,就把手伸向朝政,而为了彻底专权擅政,她联合楚王司马玮以及汝南王司马亮,先是除掉了太傅杨骏以及其背后的杨氏集团,之后,又开始谋划如何除掉帮助她的两个司马家族藩王。

第一个被贾南风除掉的,是汝南王司马亮,当时贾南风对楚王司马玮谎称,只要帮她除掉司马亮,那么事后权力尽归司马玮所有。

而司马玮不知是计,十分听话的就出手弄死了司马亮。

但结果,贾南风当即翻脸,声称司马玮这是伪造皇帝手谕,肆意诛杀重臣,所以,司马玮稀里糊涂的就被贾南风以天子名义下令处死。

至此,朝政基本落入贾南风一人手里,而这便是西晋历史上“八王之乱”的第一个阶段。

而这仅仅是混乱的开始,在贾南风掌权之后,由于她没有子嗣,所以就有心对太子司马遹下手,最终一番设计,将司马遹陷害至死。

太子司马遹之死,彻底激怒了司马家族的藩王,因此他们就开始了对贾南风的反击,最终,在赵王司马伦的组织下,贾南风被处死,其家族也被尽数诛杀。

由于在诛杀贾南风的行动中,赵王司马伦功劳最大,加上他的辈分最高,所以一呼百应,成为当时西晋实际的掌权者。

但司马伦这个人,野心极大,他在掌权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不应该只当一个藩王,皇帝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所以,他干脆废掉了晋惠帝司马衷,自己登基称帝。

而司马伦刚登基,就遭到了他的兄弟们强烈反对。

为啥呢?要知道大家都姓司马,既然如此,凭啥就你司马伦有资格当皇帝?不行,我们其他司马也要当。

于是,“三王起义”爆发。

三王起义,即当时的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以及成都王司马颖三人组织的讨伐司马伦的军事行动。

这场行动,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史载当时因此战而丧生的兵卒以及民众,多达十万余人。

而最终,三王一方取得了胜利,司马伦则被囚禁后赐死,而在三王胜利后,河间王司马颙又将晋惠帝迎了回来,重新让其登基复位。

但我们都知道,晋惠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当时真正掌权的,则是仗着自己有“拥立之功”的齐王司马冏。

但此时问题就又出来了,三王起义是司马家的三个藩王,而司马颙独掌大权自然就让剩下两个也出力的藩王不满。

于是,剩下的两个藩王,即河间王司马颙与成都王司马颖决定讨伐司马颙,并且,他们还把长沙王司马乂拉了进来。

最终,在太安元年(公元 302 年),一番混战后,司马冏被杀,由于此战是长沙王司马乂第一个打进的皇宫,所以,他便趁机掌控朝政。

而发起此战的司马颙和司马颖反倒没落什么好处。

没有落到好处,自然就让这二人不甘心,因此在次年,也就是公元 303 年,司马颙和司马颖再次组成联军讨伐司马乂。

而就在两方人马厮杀之际,东海王司马越也掺和了进来,他趁着司马乂兵败疲惫的机会,买通其手下,一举将司马乂擒获,并活活将其烤死,还把首级割了下来送给司马颙。

由此,这场混乱的胜利者,便是司马越、司马颙和司马颖。

那么,事情到这里消停了吗?当然没有,在此之后,掌权的这三人中,司马颙和司马颖串通一气,强行废除了当时的太子司马覃,改立司马颖为皇太弟。

而这个操作,自然让其他人不满,谁都知道皇太弟意味着什么,那可是将来的皇上,因此,不愿意司马颖成为未来皇帝的司马家族其他藩王,又开始有所动作。

首先行动的,是东海王司马越,他纠集兵力对司马颙和司马颖讨伐,奈何技不如人,最终兵败逃走。

之后,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看到哥哥兵败,为了泄愤,便杀死了自己封地内的朝廷官员,而这就意味着他不想再受朝廷节制,但朝廷怎么会愿意?

所以,当时掌权的司马颖调集兵力,开始征讨司马腾。

而由于朝廷来势汹汹,自认为打不过的司马腾,与哥哥司马越一商量,干脆请来了一帮“强有力”的援军。

什么援军呢?就是当时的游牧民族,即乌丸、羯朱、鲜卑等,许给他们重利,以求他们能帮助自己击败司马颖。

至此,八王之乱开始介入了外部力量。

这么一来,司马颖自然不是对手,因此大败而回,趁其大败,当初支持他的司马颙直接废除了他的皇太弟名号,又将其囚禁至封地成都,最终在公元 306 年时将其赐死。

司马颖死的时候,年仅二十八岁。

而这边,混乱依旧在持续,由于外族骑兵的助力,司马越与司马腾这哥俩如虎添翼,硬是将司马颙赶出了长安。

司马颙一跑,长安自然落到了司马越的手里,他带着鲜卑骑兵入城后,鲜卑骑兵不受其指令,开始在城内大肆烧杀抢掠,足足造成了两万多人死亡。

之后,司马越迎回晋惠帝司马衷,因此他也成了又一个权臣。

不过,晋惠帝回来没多久便暴病而死,所以在司马越的主持之下,司马炽继位登基,是为晋怀帝。

而就在司马炽登基不久,为了平衡权力,他下诏召回了流亡的司马颙,并任命其为司徒,而就在司马颙接到诏令,开开心心的前去上任途中,却被南阳王司马模派人勒死在了马车之中。

不仅如此,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则是在公元 307 年被部下所杀,另外参与八王之乱的范阳王司马虓在家中被人毒杀。

至此,八王之乱中的八个司马家藩王,仅剩司马越一人活着,而这也标志着八王之乱的第二个阶段结束。

但第二阶段结束并不代表全部结束,在此之后,司马越开始头疼如何处理他请来的胡人,这些胡人来了就不愿意走,要是不管吧,朝野上下骂声一片,管吧,自己又没这个能力。

最终,极其郁闷的司马越,勉强踏上了征途,目标就是击退这些胡人,但没等开战,他就因为惧怕等因素,死在了出征路上。

到了这个时候,八王之乱才算真正结束。

而随着司马越死在征途之中,他手下随同出征的十几万晋军顿时大乱,看到如此机会,匈奴人石勒果断发动袭击,将十几万晋军团团围住来回射杀,最终,十几万人全军覆没。

由此,西晋的最后一支主力部队被消灭,再无可战之兵。

紧接着在当年年中(永嘉五年六月),刘渊之子刘聪一鼓作气直接打进了洛阳,并制造“永嘉之乱”,而晋怀帝司马炽也在期间被害,继任的晋愍帝司马邺虽有心反击,但奈何大势已去,于公元 316 年被刘聪所俘。

最终,刘聪在对晋愍帝司马邺百般羞辱后,将其杀害,至此,西晋正式宣告灭亡。

西晋的灭亡,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把自己给玩死了,而在其灭亡之际,华夏大地的混乱更进一步,北方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最终演变为数个强大政权轮流登场的“北朝”。

而南方,逃难至此司马家族宗室,则在士族的拥立下,建立了东晋,而伴随着东晋的灭亡,同样也演变成数个强大政权轮流登场的状态,后世称之为“南朝”。

两者加在一起,便是“南北朝”。

先说北方,即五胡十六国至北朝。

成汉

成汉的建立者,为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首领李特之子李雄,当初,在八王之乱发生后,李特趁势率领当地民众反晋,并自称镇北大将军。

之后,李特与西晋的益州刺史激战,不慎战死,其死后,他的弟弟李流继续率领民众作战,但过了一年,李流也病死。

等到李流死后,李特之子李雄接过了首领之位,并且率领民众打下成都,在这里,李雄先自封为成都王,后又登基称帝,国号为“成”,史称成汉。

不过,在李雄病逝后,成汉便陷入内乱之中,皇室为了夺权,展开了血腥杀戮,加上继任的皇帝一个比一个不靠谱,各种作死,因此国势愈加衰弱。

最终在公元 347 年,东晋大将桓温征讨成汉,最后一任成汉皇帝李势投降,至此,成汉政权灭亡,前后仅存在 43 年。

汉赵(前赵)

汉赵的建立者,为匈奴贵族刘渊。

刘渊是南匈奴单于的后裔,当初在司马昭时期,刘渊还曾作为质子住在洛阳,到了西晋建立后,刘渊则被晋武帝司马炎委任为匈奴北部都尉。

有了这个职位,刘渊自然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到了司马炎死后,外戚杨骏为了笼络刘渊,甚至给予刘渊统率匈奴五部军事的大权。

而到了八王之乱爆发后,随着益州蜀郡李特的起义,刘渊也开始蠢蠢欲动,随时准备着反晋。

有道是正打瞌睡旁边递过来一个枕头,就在刘渊筹备兵马之际,成都王司马颖找上了门,请他当自己的外援,以便击败东海王司马越。

对此,刘渊是求之不得,明面儿上听从司马颖指挥,实际暗地里,则紧锣密鼓召集匈奴五部,为反晋做进一步准备。

最终,刘渊在准备就绪后,与司马颖决裂,以“汉”为国名,追谥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建立汉赵(前赵)政权。

政权建立后,刘渊便筹划进攻洛阳,但不曾想大军刚开拔刘渊便病逝,而皇位,则由其子刘和继承。

不过,刘和的皇帝之位并没有坐多久,就被他的弟弟刘聪所杀并继位,紧接着,刘聪率大军攻入洛阳,杀害了晋怀帝和晋愍帝,促使西晋灭亡。

而早在刘聪继位之前,成汉(前赵)就有一个人在不断崛起,此人便是石勒,并且,在刘渊还活着的时候,石勒就已经是成汉(前赵)的重臣之一。

到了刘渊之子刘聪病逝后,成汉(前赵)发生内乱,趁着这个机会,石勒宣布自己要单干,最终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灭掉了成汉(前赵)。

成汉(前赵)一共存在 25 年。

后赵

石勒消灭前赵后的次年,自称大赵天王,不久后又登基称帝,而他所建立的政权,后世则称之为“后赵”。

到了公元 333 年,也就是石勒登基称帝的三年后他便病逝,继位者为其子石弘,但当时石勒的堂侄石虎势大,最终石虎废黜掉了石弘,自己登基,自称居摄天王。

而石虎则是历史上一个出了名的暴君,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上沉迷酒色,甚至一度杀了自己好几个儿子,总之他在位期间,整个后赵几乎是天怒人怨。

等到石虎病逝,登基的是他的幼子石世,但当时石虎的第九子石遵却不乐意了,于是,一番策划,石遵废杀石世,自立为帝。

但在石遵在位期间,却惹怒了石虎的养孙冉闵,怎么惹怒的呢?当初在石遵起兵推翻石世时,曾许诺冉闵,若是事成,便立他为太子。

结果,冉闵信以为真,因此在石遵登基的过程中没少出力,但等到石遵继位,却立了另一个人为太子,这就让冉闵极为恼火。

恼火之余,自然要报复,于是冉闵联合义阳王石鉴,成功将石遵废杀。

废杀掉石遵后,冉闵拥立石鉴登基,但没多久,冉闵又废杀石鉴,自己登基改国号为魏,史称冉魏。

但后赵到这个时候并未彻底灭亡,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祗在襄国自立为帝,并起兵开始讨伐冉闵,结果不仅没成功,反而被部下所杀。

至此,后赵灭亡,当然,冉闵的皇帝也没当多长时间,最终其被前燕的开国皇帝慕容儁所杀,而随着他的死,冉魏也就此灭亡。

前凉

早在西晋末期,在西晋的西北方向凉州,担任刺史的张轨,势力在不断增强,逐渐成了一方割据诸侯。

而张轨以及其后人,所建立的政权,便是“前凉”。

原本前凉国势相当强盛,但从公元 353 年开始,便陷入了不断的内乱之中,最终在公元 376 年,被前秦所灭。

前燕

前燕的建立,得追溯到后赵的石家人自相残杀之际,当时在辽东,鲜卑人慕容氏族不断崛起,由于其愈加强大,东晋迫于形势,不得不封慕容家族为燕王。

由此,慕容家族便建立了一个诸侯国,史称前燕。

而真正让慕容家族挺进中原的,则是石虎的儿子石祗,他在襄国自立为帝后,为了能击败冉闵,就请了前燕的慕容家来当援军,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慕容儁。

结果,冉闵被灭,而前燕也因为此战信心大涨,正当他们筹备着攻打东晋时,却被半路杀出来的一批黑马给灭了国。

谁呢?正是前秦。

前秦

前秦的建立者,为原后赵大将符洪之子苻健,在他手里,前秦快速发展,而到了苻健的侄子苻坚即位后,通过一系列政策,更是让前秦变得国富民强。

有了实力,自然要开疆拓土,加上当时前燕的大将慕容垂前来投奔,因此苻坚便发兵讨伐前燕,而在前秦的攻打下,前燕灭亡。

苻坚不仅灭亡了前燕,同时顺带还消灭了凉州张氏建立的前凉,以及北方的一些小势力,最终,他在公元 376 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至此,五胡十六国的上半场结束,而下半场则即将拉开帷幕。

后燕、南燕、北燕、后凉、西凉、南凉、后秦、西秦、胡夏

先说后燕,后燕的建立者为投奔前秦的慕容垂,当时苻坚在统一北方后,就执意发兵攻打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而归。

看到苻坚大败,原本归附前秦的各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其中就有慕容垂。

慕容垂算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苻坚的,他在自己的封地内自称燕王,废除了前秦的年号,建立后燕政权。

而慕容垂称王后,派他的叔叔慕容德镇守邺城,到了慕容垂病逝,其子慕容宝继位后,又派慕容德前往山东平乱。

结果,这个慕容德一去就没再回来,并且还在那里自立为王,而其建立的政权,则是“南燕”。

就在慕容德立国前后,后燕内部又闹开了,国主慕容宝被弑杀,其弟弟慕容熙登基继位,但慕容熙继位后为政暴虐,因此在公元 407 年,被中卫将军冯跋所杀,后燕就此灭国。

慕容宝死后,冯跋拥立慕容宝的养子慕容云登基,继续沿用燕国国号,而后世则称其政权为“北燕”。

北燕寿命很短,慕容云登基不久,就被部下离班所杀,而将军冯跋在平定动乱后,干脆自行称帝,到了冯跋去世,其子登基,结果皇位还没暖热,又被冯跋的弟弟杀掉篡位。

最终,在公元 436 年,北燕被北魏太武帝消灭,至于慕容德建立的南燕,则是在其死后的第四个年头,即公元 409 年,就被东晋刘裕所灭。

另外,还有个西燕,乃是慕容垂的侄子慕容泓所建,但最终侄子打不过叔叔,早在慕容垂活着的时候,就顺手把慕容泓的西燕消灭。

这便是慕容氏所建立的一系列燕国,除此之外,还有前秦分崩离析后的形成的几个政权。

淝水之战后,苻坚大败,原先归附前秦的其他民族纷纷趁机独立,这便是前文提到的一系列慕容政权。

而在这些政权建立之际,苻坚极为恼火,便派儿子苻睿前去征讨,当时随行的参谋为羌人将领姚苌。

结果,前秦大军在华泽战败,苻睿被杀,而姚苌逃到渭北。

在这里,姚苌纠集了一部分族人,也建立了一个政权,自立为“万年秦王”,后世称该政权为“后秦”。

姚苌建立后秦后不久,发兵攻打苻坚,最终将苻坚擒杀,之后,苻坚的族孙苻登在关陇氐人的拥立继位,但却被姚苌的嫡长子,也就是后秦的第二位皇帝姚兴所杀,至此,前秦算是走向了灭亡。

而后秦在姚兴病逝死后没多久,遭到东晋太尉刘裕的围攻,最终于公元 417 年灭国。

另外,还有西秦,西秦为陇西鲜卑族人乞伏国仁所建,他原本是苻坚麾下大将,当初在淝水之战前夕,陇西发生叛乱,苻坚随即派乞伏国仁前去平定,结果乞伏国仁刚到不久,就传来了苻坚大败的消息。

于是,他在平定叛乱后,干脆在这里自立为王,史称西秦。

而西秦前后历四主,国祚一共三十七年,最终,被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所建立的胡夏政权所消灭。

除此之外,还有后凉、北凉、南凉和西凉。

后凉的建立者,也是苻坚手下大将,名为吕光,当初消灭前凉的就是他,而在淝水之战后,苻坚曾派吕光前往西域征讨,到了西域后,吕光利用自己在西域的影响力,在原前凉地盘上建立了一个政权,即为后凉。

后凉建立没多久,其部下建康太守段业打出了反对吕光的旗帜,最终他也对外自称凉王,由于其势力靠北,所以他的这个政权就被称为北凉。

而西凉的建立者,为段业建立的北凉敦煌太守李暠,南凉的建立者则是后凉的广武郡公秃发乌孤。

而这几个“凉”政权中,吕光的后凉是在南凉、后秦以及北凉等政权的围攻下灭亡,李暠的西凉则是被北凉所灭,秃发乌孤的南凉被西秦所灭,至于段业的北凉,最终是被北魏太武帝所灭。

还有,曾经消灭西秦的胡夏政权,同样也是被北魏所灭。

这么一来,五胡十六国的绝大部分能上得了台面的政权,已经全部被消灭,而最终的胜利者,便是前文提到的北魏。

最终,在公元 439 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彻底统一了北方,而北方也由此进入南北朝中的“北朝”时代。

再说南方,即东晋至南朝

当初八王之乱爆发时,主要战场集中在北方,而南方受到的影响较小,因此,就有一部分司马氏族的人得以保全。

其中,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司马睿,在西晋灭亡之后,便在建康登基称帝,重建晋廷,是为晋元帝,史称东晋。

但受到连续几场的内乱影响,以及一系列失误政策,加上内部不团结等因素的影响,东晋在立国一百余年后,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

而取代东晋的第一个政权,便是南朝宋,也称刘宋。

南朝宋

南朝宋的建立者为刘裕,他的出身很低,年轻时还喜好赌博,曾一度倾家荡产,之后得到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谧,在他的推荐下,刘裕从军,成为东晋的一名低级军官。

从军之后,刘裕作战勇猛,尤其是在平定孙恩起义时,刘裕不仅作战勇猛,且指挥有方,善于以少胜多,这就为他以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东晋被权臣桓玄掌控朝政时,刘裕因表现良好,晋封为楚王,在此后,桓玄意图篡位,其妻子观刘裕气度不凡,便建议桓玄除掉刘裕,但结果,桓玄却选择了拒绝。

结果,桓玄的篡位工作,还真的遭到了刘裕的强烈反击,刘裕集结兵力,成功将桓玄击败,自此,东晋的朝政大权便落入刘裕手中。

到了公元 420 年,刘裕在完成了一系列改革以及开疆拓土工作后,便接受晋恭帝禅让而自立,定国号为“宋”,后世称刘裕为宋武帝。

由于刘裕在各项措施上的得当,南朝宋很快蓬勃发展,到了他死后,其子宋文帝刘义隆继续沿用刘裕的治国方略,最终将南朝宋治理的颇为强盛,甚至还出现了“元嘉之治”这样的繁荣景象。

但在南朝宋的后期,由于朝政混乱,加上皇位更迭频繁,以至于国势一步步衰弱。

最终,在公元 479 年,南朝宋的最后一任皇帝宋顺帝刘准,在权臣萧道成的逼迫下禅位,而萧道成登基,建立新的政权,定国号为“齐”,史称南朝齐。

南朝齐

南朝齐在整个南朝政权中,算是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政权,自打萧道成立国后,南朝齐仅稳定了大约十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萧道成和其子萧赜两人在位期间。

到了萧赜去世之后,南朝齐就走上了南朝宋的老路,先是齐明帝萧鸾疯狂屠杀萧姓宗室,之后到了萧宝卷继位,又因疑心而大肆杀戮群臣,彻底动摇了南朝齐的统治。

最终,在南朝齐立国 23 年后,也就是公元 501 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废掉萧宝卷,自立为帝,建立南朝梁。

至此,南朝齐灭亡。

南朝梁

南朝梁的建立者萧衍,便是梁武帝,他是整个南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但也是结局最为悲催的一个皇帝。

他最终是什么结局呢?很简单,被活活饿死了。

在萧衍登基后,此时北方的北魏,已经分成了东西魏,这就意味着,南朝梁正面临着是一个难得的进取时机。

但萧衍却对此视而不见,并且在其晚年时不听忠臣之言,这就为南朝梁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果然,在公元 548 年,已经投降至南朝梁的原东魏大将候景发动叛乱,并围攻都城建康,而梁武帝萧衍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活活饿死在了宫中。

而由于侯景之乱,导致南朝梁的国势大衰,同时候景又弑杀了继位的梁简文帝萧纲,更让南朝梁处在几近崩溃的边缘。

最终,在公元 557 年,在侯景之乱中,逐步成长起来的陈霸先取代南朝梁,建立“陈”政权,史称南朝陈。

南朝陈

南朝陈建立时,南方由于经受了多年的战乱,已经不复强大,因此,虽说陈霸先在前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奈何此时的北方再次日趋统一。

所以,在陈霸先死后,其子陈叔宝继位不久,便被已经完成统一北方的隋朝所灭,至此,南朝的最后的一个政权灭亡。

上述便是自东晋至南朝的演变过程,而在这个演变过程期间,由北魏太武帝统一后的北方,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北朝之北魏

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后,对国内进行了强力改革,这就使得北魏逐步走向强盛,国力也蒸蒸日上。

但到了后期,随着北魏政治的日益腐败,以及吏治逐步败坏,其又开始由盛转衰。

加上在北魏孝文帝死后,年幼的孝明帝登基之初,北魏发生了“六镇起义”,进一步的加剧了北魏的衰落。

不仅如此,河阴之变算是彻底要了北魏的命,最终,强大的北魏一分为二,即东魏和西魏。

北朝之东西魏

东魏权臣高欢在晋阳一带所扶持的政权,朝政基本被高欢把控,而西魏则是由宇文泰扶持的政权,其形势与东魏类似。

这两个政权,算是北魏的衍生物,因此存在时期谁也不服谁,相互攻伐,而最终,东魏的末代皇帝魏孝静帝在高欢之子高洋的逼迫下禅位,西魏的末代皇帝魏恭帝则是在宇文泰侄子宇文护的逼迫下禅位。

其中,高洋建立的政权为北齐,宇文护建立的政权则为北周。

北朝之北齐、北周

北齐和北周,也是一对儿宿敌,双方早在未曾建国时就不断大打出手,到了建国后依然如此,不过,奈何北齐技不如人,因此在立国仅 28 年后,便被北周所灭。

灭了北齐之后,北周就算是再一次统一了北方,但在统一北方仅仅四年后,北周便被杨坚受禅取代,隋朝由此建立。

至此,北朝结束,而随着杨坚攻灭南朝陈,华夏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大一统时代。

上述便是自曹魏代汉自立起,至南北朝结束的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整个阶段,前后持续三百六十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战乱最频繁的时代,整体主要分为“魏、西晋时期”、“东晋与十六国并存时期”,以及“南北朝对立”时期,最终归于一统,而这个演变趋势,也符合了那句老话,即“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2】、来自网友【宋安之】的最佳回答:

三国两晋南北朝,纷纷扰扰数百年。

所谓魏晋南北朝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一种简称。

东汉末年分三国,曹魏,孙吴,蜀汉,以后世的正统论来说,魏属于正统,曹魏延伸出来的晋后来更是结束三国短暂统一中国,而晋又分东西两晋,所以又称魏晋南北朝。

三国(220 年-280 年),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不止,经过一系列战争,形成曹魏、蜀汉、孙吴三足鼎立的锥形,220 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魏国建立,东汉正式灭亡,随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三国时代开始。

三国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诸葛亮北伐,挟天子以令诸侯、出师表、既生瑜何生亮,种种风流韵事,流传千古,让后世的文人骚客回味不已,神思向往。

晋朝(265 年-420 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265 年-316 年)与东晋(317 年-420 年),由原魏国臣子司马氏代魏而立,265 年,晋武帝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晋国建立,280 年,西晋灭孙吴而统一天下,但是只是短暂统一中国三十六年,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先后爆发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局面,差点开了被异族亡国的先例,316 年,西晋灭亡,余部衣冠南渡,建立东晋,而北方则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北对立开始。

西晋的竹林七贤;东晋的淝水之战,阻止了前秦南下,避免了汉族被整体灭国,并导致前秦亡,改变了北方的格局;王导的王与马共天下,意图北伐恢复旧地的祖逖,书圣王羲之一幅兰亭序流传千古让多少帝王日思夜想,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千古风下,仍是读史沸腾向往。

南北朝(420 年—589 年 ),由 420 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刘宋开始,历经四朝,宋、齐、梁、陈,至 589 年隋灭南朝陈为止,北朝(439 年 —589 年),历五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南朝宋时,南方正统王朝最为强盛,刘裕的北伐差点提前朱元璋的北伐成功一千年,收复西晋旧都及其今天的河南山东等地,可惜急欲回去代晋自立而半途而废,之后三朝,一朝比一朝弱,除了梁武帝时短暂强大后,基本上都是以长江为界。

南北朝时的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宋文帝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先明后昏的梁武帝萧衍,美男子北齐

兰陵王

,“本非将种又非豪家”的白袍将军

陈庆之

,北魏

郦道元的水注经,一部南北朝史,诉说多少英雄,乱世而立,霸绝古今。

北朝,至北周武帝去世后,汉人杨坚掌握朝廷,逐步消灭政敌,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589 年灭南朝陈统一中国,几百年的乱世正式终结,开皇之治开始,大力恢复汉文明,随后隋炀帝的科举制、征高句丽、开大运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为之后的大唐盛世打下坚实基础。

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最长的一次乱世,比之后世的五代十国还要时间长,汉文明几近毁灭,北方沦陷五胡乱华是也,衣冠南渡后,南朝一朝比一朝弱,

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受到特别的影响,玄学的兴起、佛教的崛起、道教的延绵及其希腊波斯文化的输入,乱世中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使华夏文明更加包容复杂化,直到隋文帝杨坚结束这近四百年的乱世,才将华夏文明拉回正轨。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