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明宣宗驾崩后,为何不能在朱姓的王爷里选择一个继任者?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6 08:03:20 3次浏览

p>关于问题明宣宗驾崩后,为何不能在朱姓的王爷里选择一个继任者?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史晓生】的最佳回答:

因为明宣宗有儿子,并且还有俩。

明宣德十年(公元 1435 年)正月初一,正值壮年的明宣宗朱瞻基突患重病,且病情发展极快,短短一两天的功夫,朱瞻基就已经不能视朝。

三天后,也就是正月初三,朱瞻基病逝崩于乾清宫,年仅 36 岁(一说为 37 岁)。

而在朱瞻基英年早逝后,继承皇位的便是朱祁镇,也就是造成“土木堡之乱”,并被后世调侃为“大明战神”的明英宗。

不过在当时,朱祁镇方才不过九岁,而这样的年纪登基,必然会面临着“主少国疑”的局面,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有道是“国赖长君”,并且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类似“兄长弟及”的例子,因此为何在当时不立朱瞻基的成年兄弟为继任者,非得立年幼的朱祁镇呢?

事实上在最初,明朝皇室还真考虑过册立朱瞻基的兄弟为继任者。

怎么回事呢?这个得从朱瞻基刚刚继位时说起了。

洪熙元年(公元 1425 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炽病逝,六月初,朱瞻基自南京返回,并在当月月底,正式登基继位。

而在登基之际,朱瞻基已经是个二十七岁的人了。

这个年龄,对于一个皇帝来讲,自然是最好的年华,身强体壮,精力充沛,不过,如果换角度,尤其以朱瞻基的身份去看,他明显有点不合格。

为啥呢?因为在当时,朱瞻基只有三个女儿,还没有儿子。

要知道,古代人结婚都早,皇室更是如此,因此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早就儿女好几个了,但朱瞻基当时却一个儿子都没。

而没有儿子,就意味着将来皇位传承是个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在早年间留下的《皇明祖训》中的要求,假如朱瞻基一直没有儿子的话,那么将来皇位就得遵循“兄终弟及”的宗旨。

换句话说,就是将来皇位得传给明仁宗的其他儿子,也就是朱瞻基的弟弟,以此保证皇位还在仁宗这一脉传承。

那么朱瞻基有几个兄弟呢?刨除那些非嫡子之外,朱瞻基还有两个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也就是越王朱瞻墉和襄王朱瞻墡。

这二人,与朱瞻基一样,均为诚孝昭皇后张氏所生,也就是都是明仁宗的嫡子。

而这么一来,就意味着,朱瞻墉和朱瞻墡是理论上的皇位“备胎”,假设他们的哥哥朱瞻基一直没有儿子的话,那么皇位将在这二人中产生。

并且在当时,明朝的皇室,还真有这个打算。

比如越王朱瞻墉,他在永乐末年就已经被封为藩王,封地为浙江衢州,而按照明朝的规矩,藩王在成年后(一般是十五岁)就需要前往封地就藩。

但是朱瞻墉却迟迟未曾就藩,即便是到了他的哥哥朱瞻基当了皇帝之后,依旧还在京师。

而这么一个安排,其实就是一种保险措施,假如真的朱瞻基出现像朱高炽那样突然病逝,且没有留下子嗣的话,那么为了让皇位还在仁宗这一脉传承,那就只能让朱瞻墉上了。

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真要如此,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是朱瞻基一直没有儿子,至少他还有兄弟,这样就不至于把皇位传给小宗,也就是他的堂兄弟们。

不过幸运的是,在朱瞻基登基了近三年后,也就是 1427 年二月,他终于有了第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便是朱祁镇,朱祁镇的生母为孙氏,而孙氏虽说与朱瞻基青梅竹马,但在当时却只是一个贵妃,在她上面还有一个皇后胡氏。

原本孙氏在后宫的地位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就是因为胡氏只生了三个女儿,而孙氏却给朱瞻基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这么一来,孙氏的地位得以大大提升。

甚至,朱瞻基不惜为了孙氏,而废除胡氏的皇后之位。

最终,孙氏如愿以偿的成为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对于这一切,包括朱瞻基的生母张氏乃至众多朝臣都有不满,但奈何朱瞻基固执己见,也只能听之任之。

所以,孙氏所生的朱祁镇,就成了朱瞻基的嫡子,并且还是嫡长子。

而有了儿子,自然之前那些皇位“备胎”计划就不可能再实施了,因此,不管是越王朱瞻墉也好,还是襄王朱瞻墡,乃至朱瞻基其他同父异母的兄弟,都不会再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

加上在朱祁镇出生的一年后,也就是 1428 年,朱瞻基的妃子吴氏,也为朱瞻基生下了一个儿子,即朱祁钰,这么一来,都有了两个儿子,更不可能再把皇位交给其他人。

除非是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人都幼年夭折,那也许还有可能,但事实上并没有,二人均顺顺利利、健健康康的长大。

更重要的是,在朱祁镇刚满一岁的时候,朱瞻基就下诏,明确了他的嫡长子朱祁镇的皇太子之位。

因此,未来朱瞻基病逝的话,那皇位必然是朱祁镇的,绝无可能再传给其他朱姓王爷。

退一步讲,就算朱祁镇一个不小心,死在了他老爹朱瞻基的前头,那么也不用担心,至少还有个朱祁钰。

朱祁钰虽说不是嫡子,但好歹也是朱瞻基的亲儿子,单是血脉上就胜出了。

这一点,在正统十四年(公元 1449 年),也就是“土木堡之变”发生时,也确实得到了验证,当时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同时瓦剌进逼京师,整个大明为之震动。

当时的局势,跟几百年前北宋面临的靖康难差不多。

关键时刻,在明英宗生母孙太后的主持之下,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先是被授予监国之权,随后在实行了一系列安定人心的措施之后,于当年的九月初六日,朱祁钰被于谦、王直等大臣,联名奏请,拥立为帝。

而朱祁钰,便是明代宗,也就是景泰皇帝。

要知道在当时,朱姓的宗室、王爷什么的可都不少,已经成年的更是大有人在,包括朱祁钰的亲叔叔,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越王朱瞻墉和襄王朱瞻墡同样健在。

但为何非得立朱祁钰,而不是立这二人呢?

原因就是,这皇位的传承,是有着严格章法的,《皇明祖训》里就规定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一基本原则。

因此在当时,理论上应该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继位才对,但问题是,当时并非寻常时期,国家正逢灾难。

如果当时,在将被俘虏的朱祁镇尊为“太上皇”之后,让他的儿子,即只有几岁的朱见深继位,必然会出现一个结果,那就是主少国疑。

若是放在平时,主少国疑尚且有缓解的办法和时间,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哪里还敢这么做?没看瓦剌的大军都已经兵临城下了吗?

所以必须得拥立一个成年的君主,一来是稳定人心,二来则是解决问题。

而既然是要立成年的君主,那就要考虑《皇明祖训》中的兄终弟及的原则了,明英宗朱祁镇有亲弟弟朱祁钰,那自然就要立朱祁钰了。

并且在当时,为了保证将来的皇位重新回到朱祁镇这一脉,孙太后还特意先立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而这也算是对朱祁钰的一个限制,防止他未来强行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当然,后来他还是强行做了,但最终并未成功,皇位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朱祁镇手里,并在他死后,传给了他的儿子朱见深。

所以说就是,明朝的皇位传承,是相当严格的,一切都是有章法可循,有礼仪可依的,哪怕是在发生土木堡之变时的混乱局面下也是如此,而不是随随便便就传给某个朱姓王爷的。

因此,在朱瞻基突然病逝之际,由于其已经有明确的皇太子人选,所以是不可能从其他朱姓王爷中挑出来一个继位的。

哪怕是当时朱祁镇年幼,仅有八九岁,但规矩就是规矩,宗室也好,大臣也罢,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混乱。

并且,明朝的宗室王爷,整体来说还是相当守规矩的。

举个例子,还是发生在土木堡之变时的事情,当时明英宗被掳走后,最开始,孙太后有心想立朱瞻基的同母弟,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襄王朱瞻墡为帝。

之所以会想立他,除了他和明宣宗朱瞻基是亲哥俩外,同时他还素有贤明之称,加上在诸藩王中的年龄较长,因此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但是消息传出后,襄王朱瞻墡却主动表示自己不敢接受这个重任。

在他看来,明英宗有自己的兄弟,且还有儿子,不管怎么轮都不应该轮到自己为皇帝,因此他就上书孙太后,建议立朱祁钰,而不是立自己。

而最终,孙太后采纳了朱瞻墡的建议,这才有了朱祁钰监国以及登基。

从这里就能看出,明朝的藩王,整体还算是比较知道规矩和守规矩的,他们明白祖宗之法不可废的道理,所以就不可能做出逾越之举。

因此在朱瞻基病逝后,这些藩王也同样不可能越俎代庖。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在朱瞻基病逝之际,之所以最终是朱祁镇登基,其生母孙太后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史料记载,朱瞻基病逝之初,当时宫中就有传言,称朱祁镇太过年少,因此很有可能继位的不是他,而是襄王朱瞻墡。

这个传言传开后,孙太后就主动召集大臣们召开了一个御前会议,在会上,她指着九岁的朱祁镇,声泪俱下的对大臣们说,这就是你们新的天子。

宣宗崩,英宗方九岁,宫中讹言将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诸大臣至乾清宫,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明史》

在这种情况下,大臣们才山呼万岁,由此朱祁镇才顺利登基,而那个所谓襄王朱瞻墡要登基的谣言,也就不攻而破。

而从这其中也能看出,朱祁镇要继位登基,成为新的皇帝,那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况且他本身也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加上孙太后在背后撑腰,因此他必然是会登基的。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会从其他的朱姓王爷中再选一个出来成为继任者呢?不仅孙太后不会答应,大臣们也未必会答应。

归根结底就是,在明宣宗朱瞻基病逝后,其子朱祁镇继位登基,是合乎礼法以及规矩的,且当时也算是太平时期,不像土木堡之变时的危机局势,因此虽说当时其年幼,但由他继位,是说什么不会改变的,至于其他朱姓王爷,是没有机会的。

【2】、来自网友【伯虎 42】的最佳回答:

宣德十年(1435 年)正月初一,登基十年的明宣宗朱瞻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患病,并迅速病危。延宕到正月初三,皇帝的病情已经无可挽回,于当日在京师皇宫乾清宫驾崩,年三十八岁。二月初九,年仅八岁的皇太子朱祁镇在祖母太皇太后张氏的辅佐下,继位称帝,成为大明新的君主-明英宗。

宣宗在十年前,即洪熙元年(1425 年)六月仁宗去世时以皇太子的身份继位,那时候的宣宗已经是二十八岁的成熟男性了,但是膝下却只有三个公主,没有皇子,这也是成为皇帝后的宣宗心中最为忧虑的事情,因为按照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当年拟定的《皇明祖训》中的规定:帝位传承需遵循立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制度,如果宣宗无子的话,那么将来他驾崩后大明皇位可就要被宣宗的弟弟、仁宗的皇子们拿到手了(宣宗的同母弟越王朱瞻墉就一直没有就藩封国浙江衢州,而是呆在京师内,作为潜在的帝位备胎,维护着大明帝系在仁宗一脉传承的安全性)。

更有甚者:就在宣宗登基时,他的叔父汉王朱高煦就因为长期以来对仁宗、宣宗父子的忌恨和不满(当年成祖立储时,汉王费尽心思争夺储位,最后还是败给了当时是皇太子身份的仁宗),悍然于宣德元年(1426 年)八月在封国乐安州(山东惠民)起兵作乱,虽然最后叛乱被平定,但是这也给宣宗一个大大的警告:皇储未定、国本未固,大明江山社稷始终有改弦易辙的危险。

宣宗的原配妻子:皇后胡善祥,是宣宗为皇太孙时由成祖亲自挑选指定,赐予宣宗作为太孙妃的,胡善祥和宣宗成婚后夫妻感情较为和睦,还先后为时为皇太孙的宣宗生下顺德公主、永清公主两个女儿,不能说侍夫无宠。

但是皇家子嗣,以皇子为重,胡善祥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这就让宣宗后嗣无人,大统将来可就空虚了,虽然作为皇太孙(后来是皇太子)的宣宗当时还年轻,不患无子,但是胡善祥本人却压力山大,大明后继无人的问题,全压在了她的身上。

另外,宣宗幼年时,就因为外祖母彭城伯夫人(仁宗岳母、太子妃张氏之母)的缘故,和山东永城(太子妃张氏老家)主簿孙忠的女儿孙氏相识,并成为了青梅竹马般小儿女关系,日后孙氏几乎成为了皇太孙妃第一人选,只是因为成祖横插一了杠子,最后在永乐十五年(1417 年),皇太孙选妃时,山东济宁锦衣卫百户胡荣第三女胡善祥成为了太孙妃,而之前呼声最高的孙氏却意外落选,只得以皇太孙嫔的身份进入东宫,在永乐十五年(1417 年)八月与皇太孙朱瞻基和太孙妃胡善祥一起在皇宫内正式举行大婚礼。

永乐二十二年(1424 年)年初,在太孙妃胡善祥连生两个公主后,受宠的太孙嫔孙氏也为皇太孙诞育一女—常德公主。成祖在生前所见到的三个重孙辈,全都是曾孙女(此时成祖诸孙中,只有皇太孙朱瞻基诞育子嗣,还全都是女儿,其余诸孙:皇太子诸子、汉王诸子、赵王独子全部没有诞育后嗣)。

永乐二十二年(1424 年)七月,成祖驾崩,皇太子朱高炽奉遗诏即位,即明仁宗,皇太孙朱瞻基也进位一步,成为皇太子。十个月后,洪熙元年(1425 年)五月,仁宗又突然在京师去世,皇太子朱瞻基自南京火速返回,即位称帝,即明宣宗。由皇太孙而皇太子,再由皇太子而成为皇帝,宣宗在不到一年内就成为了大明江山的新主人。

登基时的宣宗已经二十八岁,虽然在成祖当年的悉心栽培下,宣宗对于朝政大事熟稔于心,治理国家也驾轻就熟,对于反叛的叔父汉王朱高煦直接就轻松拿下,但是对他来说,迟迟不能诞育皇嗣、大明国本不能确定,这件事才是最糟糕的重压,如果自己同汉成帝、唐文宗、宋仁宗、元成宗一样没有亲生子嗣承袭大统,那么将帝系就会转移到旁系宗室手中(比如越王),自己即使文治武功再出色,也将会落得一个无嗣弃世、后事凄凉的境地。

因此,宣宗在宣德元年(1426 年)八月平定叔父汉王朱高煦作乱、并迫使另一叔父赵王朱高燧俯首、缴还护卫兵力后,内部不稳定因素已经基本消除,接下来就是江山社稷后继有人的事情需要特别落实了。这以后的一年内,宣宗抱着早日诞育皇嗣的殷切希望,于后宫中旦旦而伐,期盼能够早日迎来皇子降临,从而为大明帝系大宗的延续尽到本分、皇统不至于转移至其他旁系小宗(即宣宗诸弟:郑王朱瞻埈、越王朱瞻墉、襄王朱瞻墡、荆王朱瞻堈、淮王朱瞻墺各支系。)

宣德二年(1427 年)十月十五,在宣宗皇帝“不懈努力”了一年以后,皇宫中终于传出喜讯:和宣宗青梅竹马、同时又宠冠后宫的孙贵妃为皇帝诞育一子,这也是大明皇帝第一个皇子!喜不自禁的宣宗马上到太庙向列祖列宗汇报大明后继有人的喜讯,并在十二月皇子满月后赐其名为“祈镇”,同时厚赏立下大功的孙贵妃。这个时候,宣宗就有了废黜原配胡皇后,改立孙氏为皇后的想法(关于朱祁镇生母之谜,历来史书中有不同记载,明实录自然是言之凿凿地记载是孝恭皇后即孙贵妃之子。而明史以及明代私人笔记则说朱祁镇是后宫普通宫人之子,宣宗喜爱孙贵妃,所以把皇子交给她抚育,以便用“母以子贵”的名义达成更换皇后的目的。这种说法至今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这里还是采用宣宗皇长子朱祁镇是贵妃孙氏诞育史料记载。)

宣德三年(1428 年)二月,经过宣宗的提前布置、安排好对胡皇后的待遇安排和家族优待条件后,皇后胡善祥主动向朝野内外宣布:“国家以皇嗣为重,今贵妃诞育皇子,大明社稷永固。我久居中宫,未能得子,心中不安。母以子为尊,请立贵妃为后,我愿退居别宫,以谦后位。”

宣德三年(1428 年)二月十二,经过宣宗、胡皇后、孙贵妃之间来来往往数次的“谦让、退逊”之后,一切准备就绪,宣宗在当天下诏,赐皇后胡善祥“静慈法师”尊号,退居皇宫内的长安宫居住。三月初一,宣宗以谕旨诏告天下军民百姓,册立贵妃孙氏为新皇后,立当时只有四个月大的皇长子朱祁镇为皇太子。朱祁镇是有明一代,被立为皇太子时年龄最小的储君。

而宣德三年(1428 年)朱祁镇被立为皇太子后,大明帝系传承有序、国本稳固,其他外藩亲王(如此时尚在京师,作为皇储备胎的宣宗三弟、越王朱瞻墉)可以打消为国承嗣的念头,老老实实当藩王吧。

宣德三年(1428 年)八月初三,后宫宫人吴氏又为宣宗诞育皇次子,这下子皇位继承有了双保险,宣宗也是兴奋不已,晋封吴氏为贤妃,赐皇次子名为“祁钰”,于内宫妥为安置。

宣德十年(1435 年)正月初一,宣宗突然患病(很有可能是中风或者脑溢血),三天后即驾崩,幸好他已诞育了两个皇子,且都茁壮成长、健康平安,大明帝系不会出现因皇帝无子而导致大统转移的大事情。

根据太祖高皇帝所制定的《皇明祖训》规定:“立嗣必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不尊此训,非我子孙。”所以,皇长子朱祁镇以“嫡长子、皇太子”的身份,由祖母太皇太后张氏扶持,于正月初九正式继位,以明年为正统元年,朱祁镇即大明第六代皇帝——明英宗。

而宣宗皇次子朱祁钰则于宣德十年(1435 年)二月间被祖母张太皇太后以皇帝英宗的名义晋封为郕王。因为皇帝年幼,为防不测事件,所以郕王没有出外就国,而是一直奉藩于京师,成为新的帝室备胎(之前宣宗皇帝的备胎、越王朱瞻墉在宣宗诞育两个皇子后也没有就国前往衢州,而是一直在京师居住,以防不测。现在侄子继位后,越王还是被母亲张太皇太后留在京师,不必就藩,其中内应如何众说纷纷,也许是为侄子们再承担几年的风险,也许是当久了实际上的皇储,如果出外就国难免有猜忌。反正越王一直没有前往封国衢州,直至正统四年(1439 年)六月在京师去世,年三十四,没有留下子嗣。)

在《皇明祖训》的指导下,宣宗自然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亲儿子,怎么可能驾崩后不选儿子而从其他藩王内挑选继任者(如弟弟朱瞻埈、朱瞻墉、朱瞻墡、朱瞻堈、朱瞻墺等),封建王朝的传承制度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即使宣宗无子,那也是当初早就备好了的储君人选、留居京师的三弟越王朱瞻墉来继承,不会再选他人。退一万步说,即使朱瞻墉无子去世,宣宗或者张太后也会从宗室子弟中选下一辈为宣宗立嗣子,或者选宣宗的同母弟(即襄王朱瞻墡)入承大统,这样才能保证帝系在仁宗一脉继续传承。不能因为日后的英宗庸碌无能、偏信权宦,引发了“土木堡之变”,导致大明社稷几乎倾颓,就先入为主地设想宣宗会取消他的继位权,并转立其他藩王为嗣皇帝,这是大大的不现实。宣宗在有亲生儿子 bi 并立为皇太子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改立其他宗室子弟为嗣君的,这是常识。(巧合的是:宣宗的两个皇子先后都成为了皇帝,即明英宗和明代宗,有关他们的故事,许许多多的文字及影视艺术作品描绘渲染了无数次,这里就不再加以细述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明宣宗驾崩后,为何不能在朱姓的王爷里选择一个继任者?】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