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在体制内工作,如何工作之余提高收入?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凛冬阳光】的最佳回答:
我在事业单位工作,工龄 26 年,每天上班活比较多,忙的时候微信都没空看,下班买菜回家做饭,收拾完也八点多了,基本上没有大块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系统的事。
我喜欢孩子晚上睡着后到客厅看头条、写头条文章和回答问题,前段时间因家里有事中断了半年多,不过有空还是会上来写些自已的东西与朋友们分享。
写头条对我来说算是副业吧,严格来说是兴趣而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也没认真去做这事。
每次写出一篇结合自已专业的文章,觉得爆款没问题,结果第二天就给了我一个嘴巴,只有几百展现,心哇凉哇凉的。而随手乱写几句话,却出乎意料有着十几万展现,我真的不能理解其中的缘由。
就算写出了爆款,每天收益也就几块钱,根本谈不上业余收入。我也想过怎样提高收益,但真的很难,无论是头条创作还是别的,每天想要稳定的上百收益真的不容易。
很多人为了赚流量,发布各种接单、培训的教程和文章,几乎都是爆款。你要相信他们那就上当了,他的目的是为了教你赚钱吗?如果他的方法有用,还会将之公布于众吗?
能公开教你的都不可能轻松赚到钱,有的是门槛太低、大家都知道的方式,比如写头条(我写头条可不是为了赚钱啊,只是兴趣罢了)。有的是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送外卖、开网车。更多的是骗子,让你先交保证金、刷单押金、抽奖手续费等等。
我年轻时也有和你一样的打算,我当时的想法是努力考证,利用自已善于学习的优势创造价值。最终呢?我还在原单位做着重复的工作,那些证早就压箱底了。这个结果是我经历了 11 年的选择,我不后悔,具体发生了什么让我放弃了更高的收入或是业余收入呢?
总结就两句话,一是稳定,二是风险。可以参考我头条里的文章,这里不做展开。
如果你还年轻、能力水平不错,而当前工作无法发挥你的价值,那么你应及时止损,跳到更好的专业和平台发展,而不是想着脚踏两只船、鱼与熊掌兼得的美事。无论从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来看,还是几十年工作经验来看,几头通吃都没有好结果。如果你的岗位与你的能力匹配,你也满意自已的工作环境和未来前景,那么就应该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中。
长期稳定的高收益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的背后必定是大量的投入成本,比如你的知识技能、时间精力等。如果你业余时间多,本职工作也没有什么难度,可以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考虑同城配送、定点小时工等,赚不了大钱,每月进账一两千应该没问题。
【2】、来自网友【洒脱百灵鸟 qH】的最佳回答:
前几天,纪委刚找我谈话,意思就是我们单位有人举报我,说我在企业兼职并领取报酬,违反了《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不能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的规定。
我和纪委的同志说,我没有经商,也没有在企业任职。
纪委说,举报我的人说,我在企业任职,而且领取报酬,这可以通过我在 2021 年所交的个人所得税看得出来。
这么一提醒,我才记得,前段时间,我确实把我办理的 2021 年个人所得税退税过程的截屏发到单位工作群里。当时也是出于提醒同事的角度考虑,把自己办理退税的过程截图发到群里,教大家怎么办理退税。谁知道,有人见我退税的数额比较大,又看到我的个人所得税里有一项税收写着“劳动报酬”,以为我在企业兼职,于是就眼红了,把我举报到纪委。
我跟纪委的同志说,我没有兼职或盈利性活动。因为,所谓的兼职,就是企业给我固定的工作岗位,并按时每个月给我发工资。我现在是利用工作之余写头条文章,头条按照阅读量给我劳动报酬。而且,我写文章的内容是职场类的,我本身就是一名体制内的培训讲师,公务员身份,我是把我工作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大家的,百利而无一害。
纪委的同志听我这么解释后,并看了我手机里的纳税记录和我头条里的文章,认为我还是可以从事头条文章的。
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很多关于体制内工作的规矩,更明白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 体制内,根据《公务员法》相关规定,不能从事经营性活动,更不能经商办企业,也不能在企业兼职领取报酬。
- 那么,体制内如何提高收入呢?可以通过写作,分享自己的经验,获得相应的报酬,比如写头条文章等。
- 体制内从事头条写作或其他自媒体,最好能和自己的工作有关系,在赚钱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所以,体制内的同志,要想在工作之余提高收入,一定要注意:
- 不要踩红线,不能经营企业或者参与企业经营,连摆地摊都不可以。
- 不要兼职。兼职是企业给工作岗位,并按时发放工资。
- 可以从事与自己职业相关的自媒体并获得报酬。
我的体会是,从事自媒体,每个月一千多还是可以的,但是要想发大财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我是,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3】、来自网友【生涯规划师予滋】的最佳回答:
成年人的世界需要钱支撑,生活很现实,我们有诗和远方,也有眼前的苟且。
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视角来看,打磨和发展技能是普通人创收的关键。
一、何为“斜杠”
很多人用“斜杠青年”来形容有多重职业身份的人。“Slash(斜杠)”这个说法最早是由《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Marci Alboher 提出的,她仅是用了 slash 这个英文去描述和概括自己看到的一种现象,即“在纽约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多重身份,在写自己头衔的时候,他们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身份。作家 Marci 把这种现象称为斜杠现象,并用“斜杠”来指代拥有多重身份的这群人。
根据这位作家 Marci 的说法,“斜杠”的核心标准应该是拥有两个以上能被他人辨认的技能优势。同时,slash 这个英文没有含“青年”的含义,也就是说,斜杠与年龄没有关系,它更多地与技能优势相关。
所以也有人曾指出,只是接触了某个领域,还没有通过长期投入让其成为自己能够被认可的优势,那这样不能称之为“斜杠”。
我们需要主动打磨发展自己的技能优势,才能创建出自己的副业管道。
二、主动创造可能性
创建副业可以考虑以下两个纬度:
①优势能力
说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在公司做普通文员,她在一次自我探索中发现自己对色彩很有感觉,小时候也很喜欢上美工课自己设计图画,那些五彩斑斓的色彩让她很开心,平日挑选衣服、家居饰品也很有色彩美感。
她发现了自己的优势能力:发现美、对美感的感受力、把美感灵感具体化。这让她兴奋不已,后来在与色彩、美感相关的职业探索中,她尝试学习了烘培、彩妆、造型、设计等等,最后锁定了彩妆,并通过一系列的化妆技能培训打磨,成为了一枚兼职彩妆师。
我们说,优势能力是指你擅长做的,找个独立的时间、空间反思觉察一下自己:我擅长做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能让我开心。
很多时候你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不要紧,你可以用一张白纸,把你过去在工作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成就事件罗列出来,看看背后有着怎样的能力,从中总结出你擅长的事情,从事情当中挖掘你的优势能力。
②受众来源互补
我有个朋友,40 岁出头,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中后台工作,算是有稳定的职业收入,因为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负责家庭所有的开支,开源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代理电商线上卖货,还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帮一私人老板做清洁,每天风雨不改,早上 7 点先到私人老板办公处搞卫生,8 点半准时回单位上班。
如果你的本业是稳定的行业,可以发展一个按时段、不稳定的工作为副业,这是个不错的方向,但需评估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我身边还有一枚小伙子,在某平台做客服,业余时间学写作,前年开始经营头条,经常写爆款,还中过青云计划,斩获 1000 元。
此外,副业还可以是发展自己的个人品牌的工作,比如自媒体,写作、演讲等等。这也是不错的方向。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主业是有特定专业的,可以看看自己的兴趣爱好,找一个和自己兴趣、想尝试的工作作为副业,也可以找一份和特定专业相关的工作作为副业。
此外,体制内的单位对员工一般有不准经商等规定,注意不要踩红线,创收要合规合法。
主动创建更多的可能性,才会有开挂的人生。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4】、来自网友【谈笑阁】的最佳回答:
已经非常明确公务员是不可以经商办企业的,也不可以入股非上市公司。所以你能够获得收入的渠道非常有限。
一种是投资渠道吧,买一些基金什么的还是允许的,或者投银行的定存。
另外就是劳务收入了。这里的劳务收入不是指你去干活,这好像也是不允许的,原来有乡镇公务员开滴滴,据说被人举报了。一般来说只能是写作和讲课费吧。但也不能乱收,比如你到下级单位去讲课,你到管理对象讲课,能不能收取讲课费,要问清楚你单位的要求。
【5】、来自网友【文一叨和丸子】的最佳回答: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很多体制内的人都会遇到和你一样的问题。如何合法合理提高收入呢?在主业当官,哪怕你到了很高的级别,受到地区和行业的限制,恐怕你的收入都无法实现质的飞跃,特别是和不断上涨的物价相比,似乎万物皆涨,唯有工资不涨。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当然是搞副业了!而且是越早开始越好,出名要趁早,赚钱也是。因为比别人早一点,快一步,就更有可能占的先机!
只要你有闲钱,就可以在股市上折腾,以小博大,就有可能翻身,抓住几波牛市行情。即便亏了,对你来说也不过是把闲钱赔了,就当是交学费。
其他的合法收入,无非是咨询、讲课和写作。只要单位不反对,我觉得你完全可以用各种平台打造个人 IP,因为这已经不是个案,很多地方都是允许和鼓励的。比如昭苏县的玉娇龙。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在体制内工作,如何工作之余提高收入?】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