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在农村家庭中,培养出了二本学生是一种什么心情呢?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半边 Y】的最佳回答:
真正的农村家庭,孩子能考上二本大学可以说是光宗耀祖了。虽然说二本在本科里是垫底的存在,但不管怎么说也是正规的本科,农村家庭能出一个大学生绝对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现在都说寒门难出贵子是有道理的,在农村,每个村子里能上大学的人并不多,很多孩子初中没有读完就退学了。而最遗憾的是在农村很多父母对于孩子是否读书根本就不在乎,他们更在意的是读书每年要一大笔花销,更在意的是希望孩子能早早分担家里的担子。
在农村大部分早早退学的孩子都是在外打工或者在家务农,真正不读书自己创业小有成就的少之又少,我们村这么多年是一个都没有。现在找工作本科可以说是敲门砖,有二本学历的农村孩子起码多了一份机会。
我们村子在 2010 年以前几乎没有所谓的大学生,2010 年以后,村里才有人真正考上大学,而培养出大学生的家庭无疑是迎来了无数羡慕的目光,父母在村里也非常有脸面。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二本。虽说考上二本并不代表多高的学历,也不代表日后能有多大成就,但不能否认,这些能出去读大学的孩子,他们言谈举止的确是不一样,素质明显提高,所以就农村家庭而言能培养出二本大学生也足以骄傲了。
【2】、来自网友【不染的时光】的最佳回答:
第一年高考,我只考上了三本,学费 18000 一年。那晚,父亲坐在门边抽了两包烟。第二天早上,父亲盯着我看了好久,叹口气道:别怪爸狠心。
1、父亲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三个月,过年没要回来一分钱,只有两箱不值钱的酒。受尽侮辱的父亲,势要供我上大学。
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道农民,土里刨食,一年下来刚够吃饭,根本赚不了几个钱。生活所迫下,父亲在农闲之际,总会外出打工。
但那时候不仅活重,工钱少,父亲还经常遇到“无赖包工头”,一年到头都不给结算工钱。
因此,在我的印象里,常常见父亲干苦力干了几个月,却只拿回来了一张白纸。
有次,我父亲和几位叔叔在大年三十,跑去要夏季三个月的工钱,却只要回来一人两箱酒。那人说什么就是没钱,只有酒,拿酒抵债。
我父亲和那几位叔叔都知道,他们缺的是钱不是酒,酒是抵不了工钱的,而且那人的酒也不值钱。
但是没办法,那人耍无赖,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泼皮样。最后要账无望的父亲和那几位叔叔,只好一人抱了两箱酒回去。
那天,我母亲一直等在门口,深夜见父亲抱了两箱酒,她忙问:钱呢,要回来了吗?
父亲看了母亲一眼,没搭话。
感觉不妙的母亲再三催问,父亲生气地嘟囔了一句:
没钱,只有这两箱酒。
母亲一听,瞬间就崩溃了:
你拿酒干什么啊,酒能当饭吃吗?全家指望你拿钱买米面和菜过年啊,你拿酒回来有个屁用?
在外要账受了一肚子委屈的父亲,瞬间火大:
钱钱钱,老子难道不想要钱?那是老子挥汗如雨,汗珠砸地上砸出一个个坑,拿命赚的血汗钱,你以为老子就不想攥在手里?可是人家就是不给,我能有啥办法?
大年三十,我家没有欢笑,只有母亲断断续续的抽噎声,和父亲脸前不断上升又消散的烟气。
还有一次,我父亲同几位叔叔前去要账,那人更加混蛋,非但不给钱,还纠集了一帮社会人,手拿棍棒,驱赶我父亲和那几位叔叔。我父亲和叔叔几人被打伤,还是路边的好心人偷偷报了警,才控制住了局面。但是,对方只赔了一些医药费。我父亲和那几位叔叔,挨了一顿打,还是没有要回工钱。
吃苦受累,被人欺负,血汗钱都要不回来的憋屈和愤怒,让我的父母内心都憋着一股气。
因此,父母对我期望很大,在我们那普遍初中就辍学的小村里,我父母再苦再难也要供我上学,势要让我考上大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再也不走他们的老路,能安安稳稳的赚钱,过上好日子。
2、贪玩不懂事的我,虽将父母所受的苦和累看在眼里,但得过且过下,我辜负了父母的付出和对我的期望。
我虽然出身穷苦家庭,但并不是那么的懂事。我虽然没有埋怨过我的父母,看见父母被人欺负,我内心也是极为痛苦,恨不得将那些人踩在脚下,但我还是贪玩的,加之我不是很聪明的小孩,成绩一直算是中等水平。
就是这样的成绩,我父母愣是供我上了高中。村里的人有时会对我父亲说,人家二牛家孩子,那在班里是前几名,都外出打工了,就你家孩子这成绩,有必要吗?多上一年学,就少挣一年的工钱。你即便让他上完了高中,他将来就一定有出息了?
每次我父亲都是冷哼一声“你懂什么?”然后扭头就走。每次这样,村里人都像看笑话一般,对我父亲的背影嗤笑几声:当真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我知道父亲对我期望很大,但我还是让他失望了。高中三年,我依旧是得过且过。最终高考只考了一个三本院校,还是很差的三本,一年光学费就要 18000 块。
录取通知书下来的那天晚上,我父亲靠门边坐着,烟一根接着一根。
我知道,父亲是失望的,不甘的,纠结的。
望着正值壮年,但因长期干重活而微微有些佝偻的父亲那一动不动的背影,我第一次感觉愧疚,不知如何面对的我,只好躲进屋里。
那一晚,我也失眠了。我想了很多,最终决定放弃继续读书,跟随父亲外出打工,为这个家撑起一根支柱,让爸妈有点盼头。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找到父亲,和他说要跟他一起外出打工赚钱。
父亲听后,盯着我久久不语,我吓得不敢说话,也不敢动。良久,父亲叹了口气,对我说道:
别怪爸狠心,你后天就跟我出去吧。
后天一大早,天还没有亮,我就背起头天晚上收拾好的铺盖卷,跟随父亲走了十多里的路,坐上了通往其他城市的火车。
为什么那么早?不仅仅是为了赶时间,更是怕别人笑话:费了那么大的劲儿,读了那么些年书,到头来不还是上外头打工去。
3、一天 13 个小时的繁重劳动,让我苦不堪言。父亲见我晒得黝黑,脸上起皮,不忍心看我还如他一样过一辈子,让我回去复读。
出身穷苦家庭的我虽然并不娇气,经常干农活,但是工地的劳累与艰苦,还是让我难以置信。
当时,工地的工资并不高,为了能多赚一点,我父亲和别人搭伙干“包工”,就是人家包工头把部分活按市场价一口价交由几人的小团队干。
我是团队里的小工,就是干杂活的,搬砖,推沙子水泥,一车三四百斤,工地环境杂乱,每走一步都很艰辛;加之我是新手,常常被嫌弃跟不上节奏,被呼来喝去。
为了能尽快干完,每天多赚一点,我和父亲每天早晨最迟五点起床,五点半开始上工,然后一直干到中午 12 点;吃饭半个小时,之后休息一个小时,一点半上工,一直干到天黑。一天下来 13 个小时。
一天最难熬的,是上午 10 点到中午 12 点,下午 1 点半到下午 5 点,烈日当头,汗如雨下,每个人像水洗一样。
每天吃的,除了主食米面馒头外,菜基本就是大白菜、萝卜、粉条、茄子等最便宜的菜,乱炖一锅,没有一点点油水。就这,都得抢着吃,不然很可能连菜汤都吃不上。
喝的水是直接从河里抽上来的,没有过滤,一沉淀就拿来用了。储水箱也是露天没盖子的,因为经常有水草会堵塞,干脆就弄了一个没盖子的大箱子,堵了,拿根棍子一捅就开了。
住的是潮湿的,门窗空洞洞的房间,找块木板,每个角垫上两块砖,铺上一个薄褥子,就是床。
工地没有洗澡的地方,而工地干活的,都是挥汗如雨,一天不洗澡都不行。好在,工地旁边有条河,每天下工吃完饭,能去河里洗个澡,冲个凉。(对,就是那条我们取水做饭的河)
如此高强度的劳动下,没一个星期,我的脸上就起了一层皮,不到两星期,我就晒得黝黑。
我也终于体会到了父亲的不容易,也明白了他为什么非要让我上学。因为他心疼我,他不想让自己吃了大半辈子的苦,依旧让我吃。
一个月后,父亲见我从一个学生变成快和他一样的农民工,还是不忍心。一天下工后,他拉着我的手,塞给我 2000 块钱,对我说道:
明天你回去。
回去,回去干啥?
回去复读一年,如果你能考上二本以上,我就供你上大学,那样你将来会更有出息的。
说实话,但凡有一点办法,我是不想再在工地待一天的。我知道这 2000 块钱的分量,眼含热泪地接过钱,第二天天蒙蒙亮就收拾东西踏上了回家复习的路。
4、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二本,父亲看着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满脸笑容,一个劲地说着“好啊~好啊~”。
回去后,我只给了自己两个选择:要么考上二本以上的大学,为自己和父母选一条更有希望的人生之路;要么,就认命,不要再怕苦怕累,回去打工赚钱。
当然,我是不希望走后一条路的。
于是,之前即便在高三都是掐着点进教室的我,开始每天 4 点 30 就起床,早早到教室开始背诵语文、英语等。不够睡的觉,用课间的 10 分钟补一下。一段时间后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课上精神抖擞,一听下课,往桌子上一趴,不用 1 分钟,就入睡了;而只要上课铃声一响,立马就又来了精神。
每天中午,我都会晚去一会儿食堂,这样可以避开排队高峰,节省吃饭时间。吃完饭后,我也不回去休息,而是回教室继续看书学习。算准同学来之前的 15 分钟,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同学一来,继续学习。
晚上 10 点半回寝洗漱完后,在被窝打着手电再学半个小时后再睡。
如此付出下,虽然我之前落下很多,脑子也并不是很聪明,但第二年的高考,我还是考上了一个不错的二本,距离当时的一本线也就不到十分之遥。
当录取通知书到的那天,本不认识几个字的父亲,拿着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不放,嘴里一直重复着“好啊~好啊~”。
母亲也高兴,对父亲喊道:今天我们不得庆祝一下啊。
父亲才反应过来,当即骑上自行车,去买了一斤猪肉,外加一瓶酒。
那天,父亲让我陪他喝了好几杯酒;而之前,他是一直不让我喝的。
第二天,我父亲还破费摆了两桌酒席,请了亲戚朋友邻里邻居来一起庆祝。父亲脸上一天都挂着笑容,那是我之前从没有见过的。
5、勤工俭学下,4 年的大学生活里,我没再要家里的一分钱,临毕业还给了家里将近 3 万块。
第二年尘埃落定后,我又跟随父亲外出打工。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我和父亲是“光明正大,满脸笑容”走出去的。路上遇见村里人,都会对我父亲说:儿子跟你外出打工赚钱挣学费啊,小东(我小名)真是一个孝顺孩子。
我父亲脸上笑着不停点头应着,我脸上反倒火辣辣的,好像受之有愧,毕竟我让父亲多受了一年的苦。
我在工地干了一个多月的活,赚了 3000 来块钱,加上父亲给的 3000 块,足够我第一学期的花费了。
上了大学后,我发现一周的空闲时间还是比较多的,不像高中时候排得满满当当。很清楚家里条件的我,开始尝试着勤工俭学。
一开始没有门道,想着哪怕能省一顿饭钱呢,便在学校附近卖饭的小摊上帮忙,每天中午帮忙一个小时,管一顿午饭。
发传单,在商场当促销员,给人送饭(类似于送外卖),这些我都干过。不过,这些活虽然不那么累,但也赚不了多少钱,只能赚点生活费。
后来,在一个学长的帮助下,我接触了给初高中学生当家教的活。于是,我又找来相关的课本和学习资料,到处借相关的教学视频,苦学了一个月,开始做家教。
没多久,我就很熟练了,完全能胜任学生的辅导需求。一个学期下来,我每个月除了自己的花销,还能剩下一千来块钱。
到大四下半学期外出实习,我不仅没再跟家里要过一分钱,还给了家里将近 3 万块。每次收到钱,我父母都很开心,他们没想到我上大学后,不仅不用他们负担开销,还能收到钱。
一开始,他们怕我是吃苦受累赚的钱,直到我给他们说明白是通过做家教赚的钱,不吃苦,我父母才安心地把钱收下。而我的懂事,再次在小村庄里传开,村民不禁说道:
还是读书有用啊,没毕业都能赚钱了,还赚的不少,又不受累,可比咱强多了。
而我父母为此,也觉得脸上很有光。
现如今,我已工作多年,在县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和一辆代步的车子。虽然还有房贷要还,但每月的月供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一家偶有拌嘴,但总体过得还算和睦。
我父母现依旧在农村生活,但相较于之前为生活所迫,现如今更多的只是习惯了农村的生活,不想丢了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不能到城里生活。可以说,是我父母当初的坚持,改变了我的命运,乃至我一家的命运。
如若不然,我们一家的生活,不知要艰苦几倍。
所以说,当农村家庭中,培养出一个二本学生,作为父母的,那是打心眼里高兴的,甚至是称为他们人生中最喜悦的几件事之一都不为过。当然,这不光是为他们自己多年的付出得到回报而高兴,更是为自己的子女感到高兴,为他们将来更宽阔一点的人生而感到高兴。
虽然可能受制于家庭条件,农村家庭会因学费问题而发愁,但二本以上的学校,一年的学费并不是太多,而且现在国家有相应的助学政策,靠自己的能力上学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即便是现在,农村家庭培养出一个二本学生,依旧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更不要说是一本甚至重点大学了。因为,即便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但能考上还说得过去大学,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就是往上走了一大步,这不管是对于学生本身,还是整个家庭,都意义重大,如何能不喜悦呢?
对此,你觉得呢?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我是和您一起品味生活。
【3】、来自网友【英姐聊生活】的最佳回答:
我表姐二本毕业 10 年了,一分钱没挣过,啃老 10 年,我姨天天后悔让她上大学,当年收到二本通知书的时候有多激动,现在看到表姐就有多烦躁。
我表姐今年 33 岁了,还从来没有真正挣过一分钱。
表姐小的时候,就学习特别好,我大姨和姨父天天以她为豪,不管是在亲戚面前还是邻居面前,他们都喜欢提起表姐学习的事,每次都能引来周围人羡慕的眼光。
我大姨也非常宠溺表姐,从小就和她说,女孩学习好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太多,特别是农活,都是交给男人干的。
并且告诉我表姐,如果女孩学习不好,那就要像男人一样干活,因为没有偷懒的资本。
表姐就是在这样的观念灌输下长大的,她的成绩也确实不错,在初中毕业之前,基本上都是班里的前两名。
大姨只生了表姐和表哥两个孩子,表哥比表姐大两岁,学习成绩非常差,通常都是班里垫底的。
为此,大姨总是把家里的活安排给表哥,如果表哥觉得心里不平衡,大姨总是说一句“你也像你妹学习一样好,我也不让你干一点活。”
如果表哥没有按要求完成大人安排的活,轻则挨吵,重则挨打。
等到表姐上高中的时候,大姨听说市里的高中教学水平好,想了很多办法送表姐到市里读高中,那段时间费了不少心思,总算是把表姐送到市里最好的高中了。
进入高中以后,表姐需要住校,都是一个月才回家一次,一般都是周五放学了回去,周日下午再返回学校。
高中以前表姐都是在我们村里上学的,进入高中后算是第一次见了世面,从来没有出过县的她也是从读高中开始,才知道市区里面是啥样子。
高中第一次月考的时候,大姨满怀期待地问表姐成绩怎么样?表姐的神情就让大姨伤了心,她唯唯诺诺地说出全班是班里第 20 名的时候,大姨的心跌入了谷底。
在大姨的观念里,表姐向来是数一数二的,进入市区后的学校条件更好了,学习更方便了,照理说应该成绩更好才对。
但是大姨不理解市区高中的学生都是拔尖的,本来都是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再加上别人从小生活在那里,学习环境基本没有变化。而表姐是从小在农村,一下子进入市区学习的,单单就生活上来说,对表姐都是巨大的考验。
我表姐听到大姨的责怪声时非常难受,她只是给大姨许诺下次一定努力提高。但是私底下我看到她在哭,我问了她,才知道她进入高中那一刻,心里产生了巨大的自卑感。
这种自卑感不只是来自学习,学习只是一方面,她享受了十年左右的优秀学生光环,一度认为自己是非常出类拔萃的,也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出人头地。
但是进入高中后,她发现自己不过是一粒浮尘,而且是最微不足道的那种。班里的同学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熟读各种书籍,随便拎出来一个同学都有至少一门拿得出手的才艺。
而且班里的同学都穿得特别好,大方自信,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一种让人钦佩的气质。而表姐呢,衣着寒酸就不必说了,学校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新鲜的。
她不知道学校的智能感应大门怎么开,不知道怎么用电话卡打电话,不知道牛奶和果冻是什么味道,甚至连超市怎么选东西怎么付钱都不知道。
表姐说自己的心思完全被别人的对比占据了,满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和别人在生活上的差距,无法定下心来学习。
第一次月考之后,因为她在班里实在太普通了,也没有像以往那样得到老师的关注,以前的老师会专门找她分析每次考试的情况,但是高中老师连认识她都不认识,更别提特意和她聊考试的事了。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她情绪更加低落,一段时间之后,她的成绩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差。
眼看着表姐的月考成绩一次次退步,一年时间不到,居然变成班里的倒数,大姨简直气急败坏。
她开始成天骂表姐,只要表姐一回到家,大姨必然问她学习上的事,一问又肯定不满意,随之而来的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数落。
慢慢地,表姐更加沉默,她感觉在学校里是一种痛苦,回到家中就变成另一种痛苦。
她变得极其孤僻,在班里没有任何合得来的人,不知道怎么和别人说话,找不到共同话题,学习也沉不下心来,每天说的话不超过五句,一个朋友都没有。
一直到高考前,表姐的成绩都是班里垫底的,大姨本来在高二就想让她转学,但是一打听发现转学需要交很多费用,不管到哪个学校都要交费,而且有些老师说转学有个适应期,在高中尽量不转学地好。
大姨虽然基本上对表姐不抱希望,但是心底依旧还是有些侥幸,想着表姐万一哪天突然开窍了呢?这一转学再让她心理上没法接受,变得更差劲,岂不是雪上加霜?
所以,转学的事就一直没弄成,表姐就在大姨的不断打击与批判中跌跌撞撞地走到了高中毕业。
高考的时候,一直都在大专线徘徊的表姐居然考了个二本,而且还是一所不错的二本,知道这个结果后,表姐和大姨一家人都开心极了。
大姨也一反常态地给表姐做了很多好吃的东西,非常兴奋地不停告诉表姐,能考上二本也算是穷家飞出了金凤凰,以后要更加争气,改变家里的命运。
其实这个时候,表姐感觉自己的社交恐惧症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她甚至觉得自己不会说话了,连和别人的正常眼神交流都许久没有了。
但这些,她没有和大姨说,因为大姨从来不知道社交是啥意思,如果表姐和她说出自己的困惑,她唯一的反应就是想那么多干啥,努力学习才是王道。
大学四年对于表姐来说,是一种比高中更加痛苦的煎熬,同学加入了各种社团,表姐也蠢蠢欲动,她好不容易鼓足勇气一个个尝试,却发现每一个社团都不要她,内心燃起的一点希望被浇得丝毫不剩。
其他同学在假期做兼职,表姐也想去做,大家都不愿意带她。最后她宿舍的一个同学看她可怜,就在国庆节去做家电促销员的时候带上了她。
但是表姐到了那里,被老板说她像个木头一样,顾客问信息的时候,她就满脸通红,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心里却急得不得了。
到了第二天,老板就让表姐的室友带话,不让表姐继续去了。
这唯一的一次兼职经历,彻底击溃了表姐的自尊心。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着找工作,她却连面试都不敢。
她想回到家调整一段时间后再去重新找工作,但是回到家后,大姨看她不是去找工作,而是回了老家,村里的邻居们都在议论表姐,好好的一个大学生,毕业了却连工作都没有。
大姨脸上挂不住,回到家后就毫不留情地数落起表姐,见缝插针地对她冷嘲热讽,这让本来就觉得心理有问题的表姐更加痛苦,她连家里的大门都不敢出。
有时候家里有人串门,问起她来,她就找借口回自己的屋,在屋里总能听到大姨和邻居们说她不争气,太丢脸之类的话。
表姐甚至连自己的卧室门都不愿意出了。
在自己家里的时候,表姐内心的安全感相对还多些,虽然听不惯父母的嘲讽,但是每到夜深人静,她总忍不住思考自己的未来。
终于在一年后,表姐知道当地政府有鼓励大学生回村创业的政策,还会给一定的补贴,她仔细阅读了那些政策,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看过很多案例,决定在镇上租个房子代理快递点。
其实那时候网购正是热火朝天的时候,农村的人网购的也越来越多,但是镇上的快递网点数量还很少,表姐的想法还是有挺大可行性的。
但是没等她仔细解释完,大姨就开始皱着眉头听不下去了:“别整那没用的,连打工你都不敢,还要自己做生意,省省吧,你没这个本事。”
表姐想继续劝服他们,大姨却连听都不愿意听,并且类似这样的场景已经发生过无数次,表姐不管有什么想法,得到的总是否定。
一来二去,10 年时间过去了,在这期间大姨曾一次次妥协,不再要求表姐工作,只要求她能正常出去和人交流说话就行,能找个婆家就行。
但是,这对于表姐而言太难了,她似乎被困在了一个看不见的笼子里,不管怎么努力都走不出去。
如今的表姐还和以前的状态差不多,疫情之后她似乎明白了一些,主动到我们镇上的一家超市做收银员,在我们那里没有人认识她,也不知道她的本科学历。
这个时候的表姐状态已经有所好转,她有点明白了大姨的心情,并且在努力实现自我成长,希望她越来越好。
大姨呢,当年在表姐考上二本的时候还特意请我们这些亲戚吃了饭,如今只要一见到我们,提起表姐总是唉声叹气,说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让她上大学,大姨还没有意识到,表姐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和上不上大学没有太大关系。
【4】、来自网友【智慧创作达人】的最佳回答:
朋友的儿子考上了一所二本公办大学。
朋友非常高兴,觉得自己成功了,于是不想再干活,天天出去整容,逛街。我不忍心打击朋友,只能委婉的提醒过她几次,让她节俭点。
朋友说自己命不好,生了两个儿子,自从结婚,就累死累活,从来没有轻松的活过,家里老公又懒又心高,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上,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拼命,现在儿子上了大学,以后不用担心儿子了,剩下一个小儿子,现在才读初一,负担不重,该是自己松口气,好好为自己打算,享受享受了。
今年她的儿子大学毕业,找了一份工作,月薪 4000 多元。因为朋友的儿子上学晚,现在年龄已经不小。朋友看到儿子这么高的工资,突然着了急,说儿子到了婚娶年龄,房子尚没有着落,虽然毕业拿工资了,但是这点工资,对西安的房价来说,是九牛一毛,不吃不喝十年,才能勉强攒够首付款,这还是在房子不涨价的情况下。朋友急的上火,说今年疫情影响,自己又失了业,半年多没有收入,感觉自己负担更重了。
其实,我知道每年全国 900 多万大学毕业生来说,二本文凭,真的很普通,毕业后工作不好找,待遇也一般。儿子考上大学,可以说以后的工作,能轻松点,不用在工地搬砖,遭受风吹雨淋。但是父母想享福,还远远不够,因为孩子考上大学,意味着脱离农村进城了,以后要在城里生活,要买房子。
这一切,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需要父母扶助才能完成。所以,在农村家庭,培养出来二本大学生,很平常,反而要比从小出外打工的人相比,要累的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在农村家庭中,培养出了二本学生是一种什么心情呢?】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