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可不可以看成全书的纲?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张果马】的最佳回答:
当然可以,因为《好了歌》写了四层意思,分别是功名、财富、爱情和子孙,概括起来就是“万事空”,到头来一切都是空,这正应了《红楼梦》最后描写的“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也符合《红楼梦》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结局。
【2】、来自网友【魏永臣 550】的最佳回答:
关于好了歌是否能作为红楼梦全书的纲,作者正文中好像没有说,只是跛足道人说,“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算你明白”。脂砚斋也未批“好了歌”是全书纲的文字。不管纲否,先将“好了歌”解出来,纲不纲由读者定。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此处蒙回本有双行夹批:“要写情要写幻境,偏先写出一篇奇人奇境来。”
先分析批者的两句批语对理解该好了歌的指导意义。“要写情要写幻境”,是言作者写好了歌之时并没有写情写幻境,那么,好了歌就应当是不情不幻的,就是因为作者要先而未写。因此,好了歌不应按人情,按虚幻理解。“偏先写出一篇奇人奇境”,按第一句逻辑,“一篇奇人奇境”就是不情不幻的真和实。再者从“偏先”理解,即“一篇奇人奇境”就是“偏之先”,就是“不偏”,就是“正”。那么,“情”和“幻境”就是偏,就是假,就是掩盖真事的假。这就是作者“借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的写法。由此也可知,作者是先写真、写正,写不情,不幻(即写实),而后再写偏、写假、写情、写虚幻覆盖以隐真。既然是不情的,那么好了歌就不应当按世俗人情情理人伦观解读。
那么作者所写的“世人都晓神仙好”是真正的好。既然是真正的好,就应当对天下所有世人都有益有好处而无害才符合真好的逻辑。什么对天下人都有益呢?只有先进的人类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经济财富能惠及天下所有人。因此,作者所写的“神仙”就是指的自然事物的自然特性、自然规律和人们根据自然事物特性及规律性所创新创造的一系列的生产制造技术,正是有了许许多多的“神仙”,才给人类生存发展创造了源源不断的丰富的物质财富。自然事物的特性及规律性就是“神”,人们创新创造的生产制造技术或所创新的各种人造生产工具就是“仙”。“仙”字之所以由“立人”和“山”组成,就是言人类所创新创造的各种生产制造工具堆积起来,就像山;“立人”就是要靠生产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维系人的生存发展。“世人都晓神仙”,就是言世上的成人都晓得或通晓自然事物的特性、规律性,都熟悉掌握生产制造技术这样高水平人类社会状态,那么,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且会有很大的剩余,剩余的物质财富继续用于探索未知自然特性及规律性的投入,以进一步创新创造出未来更新更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这就是“世人都晓神仙好”为真好的原因依据。“惟有功名忘不了”,就是言人类历史上创新创造了生产制造技术的人们的功、名最不可忘记,正是她们创造了人,发展了人。忘不了她们所创造的功迹才是真好,才可以在人类文化风尚上进一步激励促进世人探索自然创新未来人类技术。
“古今将相在何方”,并不是问句,而是言古今智慧的治国将相都紧紧抓住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的特殊本性,不离人的本质特殊本性,就是“在何方”。“何”字,“人可”,就是表达的人的特殊性,就是言其它动物不可。是什么呢?就是人探索未知自然和创新生产制造技术的两种能力就是人的特殊本性,激发国民的这两种能力的发展提高,就是古今将相不可偏离的重点任务,这就是“古今将相在何方”的重大意义。“荒冢一堆草没了”,“草”是最不值钱,最无用,最无材的东西,“草没了”,就是言没有没价值的无用的东西,也即“荒冢一堆”都有用,都有价值;有用有价值为什么还“荒冢一堆”?“荒”就是荒废、抛弃。就是因为落后的老的生产制造技术很多很多都被后世出现的新的生产制造技术屡屡淘汰了。这些被淘汰的,在历史上也曾经是前所未有的先进技术,也曾是“一”。可知此句表达了人类不断涌现产生新技术淘汰落后旧技术的强劲速度或力度。
“只有金银忘不了”,则是表达了“金银”物质财富或经济与“神仙”的紧密关连;也即“神仙”是创造金银财富的根本或动力,被创造者是不会忘记根本动力的。“终朝”,就是言一个王朝或一个朝代的结束,“终朝只恨聚无多”,就是言王朝的覆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神仙”少,所积累的物质财富不丰富,生产力低下,保护国家政权的军事能力差,才导致王者的覆灭。“及到多时眼闭了”,大多人按个人死亡理解“眼闭了”,这与金银“多时”是相矛盾的,怎么可能一个人死了之后自己的金银会多呢?因此,此句是表达的“闭眼”,排除“眼”干扰的文化思维,也即“眼看”,触发情感而产生过多过滥的文化臆想是干扰破坏人类创造金银财富的根源。“眼闭了”,不发挥眼看的作用,人们就会主动发挥人手探摸的作用,人类在黑暗中探索,在未知中探索实践求知,就是人们冲破黑暗,开劈鸿蒙,打破愚昧的主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式在一路探摸实践,投石问路中走来,而走向光明强大的。:这就是“眼闭了”能创造财富多广的重要意义,这就是马克思探索实践出真知的深刻道理。
“只有姣妻忘不了”,“姣妻”如果按世俗“妻子(老婆)”的观念理解,就会落入“性情”的世俗窠臼。“妻”字古义并非表达男子性生活的对象,而是表达的手持工具生产的劳动者的意思,劳动者需要先进高效的生产工具,“女”就是孕育产生新的生产工具的源头,只有经常产生高效低劳动强度生产工具,才是劳动者最乐的,这就是“只有姣妻忘不了”的道理。“姣妻”可以理解成高贵高超劳动者之意,也可按“女交妻”,即及时快速孕育产生新的生产工具,适应劳动者需求之意。
道人说“你解,你解”,同样是要求读者按照“你”的,无我无情的观点解此“好了歌”。“你”就是“立人”和探物格物(尔),就是人和人手的两个特殊的特长本性,这两个本质特性就是可以称大称“哥”的根本,这就是仓颉用“两可”造“哥”字的深刻道理。“歌”,用的是口,所产出的是空虚,是不会创造财富,不会有收获的,但虚文化会影响干扰人的两大特长本性的发展发挥,也即减弱减损人的两可,这就是“哥欠”组“歌”字的道理。
【3】、来自网友【我就是竹韵】的最佳回答:
竹韵认为,就故事的总纲应该是第 5 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给出了小说的大概脉络,发展线索;而《好了歌》反映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一、《红楼梦》的总纲:第 5 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可以认为是压缩版的《红楼梦》
第 5 回,贾宝玉在梦境之中,在警幻仙子的带领下神游了“太虚幻境”。在这里,贾宝玉走到一个“司”里,书中写道,那贾宝玉先是在“薄命司”里翻阅了关于“金陵十二钗”的“簿册”,“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共看到了又副钗里晴雯、袭人的判词,副钗里香菱的判词,正册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的判词,每人用一首诗(黛玉和宝钗是合二为一的),预示了人物的命运。
如宝玉先看到的又副钗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霁月”、“彩云”隐藏着晴雯的名,判词说晴雯心比天高,但却不幸生为奴婢,人因为生得好看,招人嫉妒,终因诽谤而夭折。
宝玉后来跟随警幻仙子一个“室”里,欣赏了十二个歌女舞女为之演唱的关于《红楼梦》的十二支“调曲”,通过这些曲调的反复吟诵,再一次提示了众多主要人物的命运和结局。毫无疑问,这些所写、所唱,正是全书的总纲。
第 5 回还用谐音法透露了《红楼梦》全书的创作基调。如在聆听 12 支曲子前,他闻到了一种叫做“群芳髓”(群芳碎)的香气,喝到了一种叫做“千红一窟”(千红一哭)的茗茶,饮到了一种叫做“万艳同杯”(万艳同悲)的美酒。这预示了最后书的结局,每个美好的女子,都逃脱不了的悲剧命运。
二、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或者说中心思想,通过“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反映出来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这几句言辞是用一种琅琅上口的歌谣,反复的吟诵《红楼梦》的主题,到头一梦,万境皆空。
你说神仙好,但是你忘不了功名。蔺相如和廉颇这样的相国、将军,现在在哪呢?也不过是一堆荒草而已。
你认为神仙好,你忘不了金银。你整天在那里敛,在那里聚,金银聚了很多了,可是等你眼睛离开人世的时候,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你能带走一两、一钱吗?
世人都知道神仙好,但你始终放不下那美丽的娇妻。但是你的美丽的妻子在你活着的时候,天天给你说多么的爱你,你死了后没有多久,你的妻子嫁为他人妇了。
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女忘不了。你千方百计的把所有的钱,所有的精力都堆到儿子和孙子身上,这样痴心的父母,很多很多的。但是真正孝顺的儿孙你见过吗?
《好了歌》告诉人们,万事皆空,活着不要太执着。无论多么的荣华富贵,到头来都是白茫茫一片大地……
我就是竹韵,希望和各位朋友交流、沟通!欢迎友们留言和关注。
【4】、来自网友【心雨长歌】的最佳回答:
《好了歌》归宿了《红楼梦》全书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全书是按照这一提纲去展现的。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可不可以看成全书的纲?】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