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你怎么看?一共有 1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脑洞历史观】的最佳回答:
那就详细聊聊晁错吧。
先从汉景帝说起吧。
那一年,汉景帝还没转正,依照是太子一枚。有一天,太子刘启跟吴国的太子刘贤在一块下棋。社会经验告诉我们,一山不容两虎,尤其是不容未成年的虎。两个太子党在一块,就是容易出事。两人原本好好下着棋,突然争着棋路来了。争就争吧,还动起手来了。动手就动手吧,刘启一暴走就拿起棋盘把刘贤给打死了。
谁能想到文景之治的创造者之一,年轻的时候脾气这么暴?
这一打死就麻烦了,虽然你爹是皇帝,人家的爹也不白给。
刘贤的爹是吴王刘濞。刘濞的爹刘喜是个老实巴结的人,常年被刘太公当正面典型来教育刘邦。可到刘濞这一代,基因突变,变得特别生猛,生猛到刘邦决定派他去镇守江东。要知道,江东是项羽的基本盘,要在这里当王,没两把涮子可不行。
可是,刘邦一封就后悔了,因为他怎么看这小子都像有反骨。但实在是用人之时,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让不是姓刘的去,他更不放心。
于是,在刘濞上任之前,刘邦特地给打了一针预防针,他摸着大侄子的背说道:“我看啊,建汉五十年后,东南方向将有叛乱,这会不会是你啊?你可要想清楚啊,我们毕竟是一家人。”
刘邦虽然没练过化骨绵掌,但这一摸,摸得刘濞魂都没有了,赶紧下跪表态自己一定不会反。
刘邦在的时候,他没有反,吕后掌权的时候,他当然也不敢反,汉文帝在的时候,他也没有反,不过,小心思已经开始有了。谁让汉文帝为了安抚大家,曾经放出风,以后皇位可能传到吴国呢?而且汉文帝老是装低调,搞得别人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
现在,自己的儿子竟然被汉文帝的儿子打死,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何况这还是他的独子,这是要绝自己的后啊!
儿子的尸体运回来后,刘濞铁青着脸下令。
把我儿子的尸体抬回长安!
把死人抬到长安,这就是给汉文帝难看了。汉文帝也没有发火,毕竟这事是自己儿子惹了事,他耐着性子把刘贤下葬了,又专门派人去慰问刘濞。可光是慰问显然是无法平息刘濞的怒火。
从此之后,刘濞就不进京拜码头了,每次都说自己有病,成为大汉的长期病号。有关部门也不傻,你说你有病就有病啊,你得有证明啊,一查刘濞果然在装病。于是,相关部门就把刘濞的使者给扣了起来,来一个扣一个,看你来不来拜码头。
汉文帝还是好说话的,把这些扣押的使者全放了回去,还特地给刘濞送了一个老年顶级套装:倚几与手杖。并特批他从此都可不来朝见皇帝。
刘濞满腔的怒火,碰上了汉文帝的化骨绵掌,有气也发不出来,只好活活憋了回去。
但让他就此罢休是不可能的。刘濞借着自己的地盘大,又有资源,开始搞起了半割据,跟水浒传里的柴进一样,好好的日子不过,天天收容一些亡命之徒,就等着天下有变了。
汉文帝去世了,上台的汉景帝还能镇住刘濞吗?
为了对付刘濞以及那些藩王,汉文帝给汉景帝留下了两大法宝。
第一个是大汉第二聪明的政治家晁错,不说他第一倒不是违反广告法,而是他确实是第二。
汉文帝前十五年(前 165 年),汉文帝为了选拔人才,多弄点储备干部,好跟那些军功集团的人搞下平衡,搞了一次大考试,汉文帝亲自出题,让大家谈谈对建议大汉帝国有什么好的建议。
在这场考试中,晁错名列第一。
史书随后加了一句, 贾谊已死。
对晁错来说,贾谊的死,让他摆脱了千年老二的位置,一下冲到了第一名,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就需要晁错一个人抗了。如果贾谊还在,晁错只怕不会轮落到后面的悲惨境地。
晁错,颍川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他的性格:峭直刻深。
就是这个人很刻薄,不太懂得搞好人际关系。这样的性格特点往往在年轻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年轻人嘛,气有点盛,大家可以原谅。
所以,晁错的青年时期顺风顺水,少年时学习法家,以文学特长进入汉朝礼仪机构太常寺工作,官居太常掌故。很快,他就获得了一个学习机会。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书籍都失传了。秦朝有一位博士叫伏生,他在家中的墙壁里隐藏了一套《尚书》。到了汉文帝时期,晁错被指定为官派学员,到伏生那里学习《尚书》,等于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学成归来,晁错的感觉就不一般了,毕竟受过名师指点,学过绝世经书,淡吐的档次一下上来了,很快就引起了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 ,被汉文帝送到儿子刘启那里上班。官居太子家令,相当于太子的老师。
史书记载,因为善于出计,深受刘启喜欢,人称智囊。
这时候,晁错“峭直刻深”的特点终于显露出来了。比如除了干好太子家教这份工作,还特别喜欢写研究报告,给汉文帝提各种大汉改造意见,比如建议汉文帝对匈奴人不要太客气,咱选良将精兵,怼他。
汉文帝看了一下,点名表扬了一下晁错。接下来,接下来就没有了。
汉文帝对这个主动出击的方案是点赞不行动,汉文帝也是这样对付贾谊的建议。
过了两天,晁错又提了一个建议,大汉的法令过了这么久了,已经不合时宜了,是不是可以改一下?
同样,汉文帝又点了一个赞,随后删除了他的帖子。
晁错没有放弃,过一段时间,又琢磨出一个东西:那些诸侯是时候该削一削了。
汉文帝依然给他一个红心,然后拉黑了他的建议。
搞得久了,晁错也有点不服气,要是我提的建议不行,你就直说啊,你一直说行,又不按我说的做,这是几个意思呢?
一冲动,晁错给汉文帝打了一个报告,里面有一句话: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
看上去,晁错是在谦虚,表示自己的意见是狂夫之言,但实际上却在暗示,自己的意见行不行,就看领导明不明吧。
连皇帝都敢叫板,可见晁错确实有点狂。因为这个,他在当太子家令这个冷门职务时,就得罪了一大批人,他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这其中,有一位跟他意见最大的,就是汉文帝相当器重的袁盎。
这两人不知道闹了什么意见,反正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两人同朝为官多年,没有说过一句话,两人只要看到这个地方有另一个人的存在,立马掉头就走,绝对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汉文帝是好说话的,他当然听出了晁错的弦外之音,但他没有打击晁错,而是很诚恳的写了一封回信,表示部下提的意见没有狂不狂的,大家可以随便提意见,我不会区分什么是狂的,什么是不狂。真正有区别的是做决策的人是否英明。如果我做决策不英明,那就是国家的祸患了。
言下之意,你再狂,也得经过我这一关,你再狂,能狂出我的手心?
方案你随便提,决策我做,责任我负。
晁错有才,汉文帝是知道的,就像他知道贾谊有才一样,但是,像这样的年轻人,一定要磨磨性子,不然迟早要闯出大祸。
可惜,汉文帝没多少功夫来磨他了,去世之后,晁错这位被他压了五百年的孙猴子终于蹦了出来。
汉景帝继位后,立刻把晁错提拔为内史,每天跟他讨论国家大事,越听越觉得晁错有才啊,你说得都对,我马上照办。
可见,在用人这样事情上,汉景帝还需要多多磨练,向他的父亲汉文帝学习,越要用一个人,越要懂得保护这个人。
一味的恩宠,只会让他成为攻击的目标。
很快,一位元老级人物就朝晁错发起了攻击。这位元老叫申屠嘉。
申屠嘉算是最后的一代开国元老了,是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因为资格老,在汉文帝后期,因为宰相空缺,看来看去,就发现这位大爷还合适,德高望重,是军功集团的老前辈。所以把他请出来发挥余热。
请出来才发现这热度相当高。
有一天,申屠嘉拜见汉文帝,发现汉文帝正跟他的好基友邓通在喝酒快乐。邓通大概有点找不着北了,竟然对老同志有点礼数不到。
申屠嘉回来之后,就让人拿着自己的手令把邓通召来,特地吩咐,如果这小子不来,就直接给我砍了。
收到消息的邓通吓得赶紧躲进宫求救。汉文帝给他吃了定心丸:你放心去,我马上去救你。
拿到了汉文帝的保证,邓通才敢到申屠嘉的丞相府报到。进了府,他赶紧摘下帽子,脱下鞋子,给老爷子叩头认错,叩得满头是血,申屠嘉还在上面喊打喊杀,吓得邓通半条命都没有了,总算等到了汉文帝的救兵。
回去之后,邓通的腿都是软的。
汉文帝时的邓通,可是连太子刘启都没办法的人,但申屠嘉说杀就杀,也不过是看心情的事情。
到了汉景帝继位,申屠嘉又觉得晁错不顺眼。史书没记载原因,老干部看不惯青云直上的年轻人,这是中国国情。再说了,你丫是哪冒出来的,你爹是谁?跟高祖皇帝杀过人没,你就敢在朝中目中无人了?而且汉景帝每天跟一个内史商议国事,还一商一个准。这可是丞相申屠嘉的工作范围,你小小的内史把丞相的工作给干了,丞相是摆设啊。你这是想让人家提前退休?
其实申屠嘉不只看不惯晁错,他看不惯一切没啥根基的人,比如袁盎。
那一年,汉文帝还在。有一天,袁盎刚从地方回京,退休在家,一次出去逛街,在大街上碰到了申屠嘉,一看是前辈来了,袁盎连忙下车行礼。申屠嘉就没什么心情下车了,一个晚辈,又是没来头的,就随便在车上意思了一下。
袁盎回去之后,越琢磨越觉得自己今天面子丢大了,当街被申屠嘉轻视,而且旁边还有不少低级官吏,自己好歹也是前朝的老臣了。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所以怎么办?提把刀杀过去?那《史记》就该改叫《水浒传》了。
袁盎穿好官服,收拾的整整齐齐,出门右转朝申屠嘉家走去,请求拜见申屠嘉。
等了半天,也没见人来接他。这也不能说申屠嘉傲慢,这其实是他的一个习惯,他下班后从来不见私客,以免有人来求办事。
原本以为袁盎呆一会就走,可没想到,袁盎大有见不到人,就要留下来吃晚饭的意思。申屠嘉只好破例出来了一次。
见到申屠嘉后,袁盎深吸了一口气,提了一个请求:“请别人回避一下,我想单独跟丞相聊聊。”
申屠嘉一听,以为又是来求办事,再联想到袁盎最近没有工作,不会是来求我的吧。于是,申屠嘉毫不客气,“你要说公事,明天到官署跟长史谈,要是私事,对不起,恕不奉陪。”
说罢,申屠嘉掉头就要走,突然听到后面一个轻脆的声音,回头一看,袁盎跪下来。
这求的什么事?
申屠嘉刚想大叫把这人叉出去,却听到袁盎问了一句话,这句话把他留了下来。
“请问大人,你做为丞相,你感觉跟陈平、绛侯(周勃)比怎么样?”
申屠嘉终于意识到对方来者不善。他认真答道:“我不如。”
袁盎站了起来,拍拍衣袖,“这就对了,你也知道自己不如。当年陈平、绛侯辅助高帝打天下,又诛灭诸吕,保全了刘氏天下。而丞相当年不过是武夫,靠着小功劳迁为小队长,后面当上了淮阳郡守,一路下来,丞相也没有什么大的功劳。我们陛下从代地到长安来之后,每当有人提意见,陛下没有不停车认认真真听取别人意见的。能用的就用,不用的先放到一边,但没有不表扬的。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了招揽天下的贤人。所以我们的陛下每天能够听到以前没听过的,知道以前不知道的。这才一天比一天圣明。”
说实话,以我的猜测,当申屠嘉听到前面半段时,估计是要发火的,毕竟论资历,论功劳,他确实不如陈平周勃这些大神级元老,但人家不是死了嘛,现在自己是老大啊。这种事情你怎么好当面戳破的。就后面的事情来看,申屠嘉也不是性格开朗的人,但他的火就是发不出来。
因为袁盎在称赞皇帝啊,难道你敢跳出来反对?
申屠嘉只有点头的份。
“陛下都广开言论,而丞相你今天却在封闭天下人的嘴,只怕一天比一天愚蠢,要是圣明的陛下来责备愚蠢的丞相,只怕你要倒霉喽。”
在文景时代,袁盎不像贾谊、晁错那样提过什么改变大汉朝的奇计,但他的提案是通过率最高的,除了他不怎么发表宏论之外,跟他高超的口才是有关的。
这一顿话就把军功集团元老级的申屠嘉给说跪了,连忙向袁盎行礼,表示:“我实在是个乡巴佬,平时不懂事,今天幸亏将军教我。”
申屠嘉将袁盎请入房内,引为上客。
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袁盎指着申屠嘉的鼻子骂了一顿愚蠢愚蠢,大出了一口恶气。不但没得罪申屠嘉,还被申屠嘉如此器重。
这里面的秘密不是袁盎抬出了皇帝,而是袁盎提到了陈平周勃。不要忘了,袁盎当年可是汉文帝用来打周勃的。他连周勃都可以收拾,何况你一个申屠嘉呢?
申屠嘉听出了这个弦外之音,这才放下架子,给袁盎行礼。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实力说话的。
那么,晁错有没有实力呢?他也是有实力的,并且成功抵挡住了申屠嘉的致命一击。
有一天,申屠嘉收到一个消息,晁错在自己的内史府开了一个南门。
原来晁错上班的地方门是朝东边开的,只能从东边出入,但我们晁错有直接跟汉景帝说悄悄话的权利,需要从南门进宫。那从东门出去就不太方便嘛,所以,晁错就在南边的墙上开了一道门。
这一开麻烦了,因为内史府就在太庙旁边,而这道墙恰恰是宗庙的外墙。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晁错同学虽然有才华,但有时候心思不细,他也不想想,这天下的府门都是朝南开的,为什么他的内史府朝东开?至少你拆墙之前,先打听一下这墙是谁家的吧。
听说晁错把太庙的墙拆了,申屠嘉喜出望外,等你多少天了,你小子终于犯在我手里了。
申屠嘉赶紧叫人准备,自己明天一大早就去见皇帝,要参晁错一本,治他一个死罪。
第二天一早,申屠嘉就进了宫,却发现晁错早就已经在皇帝身边了。
因为晁错昨天就进宫了。据线索显示,晁错在申屠嘉的家里安排了眼线,申屠嘉一动,晁错收到了消息。
想了一下,这祸闯得有点大,皇帝不出马是救不回了。于是,晁错马上进宫向汉景帝自首。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申屠嘉的奏章还递上去就被汉景帝打了回来。
理由很简单:这是我让他干的!
这保护伞也太明显,太黑了吧。
回来之后,这位军功集团最后的元老,曾经吓得邓通屁滚尿流的申屠嘉活活气死了。
在跟军功集团的较量当中,晁错取得了完胜。这一切,当然是汉景帝的支持。那么,从刘邦时代开始就掌控着长安政局的军功集团就要退出江湖?
一切还言之尚早。
好了,今天先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中学大历史》,我们下回再聊七国之乱。对了,这是一个收费专栏,目前在促销,原价 88,目前只需要 68。谢谢大家支持。
大家好,这里是专栏《中学大历史》,这两天正在高考,有亲在后台留言,说我这个专栏押中高考题了。我一看,还真是,前些天刚给大家介绍了贾谊,今年全国语文卷的文言文就是贾谊。
当然,这不是说我有多历害,我这个写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就是文言文,写得多了,难免撞上。我也不忽悠大家说看了我的专栏,高考一定得高分。咱们的专栏不是做高考押题的,我们只是讲中学历史的,突然押中语文高考卷,这只是一个例外。而且要想真正学好历史,学好语文,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是说你押中题就行的。
好了,今天我们继续我们的中学大历史,前面我们讲了晁错得到汉景帝的宠信,明明拆了太庙的墙,汉景帝却张开保护伞,活活把告状的申屠嘉给气死了。
晁错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很快升任为御史大夫。
官升得快,活也得干,为了对得起皇帝开的这份工资,晁错很快提了一个大方案:削藩。
削藩这件事情贯穿了半个西汉,其实这个事情刘邦在干,吕后在干,汉文帝也在干,但都干得小心翼翼,生怕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不该扯的东西。
晁错觉得过了这么多年,再这么小心有点赶不上大汉帝国快速发展的形势,建议汉景帝加快步仗,大干三年大变样。
而晁错给的理由简单又粗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你削他们,他们会反,不削他们,他们也会反。削了,他们不过现在反,准备不充分,反而祸害少。稍迟了,他们有准备了,反而不好处理。所以,千言万语换成一个字:削!
这个理由太简单太粗暴,听起来甚至不像是正儿八经讨论国家大事的态度。但是,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年贾谊给汉文帝提过无数次削藩的意思,晁错也提过,但基本上都是被领导打了回来,表示你们提的这个意见很好,我们再商量商量,一商量就没了消息。
直到晁错提出这个削亦反,不削亦反的理由后,汉景帝脑子一热,终于拍板:削他丫的。
楚王来长安拜码子,晁错报告,薄太后去世那一年,这家伙在自己家里搞娱乐活动,与女孩睡觉了,请诛之!
我就不知道,人家楚王在家里跟谁睡觉,晁错是怎么知道的。
汉景帝没有杀楚王,但用这个借口把人家的东海郡给削了。
没过多久,又抓住赵王的一个鞭子,把人家的常山郡给没收了。
又过一会,发现胶西王在买卖官爵时搞了暗箱操作,把人家六个县给削了。
削完这些二线诸侯,终于削到硬骨头了:吴王。
事实上,朝中还在讨论怎么削吴王时,吴王就已经要反了。
说实话,晁错说的削之反之,不削亦反,不是指别人,就是指吴王他老人家。这是当年刘邦就已经看出有反骨的人。而且汉景帝打死了人家的儿子,这种仇岂是说忘就忘的。
这些年,吴王在自己的封国异动频繁。
比如他封国的百姓不用交赋税,甚至连政府摊派的徭役也不用去,吴王全包了。逢年过节有各种福利。不但如此,一些在别的地方混不下去的人,包括一些流窜犯,到了吴国就等于进了和平饭店。
吴王太有钱了,他的封国本就是富庶之地,国内还有铜山,能够自己制造钱币,吴国的钱币跟邓通的钱币是汉朝的两大通货。而且吴国还能制盐。
当然,越是有钱越不能任性,做为一个封国,你没事收买人心是什么意思?
对这些事,汉文帝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等这位彪悍的大哥寿终正寝。可没想到,吴王挺能活的,熬过了会玩太极的汉文帝。
到汉景帝一上台,这位新司机把大汉这辆刚做了保养的二手车开上了削藩的快车道。
按晁错的说法,削之反,不削亦反。而吴王刘濞自己也觉得,我不想反,人家会认为我会反,我想反,人家也会认为我会反,那就反他丫的。
为了提高造反成功率,团结大多数诸侯。吴王热情邀请大家一起共识盛举。
刘濞先是拉扰了刚被削掉六个县的胶西王刘昂,表示打下天下,两人一起平分天下。
这个建议提出来时,刘昂的部下表示,这个估计是刘濞忽悠我们的,现在一个皇帝就把我们折腾得够呛,天下怎么可能有两个皇帝而不闹事的呢?
这个道理刘昂也懂,但他依然决定投入到造反大业中。原因很简单,打下了天下,大家再重新竞争嘛,当年高祖皇帝不也是跟项羽平分天下,然后决胜出最后的胜利者吗?
很快,同一个汉朝,同一个梦想,许多的藩王加入到造反大业中,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加上吴王刘濞,一共七个六伙伴。
大汉建立后,最大的内斗七国之乱拉开了序幕。
一发动,阵势有点大,刘濞表示自己今年六十二了,廉颇不老尚能饭,将亲自担主帅,自己的小儿子十四岁,也将上战场。想起来也是有点心酸,自己的儿子当年要是没被汉景帝打死,哪里需要老父幼子上场操练。
吴楚两国国大县多,实力雄厚,是造反的主力,两国一发兵就盯住了另一个藩国:梁国。
梁国的梁王是汉景帝的同胞兄弟,梁国地大物博,是汉文帝在贾谊的建议下特意设立的大国,专门用来制衡吴楚两国的。要想挺进长安,就必须拿下梁国。
在吴楚夹击下,梁国屡战屡败,最后只能缩到都城睢阳防守。
诸侯的用兵之神速,完全出乎长安的意外。这一点上,晁错同学要负起责任来,他提出削藩的建议,就应该有一整套方案,不能只靠汉景帝下文件去办。至少,他得有紧急预案。
怎么削?如果削不动,怎么办?削了人家要反,又怎么调兵?谁来当统帅?怎么打败反兵?
对于这一些,晁错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计划。
好在这一切,死去的汉文景想到了。
在去世之前,汉文帝找到儿子,告诉他一句话:有事找周哥。(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周哥,汉朝二代名将之首周亚夫。
有一年,大汉著名神算许负给周亚夫看了一个相,说道:你三年以后将会封侯,封侯八年后将出将入相,这时候,你执掌国家大权,位尊权重,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不过,再过九年,你就要饿死 。
周亚夫笑了,“我父亲的侯爵已经被我哥哥继承了,我哥哥就算去世,侯爵之位也有他的儿子继承,我怎么可能封侯?再说了,我如果真像你说的大富大贵,怎么又会饿死呢?你这自相矛盾啊。”
许相指指他的嘴,“你脸上有纵纹一直延伸到嘴里,这就是饿死的面相。”
看到这里,我吓得赶紧照了照镜子,脸上没纵纹,看来发达是没戏了。但也没有纹路入嘴,托袁隆平的福,我也不用担心饿死。
许负的算命术是开过光的,富甲天下的邓通,她说会饿死,就真的饿死了。
过了三年,周亚夫真的封侯了。因为哥哥杀了人,被剥夺爵位。爵位落到了周亚夫的身上。
而周亚夫进入汉文帝的视野,是因为帝国的一次军事行动。
在汉文帝后元六年(前 158 年),匈奴入侵边境,情况紧急,汉文帝紧急调动三路大军护卫京师。
这其中,宗正刘礼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驻军棘门,周亚夫驻军细柳。
想了一下,汉文帝还是有点不放心,决定亲自到军营里查看一下。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一路上看到是皇帝来了,军营大开,将军跟下面的官兵纷纷卸甲相迎,把一个军事考察搞成了领导欢迎会。
汉文帝没有表态,只是说了两句同志们辛苦了就离开了。
到了周亚夫的细柳营,汉文帝发现自己进不去,营中的将士披甲持锐,如临大敌,根本不像要迎接大领导的意思。
这是什么意思?
营中的将士报告,我们将军说了,到了军营,只能听将军的,不用听天子的诏令。
难道这天下底还有天子禁区?
汉文帝下令拿自己的符节去开门。
终于,军营大门打开了。刚准备进去,又有人拦住了。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对不起,你超速了。”
士兵表示,将军有令,军营内实行限速,不能开快车。
于是,汉文帝只好放慢了缰绳,缓缓前行,好不容易才见到了周亚夫,却发现这哥们身着铠甲,手中还有武器,也没有跪拜的意思,还理直气壮的表示,“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说完,周亚夫给汉文帝行了一个军礼算数。
没有感受到皇帝应有的礼遇,汉文帝没有生气,反而端正了坐姿,挥手向营中的将士致意。
此后,汉文帝退了出来,面对被拦在营外的群臣,汉文帝叹了一口气:“这才是大汉的将军啊。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看到的,仿佛就是儿戏,那些将军只怕随时会被袭击成为俘虏,只有亚夫这里,没人能够侵犯他。”
这个故事称为《细柳营》,今年语文教材改革,原本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涉世家》被请出了教材,新增了这篇《细柳营》。不要过度解读。官方解释,《细柳营》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明、令行禁止、不畏权势的形象。
其实,《细柳营》的主角固然是周亚夫,但汉文帝的形象同样突出,没有明辨事非的汉文帝,是不可能产生细柳营这样的故事。换个昏庸的领导,周亚夫这样的刺头早就被叉出去了。
这一次慰问,汉文帝记住了周亚夫。临死之前,才给儿子留下这个活锦囊:信周哥,得永生。
那么,在汉文帝的局里,是不是晁错负责捅破这个疮,周亚夫负责收拾呢?
如果这样想的话,就把治理天下想得太简单了。
在周亚夫出兵后不久,晁错提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建议。他建议汉景帝到前线督战,自己留守长安。
很多人认为,晁错大概是脑子进水了,怎么会提这种荒唐的建议。皇帝在前面拼命,你在大后方歌照唱,舞照跳?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先例。比如刘邦跟项羽争天下时,就是刘邦在前面打仗,萧何在后面负责粮草包邮。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照搬经营模式是会吃大亏的。刘邦那会是创业,创业当然是老板冲在最前面。而汉景帝是守业,守业当然要守在家里。何况,你晁错能达到萧何这样的水平吗?就是萧何在镇守后方时也是提心吊胆,担心老板不相信他,把自己家的年轻人全送到前线,给刘邦当人质。
晁错呢?什么都没给,就要坐镇后面了。
很多人认为,这是晁错后面倒霉的主要原因。但是,晁错的这个建议背后隐藏着汉朝政局变迁的真正秘密。
晁错为什么请求汉景帝亲征?难道汉景帝不能跟着晁错一起坐镇后面吗?
原因是,晁错意识到,汉景帝如果不亲征,可能还真调动不了汉朝的将军们。
这些大将不是别人,正是周亚夫们。
周亚夫不是别人,正是周勃的儿子,是军功集团第二代的领军人物,而削藩这种事情,是军功集团不愿意看到的。
刘邦建立汉朝,外封同姓王,内用功臣,大汉集团形了皇帝、诸侯、功臣的三角架。
什么样的人会希望进行调整呢?当然是这个权力架构之外的人,也就是草根文官集团。
如果你仔细阅读削藩这段历史,你就会发现,积极建议削藩的贾谊也好,晁错也好,他们都不是军功集团的成员,他们是皇帝发掘出来的汉朝新兴政治力量。
从刘邦到汉文帝,丞相都被军功集团所垄断,那些没有军功背影的人,就算能力再高,顶天也就混个九卿当当,而且还特别费劲,动不动就被军功集团的人集体攻击。贾谊就是这样被郁闷成了屈原。
贾谊也好、晁错也好,他们只有寄希望削藩打破汉朝的政治壁垒,从而跻身到官场的最高级。
那问题来了,晁错们要将军功集团挤下去,为什么盯着的是外面的藩王呢?
答案很简单,诸侯、军功集团、皇帝是汉朝的三个支架。军功集团跟诸侯虽然并不相干,但其实相互依存,皇帝用诸侯防止军功集团逆袭,也用军功集团压制诸侯。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被破掉,另一个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这些东西,军功集团当然是了解的,所以他们明知道这些诸侯可能会闹出乱子,但他们从来不提削藩的事情。
现在,晁错捅了蒌子,还让军功集团去平叛?这不是让人家卖自己包数钱吗?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汉朝平叛大军的进展情况,但可以猜测,这些军功集团子弟率领的大军必定出现了磨洋工的情况。晁错这才提出让皇帝亲征的事情。
提议皇帝亲征,自己坐守后方,晁错犯下了第一个错误,但紧接着他犯下了第二个大错。
他要弄死袁盎。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晁错跟袁盎两个原本没什么交集的人成了死敌,同朝为官十多年,两人一句话也没说过,进了一个办公室,只要发现里面有对方的存在,立马甩袖就走。绝对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他。
晁错一直想收拾袁盎,但无奈一直没机会。吴王一反,晁错觉得机会来了。
因为袁盎曾经当过吴国的国相。
晁错跟属下商量,袁盎在当吴国国相的时候,一直报告说吴王不会反,结果现在却反了,袁盎一定是收了吴王的贿赂。
说实话,这就是公报私仇了。人家袁盎去吴国当国相,也不是自己要求的,是组织上安排的,而且吴王一向跋扈,汉文帝时候就已经这样了,跟袁盎有什么关系?更何况人家在吴国的时候,吴王确实没有反。吴王反的时候,袁盎早已经退休回长安。而说袁盎收受吴王的贿赂,那倒不是冤枉袁盎,不过,这个事情已经追究过了,袁盎正因为收了吴王的钱才提前退休,回到长安当了一个老百姓。一罪不能二罚,这时候再痛打落水狗有点不合适吧。
大概是觉得自己的理由有点牵强,所以晁错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在他犹豫的一瞬间,晁错的生命就开始倒计时了。
政治场上,公报私仇是常见操作,顺手处理个把对手,政治家们经常这样干,但问题在于,你不能犹豫。要么不要起心,起心就要做到底。
在晁错犹豫的时候,袁盎收到了消息。可是,怎么逃过这一劫呢?
晁错是当红炸子鸡,汉景帝正天天跟他商量削藩的大事,为了把这个事情办顺,为了能够让晁错集中精力,汉景帝是不会在乎杀不杀一个袁盎的。
想了半天,袁盎终于想到了一个人。如果说眼下还有一个人能够救他的话,非这个人莫属。
这个人叫窦婴。
之所以找上窦婴,是因为窦婴的身份特殊。
一,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也就是说他属于外戚集团,能跟皇帝说得上话。更重要的是,要对付晁错,千万不能找军功集团的人,因为找军功集团的人会让汉景帝认为这是政治攻击。
二,窦婴一向反对晁错削藩。那天晁错提出不削会反,削之亦反时,举朝上下没人敢反对,只有窦婴站出来说不。
三,最重要的一点,窦婴也担任过吴国的国相,如果说担任吴国的国相就有罪的话,那窦婴也有罪嘛。
窦婴很快明白,救袁盎其实就是救自己,他连夜进宫向汉景帝报告,说袁盎从吴国回来,他对吴国的情况了解,不如让他进宫说说看。
想了一下,汉景帝同意了。
袁盎进宫了,进宫时,汉景帝正在跟晁错商议调运粮草的事情。
看到袁盎来了,汉景帝示意他坐下,问了他最关心的事情:吴楚造反,你怎么看?
袁盎一开口就给汉景帝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足忧也!”
汉景帝来了兴致:“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此其计不百全,岂发乎!何以言其无能为也?”
吴王这么强大,要钱有钱,要豪杰有豪杰,你怎么说他们没什么作为呢?
袁盎正色答道:“吴国确实有铜盐之利,但哪里有什么豪杰啊,要真有豪杰,应该安心辅助吴王,就不会造反了。现在吴王招揽的那些人不过是一些无赖之徒亡命之人,他们能成什么大事?”
这一顿话,不但让汉景帝心花怒放,就连晁错都听了连连点头。
“袁盎说得很对!”晁错禁不住说道,他甚至有些抱歉,他原本以为袁盎这次来会夸大吴楚的实力,阻止皇帝用兵,没想到袁盎是来打气的。
就在晁错放松的时候,汉景帝问了一句:“那现在怎么办?”
袁盎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左右看了一下,然后说道:“请陛下屏退左右。”
随从退下去了,只有一位老兄稳如磐石,一般没有挪屁股的意思。
这当然是晁错,我是皇帝大秘,我当然不用走。
袁盎上前了一步,“臣说的话,人臣不能听。”
晁错露出了错愕的表情,他现在终于回过神来,今天袁盎一定是来对付自己的。说实话,他不想走,可是想赖着不动也不合适,皇帝的眼光已经扫了过来。
晁错只好行礼退下,他不情愿的迈着小碎步走到东厢房,脸上已经难抑恨意。
从这一刻,他的命运就已经不在自己的手里。
“现在应该怎么办?”汉景帝又问了一次。
袁盎这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杀晁错!
袁盎的理由如下,吴楚等国造反,就是因为晁错要削藩,他们打的旗号也是杀晁错,清君侧!把晁错杀了,再把那些削去的地盘还藩王,他们自然就退兵了。
汉文帝陷入了沉默,良久,他说出了决定晁错命运的一句话:“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十多天后,正在家里的晁错接到消息,皇帝召他去巡查一下街市。
晁错如同往常一样穿好朝服,他还希望巡察完街市能够再见一见皇帝。他心中有无数的事情要跟皇帝商议,削藩之后,还有大汉律法的改革,还有对匈奴的用兵。在他心中,早就规划好了一切大汉的未来。
可惜,政治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了。
开到东市,车子停了下来,车帘拉开时,晁错看到了全副武装的士兵。
晁错被拉扯了下来,史书中没有记载晁错的反应,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来。但晁错大概也曾经想到过这样的结局。
建议削藩时,他的父亲从家乡颍川赶来,逮住他就骂:“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晁错的父亲也许没有什么治理国家的大智慧,但他却懂得人情世故。皇帝才刚继位,根基不稳,一上来就要削藩,这是得罪人的事情。
晁错固执的说道:“我做得没错,不这样做,天子就没有尊严,宗庙就不能安宁。”
父亲盯着儿子,他知道自己如何也劝阻不了,只好气得甩手离去,“你这样搞,姓刘的是安全了,我们姓晁的呢?”
离开之后,父亲服毒自尽,留下了一句预言也是遗言:“我不忍心看到族灭的那一天。”
在东市,晁错听到了他对他宣判,他的罪名是莫须有的,甚至是东拼西凑的。
“不称主上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罩你的时候,你拆了太庙的墙,也是我的指使,不罩你的时候,你连呼吸都是犯罪。
晁错被处以最为严厉的惩罚:腰斩。
从腰部斩下的人,通常不会立刻死去。历史上最后一位被腰斩的人叫俞鸿图,因为科场舞弊,被处以腰斩。被腰斩后,俞鸿图痛得在地上连写了七个惨字。这件事情传到雍正皇帝的耳里,这才废除了腰斩这项酷刑。
这是西汉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幕。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至少也要给一句话,光明正大的处死臣子,而晁错却是穿着朝服被骗到刑场腰斩。这不得不说是汉景帝的一个洗不掉的污点。史书不会忘记这一幕,在记录这件事情时,他们永远会写清楚: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啊,他是穿着朝衣被骗到东市处死的啊。
那么,晁错的死能够换来吴楚等国的罢兵吗?
晁错被斩后,袁盎出发了,前往面见吴王刘濞。算起来,袁盎跟刘濞也是老朋友了。当年袁盎在刘濞手下当国相时,基本上是道系国相,一天不管事,也不打刘濞的小报告,专心当三陪,陪吃陪喝陪吹牛皮,所以关系还是不错的。
看到袁盎求见,刘濞当然明白这是来劝自己撤兵的。刘濞笑了,“我都已经做了东方的皇帝了,不好意思,我的膝盖弯不下去,没办法向人跪拜了。”
连刘濞的面袁盎都没见着,就直接被扔到营账关了起来。
晁错的死,谁也不关心,史书压根都没有记载袁盎有没有汇报晁错的死,也没有记载刘濞对晁错之死的评价。仿佛这只是一个打酱油的配角,在东市领先自己的盒饭后,再也没有人记起他。
七国反不反跟晁错有关系,但跟晁错死不死没有关系。晁错不死,反!死,也要反。
说话刘濞原本想让袁盎给他打工,袁盎誓死不从。得不到你的心,那就得到你的人头吧。刘濞决定杀死袁盎。可正当袁盎等死的时候,救难求难的兄弟来了。
来人是一位校尉。当年袁盎在吴国工作的时候,这位校尉是他的从史,却跟他家的婢女发生了一些不好描述的关系。校尉害怕袁盎找他麻烦,所以私自逃跑了。
我比较关心校尉逃跑时有没有带上婢女,可惜史书没有记载,只记载袁盎追上之后,不但没有责怪处罚他,反而把婢女送给了他。
校尉知恩图报,变卖自己的财物,花钱买酒灌醉了守城的士兵,又潜入营账,将袁盎救了出来。
袁盎算是汉朝的著名杠精了,上怼皇帝,下杠群臣,但这位哥们的情商并不低,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坚持原则,什么时候可以变通。比如他怼了一辈子周勃,可等周勃入狱后,他却跳出来替周勃说话,在周勃最后的两年里跟周勃成为了朋友。
所以,一跟袁盎谈公事,不少人狠他牙恨发痒,但一谈到私情,都说这小子其实人不错。
袁盎活着从吴军大营里逃了出来,但他出使的任务失败了,他并没有用晁错的死换来刘濞的退兵。
而不用袁盎回报,汉景帝就已经知道了结果。
一位叫邓公的校尉从前面回来汇报军情,汉景帝特地问他:“你看吴国和楚国退兵了没有?”
这位老校尉苦笑了。
“吴王准备叛乱已经几十年了,杀晃错只是他的借口,他原本的目标就不是晁错,杀了晁错怎么可能退兵呢?现在我只担心以后没有人跟陛下你说实话了。”
汉景帝愣住了。
“为什么!”他问道,我只是杀了一个晁错,后果就这么严重吗?
邓公指出了其中的关键,“晁错是担心诸侯的力量太过强大,朝廷不能制服,所以才提出削藩。这本来就是造福万世的好事,计划刚开始,他却突然被杀。这不是对内堵众人的口,对外替诸侯报私仇?”老校尉直率得说道,“陛下真的不应该这么做啊。”
汉景帝沉默了,良久,他长叹了一口气,“你说得对,我也很后悔。”
这是一段很奇怪的对话。一个来汇报军情的校尉怎么具有直接向汉景帝汇报的资格呢?
这一段对话,无非是让我们加深了一个印象,汉景帝是被袁盎给欺骗了,是为了平息七国的怒火而杀了晁错。
那么真相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真相当然不是这样。因为是个正常人都知道清君侧不过是反王的一个借口,没有人会真正指望杀了自己的大臣,能够让人家退兵。
而且袁盎如果真的是忽悠汉景帝杀了晁错,为什么吴楚不退兵,袁盎也没有被治罪,反而被判有功,重新得到任用呢?
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晁错?
真相是,汉景帝杀晁错,并不是杀给七国看,而是杀给另一群看。这就是军功集团。
史书里记载了奇怪的一刻。在袁盎建议汉景帝杀晁错后,汉景帝等了十天才开始安排诛晁事宜。这很不合常理的。因为如果要杀晁错给诸侯看,应该越快越好,让这些反王及早退兵。
汉景帝为什么要等十天呢?他到底在等什么呢?反叛的诸侯正加急用兵,他们是不需要观望的。
真正在观望的是军功集团。
这十天里,汉景帝在等军功集团的反应。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晁错提出了不合理的请求,让汉景帝到前线亲征,其原因就是前线出现了怠工的迹象。
这在汉朝的历史上已经不是第一次。当年齐王刘襄也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诛诸吕。开国元勋的灌婴带着兵马去平定齐王的叛乱,结果走到莱阳就按兵不动,跟刘襄达成了秘密协定。
现在前线的那些开国元勋的二代们,这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会不会重演吕氏时代的一幕?这十天,是汉景帝密切观察形势的十天。平心而论,他也不想杀死自己的老师,晁错是从太子时期就辅佐他的人。因为晁错的智慧,汉景帝才能够一帆风顺的成为皇帝。但当袁盎跟汉景帝提出诛杀晁错时。
汉景帝的回答是:“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还是更爱这个天下。
汉景帝走出弃卒保帅的一步。他示意弹劾晁错的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不是别人,正是代表着军功集团的军功二代们。
陶青,开国功臣开封侯陶舍之子。
陈嘉,功臣复阳侯陈胥之子。
张欧,功臣安丘侯张说之子。
这些人的父亲原本就不是什么显赫的功臣,他们自身也资质平庸,一生毫无作为。比如这位廷尉张欧,后面当了御史大夫,主管刑法。可是一年到头,什么雷霆手段都没有,一副以和为贵的样子。有什么罪犯落到他手上,一律打回票,实在打不了,连案卷都不忍心看,有时候还会替犯罪份子流眼泪。
说得好听是黄老之道。说得不好听就是烂好人嘛。
这三人这辈子干得最大的事情就是诛杀了晁错。
他们自身没有什么才能,却凭借着父亲的功勋牢牢的把持着高位,排挤着有才华却没有根基的人。
这些东西,汉文帝知道,汉景帝也知道,他们不是不想改变,只是无力改变。因为这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从刘邦创业打天下起,这天下就是一群人的天下。
要把这群人从帝国的体系中请出去,谈何容易。
刘邦不过完成了诛异姓王的部分。
吕后不过安排点外戚,为大汉注入了一点不光彩的裙带新血液,就被连锅端了。
汉文帝不过提拔了一些人,还不敢太高调。
汉景帝、汉武帝……或许大汉灭亡的那一刻,大汉的残砖断瓦,还有他们的身影。
现在,军功集团最为优秀的一位,太尉周亚夫正统帅三十六位将军前去迎击吴楚叛军。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关注我的这个专栏《中学大历史》。后面继续为大家聊这些事情。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你怎么看?】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