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金灭北宋,清灭明朝,为何从东北走出来的游牧民族政权所向披靡?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神采飞扬 2S7T】的最佳回答:
就一句话的事:贪污腐败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2】、来自网友【简单艺术家 5s】的最佳回答:
一个碰到弱宋,一个遇见烂明,能不所向披靡?
【3】、来自网友【平凡人读史记】的最佳回答:
并非他们所向披靡,是刚好赶上了宋、明政权衰败的时期,而中原之地又没有出现足够强大的新兴势力,能够接替政权、改朝换代、抵御外族。
于是,他们毫不费力地得了江山。
北宋重文抑武,与金、西夏、辽国的不断征战中逐渐失利。军队长期缺乏训练,战斗力弱到不可想象,2000 宋军打不过 17 个金国骑兵。
宋徽宗、宋钦宗时期,政治腐朽,朝政荒废,贪官污吏横行,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宋政权已经是岌岌可危。靖康之变,北宋由此灭亡。
而明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流民四处作乱。苛捐杂税日益繁重,社会经济系统濒临崩溃。军队纪律涣散,武备废弛,对外抗击后金,对内镇压流民,都遭受到了失败。
此时的明朝政权已经名存实亡,末代皇帝崇祯,前后杀了袁崇焕等 10 多位将帅。
前金与后金(清)之所以夺取了汉人的江山,是刚好遇到了“兄弟隙于墙”的时间。
在汉唐时期,匈奴、突厥、吐蕃都很强大,但是却没有灭掉汉唐,因为汉唐的政权,在那段时间比较稳定。即使汉唐将亡,也已经出现了足够强大的新势力来掌管江山。
即使东汉到了灭亡时期,也有魏、蜀、吴三足鼎立,唐朝到了灭亡时期,也有后梁、后唐、后汉等割据势力来改朝换代。有这些新兴的政权势力,轮不到少数民族政权乘虚而入,来中原兴风作浪。
对于这种乘虚而入,看似所向披靡的政权入侵。曾国藩的军师赵烈文有过一段著名的论述,认为清朝“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清朝夺取天下的偶然性太强了,而且极其残暴,缺乏统治的道德合法性,不出五十年必亡,南迁也不能避免。
可以说,所向披靡是一个假象,有很强的巧合性。
【4】、来自网友【海内 0631】的最佳回答:
不讲客观因果,只看双方的实力,无论现代战争还是古代冷兵器征伐,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北方和东北方,生活习惯,东北是东亚区域采猎、渔猎、牧猎、游猎、农猎几种文明的发源地。
红山文化遗址摆在那里,朝阳,阜新,赤峰,向北延伸长春周边,一脉相承。中原是汉族 DNA 的 C 系文明源头;东北是少数民族 O 系文明的发祥地。
目前考古技术还不行,翰难河、额尔古纳河、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这一大片区域是肃慎势力范围,已证实成吉思汗,努尔哈赤,2700 年前,共祖。
不出意外,红山文化和尧舜禹的夏文化,并列发展关系。游牧民族活动范围太大,整个内蒙古草原,随季节草势迁移。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一)天时
北方和东北方少数民族,习惯马背生活,用能征善战形容并不为过,气温在零下 20 度左右月份多,战事有利可持续在南方进攻,战损过大可退回老巢休养生息。
南方军事力量,适合夏季,高温密林作战,步兵为主,去天寒地冻的北方作战,明显不适应,行军打仗,步兵的双足太关键,大面积冻伤减员,不用打,自然退兵。
长年累月的军事对抗,心气很重要,团结的整体才有战斗力。宋朝有中兴四杰,没拧成一股绳,各自打着算盘,谁也不肯冲上去打头阵,扛不住巨大消耗以后的地位失落,舍不得大量亲兵阵亡。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二)人和
南北宋,明朝,内耗严重。岳飞,杨家将,于谦,戚继光,杨廉,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孙承宗,熊廷弼,王化贞,袁崇焕,毛文龙,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这些军事过硬的将领,下场都不太好,冬临可不是明的专利。
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是守卫边关大将,未得到重用,墓碑显示,没有战事的时候,卸甲归田。其他将领不一一分析,都差不多。
[微风][微风][微风]
(三)地利
这方面,南方军事力量占优,发达的水系,可以阻挡骑兵快速南下,所以宋,明的防御能力不错,物产丰富,食物充足,可以抗衡几百年,已经做的很好。
南北宋,明,被取代,气候因素(冰河),蝗灾,旱涝灾害欠收等等,失去地利唯一的倚仗,战争已经没有了悬念。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再写篇幅太长,看起来比较累,战争要素,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主因明显。
并非故弄玄虚,比如冷兵器时代,战马像古德里安的闪电突进部队,战术多样,正面排兵布阵轻骑绕后,不停骚扰来去如风,元帅和将领,军事素养到位,真无解。
著名马场,好战马的产地,西夏昭苏,辽河曲,金呼伦贝尔科尔沁,三江流域,南方军事力量在机动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个人观点,肃慎是东北方军事、经济的核心,多关注这个早期势力,有利于揭开不少谜题,鲜卑、乌桓、契丹、奚、室韦、蒙、高句丽、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满,是东北方古代不同时期主要的势力,共同特点能征善战。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从古代到现代,东北方向的军事战力,状态有起伏,总体及格以上。
唯一掉链子是抗战初期:
东北军各部在抗战正面战场牺牲
23 位
高级将领,是八大军阀派系中损失极为惨烈的队伍,川军牺牲四名。东北抗联烈士名单,150 多名师级以上干部,副军级以上为国捐躯 29 人。
东北军在抗日期间,作战顽强英勇,麾下部队全部打残,上至军长参谋,下至中层普通官兵,战场上前仆后继。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四野出关进驻东北的部队有:8 路军(山东军区直属队一部,第 1、第 2、第 3、第 6、第 7 师,第 5 师一部,鲁中、滨海、胶东、渤海等军区主力部队各一部)共 6 万余人;
新 4 军(第 3 师辖第 7、第 8、第 10 旅,独立旅)3 万余人;
陕甘宁边区第 359 旅、警备第 1 旅、教导第 2 旅各一部以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兵学校等万余人;
以上各部连同先期进入的冀热辽部队( 晋绥、冀中、冀鲁豫各 1 个团)共 11 万人。延安及各解放区的党政军干部约 2 万人,陆续进入东北。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全国解放,四野的队伍共计 19 个军,150 万人,负责东北、中南两个大战略区的军务。
1948 年 12 月,聂荣臻和林彪合作指挥平津战役,林、罗、聂三位元帅组成平津总前委。
这 19 个军分别是:
12 兵团下属的 40、45、46 军;
13 兵团下属的 38、47、49 军;
14 兵团下属的 39、41、42 军
15 兵团下属的 43、44、48 军;
21 兵团下属的 52、53 军;
野司直属的 50、51、54、55、58 军。共计主力 88 万余人,守备 30 万余,后勤补给等 30 万余人。
四野的部队新中国成立后分别驻防海南,川粤桂,华北东北等地。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作为军迷、历史迷,非专业观点,如有不周之处请见谅,毕竟只是爱好,非专业。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金灭北宋,清灭明朝,为何从东北走出来的游牧民族政权所向披靡?】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