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朱元璋屠杀功臣时,为什么没有大臣选择反叛?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葭明通半瓶历史】的最佳回答:
所谓功臣们能否拉起造反的队伍需要的是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和朱元璋是否屠杀功臣没有丝毫关系。
那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功臣才能成功竖起反叛大旗呢?
一是腐败混乱至极的社会秩序。
大小官僚们(包括皇帝本人)享受着朝廷的俸禄却从来不把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争相抢夺社会财富为私人财产。贿赂公行,有理不行。
二是社会经济生产活动无以继续。
因为腐败混乱至极的社会秩序,贫者劳苦终日无有一饱。怎么劳作也是被盘剥饿死,那还不如拿起刀枪做贼,可能战死,也比饿死强一点啊!中产者殚精竭智经营劳作也应付不了权势者的强取豪夺,这些中产者是具有能力和智力的人群啊!他们于是成了劳苦贫者们的领导,负责制造造反的理由,也就是政治纲领。而权势者获得财富之后又不懂也不愿意投资生产活动,这里不要求其他措施,农业时代起码你要兴修水利吧?不,斗富夸耀之外有钱者竟然把货币藏在府中或者埋入地下,又导致商人竟然没有货币开展大宗贸易,商人纷纷破产。人科动物的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社会,完全就是因为人类懂得交换和贸易,没有了良好安全的贸易环境,人类社会也就倒退至互相抢劫的原始部落社会去了。商人们一心为利,他们有可能分化,有的去为虎作伥帮助权势者强取豪夺,但也一定会有商人加入反叛阵营,帮助料理后勤,组织生产。
有了上面描述的社会环境,群盗四起,大规模反叛也就有了群众基础。
纲领和群众基础都具备了,还需要武力值。
在如上的社会环境中,军队的士兵们也是活路不多的,因为他们的军粮一定被会贪污,叛变的士兵们会增加反叛者的武力值。
但朱元璋的时代缺少了如上面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
朱元璋时代,官员们贪污六十两银子就要剥皮,功臣也不例外。遍地的锦衣卫只监视官员和功臣们而不骚扰老百姓。如果百姓拿住了官员贪腐的证据,完全可以直接绑缚了官员送去朱元璋脚下,而不用一级级去上告。
大明的士农工商们有什么理由去跟着功臣们去反叛朱元璋呢?
就是功臣们手下的士兵们也没有理由跟着去反叛的,复员的都被分配了土地变成了有产者,没有复员的,一人当兵也可以养活妻小。有病啊!冒着生命危险去跟着功臣反叛。
最重要的,朱元璋掌握住了天下生产者的剩余财富后,他没有去大肆搞个人享受。在朱元璋三十一的皇帝生涯中,每一年他都在兴修水利。他统治区域内的所有江河湖海都被他修了一个遍。
大明的农夫们农忙时节在家中忙种地,农闲时节去水利工地劳动。在工地劳动虽然没有工钱,但是天天管吃饱饭。
不要小瞧每天能把饭吃饱。
在农业时代,耕田的农夫们能吃饱饭就是小康生活了。而在元朝,修水利是吃不上官家饭的,农夫们常常要自带干粮白尽义务,确确实实的义务工!因为元朝朝廷拨下去的水利钱来都被官员们搬回个人家去了。
在朱元璋的大明,农夫们农忙时节在家中务农,农闲时节去工地吃饭省下家中口粮,如果脑子好一点有点组织能力的,说不定还能混上小官吏也说不定,因为朱元璋时代不搞任人唯亲。
农夫们有什么理由要跟着功臣们去造反呢?
再说了,所谓的朱元璋屠杀功臣也是后世爱新觉罗家故意制造出来的“历史知识”。朱元璋究竟是不是爱诛杀功臣,朱元璋时代的人们大概不会和现代的我们保持同样观点的。
比如胡惟庸案吧!后世的很多所谓学问家总结出了什么“相权之争”、“清除淮右集团”等等理由。这里不去说这些理由成立不成立。
可是,在朱元璋当时的京城中,士农工商们听到的诛杀胡惟庸的理由却是因为一件“小事”,一桩交通意外:
胡惟庸的儿子醉酒胡作,在大街上命令车夫纵马超速行车,结果车翻摔死,胡惟庸一怒之下,未经司法审判下令杀死了车夫。
朱元璋说:你儿子醉酒胡作强令人家车夫高速驾车,摔死了自己活该,关人家车夫什么事,你胡惟庸不分青红皂白就私自杀人车夫,我大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偿命吧!
列位,你们如果穿越去了大明,你是支持朱元璋严格执法?还是可怜胡惟庸死了儿子原谅他杀人?
结果,胡惟庸继续作死,提出他可以拿出巨额赔偿赔给车夫家人。
这叫什么?
有钱有势者可以为所欲为吗?
朱元璋回答说:“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天公地道,你胡惟庸去死吧!”
列位,朱元璋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你如果穿越去了大明,你会答应胡惟庸反叛去做皇帝吗?你会同意杀人可以用钱偿命吗?你大概会选择相信胡惟庸对不起朱元璋。
胡惟庸究竟有无反叛之心不重要,只是不会有大明人跟着他去反叛的。
其他的所谓功臣也是如此,认真说起来,没有朱元璋,所谓的明初功臣们也许就在元末乱世中饿死了,或者被当做贼寇被人杀掉了,有什么功劳呢!
在此,不能认定功臣们没有选择反叛的,只是他们的反叛注定不能成功罢了,因为他们缺少群众基础。
在历史上,被功臣反杀的伟大人物也有,比如隋炀帝杨广,他也是个厉害人物,十几岁就征战沙场。可是他拿到权力之后不休养民力,结果被李世民父子反杀了,他们还是亲戚呢!
杨广政权初立四处征战以夸耀他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不惜军力,朱元璋下令不征周边十五国得到了军心。
杨广大修运河不管吃饱饭浪费民力逼得群盗四起结果被李世民都收编了。
有功劳,不是为所欲为的理由。
【2】、来自网友【奕天读历史】的最佳回答:
朱元璋屠杀功臣时,大臣们并不是宁愿被冤杀,也不愿反叛,而是反叛了,结果谋事不详,兵力不足,被一网打尽了。
比如胡惟庸案。
胡惟庸当上宰相之后,飞扬跋扈,独断专权,甚至私阅公文、隐匿不报。他看到朱元璋对其他犯错的官吏惩治非常严厉,觉得他自己做的事情如果让朱元璋知道后,必然性命不保。所以,他就勾结了那些曾经被朱元璋处置过,心怀不满的官员,准备起兵反叛。
胡惟庸就谎称他的旧宅出现了一眼醴泉,是祥瑞之兆,邀请朱元璋前往观赏。胡惟庸在旧宅埋伏了兵士,静待朱元璋到来后,杀死朱元璋。
幸得朱元璋身旁的内使云奇及时发现胡宅的异常,并且不惜以命劝阻朱元璋,才让朱元璋躲过一劫。
朱元璋随后派兵将胡惟庸及随同叛乱的士兵全部捉拿处死,并且大肆屠杀有关的官员和平民。
另外一种完全没有想反叛的情况,是因为这些功臣觉得,自己虽然有罪,但不是大罪,罪不致死,感觉没必要反叛。结果被抓了,才知道这次死定了,想反叛已经来不及了。
比如蓝玉案。
史料上对于蓝玉的谋反,所述不详,不过综合推断,蓝玉应该没有谋反的打算。
朱元璋不满蓝玉的所作所为,本来就打算除掉蓝玉,所以,先发制人,直接逮捕了蓝玉。
而在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很多被牵连的人,其实原本想着不关自己的事情,结果突然就被朱元璋抓了,他们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被冤杀,更提不上起反叛之心了。
明初功臣无法大规模起兵反叛的主要原因
朱元璋之所以敢打开杀戮,跟他的中央集权手段也有关系。他逐步废除了宰相等大权在握的职务,而是分散到多个部门中管辖,这些部门直接对皇帝负责。
朱元璋时期的兵制,将领也没办法直接调动大量的军队。军队是由文臣、武将和内臣共同管辖的,调动军队的权力在文臣的手中,一名武将只能统帅有限的兵力,他们还要受到内臣的监督。比如明末时有名的孙承宗、袁崇焕,都是文官,赵率教、满桂、祖大寿等人手下,每人也就数千兵。这个制度朱元璋时期已经成型了。
有绝对兵权的,朱元璋时期只有藩王,但是兵力也有限。比如最强实力的藩王朱棣造反之初,也只有 1 万多的属兵,其他的军队还是在他反叛之后逐渐加入的。
朱元璋时期,还成立了一个非常牛的特务机构,锦衣卫。
大臣们做点事情,朱元璋可以说是一清二楚。大臣在家里吃顿饭,菜单马上都会被送到朱元璋手里,第二天会被问,昨天吃了什么呀,如果对不上,那就惨了。更有大臣在家里愁眉不展,哀叹一下,就被画下来,给了朱元璋,然后被叫过去解释了半天。
所以,在朱元璋时期,大臣想起兵造个反,还真不容易。
【3】、来自网友【有书共读】的最佳回答:
从小放过牛,长大当过和尚、做过乞丐的朱元璋,25 岁加入红巾军后因作战勇敢、机智灵活,职位步步高升。
南征北战 15 载,朱元璋终于实现“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宏伟目标,40 岁时建立了大明朝。
朱元璋毫无背景可言,大明朝的江山是名符其实打下来的。但之后朱元璋大肆屠杀追随他一路过关斩将打江山的功臣时,为什么没有大臣选择反叛呢?
1、杀的不冤枉,其他人没理由造反
朱元璋所杀功臣目无王法,为所欲为,引得民众怨声载道,杀的顺天理,应民意。
拿著名的蓝玉案来说,他曾率领雄兵纵横大漠,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了北元。
然而,就是因为功劳太大,蓝玉形成了骄横跋扈的习惯,经常口出狂言,违法乱纪。
他打了胜仗就屠城,曾一次屠杀无辜民众万余人。
蓝玉还喜欢抢地,为了抢夺良田不惜杀人放火,而且还纵容手下奸淫掳掠。
念及蓝玉为大明朝立下过汗马功劳,朱元璋对他的恶行一忍再忍。
直到 1393 年,蓝玉密谋定于朱元璋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时发动叛乱,朱元璋终于没法再忍了。
深研历史的毛主席曾说过,这些布衣出身的功臣,成为新贵之后,野心和贪欲就逐渐的膨胀起来。
皇帝的礼遇是有限的,他们的贪欲一旦危及到朱氏王朝的根本利益,就会落到悲惨的境地。
满招损,说受益,时乃天道。高度膨胀的蓝玉欺压百姓也就算了,竟将矛头指向朱元璋,自己作死,别人根本找不到替他申冤的理由,造反更无从谈起。
2、特务密切监视,大臣们没有联络反叛的机会
朱元璋的锦衣卫,是专门监视大臣们是否贪污腐败,是否有二心而设立的,相当于现在的特务机构。
锦衣卫遍布全国各地,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使得朱元璋对各个大臣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一次上朝,朱元璋问学士宋濂,昨天在家喝酒没有,请了哪些客人。
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听后满意地说:“果未骗朕”。在特务机构的严密监视下,大臣们吃的什么饭都瞒不过朱元璋,更不用说联络反叛了。
3、大臣没有兵权,即使想反叛也没有资本
朱元璋时期,将领没有权力直接调动大量军队,军队由文臣、武将和内臣共同管辖,调动军队的权力在文臣手中,武将只能统帅有限的兵力,还要受到内臣的监督。
比如名将赵率教、满桂、祖大寿等,每人手下也就数千兵。
另外,朱璋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宰相制度,将兵权都握在自己和儿子手上。
大臣们都是有战事给权出征,打完仗回朝立马交兵,没有发展自己势力的机会。
大臣就算对朱元璋再有意见,手里没有兵权,也只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4、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得人心的反叛注定死路一条
元朝的残暴统治,使百姓过怕了连年战乱的日子,朱元璋摧毁了蒙元的统治,让人们恢复了自由,百姓对他感恩戴德。
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对普通老百姓也很好,不但兴修水利,还减免赋税,而且给无家可归的人盖房子。
老百姓世代没享受过这么好的福利,对朱元璋感激的五体投地。
朱元璋深得民心,如果有人要造反,推翻朱元璋,当时似乎就是全天下的罪人。
这种形势下,自然没人自取死路去造反了。
朱元璋时期,减免赋税,改进和完善政治制度,惩治贪官污吏,为国家的强大与繁荣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而朱元璋能从一个放牛娃,成为一国之君,心机之深也非常人所能及。为朱氏江山稳固,也铸就了无数冤魂。
功过得失,留与后人评说。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4】、来自网友【君笺雅侃红楼】的最佳回答: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敢跟朱元璋叫嚣的都死了。
对于朱元璋,很多后人的评价就是暴君。洪武朝,有太多的官员上班都是早上和家人依依惜别,生离死别,晚上回来却额手相庆,庆幸自己又逃过了一劫,又过了一天。
至于大臣们为何宁可被杀也不敢反叛,这里有三个原因。
第一,敢反叛的都死了。
胡惟庸案,蓝玉案长达二十年的时间,朱元璋一直在清洗着所有对自己有不同政见者,对自己反对者,不听自己话者,对朱家统治有威胁者。为此胡惟庸是否谋反,蓝玉是否谋反,李善长是否谋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都是自己的障碍。而朱元璋对障碍的手段一直直接,有效,砌哩喀嚓剁了完事。
第二,有实力都不会背叛。
朱元璋维持恐怖统治,虽然杀了胡惟庸和蓝玉但除了手握重兵的蓝玉一党,其他真正手握重兵,能对统治产生威胁的人都是朱元璋铁杆。徐达,李文忠,冯春等,这些人绝不会背叛朱元璋,这些人不背叛,朱元璋的统治就高枕无忧。朱元璋也给了他们绝对的信任和荣耀。有这些人的势力在手稳定明朝的统治,其他小鱼小虾,朱元璋还不是随心所欲?
第三,想谋反的没实力。
胡惟庸的心理其实代表了很多被杀的人的心理。这些人大多是文官。严格来说没什么反抗的能力。所以胡惟庸谋反案就有点搞笑的。胡惟庸谎称家里有一眼泉眼,请朱元璋来看。结果朱元璋动身前,内使云奇登高发现了胡惟庸家有兵士的甲戈林立,告知朱元璋。胡惟庸谋反案由此被揭发初来。
这是有点扯的。胡惟庸府里能藏几个人?固然杀朱元璋够了。但又何必能让人登高就可看到?我猜十有八九这个云奇靠不住。不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罢了。胡惟庸都不行,那些文官们还有什么办法?只可能朝泣别,暮相庆了。这也变相表明朱元璋对大明的控制有绝对的自信!
我是君笺雅,偶尔也侃侃红楼以外的文学和历史。欢迎大家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朱元璋屠杀功臣时,为什么没有大臣选择反叛?】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