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什胶片和数码成片效果不一样?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伸手摄影】的最佳回答:
习惯了数码微单以后再用胶片拍照真的心里很没底,下面说下为啥它俩效果不同
1️⃣构图&曝光:微单电子取景器实时显示所拍即所得,100%还原画面,什么测光模式直方图都不用管,拍就得了。胶片机光学旁轴取景看不到曝光和景深效果,构图都不是 100%一致的,自动曝光失败率高,手动曝光要有很强的经验和感觉。在这一环节我更喜欢数码相机,方便为什么不要?我见过一些胶片新手会随身带一台数码相机用来测光。[笑哭 R]
2️⃣胶卷 vs 储存卡:这应该是胶片和数码相机在拍摄体验上最大的区别了。不得不说在这一环节上我更喜欢胶片相机的感觉,那种每一次快门都弥足珍贵,都要反复思考慎之又慎的感觉,真的是满满的仪式感,每次按完快门,我都感觉自己是个艺术家。反观微单动辄 10 张/20 张每秒的高速连拍,在多数场景下性能过剩,电子照片随拍随删,让按不按下快门都感觉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不过很多时候连拍确实出片率高,现在人拍照都是发发网络也很少打印了,所以胶片终究不能干活用,只能作为生活仪式感的小玩具。就连胶片很多爱好者也是拍完扫描传社交媒体,不然呢~
3️⃣后期:数码微单的 raw 格式的文件动态范围基本上都在 12 档以上了,索尼的微单更是有 15 档动态范围,只要拍的时候不要曝光错误太离谱,后期基本都救得回来,高光阴影随便拉,能够最大化发挥你的创作空间。胶片不聊了,后期不太懂,好像是要前期就想好用正片负片还是什么的,冲印的时候还有各种高级的处理方式。不过我见过身边比较多的后期方式,是冲印出来再扫描成电子版用美图秀秀瘦脸。。。
这是周末帮朋友拍的单灯模卡照片
分别用数码相机(佳能 R5)和胶片相机(哈苏 H1)拍的
虽然直男会觉得两张照片差不多
但是各有千秋
数码
佳能 R5+RF85/F1.2 真的非常锐利
脸上的汗毛都可以看到
色彩还原真实,比较细腻
很多女孩跟我表达更喜欢数码的感觉
觉得更加柔和
胶片偏色挺严重的
懂的朋友能看出这不是 portra400 的颜色
虽然外框是 Portra400
但实际是柯达电影卷 5213(200T)灯光卷
所以胶片框是我自己加的
Portra400 是接近数码的色彩还原
我自己更喜欢胶片的质感和颜色,数码的有种莫名其妙的膨胀感
第一眼看到,脑子里冒出会俩字“风华”[比心]
【2】、来自网友【晗老师胶片社】的最佳回答:
传统胶片摄影呈现的最后成片的确与数码输出的照片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大致是表现在一种不可用语言表达的视觉感受上。在传统摄影中,底片影像是由众多银原子结成的颗粒构成,因此,用底片放大制作出的照片会呈现颗粒感,放大的倍率越高,颗粒感越明显。传统暗房中所使用的照相放大纸的也有不同的类型:光面、半光面、无光泽面、纯白色和象牙黄等等,利用不同的相纸制作出来的照片的视觉感受也不同。数码相机拍出的影像是由很多像素点构成,放大制作出的照片不存在颗粒性,高倍率放大有可能出现的马赛克,而不是粗颗粒影像。用于数码输出照片的纸张的种类也很多,这跟传统感光相纸在表面结构和色调上很是接近。如此看来,是否有颗粒性,或许就是这两种摄影的照片最主要的区别了。
我本人主要是从事传统摄影,获取照片的途径绝大多数是传统暗房制作。在我看来,这两种摄影最后呈现的照片都很好,不存在哪一个更好的说法。现在的后期软件高度发达,高手完全能够把数码文件制作出胶片摄影效果,达到以假乱真。那么,为什么还要从事传统摄影呢?这主要是从传统摄影具有的保存性、收藏性和创作表现手法多样性等方面等方面来考虑的。绘画没有因为摄影的出现而消亡,毛笔也没有因为自来水笔的发明而消失,传统摄影也绝不会因数码摄影的盛行而销声匿迹,传统摄影将在一个相对有限的空间里持续发挥光和热。这里就不做进一步的展开说明了。
【3】、来自网友【视界阁】的最佳回答:
当然是数码效果更好啊!胶片的时代早已过去了!!!胶片的效果很古朴,不是很清晰!这是它的一个缺点,当然那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而数码成片则是胶片的发展,效果上和成像上领先于胶片很多。所以时代是进步的,自然数码时代的效果比胶片时代更好啊!!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为什胶片和数码成片效果不一样?】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