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战争爆发后,再紧急生产 1 万枚精确制导武器,是否来得及?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军武数据库】的最佳回答:
谢邀,来不及!
之前说过,我们的武器库存,如果是在全面战争的时候,大部分高精尖武器也只有 2 周左右的库存。
如果在战争爆发后再紧急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你的武器生产设施往往是全面战争开打后的第一轮打击目标。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的高端武器库存量不高,而且是全世界范围的所有的军事大国高端武器的库存量都不足以维持长期战争的消耗的。
例如美国,他们的所有的战斗机、导弹、智能武器的工厂其实都是在全世界知晓的地址上。当年苏联规划过打击美国的本土目标的时候就规划出四类主要打击目标。
第一类目标是美国的核弹发射井,在第一波打击之后就要让美国的所有核弹发射井无法继续发射核弹
第二类目标是美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例如东海岸上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圆点,打击这里的目的就是第一波攻击就要大幅度的摧毁美国的国家实力
第三类目标,你可以看到很多西雅图周围的小圆点,这些都是美军武器供应商的工厂,通过这次打击,摧毁掉美国的武器生产能力。
第四类目标是地图上稀稀拉拉的一些小圆点,这些都是已经探明的美军军事基地,打击这里只是为了瘫痪美军的军事设施
其实在全面战争打响后,继续进行武器生产已经是一个奢望了。
尤其是高精尖武器,这些武器的生产依赖于特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在一轮打击后,工厂流水线被毁灭,很难再建立起来新的生产秩序。这时候别说生产出精确制导武器了,就是连之前的库存零件再做组装都很困难。
但为什么很多大国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库存量都不大呢?原因也有两个,第一,精确制导武器的价格太高,如果大量库存任何一个国家都花不起钱,第二,全面战争的展开往往会在 1-2 周内就毁灭性的消灭了对手,也不需要太多打持久战的库存。
【2】、来自网友【翻开历史书】的最佳回答: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曾经有军事专家说过一句话。如果是两个军事大国之间,按照现在高强度、高科技、高消耗的战争来看的话:其现有的高精尖武器装备最多支撑一个月就全部打完了。
实话告诉大家:大型战争爆发以后,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是事后生产出来的。一旦战争爆发以后,生产一万枚精确制导武器来得及要生产、来不及也要生产的。
我个人认为,强国与强国之间的最终对决主要看两样东西:一是,强大的国力和经济实力;二是,一个国家的战时生产能力。
其实目前来看的话所有的军事大国、军事强国,现有的高精尖武器的库存都不是很高。世界最强军事国,美国人的武器装备库存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那么充足的。
举个例子:这次的俄、乌冲突中就出现了这样的现状。俄罗斯的武器装备以及精确制导武器就出现了库存告急的问题。现如今俄罗斯不得不把前苏联时期的武器库存拿出来使用了。
说句很多人不太爱听的,之所以俄军出现了很多误炸平民的情况,也是缺少高精度的制导武器造成的。
除了俄罗斯是这种情况以外,美国人面临着同样这的问题。今年五月份的时候,拜登就视察过美国军火商巨头洛克马丁公司的“标枪”反坦克导弹生产线,并要求:他们加班加点的多生产这种武器。
这其实也从侧面告诉了我们:美国人的武器库存也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加大生产力度来援助乌克兰以及补充库存。
题主所说的精确制导武器的价格一般都比较高,基本都达到了几万美元乃至几十万美元一枚的状态了。
这样一来的话,平时即使是大国、强国;即使是跟美国这样的超级军事大国——战略储存量也必然不会很多的。
上个世纪 90 年代的时候,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现代化的高科技战争——海湾战争就能看出端倪来了。在这以前的战争中,人类是很少用到精确制导武器的,恰恰是在这次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大放异彩、震惊了全球。
可是在海湾战争中一共投掷了大约 8.5 万吨的弹药,但是只有不到 20%是精确制导武器。最多只有 1.5 万吨是智能弹药,这其中包括:战斧巡航导弹、爱国者防空导弹和更多的激光制导炸弹等等,加起来一共也不到 3 万枚。
可是这样的打法基本打光了美国人 4 大军种十几年的、除去空空导弹之外的所有精确指导武器的储备量了。到了战争后期,甚至一些大威力的激光制导钻地弹,都是美国国内的兵工厂,用退役的大口径炮弹的炮管临时加工而成,里面的炸药也是连夜浇筑的。
海湾战争的弹药消耗,其实到 30 年后的今天都没有完全补齐,美国人内部储存的战斧式导弹再也没有超过 1000 枚。此后的几次冲突中,再次使用战斧导弹,美国人都是最多几百枚就打一仗了。
大家不要忘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海湾战争发生的时候苏联还没有解体,美国人还处在综合国力最巅峰的时期、各种弹药的储备量比今天可大多了。可是也出现了:精确制导武器不足的情况,现在那就更不用说了。
现代战争都是高科技战争了,一般高强度的正面战争几个星期、最长几个月也就结束了,例如:科索沃战争打了 78 天、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正面战场也就打了几个月而已,所以美国人储存的精确制导武器也就基本够用了。
可是一旦战争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的话,那么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役装备、储存的精确制导武器都是不够的。这样一来,战争爆发后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特别是生产高精尖武器和弹药的能力才尤其关键了。
试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一场战争打个几年的话,全世界哪个国家能够在战前生产如此多的武器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呢?显然是不可能的了。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一天发射 100 枚高精确制导武器的话,一万枚也最多 100 天就打完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二战期间的美国人了.
美国人在参加二战之前基本上属于军事实力严重不行的状态。当时美国人还没有从经济大萧条中走出来、还在坚定地执行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孤立主义”政策等等。另外还在两边做生意赚钱,根本就没有做好彻底参战的准备。
1939 年的时候,美国陆军人数是 187893 人;国民警卫队 19 万人左右;武器装备以及海空军实力也就是一般般的存在。除了海军实力比日本人强大一点以外,陆军、空军都不是日本人的对手。
大家反过来想一下:如果美国人当时家里面已经储层了上百艘的航母、几十万架的飞机、数十万辆坦克的话,估计借日本人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也不可能去偷袭珍珠港、去跟美国人开战的。
可是美国参战以后,美国人靠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工业生产能力,一年就可以生产飞机 4.7 万架,坦克 3 万辆。平均每天生产 128 架飞机和 82 辆坦克。
另外美国在参战的三年多时间里一共造了 147 艘航母,其中有 113 艘是轻型护航航母。战况最激烈的 1943 年,美国人一共生产了 50 多艘的航母,这就意味着:当时美国人一周就有一艘航母被制造出来而且还能立刻投入战斗。
美国人在参战前以及参战后的具体实际例子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如果是大战、长期战的话,战前的那点武器装备的储备量肯定是不够的。
最终能不能打赢、打胜一场战争,靠的只有一样东西:战时的生产能力和暴兵的速度以及综合国力了。
如今世界上总体处于和平状态,强国之间都是有核武器压阵的,彼此爆发大规模决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我个人认为:平时并没有必要储备大量的精确制导武器,保持在一定的库存量就可以了。
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现如今为什么很多没有必要对精确制导武器的进行大规模的储存呢?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精确制导武器的价格太高,一枚最少就要好几万美元了,如果大量库存任何一个国家都花不起钱。另外不单单制造要花钱、储存和保管也是要花钱的,时间长了还有可能过期。
第二,如果真的是强国与强国之间决战的话,也不需要太多打持久战的库存——大家都是有核武器的。话说回来,现在两个核强国之间爆发正面决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了。
第三,如果真的变成持久战、消耗战的话,只要保持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战时完全可以大批量地制造的,例如:二战时期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