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是如何消灭豪格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9 19:50:28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是如何消灭豪格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灵枫历史阁】的最佳回答:

36 岁那年,多尔衮处死了 39 岁的侄儿豪格,还强占了他的老婆。但他没想到,2 年后,他就被孝庄给收拾了,半生绸缪,全给别人做了嫁衣。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而且是大福晋所生,还差点继承了皇太极的位置。

然而,他却被孝庄和多尔衮玩得团团转,不仅丢了唾手可得的皇位,连老婆最后也被叔叔们瓜分了。

按理说,豪格的势力很强,并不逊色于多尔衮和孝庄。

虽然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海兰珠,但海兰珠所生的八阿哥,出生没几天就夭折了。

论孩子辈,皇太极最喜欢的儿子,还是豪格。

  • 一方面,豪格是他的嫡长子,被他寄予厚望;
  • 另一方面,豪格骁勇善战,为满清的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

因此,皇太极一登基,就册封了豪格为和硕肃亲王。

此后,豪格跟着父亲连年征战,大败朝鲜,攻下山东,招降高唐,拿下锦州,擒获了洪承畴……

1643 年,皇太极土突然离世,没能留下继位遗言。

但是,军功累累的豪格有两黄旗、两蓝旗、正红旗的支持,就算掌握两白旗的多尔衮表示反对,他依然是最有希望登上帝位的人。

可谁也没有想到,这样意气风发、势力碾压多尔衮的豪格,居然在几年后被多尔衮和孝庄玩得团团转,最后含恨死在了狱中。

多尔衮和孝庄,是怎么完成这样的反转的呢?

我查阅了史料,发现多尔衮和孝庄的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 3 个步骤:

第一步,齐心协力,挤掉了豪格的皇位。

皇太极刚去世时,豪格确有五旗的势力,只有两白旗支持的多尔衮如果与他硬刚,基本没有胜算。

多尔衮是个聪明人,他采取了缓兵之计。

天命七年时,努尔哈赤颁布了汗位继承的方式:

“继朕而嗣大位者……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取自《明清史料·清太祖太宗朝纪事》)

即,大家举荐,有德行,有能力的人上位。

皇太极并没有改变这个规矩,也没有留下谁继位的遗言,因此,整个大臣也按照这个规矩,开始商量汗位的继承人。

此时,多尔衮是想要掺和一手的。

他是皇太极的亲弟弟,是睿亲王,手握两白旗。但这些实力,和豪格硬拼,还是拼不过。

于是,分析利弊后的多尔衮,决定和孝庄联手,先把豪格挤了下去再说。

支持豪格的势力中,只有正蓝旗是豪格自己的,这毫无疑问是多尔衮无法左右的;但两黄旗是皇太极留下的,正红旗是代善的,镶蓝旗是济尔哈朗的,多尔衮完全可以动手脚。

两黄旗对皇太极非常忠心,之所以支持豪格、反对多尔衮,是因为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并且手中已经有势力。

多尔衮计划利用两黄旗的忠心,联合孝庄一起,将 6 岁的福临推了出来。

福临也是皇太极的儿子,母亲还是科尔沁的嫡系,如果是他,两黄旗也愿意支持。因为他们是对皇太极忠心,而不是对豪格忠心。

《清史稿》:“巴牙喇章京图赖诣索尼,告以定立皇子”

至于正红旗,多尔衮只要稍加游说,代善就会选择旁观。

自从代善被努尔哈赤废掉储君之位后,在很多站位的选择上,他基本上都是旁观,皇太极继位时是如此,逼着阿巴亥殉葬的时候也是如此。

这样一来,势力对决就非常微妙了。

两白旗是多尔衮的死忠势力,两蓝旗坚定地支持豪格,其余的愿意在中间摇摆。

得到这样一个局面后,多尔衮带着孝庄出席了,他表示支持福临当皇帝,自己退居二线当个辅政臣子。

就在情况继续僵持的时候,豪格来了一句“福少德薄,非所堪当”,直接离开了大殿。

济尔哈朗是支持豪格的,可豪格却走了,他一脸恨铁不成钢,但还是只能看着 6 岁的福临继位。

而孝庄给多尔衮的好处是,让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起辅政,享受摄政大权。

这是孝庄和多尔衮的第一次合作,他们成功地把豪格的皇位挤掉了。

第二步,打压豪格的支持者,拉拢中间派。

6 岁的福临登基,朝政大事尽数归辅政大臣掌控。

此前,两黄旗虽然愿意支持福临当皇帝,但毕竟 6 岁的孩子不亲政,实质掌控朝堂的还是豪格和多尔衮两股势力。

相比之下,两黄旗在更多的时候会偏向豪格。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孝庄和多尔衮基本上处于分工合作的状态。

多尔衮负责在明面上打压豪格,拉拢豪格的势力,而孝庄和顺治表面上是受多尔衮欺负的可怜母子,但实质上也想铲除豪格的势力。

于是,顺治一登基,多尔衮就想办法把济尔哈朗派出去打仗了。

紧接着豪格也开始了在外征战的日子,灭李自成、张献忠势力,铲除大明剩余势力……

趁着豪格在外征战,多尔衮把两黄旗来了一个重新洗牌。

两黄旗中原本支持豪格的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因反叛被处置,图赖、图格尔、遏必隆被废黜,索尼、鳌拜等人也多次被大家报复。

等到豪格战胜归来的时候,两黄旗中早就已经没了几个豪格的拥护者。

另外,豪格自己正蓝旗旗下的臣子也被多尔衮拉拢,跳出来揭发豪格出言不逊,辱骂、诅咒尊长: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多尔衮)非有福之人,乃有疾之人,其寿几何而能终其事乎?”“我岂不能手裂若辈之颈而杀之乎”。

因为这件事情,依附多尔衮的不少将领都提议直接杀了豪格,但顺治不同意,他跑出来用绝食威胁,这才保住了豪格的性命。

最后,豪格沦为庶人,被剥夺了兵权。

不得不说,这是孝庄和多尔衮走的最好的一步棋。

一次打压,既让豪格失去了兵力,又没有下死手,能够让豪格继续为大清征战。

这样一来,豪格只会记恨多尔衮,根本不会记恨孝庄和顺治母子俩。

第三步,找个借口幽禁豪格。

豪格身边的力量一点点被削弱,他也逐渐发现了多尔衮的动作,竟然开始拉拢起多尔衮的弟弟多铎来。

多尔衮这人,最是护短,谁要是敢动他身边人,他绝对不忍。

得知豪格要挖他墙角后,多尔衮就开始发作了。

顺治五年,豪格得胜归朝,按规矩是要大加封赏的。但旨意还没来得及下,多尔衮就动手了。

他先是状告郑亲王济尔哈朗,称他擅自调遣官府给自己修建府邸;并且还漠视亲情,在衍禧王、饶余王、贝子和托等人薨逝时没去吊唁;故意宠爱有罪之臣,厚此薄彼……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得燕京时,郑王自盛京发银千两,令吞齐启摄政王,求夫役修其府第,我曾谏止。及郑王至燕京,遣达尔岱、博博尔岱、莽加胁我云,我令尔等往启,竟遗忘此语,何人当用官夫修房,何人不当修房耶?我因见其援比失当。故不行启闻。”

几个罪名下来,济尔哈朗被夺了亲王爵位,降为了郡王,势力大减,再也护不住豪格。

而后,多尔衮又以隐匿罪臣、启用罪臣行军打仗为由,准备定豪格死罪。

但由于顺治求情,豪格最终被幽禁。

其实,用罪臣打仗,往小了说,不过就是给罪臣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往大了说,就是欺君罔上。

但豪格用罪臣打仗,得胜归朝,实在算不得大事情。

可多尔衮权势滔天,基本掌握朝政,他要说豪格有罪,谁敢喊冤?

而孝庄袖手旁观,也乐见其成。

她非常清楚,只有豪格先倒下,日后,她才能腾出手来清算多尔衮。

豪格被幽禁后,多尔衮马上就强行娶了他的老婆博尔济锦氏。豪格的其他几个老婆,也被叔叔、大臣们瓜分了。

在狱中,豪格非常愤怒,扬言要杀人:

“将我释放则已,如不释放,勿谓我系恋诸子也,我将诸子必以石掷杀之。”(取自《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

可没过多久,他深感自己再也没有希望获得自由,就选择了自杀。

就这样,曾经那个占尽优势的豪格,在 39 岁结束了他的生命。

从豪格整个的人生轨迹来看,顺治一朝之前,他占尽辉煌,是皇太极最喜爱的儿子,军功累累,还有大半军队的支持。

但是倒霉的是,他碰上了孝庄和多尔衮。

  • 一个是野心勃勃,手段狠辣,想要皇帝实权的皇叔;
  • 一个是为了儿子,什么都能牺牲的母亲兼政治家。

性格软弱的豪格,根本不是对手。

别人支持他当皇帝,豪格在关键时刻还要谦虚打退堂鼓;追随他的人一个个被多尔衮整治,豪格一点都护不住。

这样的豪格,生在普通家庭,或许能够靠着机智过的不错,一旦生在了帝王之家,他就是炮灰。

如专家刘小萌所说,如果他成了皇帝,还可能带着满清走向灭亡:

“面对清朝入关前后诡谲多变的形势和重重困难,如果国家的重担真的落到豪格的肩膀上,恐怕凶多吉少。只是由于多尔衮的雄才大略和高瞻远瞩,才使清朝入关势如破竹,扫平群雄,一统天下。所以,豪格错失皇位,是他个人的不幸,同时又是清朝的大幸。”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2】、来自网友【芦雪庵史论】的最佳回答:

爱新觉罗·豪格,大清开国皇帝皇太极长子,妥妥的政治牺牲品,没有任何意外的成为了大清第一冤死鬼。

豪格的死与多尔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多尔衮就是豪格之死的直接缔造者。

他二人为叔侄关系,多尔衮为豪格十四叔。别看辈分多尔衮大一辈,实际年龄多尔衮却要比豪格小三岁。

崇德年间,皇太极本人虽然没有直接表现想要册立豪格为太子,但实际上却给了豪格正蓝旗的指挥权。

豪格履历并不是十分光鲜,他有两次被降职处分的经历,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众人拥簇的对象。毕竟出生长子,身份尊贵,虽然有履历污点,但本质上还是常胜将军,而且战略指挥别具一格,皇太极时常夸赞。

终于有一天,年富力强的皇太极突然驾崩,皇位空缺,群龙无首。

由皇太极直接统领的两黄旗没有任何意外的全部支持豪格,镶蓝旗的济尔哈朗也倾向于豪格,“好好先生”礼亲王代善甚至提出了皇帝位非豪格莫属的口号。

俗话说“枪杆子里出政权”,豪格一个人坐拥四旗,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就在绝对数量的枪杆子下,豪格竟然没有能够成为皇位继承者,原因就是那个男人站了出来。

那个男人叫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皇太极十四弟、豪格十四叔。

多尔衮与他的哥哥、弟弟占据两白旗,凭借弱势的军事力量愣是把豪格推出了皇位。

不能怪多尔衮太豪横,只能怪多尔衮太杰出。从十七岁跟着皇太极打第一仗之后,多尔衮就成为了八旗战神的代名词。其战术指挥、英勇程度、战略运筹完全是顶尖水平。如果说豪格在第一层,那么多尔衮绝对在顶峰。

除了能力加分,多尔衮也有政治优势。当时满清上层一直流传着皇太极等四大贝勒逼死多尔衮母亲阿巴亥的事,原及努尔哈赤想要传位多尔衮却没来得及下诏书,所以皇太极要雪藏消息,将阿巴亥逼迫殉葬。虽然是流言,但是却反映出多尔衮的正统色彩,为多尔衮争夺皇位加了不少政治分。

眼看着八旗内部即将内乱,满清最高权力机关临时组建研究办公室,开始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好好先生”代善常委策划半个月,终于作出了一个改变满清命运的决定——立福临为帝。

除了豪格,皇太极还有多个儿子,福临序齿第八,还有一个子凭母贵的十一皇子博果儿。福临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家认可,其母亲庄妃,也就是孝庄皇后功不可没。

孝庄的生平事迹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作为大清国最杰出的女性统治者,她经历三朝(皇太极、顺治、康熙),抚育二帝(顺治、康熙)。大清后继统治者无一例外的都要给孝庄竖起大拇哥,晚清实际统治者慈禧也一直以孝庄太后为榜样。

她以谦逊谨慎著称,却又不乏老练狡黠。在政治暗流涌动的动荡年代,她能屈能伸,广结党羽。对福临的教育从小就是“帝王模式”,以至于福临登基成为了无人反对的定局。

多尔衮就是被孝庄深深迷惑并且大加利用的对象。多尔衮作为皇太极之后有力的皇位竞争者,却在孝庄的运作之中成为福临的守护神。多尔衮为福临创造了登上帝位的调节,同时也成为了福临排除万难的工具。皇位落定,孝庄文皇后只需要维持多尔衮一人,便可以保护自己的儿子坐稳江山。

满清最高权力机关做出决议:由皇八子福临继位,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出任第一摄政王,多尔衮出任第二摄政王。

最高会议的安排是计划周密的。济尔哈朗作为多尔衮的老前辈,而且是豪格的追随者,从出任第一摄政王即可以稳定豪格势力,又可以牵制多尔衮,从而达到平衡。这样的决策让豪格都没有话说。

济尔哈朗显然是让豪格失望了,或者是说,最高会议的决策将豪格送上了断头台。多尔衮出任摄政王,实际上将豪格与多尔衮的政治地位差别以国家制度的形势确定了下来,豪格沦落为了多尔衮的一杆枪。

顺治刚刚继位,大量的豪格旧部纷纷倒戈多尔衮。豪格原部下何洛会揭发豪格的悖逆言论,被多尔衮削职议罪。多尔衮与吴三桂在山海关外歃血为盟之后,清军入关,占领北京的多尔衮直接下令让豪格去攻打最难啃的骨头——四川张献忠。

这是明摆着的“借刀杀人”,但却是以皇上的名义颁布的诏书,如果拒绝就意味着背叛朝廷。豪格只能带着亲信远赴四川攻打张献忠。说起来豪格也是一员猛将,愣是用一年多的时间将张献忠给剿灭了。

咋眼一看,多尔衮的“借刀杀人”似乎失败了,但事实是这样吗?豪格征四川,亲信死伤大半,实力锐减,而且远离政治中心近两年之久,他与多尔衮的差距已经不是几里地了。

这时候,逐渐长大的顺治皇帝被多尔衮足足操控了四年之久。为了拉拢政治资本,顺治亲自为自己的哥哥接风洗尘。这个举动足以看出顺治的少年老成,帝王心思。但是他没想到这个举动竟然犯了多尔衮的忌。接风酒竟然成了送终酒。

五年二月,师还,上御太和殿宴劳。睿亲王多尔衮与豪格有夙隙,坐豪格徇隐部将冒功及擢用罪人扬善弟吉赛,系豪格於狱。三月,薨。——《清史稿》

豪格酒宴刚罢不久,多尔衮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议罪下狱。罪名是坐实的,冒功行赏与启用罪人之弟都是实际发生的事,但是罪不至死。然而多尔衮只需要一个理由将豪格关起来,就能顺利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月,也就是豪格大胜而归一个月后,豪格在狱中离奇死去。这位从关内到关外,为大清建立赫赫战功的皇太极长子,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于政治斗争之中,享年四十岁。

因为势力被严重消耗与分化,两黄旗豪格旧部能为主子喊冤的也就索尼、鳌拜等星星点点的人物,而这些人也都顺利的成为而来顺治扳倒多尔衮势力的武器。这场由皇位之争引发的恩怨,最终在多尔衮倒台之后画上句号。

福临的皇位岿然不动,豪格多尔衮也都成了历史尘埃,最后的赢家,还是孝庄文皇后!

【文 / 涂舟】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