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和闪电一样,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但是你是否注意到,当闪电划过天空时,似乎总是要过几秒钟雷声才会响起?这其中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科学原理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雷时之谜。
闪电和雷声的产生
闪电和雷声的产生都与云层中的水分子有关。当云层中水含量足够高时,就会形成带电的颗粒,即雷云。由于云层内部温度低于零度,云内水分子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凝结成冰晶或雹子,同时电荷也会随着冰晶和雹子的形成而产生变化。当云层内的正负电荷达到一定规模,就会形成放电。而这种放电就是闪电。
闪电放电时,会在瞬间使周围空气温度飙升到数万华氏度,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球。而这个火球又会迅速膨胀,形成一个压缩性极强的激波。这个激波传播到地面时,就会产生我们听到的声音,即雷声。
为什么雷声总是在闪电后响起?
虽然闪电和雷声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速远快于声速,所以我们先看到了闪电。而由于空气密度不同,声速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在低海拔地区,声速大约为 340 米/秒。也就是说,当闪电距离观察者 1 千米时,雷声需要传播 2.94 秒才能到达观察者的耳朵。
此外,闪电和雷声传播的路径也不同。闪电是在云层内部产生的,它的传播路径是从云层中心向四周扩散。而雷声是通过大气中的分子振动而传播的,它的传播路径则是直线。因此,当闪电和观察者之间有山丘、建筑等遮挡物时,雷声会被阻挡,此时只能听到部分声音。
结论
综上所述,雷声和闪电都是由云层中的水分子产生的。闪电放电时,会形成一个压缩性极强的激波,这个激波在传播到地面时,就会产生我们听到的声音,即雷声。但由于光速和声速的差异及传播路径不同等原因,我们通常能够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