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印度有些女方倾家荡产也要出嫁妆,甚至担负男方的无尽索取?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2 19:51:28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印度有些女方倾家荡产也要出嫁妆,甚至担负男方的无尽索取?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澹奕】的最佳回答:

“祝你一直生女儿”在印度是一句非常恶毒的话,因为印度家庭生了女儿,可能要倾家荡产。

国内不少地方的男生为了巨额彩礼头疼,而印度相反,印度离谱的不是彩礼,而是嫁妆,按照印度官方的统计数据,印度家庭平均支出的嫁妆费用,是彩礼的七倍。

在印度,经常发生丈夫嫌妻子嫁妆不够而对其施暴的事情,因此丧命的印度女子不计其数,按照世界银行在 2017 年进行的统计,印度女子出嫁平均的嫁妆支出达到惊人的 13 万美元。

之所以出现如此奇葩的现象,与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印度有种姓制度,虽然在印度独立之初就在法律中将其废除,但现实中根本无法消除其影响。

印度教当中,将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与达利特。

按照印度教经典《摩奴法典》的规定,印度教徒不允许跨越种姓通婚,高种姓女子如果嫁给低种姓男子,那么就会失去原本的高种姓,直接沦为达利特。

因为印度的种姓是按照父系传承的,而且跨种姓通婚只有一种例外情况,那就是高种姓男子迎娶低种姓的女子,很多印度低种姓女子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选择嫁给高种姓男子。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高种姓的家庭当然不会随便去娶个低种姓的女子,就跟咱们古代一样,门阀贵族家庭,是不会随便娶个贫寒女子作为妻子的,除非有足够的利益。

如此一来,低种姓家庭为了嫁女儿,也就养成了附赠惊人数量嫁妆的习惯。

印度奇葩的传统文化当中,认为婚礼中女方索取彩礼,是女方家庭卖女的行为,是可耻的,但如果女方给予男方足够的嫁妆,数量越多,就能得到越多神的祝福。

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后,加剧了这样的风气,因为欧洲那时候也流行丰厚的陪嫁,在英国人等殖民者的影响下,印度越来越多人将彩礼的丰厚,视作身份的标志。

对于印度大量的低种姓女子来说,丰厚的陪嫁,是为了种姓身份的改变而必须付出的代价,而家里给女儿大量的嫁妆,主要也是为了防止女儿在男方家里抬不起头。

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即便是很丰厚的嫁妆,也保护不了印度的女子。

现实当中,很多的印度男子将婚姻作为敛财的工具,即便妻子的嫁妆相当多,印度依旧会发生各种对于女子的伤害事件,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方式相当残忍。

最让人无语的是,印度大部分的婚姻伤害最终都无法用法律解决,印度十几亿人口,在诸多的乡村地区,法律根本无法触及到当地,而失去妻子后的印度男人,往往会重新再娶一个。

印度虽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大部分人还是处于生活困顿当中,印度目前的年人均 GDP 仅仅两千多美元,超过三分之一的印度人都还生活在联合国规定的贫困线以下。

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家境不好的印度家庭,嫁女儿是一件非常费钱的事情。

如果家里女儿多几个,这个家庭可能就直接破产,这也导致印度家庭不待见女儿,而进一步加剧了印度女子地位低下的现实,循环往复陷入了无法解决的困境当中。

印度也形成了一种风气,那就是印度的男人们,都认为娶妻的时候,对方带来的嫁妆越多,那么男方就越有面子与地位,所以印度的嫁妆不断攀升。

低种姓女子嫁给高种姓男子,要带上巨额嫁妆是正常的,而在印度,即便是同样的种姓身份之间的婚姻,也还是嫁妆远高于彩礼,当然,这个前提是男方非常优秀。

如果是男女双方的种姓、家境条件、自身条件都相差无几,巨额嫁妆倒不是很常见。

尽管印度的男女比例失衡严重,男子比女子多出来很多,但依旧无法改变女子出嫁需要巨额嫁妆的现实,而且这样的情况这些年丝毫没有改善,还越来越离谱。

印度出现倾家荡产嫁女儿的风气,主要还是受到了种姓制度的影响,是因为跨种姓之间男低娶女高嫁的婚姻,在印度这样的土地上,如此奇葩的事情也不算罕见。

【2】、来自网友【小约翰】的最佳回答:

中国是人口大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多女少,在此情况下,女性身价非常高,结婚的时候,彩礼也非常高。即使在中国农村,没有几十万彩礼,也别想把新娘娶到家。

可是同样是男多女少,印度的年轻人结婚的时候,却恰恰跟中国相反,女孩出嫁反过来要给男方嫁妆。

印度女孩结婚的时候,要给男方彩礼,给的少了还不行,往往会被“退货”。所以印度的父母如果生了女孩,就会愁眉苦脸,就要奋力拼搏为女儿积攒嫁妆,直到女儿过门,一颗悬着的心才会落地。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大惑不解,同样是男多女少,印度怎么反过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形成这种现象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提到印度的种姓制度,相信大家多少都会有点印象。

种姓制度是南亚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尤以印度存在时间久、影响广。

美国有句口号:“人人生而平等”;印度虽然没有喊口号,它的种姓制度的宗旨就是人人生而不平等,有的人生下了就是高贵的,有的人生下来就是卑贱的,而且世世代代都不能改变。

印度的种姓制度具体来说,是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除了以上四级之外,还有一个叫做达利特的阶层,他们属于等外人,身份更加低贱,连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被视为贱民,大家都要跟他们保持距离,不能接触。

在古印度,最高一等人为婆罗门,他们的身份主要是僧侣,享有宗教解释权,他们的意志就是神的意志,是不能违抗的。

刹帝利为第二级,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负责赋税征收、制定国家大政方针。

吠舍为第三级,没有什么特权,但比较富有,通常为地主和商人。

第四级的首陀罗为雅利安人征服的印度土著,他们一般为是劳动人民。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就是达利特,也被称为贱民,他们不被当人看,干的是又脏又累的话,人身权利没有任何保障。

种姓制度已经在印度实行了三千多年,早已经潜移默化深入骨髓。

而且种姓是世袭的,底层的人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印度社会各基层阶级已经严重固化。

在这种情况下,不用说印度的高种姓牢牢掌握着优质的社会资源,在上学、就业上有着至高无上的特权,过着奢华的生活,有着高贵的身份。

虽然种姓制度在 1947 年印度独立之后就明文废除了,但是人们心中的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始终存在于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种姓制度没有被废除之前,不同种姓的人通婚被视为大逆不道,像过街老鼠一样,会被自己的同族和同种姓、甚至自己家里的人口诛笔伐,或者直接施暴,基本上在社会上难以立足。谁要是娶低种姓的女子,那他就成为人民公敌,别想在社会上混了。

所以种姓制度存在的时候,不同种姓基本上没有通婚的,高种姓的男子不敢娶低种姓的女子;高种姓的女子也不敢嫁低种姓人家里。

反而是种姓制度取消之后,低种姓的女子像嫁到高种姓人家里,借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样一来,高种姓男子就多了更多选择权,可以向女方索要很多嫁妆。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普遍,更多存在于同种姓之间的婚姻之中,归根结底还是习惯问题。

印度自古流行嫁妆制度,姑娘出嫁时父母必须陪送丰厚的嫁妆,至于嫁妆的数额,没有什么具体规定,大体上应该不低于男方财产的三分之一。

嫁妆纠纷在独立前的印度普遍存在,引发了一系列的严社会问题;尽于此印度政府 1961 年制定了《反嫁妆法》,并在 1984、1985 和 1986 年对《反嫁妆法》进行了修订。

印度政府重视保护妇女权益,有时候也会给女性带来伤害,印度 80 年代修订过的《反嫁妆法》规定,如果夫妻离婚,男的应该返还收受女方的嫁妆。

这样一来,有的男子在妻子提出离婚后,为了赖掉嫁妆,就用各种手段谋杀妻子。80 年代,印度每年有至少数百男子为了这种目的杀害了自己的妻子。

为了彻底遏止收受嫁妆行为,印度在 1986 年再次修订了《反嫁妆法》,惩罚措施也更加严厉。

根据修订后的《反嫁妆法》,无论是出嫁妆还是收嫁妆,都是违法行为,当事人要被判处 6 个月至 2 年监禁;如果妇女因嫁妆受到丈夫的家暴,丈夫将被判处 3 年监禁并处以罚金;如果妇女在婚后 7 年内因嫁妆问题遭遇不测或者受到虐待,当事人将面临终身监禁的处罚,处罚力度不可谓不大。

尽管如此,索要嫁妆现象在印度依旧没有杜绝。

法国《费加罗报》报道,印度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 年印度全国约有 4000 妇女因拿不出更多嫁妆而死于暴力。

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数据显示,2013 年,有将近 22 万的人因嫁妆纠纷而被捕,定罪率为 16%。

不过也有的儿媳妇,因为对自己的公婆不满,或者是不愿意跟他们住在一起,以此为要挟,在结婚后指控公婆收过自己的嫁妆而告到法院,尽管这些嫁妆数额不大,但是公婆还要受到处罚,处以监禁。

因嫁妆面临指控的教师桑吉维•库马尔说:“我的老婆只是不再愿意和公婆一起生活,她就用反嫁妆法陷害我父母。”而库马尔的母亲则拿着手里的嫁妆清单,连喊冤枉:“我当时并没有收那么多嫁妆。”

不送嫁妆,女孩嫁不出去;受嫁妆有罪,儿媳妇会利用法律陷害公婆;离婚退嫁妆,又会引发谋杀案;这让印度法官也无所适从,叫人哭笑不得。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