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古代高官辞官后,多会“告老还乡”?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1 12:02:48 5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古代高官辞官后,多会“告老还乡”?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新知传习阁】的最佳回答:

在中国历史上,那些朝廷的重要官员基本上辞职退休以后会选择告老还乡。跟现在不同,现在的退休干部基本上都可以进养老院,按照级别享受不同的待遇。

那么为什么历史上的官员要回家呢?

一 皇帝不允许。就算没有明说,这基本上也是一种潜规则。

古代的官场人数少,权力也比较大,从而会产生激烈的政治斗争,政治斗争到了顶点就会拉帮结派。

到了高官退休的年纪,至少也有五、六十岁了。在这个年纪,还在官场的人基本上都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如果退休的官员不回老家,仍然待在京城,那么就会凭借自己过去的关系,继续影响朝政。

这就是皇帝非常不希望看到的,因为他们待在京城和没有退休并没有区别。既然退休了,就老老实实的归隐山林,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二 让新上位的新人能够顺利开展工作。

如果退休了的官员仍然待在京城或者京城附近,那么他们会利用自己过去的手下,继续控制自己过去手中的权力,一方面把持相关的政务,另一方面也可以贪污腐化,在各个岗位上安排自己人。

这样就让接替这个位置的人很难开展工作,这显然是让皇帝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也会让新人比较尴尬,因为没有办法展开工作。

在历史上没有电报,也没有手机。只要把这些老家伙赶回家了,基本上和朝廷内就断了关系。这样新人就比较容易控制局势,重新建立新的班子。

三 皇帝也希望退休的官员能够回到自己的老家,成为当地的乡绅,继续为皇帝服务。

退休的官员回到当地以后,就会在当地有非常高的影响力。不管是当地的官员还是其他头面人物,都会对朝廷回来的高官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过去地方上的官员数量非常少,尤其是在基层就没有官员。这时候基层的很多问题都要依赖当地的乡绅来解决,这个时候退休的官员就可以站出来仲裁了,把很多问题都消灭在基层。

另外一点,退休的官员回到地方上,也可以把朝廷中枢的很多东西,在当地正确宣导,起到解释政策的作用。

四 历史上原本就有叶落归根的说法,人年纪大了就应该是在老家,然后入祖坟,那些退休官员也不例外。

人年纪大了,精神头就会差很多,然后就会比较怀旧,怀念自己出生的地方,这也是人之常情。退休的官员同样有这种情结,回到自己的老家就会感觉特别的舒服和亲切。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死了以后要入祖坟,牌位要放在祠堂里。历史上的人是以家族纽带为连接的社会组织,退休的官员也要按照这种方式来生活。只有回到自己的老家才能找到存在感,找到了归属感。

项羽也同样是如此,有人劝他在长安建都,他说人发达了,不回老家去炫耀炫耀就一点意识都没有,就好像在黑夜里穿着华丽的衣服,谁能看得见呢。

五 退休官员回到自己的老家,也就是向皇帝输出了诚意,也是为了保全和发展自己的家族。

退休的官员在老家,是有很多亲戚朋友和兄弟的。尤其是同一宗族的人,他们都会相互扶持和提携,把自己的家族发扬光大,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出来,然后再让他们继续庇护自己的家族。

因此退休的官员只有回到老家才能干这些事儿,把同家族的优秀人才选出来,重点培养。通过自己在地方上的关系网维护家族的利益,通过家族的权力来保护自己的权力。

【2】、来自网友【皂荚飘香】的最佳回答:

只要知道一点,就能理解了。古代官员是不允许带老婆上任的,地方官不能娶属地的媳妇,纳妾都不行。

电视剧里演的官员下班到后衙与老婆孩子小妾的各种日常。

根本不存在,根根本本不存在。

秦朝不知道。

汉朝,对家属随官没有明确规定,但有变相的规定,必须留人在家替自己尽孝,这个‘孝’压倒一切,谁也不敢留下不孝的名声,尽孝包括祖宗扫墓,一般就是正妻和嫡子女了。

晋朝,宗室家属可以随官,不得超过三人。

隋朝,开始有明确的规定,家属十五岁以上不得随官(谁家老婆没十五?)。

唐朝,李世民‘松了松’,子女十九以下可随官一人,直接漠视了嫡妻。

宋朝,老赵家好一点,官员亲属可随官员赴任,但家属不愿意去,原因嘛,‘士大夫文化成型’,文人的尿性,‘一心报效皇恩’,妻儿守家。

元朝,蒙古人不管,可惜时间太短,呵呵。

明朝,老朱的‘小心眼’爆炸,以前虽然有规定,还是有很多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朱绝不允许大明朝的官员带老婆上任,影响做事怎么办!?老朱农民出身,对官员的尿性太清楚了,小妾也不允许娶属地的,官员的侍妾怀孕都会送回原籍,好多正妻就在家里相夫教子,这个‘子’,法理上都是她的,生理上可不一定,或者大部分就不是。

清朝,官员上任三年后家属可随官,能在一地干三年的有几个人?……无耻。

清朝的规定好像是学的宋朝,但宋朝只是讨论了一下,没执行。

清朝中后期,也慢慢放开了。


以上,官员上任带老婆,必须得皇帝的特许,任何官员都是。

皇帝特许你不尽孝~这需要很大的压力,那个皇帝也不会多事。

若私自带老婆上任,会被弹劾的,是比较严重的罪行。

对父母不尽孝、或者沉迷女色,随言官扯了。

而且,大家都是两地分居,凭什么你带老婆!?

嫉妒心发作,会被言官喷死的。

包括京官,在京师上班,也不能带老婆小妾。(可以探亲短聚,很短,一年除了过年,级别不同,有十到三十天的假期,呃~谁敢长时间离岗?道路遥远,很少有人会实现团聚)

而且一旦做官,你的老婆孩子就固定死了,别想转移户籍。

生理需求怎么解决呢?当然是侍妾,比小妾地位还低。

或者是户籍在其他地方的小妾(小妾可以带)。

说什么有的士绅给地方官送小妾,屁!送也不敢收,绝对不敢。


这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低下,家族传承造成的。

一边要做官,一边要尽孝,你能把祖坟带着跑?

再有,就是皇权制衡、朝廷吏治采取的简单有效的办法。

地方官与士绅的联姻,从法理上就行不通。

都知道,古代皇权不下乡。

朝廷官府到了县一级,下面就没有了。

靠什么治理呢,里(乡)老~

里老就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做官致仕的官员、地主士绅。

出现了邻里纠纷和其他案件,必须里老先判罚,然后才能到县衙。

电视里的那种告御状的,几百年难得见一次,见一次的都上史书了。

越级告状,要被先判罚有罪。

官员致仕,并不是真的致仕,他还是本地的‘头头’,县学或府学的名誉教授,终身为朝廷服务,不想也不行,儒家的价值观也很少有人会拒绝。


所以,为什么多数人会告老还乡?

不是多数人会,是全部,是所有。

老头只不过是回家与老婆孩子团聚而已。

没有还乡的,一定是皇帝特许的,尤其是致仕高官(其他官员无权批复,就算没有圣旨,也一定有口谕,朝廷公文会记录在案)。

衙门只有一种人可以在下班后,回家,和老婆孩子生活,那就是吏,全是本地人,多数还是世袭的,所以,真正的行政实权,一直在本地人手中。

如果是幕僚随东主上任,同样是不可以的,偷偷摸摸还行,被人发现,东主也会被骂。

古代的官,不好当!毫无人性啊!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