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农民的养老问题该如何解决?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7 02:28:13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农民的养老问题该如何解决?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H 混世魔王 Y】的最佳回答:

感谢悟空邀请!

有关“农民的养老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事实上是摆在我们国家面前的一个(理论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当前,高发达地区的“农民养老金”也不超过三百元,而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尽有百元左右,这对“农民”(我国现实的最低层)而言,可以说是及不公平的!

有人(专家或其它精英阶层)说,“农民”没有缴纳“社保”,因此不该享受“养老金”,此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细琢磨就有显偏颇啦!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使在今天,我国(事实上)的“农业人口”还是“最庞大”的“群体”!

所谓“社保”,我以为,在“设计上”真的是把(因历史原因)“农民”给遗漏了!这就需要“国家决策层”给予“补遗”,尽快处置!

用什么(毕竟人员庞大)办法去化解呢?这可采用“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做依据去运作!

比如:(企业)职工最初时的方法:“国家拿大头,企业拿中头,个人拿小头。”(企业)职工最初的“养老”缴费是很低的,一般不影响(实际的)收入的!逐步“过渡”到后期的(实际)“缴费”!如果对“农民”,我们把当年的“企业”缴费移植过来,“国家拿大头,县乡拿中头,个人拿小头”,也以当年的“企业”分为“五个等级”—60%、100%、150%、200%、300%!或者三个等级 60%、100%、150%!

之后再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并轨的形式,也闹一个“十年过渡”,把“农民”这个群体也分为“老人中人新人”,采用“机关事业单位”的方式,真真意义的一个“全民大并轨”!

当然了,所谓“国家拿大头”,势必会有“财政”上的压力,“资金”从何而来?这个应该不是问题!其“主动来源”,由国家专项增加一个(就像当年的计生办公室一样)机构,专门酬集资金的,比如,海关、银行、银监会……等部门,专管“跨境资金”,还有针对“演艺界”的,“月薪”超过十万的,加增“税收”,可“超阶级”增长收税到 80%!还有像“中国男足”,让他们挣北京市“最低收入”即可!还有追缴回来的“外流(出境)资金”和追缴回来的“对外债务”!罚没的“贪腐官员”的贪污资金……等等,把“开源节流”向“高薪”人员倾斜!这些“资金”的庞大,足够维持“农民养老保险金”的!

有关“县乡拿中头”,亦可采用一些(视各地情况自治处置)方式酬集资金!

再以各省的实际情况,可以用“捐赠”方式,“彩票”发行的“高额奖金得主”捐赠!

这些“工程”看起来浩大,可以用当年的“企业养老保险”的样子做“样板”,也先行搞“试点”,“职工养老保险”是从发达地区搞试点的,“农民”吗?因“群体”庞大,可从“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开始“试点”!

以上所做,完全会使我们的国人能够达到最起码的“老有所养”的!也是真正意义的“全民小康”的一个完整体系的“重要部分”!

以上所言及,可以说很不成熟,仅仅是我的一己之见!“位卑未敢忘忧国”尔!见笑啦!

【2】、来自网友【liusm1234】的最佳回答:

好在你不是决策者,否则全国都给你搞得乱七八糟了。说的是农民,怎么能够有工龄呢?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很长时间,在中国工人与农民之间,是有着不可逾越“鸿沟”的,工人、城市人员是吃商品粮的;农民只能待在农村,只能干农活……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可以容纳更多人,可以让更多人包括农民工就业,这才开始打破享受“退休”待遇人员的界限。所以,这一切都应该从国家政策“松动”之后,通过进入城市工作,并参与社保缴交后开始算比较合理。如果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无限制地把从前定下的一切“规矩”通通推翻的话,那么地主、富农都会提出拿回他们被没收的土地了……再有,让领取六千以上养老金的人,拿出一部分去补充补贴老农民,由你提出来特别不合适。人家会说,你以为自己是谁呢?能代表国家、代表政府吗?你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你很幼稚,思想还停留在吃大锅饭的阶段。退休老人到手的退休金,不论多少那都是别人一辈子打拼的结果,你都敢想、都敢动用,如果你再有点权力,还有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是你不敢想和不敢干的呢?总之,合理的东西就是合理的;不合理的东西,永远都是不合理的,即使提了估计解决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

喜欢 (0)